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述評丨星空浩瀚無比 夢想永無止境

新民晚報 發佈 2020-01-21T00:04:13+00:00

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供圖方翔/文3個渴望宇航探險的少年,偷開一艘飛船前往火星…這是新中國第一篇科幻小說《從地球到火星》的情節。

圖說:「天和」核心艙模型。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 供圖

方翔/文

3個渴望宇航探險的少年,偷開一艘飛船前往火星……這是新中國第一篇科幻小說《從地球到火星》的情節。雖然篇幅不長,但是1954年在《中國少年報》刊出之後,竟引發北京地區火星觀測熱潮,人們在建國門的古觀象台上排起長龍看火星。

《從地球到火星》作者鄭文光的妻子曾經半開玩笑地問他:「你每天寫的都是那些中國人飛入太空的故事,寫了那麼多,你這輩子能看見嗎?」「能的。」他認真地點了點頭。雖然鄭文光並沒有等到那一天,但是就在他離世4個月後,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將航天員楊利偉送入太空,實現了中國人千百年來的飛天夢想。

今天,鄭文光筆下預言的科幻故事,正一點點變成現實。就在今年,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就將擇機實施。根據公開信息透露,2020年,我國航天平均不到10天就有一次發射,「超級2020」序幕已經拉開。而昨天,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透露,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已先後安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將分別參加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場合練及首飛任務。

剛剛過去的2019年,在102次火箭發射、492個太空飛行器發射的世界航天發射版圖中,中國航天以全年發射運載火箭34次的成績再次位居全球第一;2020年有望突破40次,再創新高。就在1月15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將4顆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在這些輝煌背後,其中的艱辛,也許只有經歷過的每一位團隊成員才會知道。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前,首次遭遇歷史最低極寒氣溫-37℃,在-28℃下轉運、-18℃下起吊對接。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總指揮談學軍在朋友圈中記錄了隊員們不畏嚴寒,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

憑藉歷史多次成功發射的傲人成績,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授予「金牌火箭」稱號。相比之下,我國新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2019年末發射成功,則是中國航天人歷經900多個晝夜磨礪,走出至暗時刻,最終戰勝了挑戰。

「不進則退」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長征五號研製團隊時常掛在心裡的警鐘。八院承制的長征五號助推器,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低溫液體助推器,為全箭提供了90%的動力,是長征五號火箭起飛的主要動力源。

「產品就是人品,品質就是尊嚴」是八院長征五號研製團隊的信念。在合練箭進行了多次試驗後,設計師發現電磁閥非金屬部分容易出現凹坑,這將導致電磁閥打開關閉的時間比原先的長,存在一定的隱患。閥門專業設計師馬上投入更改設計工作,研製出「不鏽鋼基體+非金屬」複合結構。但更改部分的結構僅幾毫米,需要加工出尺寸精密的凹槽,並進行非金屬的鑲嵌,「螺螄殼裡做道場」就是它的真實寫照。

去年12月27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成功將東方紅五號技術試驗通信衛星實踐20號送入預定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為今年我國航天探月工程三期、火星探測等一系列重大任務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相關型號的總師專家集體亮相,對2020年中國探火星、落月球、載人空間站建設等重大航天計劃進行權威解讀。特別是今年中國將有三型火箭首飛:長征五號B、長征七號甲、長征八號。更讓人期待的是,隨著中國火箭家族新面孔的亮相,一些新型太空飛行器也將揭開神秘面紗。

如果說在上一個十年,航天人以不服輸的勁頭書寫歷史,那麼站在新的起點上,隨著一系列重大工程項目的實施、更多太空探索的規劃與目標的實現,越來越多科幻小說中的夢想將成為現實。我們期待,中國航天在太空探索的道路上越探越遠、越來越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