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圓桌 | 普京的權力布局: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精心謀劃

上觀新聞 發佈 2020-01-21T01:15:43+00:00

精準拿捏改革時機專家認為,普京在2020新年伊始啟動憲政改革進程,是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一次精心謀劃,對外抓住了外交形勢趨穩的窗口期,對內服務於國內政治權力的平穩過渡和社會經濟穩定。

日前,俄羅斯政壇一系列重要動向吸引世界目光——總統普京在國情咨文中提議修改憲法,接受總理梅德韋傑夫領導的政府辭職並迅速任命新總理。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天,普京向國家杜馬提交了憲法修正案草案,內容包含擴大杜馬權力、限制總統任職資格與任期等。杜馬議員將在23日首讀草案。

普京意欲推動的政府及領導層架構改革,是在怎樣的時機下進行的?國情咨文中提出的政治經濟目標將以何種方式實現?一系列人事新變化和經濟新主張對中俄關係會帶來哪些影響?帶著這些問題,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日前召開研討會,就「梅德韋傑夫辭職後的俄羅斯形勢」展開深入討論。

精準拿捏改革時機

專家認為,普京在2020新年伊始啟動憲政改革進程,是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一次精心謀劃,對外抓住了外交形勢趨穩的窗口期,對內服務於國內政治權力的平穩過渡和社會經濟穩定。對變革時機的精準拿捏,顯示出普京作為政壇常青樹的成熟老道。

在談到普京當局面臨的國內總體環境時,專家指出,從政治上看,普京執政地位處於高峰期,民意支持率保持高位,內政外交政策得到各方政治力量支持,「要團結,不要革命」日漸成為社會共識,反對派也是難成氣候。更重要的是,俄國內尚未出現足以取代普京的政治家。這些因素將確保普京執政地位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鞏固。

從經濟上看,宏觀指標顯示,俄羅斯經濟最困難時期過去,基本步入「略有起色」的低增長時期。2019年實現財政盈餘,營商環境逐步改善,進入恢復性增長通道。整個大環境的變化為普京實施一系列改革創造必要條件。

但另一方面,俄羅斯諸多內政挑戰同樣不容忽視。政治上,隨著2024年普京總統任期結束,俄羅斯政治局勢可能迎來重要轉折點。如何保證既定政策的延續性,保證權力順利交接,需要有充分時間做提前準備。經濟上,政府推行的相關經濟改革政策未能全面滿足民眾對發展的訴求,更令人擔憂的是,俄羅斯經濟的周期性、結構性、制度性隱患可能限制國家長期發展。

為此,普京在國情咨文中,強調了政治和經濟兩方面的改革任務,既通過構建法律基礎,確保2024年「後普京時代」權力結構安排朝著符合俄羅斯國情的方向轉變,又著眼於國民經濟的結構性改革,求解老百姓最急迫的民生問題。

為「後普京時代」布局

對於國情咨文中提議的修改憲法,專家認為,這標誌著俄羅斯新的政治改革進程將開啟,為2024年後普京仍然在俄政治生活中發揮影響力做準備——他不太會輕易從俄權力架構中退出,不排除日後在強力部門任職並操盤俄羅斯政治的可能。

專家說,求穩定謀長遠,是「普京4.0」施政的大方向,也是一以貫之的思路。在普京從「強總統」向「民族領袖」角色轉化過程中,在制度設計方面,無論是垂直政權體系、三權再平衡,還是團結各種社會力量、給它們參政議政的機會,都有利於使普京處於領導國家的核心地位,在國家權力架構中居於掌控全局的舒適位置。

有觀點認為,普京的政治布局,有國內歷史經驗和國際經驗作為借鑑。從國內來說,俄羅斯領導人一貫有做出既出人意表又符合情理的政治安排的傳統,葉爾欽當初挑選名不見經傳的普京就是例子。從國際而言,俄羅斯當權者也在研究中國、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執政模式,受到一定啟發。

在專家看來,普京對俄羅斯憲政改革的提議,有幾個值得關注之處。

一是建議提高上下兩院、國務委員會等機構的權力和地位。一方面讓各個權力部門能更好地相互制衡、輔佐與監督,防止一家獨大,也防止未來出現一個大權獨攬不受控制的總統,一方面有助於釐清中央與地方權力關係,維護政治制度的穩定。

二是提出國內法優先於國際法。這是向美國發出信號,也是給受西方制裁的俄羅斯官員吃「定心丸」,通過對其保護聚攏人心。

三是建議明確禁止俄政界高層人士擁有外國國籍和外國居留權,在俄生活不滿25年、曾經擁有雙重或外國國籍的人士均不得參選總統。此舉旨在強化公務員為國服務的使命。

四是提議《憲法》列入一項要求,即俄羅斯的最低工資標準不得低於一位有勞動能力的人的最低生活保障線。這凸顯了國家的社會義務,將改善民生作為重要發展方向。

可能祭出「強幹預」政策

對於國情咨文涉及的經濟方針和部署,專家認為,普京釋放出對經濟實行更多政府「強幹預」的信號。未來一個階段,俄央行可能從過去幾年以降低通脹、穩定物價為基準目標,轉向刺激經濟改善民生、配合國家項目建設實施的軌道。俄新政府可能也會更加強調產業政策對提振國民經濟的作用。

在此背景下,俄羅斯的自然資源租金可能更多地轉化為基建投資。財政開支結構亦會出現較大調整,將傾向於人力資本等長期增長要素。俄羅斯還可能通過改善營商環境吸引外資。

以「技術流」為特徵的新總理米舒斯京,將推出何種經濟治理手段也值得期待。專家預計他將聚焦以下任務,一是把握宏觀經濟大局,將先前未能充分調動的儲備基金資源運用起來,以維持社會穩定,落實國家項目。二是動用更多技術手段,覆蓋社會經濟生活方方面面,加強國家對這些領域的管控。

專家指出,普京第四任期執政重心轉向經濟建設,旨在讓民眾有更多獲得感,培養俄羅斯在較長遠時期的經濟競爭力,這一核心理念將延續下去。普京對當前經濟團隊及其政策比較信賴,估計政府更迭後不會對經濟團隊有大的調整。

中俄關係前景依然可期

專家認為,儘管俄政府全體辭職事出突然,但權力布局會延續,政局會保持穩定,政策也不會發生大調整,這些決定了中俄關係仍有一個穩定向好的預期。

普京的現行政策,對發展中俄關係的利好顯而易見。首先,俄羅斯對中國發展的認可度逐漸提高,願意謀求協調利益、開展對華合作。其次,中俄合作中「戰略性」和「開放性」的一面都在上升。總之,無論從兩國內生角度還是外在環境方面,都有進一步走近的理由和可能,雙方共同利益將不斷增多。

當前,中俄關係發展面臨歷史新機遇。政治上,元首「一對一」交流越來越多,在國際舞台協作日益緊密。經濟上,在俄羅斯未來進一步深化發展和改革過程中,中國擁有金融和技術等優勢,雙方合作項目對接互惠互利。

專家表示,儘管中俄合作中也存在競爭,但不破壞合作的戰略性質。雙方把握了幾點:不會因為發展中俄關係犧牲本國利益;不會為了發展同第三方關係犧牲兩國關係;不會聯手結成同盟對抗第三方。相信在俄羅斯此輪改革中以及改革之後,走入新時代的中俄關係前景依然可期。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徐佳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