從唐玄宗怠政入手,淺談造成安史之亂的幾大原因及歷史影響

清風說史 發佈 2020-01-21T23:11:30+00:00

下面我們就從唐玄宗怠政入手,探究安史之亂爆發的幾大原因及其歷史影響。關於李隆基怠政之事,《新唐書》中有如下記載:"及侈心一動,窮天下之欲不足為其樂,而溺其所甚愛,忘其所可戒,至於竄身失國而不悔。考其始終之異,其性習之相遠也至於如此。可不慎哉!可不慎哉!"唐玄宗像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

前言

唐代在經歷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唐高宗的"永徽之治"、武則天的"治宏貞觀,政啟開元"及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後,國勢大增,文治武功在唐玄宗開元年間都達到鼎盛狀態。然而安史之亂的爆發使唐朝由盛轉衰,同時造成了唐代藩鎮割據的局面。一介天朝為何如此不堪一擊,造成安史之亂的原因究竟是什麼?下面我們就從唐玄宗怠政入手,探究安史之亂爆發的幾大原因及其歷史影響。

唐朝自李治首創"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武則天更進一步將此制度化,即大量選拔低品官員進入政事堂,使資歷不足的低級官員,若得君主信用,亦能一步榮登宰相之位。宰相之勢因此大為削弱,皇權則極大加強。此制也為李隆基所沿襲,他在位前期,縱然是姚崇、宋璟、張說等政績卓著的賢明宰相,也不過是拜相數年即遭調換,就是防止他們久居要職,形成政治勢力,對皇權形成阻礙。

而等到李隆基自滿怠政,沉溺到音樂藝術等個人享樂中去後,便將帝國大權交給李林甫這個行政能力極強的代理人,讓他連續擔任首席宰相整整十九年,完全放棄開元年間對宰相的種種制衡和調換措施。關於李隆基怠政之事,《新唐書》中有如下記載:

"及侈心一動,窮天下之欲不足為其樂,而溺其所甚愛,忘其所可戒,至於竄身失國而不悔。考其始終之異,其性習之相遠也至於如此。可不慎哉!可不慎哉!"

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

唐玄宗後期,李林甫摸透了玄宗的驕侈心理,讓他縱情聲色,享盡奢靡,自己得以杜絕言路,扶植私黨,專斷朝政。李林甫雖有傑出的行政能力,在天寶年間依舊保持了帝國軍政機制延續運轉,但他個人私念遠大於政治操守,他妒賢嫉能,為了保證自己的地位,更是屢起大獄,對那些能力強的重臣能臣能誅則誅,不能誅殺則想盡辦法流放,此舉加劇了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與鬥爭。

同時,他又堵塞"邊帥入相之路",對玄宗稱胡人忠勇無異心,淳樸單純,建議他用安祿山等胡人為鎮守邊界的節度使,而安祿山也因兼三大兵鎮獨掌十八萬三千九百人的兵力而有叛唐的實力及野心。安祿山正是利用唐王朝的內外矛盾,實力日趨衰落的情勢起兵反唐的。因此不得不說李林甫為安綠山的反叛助了一臂之力。關於李林甫勸諫唐玄宗的事,在《資治通鑑》中是這樣記載的:

"是以功臣居大官者,皆不為子孫之遠圖,務乘一時之權以邀利,無所不為。向使祿山有百里之國,則亦惜之以傳子孫,不反矣。為今之計,俟天下既平,莫若疏爵土以賞功臣,則雖大國,不過二三百里,可比今之小郡,豈難制哉!於人臣乃萬世之利也。"

繼李林甫之後上台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徇私誤國"之人,他妒賢忌能,囂張跋扈,甚至公行賄賂。奸臣當朝,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楊國忠曾"屢於上前言其悖逆之狀"向李隆基告狀,後安祿山以"清君則,誅殺楊國忠"討伐楊國忠為名,起兵叛唐即安祿山與楊國忠之間的政治經濟的方面不可調和的尖銳的矛盾,才是最終導致戰亂爆發的根源。

之後隨著各種矛盾的不斷累積,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尖銳化。關於李林甫勸說玄宗用胡人為節度使之事,《新唐書》中有如下記載:

"以陛下雄材,國家富強,而夷狄未滅者,繇文吏為將,憚矢石,不身先。不如用蕃將,彼生而雄,養馬上,長行陣,天性然也。若陛下感而用之,使必死,夷狄不足圖也"

中央與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

安史之亂的性質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更準確地說,是唐朝的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鬥爭。中央與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造成暴亂最為重要的因素。由於唐朝後期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壞,自玄宗時期起,便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這些招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係。

