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網易音樂人,作品年播放量破2730億,意味著什麼?

音樂先聲 發佈 2020-01-21T01:04:53+00:00

據悉,僅2019年,隔壁老樊單曲《我曾》播放量就達到16億,柏松《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播放量達13億,顏人中《晚安》播放量同樣達10億。

作者|范志輝

1月21日,網易雲音樂發布網易音樂人平台年度成績單。數據顯示,2019年網易雲音樂原創音樂人作品年播放量達到2730億次。其中《我曾》《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晚安》等去年多首爆款原創歌曲的播放量超過10億次。

從公開資料來看,這也是目前全部音樂平台原創音樂人作品年播放的最高數據。

那麼,在原創音樂人數量突破10萬、音樂人作品年播放量達2730億背後,這些亮眼數據對於整個音樂產業,意味著什麼?

流量背後,音樂工業力的加速下沉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我們能夠很清晰地感受到技術對於現實世界的改造,尤其是在內容的生產、傳播和消費層面。反映到音樂行業,就是音樂工業力在近乎零門檻的學習、錄製、發布等軟硬體支持下,極大地分散到了個體。

在技術平權和賦能的趨勢下,獨立音樂人這個群體在近十年來迅速壯大。從早年的雪村、楊臣剛、龐龍等網絡歌手到其後"麻油葉"等音樂人,再到如今網易雲音樂上的10萬原創音樂人,這個群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成長和被關注。

而在傳播渠道上,從早期天涯、貓撲、西祀胡同等論壇的音樂版塊到豆瓣音樂、Songtaste,再到蝦米音樂、網易雲音樂、QQ音樂這樣的音樂平台,逐步從小圈層的傳播到全網一鍵發布,發歌變得越來越便捷,音樂的生產、傳播也進入了一個快速增長階段,音樂工業力正在加速下沉。

以網易雲音樂為例。作為國內最大的原創音樂平台,音樂人數量上達到10萬之多,也輸出了不少優秀的年輕音樂人案例。2019年,音樂人隔壁老樊原創歌曲的年播放量達到96億,目前其網易雲音樂粉絲數高達670萬;花粥歌曲年播放量達62億,粉絲數達573萬。而沈以誠、徐秉龍、顏人中、房東的貓、枯木逢春、福克斯等音樂人的作品播放量同樣達到十億甚至數十億,進入成為平台上的知名音樂人。

爆款歌曲維度來看,網易雲音樂也體現出了強大的推歌能力。據悉,僅2019年,隔壁老樊單曲《我曾》播放量就達到16億,柏松《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播放量達13億,顏人中《晚安》播放量同樣達10億。此外,《歸去來兮》《失眠飛行》《孤身》《這一生關於你的風景》《山楂樹之戀》《寫給黃淮》《大田後生仔》等多首原創歌曲去年一年的播放量也達到數億,成為全網熱門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面其實有不少歌曲,都是網易雲音樂特別企劃中挖掘出的潛力作品。這些歌曲也從單一平台向全網走紅,走進了大街小巷。

從這個角度看,雖然傳統唱片公司在專業製作、宣傳、版權等方面的把關有所減少,但音樂工業力的加速下沉能夠最大化地調動音樂人尤其是年輕一代的音樂人加入到創作中。而有下沉必然也會有升級,大浪淘沙後精品自然會浮現出來,這對於產業的復甦無疑是利遠大於弊的。

從孵化到出圈,音樂社區的生態價值

在談論音樂工業力下沉時,如何幫助音樂人從業餘走向專業化甚至出圈,同時也持續提高作品質量,則是各大音樂平台需要自覺去思考解決的。

從2015年以來,音樂平台、唱片公司、運營商等各方都密集加入到扶持音樂人的陣營。而在近期,網易雲音樂的"雲梯計劃2020"更是宣布要一年給原創音樂人1億元獎勵金,並且新增千億實際播放量扶持,都以大手筆帶來了原創音樂的新紅利。

但事實上,音樂作為一種可以被反覆消費的短內容,要激活其價值,除了真金白銀的補貼扶持,要實現音樂在生產、傳播、變現上的價值最大化,更重要的是音樂人、內容和粉絲之間的連接能力。而就目前來看,自上線之初就主打音樂社區的網易雲音樂,在這方面已經呈現出了完善社區的生態優勢。

一般來說,社區的運轉離開不內容生產者、優質內容和內容消費者三個方面。內容生產者通過發布內容獲得社交回報和自我認同,內容消費者通過消費內容獲得滿足感和體驗感,而平台要做的就是不斷提升內容生產質量和內容分發效率,以保持社區的持續高效運轉。

從生產端來看,除了入駐和發布的低門檻,網易雲音樂還推出了系列扶持計劃,幫助不同階段的音樂人成長。從2016年網易雲音樂發起的原創音樂人扶持計劃"石頭計劃"、2018年網易雲音樂啟動內容創作者扶持計劃"雲梯計劃",以及針對潛力音樂新聲的"新聲音量計劃"、致力挖掘詞曲作者的"星辰集·詞曲創作大賽"、國內首個大型原創音樂人年度盛典"硬地圍爐夜"、原創音樂專業榜單"硬地原創音樂榜 "等,覆蓋創作、傳播、創收全流程,保證了優質內容的持續輸出。

2019年,網易雲音樂還推出了"星辰集""回聲不息""國風堂""霓虹歌舞廳""石頭計劃3·搖滾季"5項特別企劃合輯,既提升了原創音樂的製作水準,也在傳播上起到明顯助推作用。數據顯示,這5項企劃合輯所收錄的67首原創歌曲播放量共計超40億。

從消費端來看,平台上以動態、評論、話題討論、歌單製作分享、同好交流等形式構建的社區生態,不但沉澱了音樂人和音樂愛好者的社群關係,也進一步反哺了平台在內容分發和商業變現上的潛力。

一方面,用戶在音樂社區的自發傳播往往能推升新歌、老歌的熱度,隨著音樂社區規模的擴大,其對音樂傳播作用將明顯加強,利於長尾歌曲的傳播,增加爆款出現的機率;另一方面,基於用戶對於平台的高度認同和情感依賴,用戶粘性和平台忠誠度更高,商業付費能力也更強。

在這個背景下,音樂平台憑藉在產業上下游的連接能力,既能幫助不同類型的音樂人找到自己的潛在受眾,為其成長提供了孵化成長的條件,實現從0到1的進階;也能在完成初步積累的時候,藉助平台的力量放大自身價值,為音樂人提供出圈的可能,實現從1到100的躍升。

排版 | 安林

本文為音樂先聲原創稿件,轉載及商務合作,請聯繫我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