在開元盛世以後,邊防普遍設立了節度使制度,使他們的權力愈來愈大,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勢力。而中央軍不僅兵力不足,而且平時也毫無作戰準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地方軍閥的日益強大,與中央政權矛盾日益增深,至天寶末年,終於爆發成為安史之亂。關於安祿山等節度使反叛之事,在《資治通鑑》中有如下記載:

"十一月,甲子,祿山發所部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凡十五萬眾,號二十萬,反於范陽。命范陽節度副使賈循守范陽,平盧節度副使呂知誨守平盧,別將高秀岩守大同;諸將皆引兵夜發。"

民族之間的矛盾

民族之間的矛盾,也是令此次戰亂爆發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自南北朝以來,大量契丹人、奚人遷入河北北部,唐太宗打敗突厥人以後,又將許多突厥人遷徙在這一帶居住。他們的習俗與漢人不同,互相歧視,胡人安祿山正是利用這點拉攏當時的少數民族上層,作為反唐的骨幹。

史載安祿山於天寶十三載(754年),一次提升奚族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將軍和中郎將。在他的收買下,大量少數民族投靠叛軍。關於李隆基封胡人為節度使之事,《新唐書》中有如下記載:

"帝然之,因以安思順代林甫領節度,而擢安祿山、高仙芝、哥舒翰等專為大將。林甫利其虜也,無入相之資,故祿山得專三道勁兵,處十四年不徙,天子安林甫策,不疑也,卒稱兵盪覆天下,王室遂微。"

歷史影響

安史之亂席捲了整個河北、中原和關中(這裡此前是唐朝的經濟中心),改變了中國經濟的地理格局,衣冠南渡之後,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進程在時局動盪後又一次達到了高潮,並且一直持續到了兩宋時代。在動亂之後,黃河流域被諸多藩鎮盤踞,其中像最強大的河朔三鎮截留了稅收貢賦,使中央政府很難從黃河流域獲得足夠的財源,而江南地區則較為牢固地掌握在唐朝皇室手中。

南方的稅收從此開始,通過大運河流入關中的京畿,由此則開了中國東南稅賦供養北方的政治中心的先河。其次,此次戰亂中斷了中原王朝在中亞的存在。從張騫鑿空西域到安史之亂的爆發,中原王朝在中亞地區陸陸續續地維持了六七百年,在唐朝時期,中原王朝對於中亞的控制更是達到了巔峰。然而,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西域軍隊大量撤回中原協助平叛,吐蕃切斷了河西走廊,並且最終蠶食了大唐在西域的全部領土。

雖然唐朝晚期又收回了河西走廊,但是玉門關之外的領土卻一直未能被收回。到了兩宋時期,隴西河西也落入異族手中,蒙元時期雖然中原王朝領土到了巔峰,但中亞絕大部分地區卻屬於察合台汗國,明朝雖然把手伸到了新疆,但是也僅僅止於哈密,而且控制力薄弱,中原王朝下一次深入中亞腹地,掌控今天的新疆,也已經是安史之亂爆發近千年以後的清朝平定準噶爾部之後的事了。關於安祿山起兵反叛的經過,在《資治通鑑》中有如下記載:

"祿山先遣將軍何千年、高邈將奚騎二十,聲言獻射生手,乘驛詣太原。乙丑,北京副留守楊光翽出迎,因劫之以去。太原具言其狀。東受降城亦奏祿山反。"


結語

安史之亂前,唐代的社會可以說是到達了封建社會的頂峰。而安史之亂的發生,不僅破壞了北方的經濟生產, 還影響了政治格局。對中央來說,此次動亂打碎了帝王對臣子的威懾,而歷任皇帝都無力重新振塑皇室權威,致使宦官掌權。也有皇帝想要重振大唐,比如唐文宗,但甘露之變直接擊碎了他作為皇帝最後的權威。

安史之亂的確大大地削弱了唐王朝,但是唐王朝在此次動亂後並不像很多人所認為的"一蹶不振"。遭遇了戰亂的大唐看似政局不穩,藩鎮割據,但表面的分裂遮掩不了它的政治光芒和時代價值。戰亂之後,經過代宗、德宗時期的恢復,唐王朝到了九世紀初呈現了一系列"中興"的跡象:憲宗時期對內鎮壓藩鎮,重振中央權力,宣宗時期對外從吐蕃手中收復河西。唐王朝的積極應對,不僅讓帝國在安史之亂後又延續了一百多年,更深遠的影響到了中國後續的歷史進程。



參考文獻:

1. 《資治通鑑》

2. 《新唐書》

文章內容為本號100%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