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中國80萬大軍為何不敵25萬日軍?三個致命原因令人痛心

稗史候說 發佈 2020-01-22T02:47:32+00:00

主要有三個原因:老上海灘一、人多不占優勢,武器差了一大截打仗,打大仗,尤其是淞滬會戰這種大兵團作戰,人多其實並不見得占優勢。

八十多年前,日軍藉口虹橋機場事件挑起「八·一三」事變,最終導致淞滬會戰爆發。為擋住日軍侵略步伐,護衛滬寧重地,中國舉全國精銳之力近80萬大軍與日軍鏖戰於淞滬戰場。然而,此戰導致中國方面損失20萬餘人,日軍死傷僅4萬餘人。中國軍隊兵敗淞滬,已無力在短期內做大規模防禦,不僅上海淪陷,首都南京城也難以保全。那麼,為何中國80萬大軍不敵日軍呢?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人多不占優勢,武器差了一大截

打仗,打大仗,尤其是淞滬會戰這種大兵團作戰,人多其實並不見得占優勢。在幾乎一馬平川、河網密布的淞滬戰場,沒有高山峽谷或縱深地帶等地形地物作為掩護,光靠人力與日軍機械化部隊正面作戰,人多並未能取得勝利。淞滬會戰中,中方投入兵力接近80萬人,參戰部隊中有不少精銳部隊,如德械師八十七、八十八師等部隊。日軍投入兵力總共25萬餘人,中方兵力將近是日軍的4倍,在兵力對比上中方無疑是占優勢的。

在武器方面,抗戰爆發之前,中國從德國引進了大量武器裝備,在軍事工業方面也有不小的投入力度,整體上而言軍隊的武器裝備較北洋軍閥時代有了很大提升,更遠勝清末新軍的水平。但是即使如此,中日之間武器裝備的差距依然甚遠。這點從數據對比上最容易看出來:

當時中國一個師的兵力為10923人,步騎槍3800支,輕重機槍328挺,各式火炮46門。(數據來源:果立、周翔著《禦寇悲歌——淞滬會戰》)而這一裝備僅限於正規軍整編師,地方部隊的裝備僅能達到正規軍的五成左右,有的還達不到一半。有的地方軍一個旅沒有一門大炮,用的槍還是清末使用的土槍,非但殺不了敵人,很多士兵因為步槍炸膛而死,就連刺刀也配不齊,於是只得拆鐵軌打大刀作為補充。

日軍方面,日軍每個師團下轄4個步兵聯隊、1個工兵聯隊、1個輜重聯隊、1個重炮部隊,兵員22000人,軍馬5800匹,步騎槍9500支,輕重機槍650挺,各式大炮10門,戰車24輛,運輸車20—1000輛不等,坦克20輛左右。(數據來源:果立、周翔著《禦寇悲歌——淞滬會戰》)從數據對比上可以看出,日軍一個師團的實力是中國正規軍的2倍,其他地方部隊則遠遠不及。

在戰場上,中國守軍要用至少2個師的兵力、火力才能擋住日軍一個師團的進攻。實際上,往往不止2個師的兵力對付日軍一個師團,在萬家嶺戰役中,對付日軍106師團這種乙等預備役師團,中國方面調動了10多萬人圍攻,兵力是日軍的10倍,最終也沒能全殲日軍。可見,敵我雙方之間的差距是很明顯的。

另一方面,日軍士兵的戰鬥素質高,日軍兵力雖少於國軍,但士兵素質、身體條件遠勝中國軍人。1937—1940年左右的日本老兵,很多都是經歷過日俄戰爭的士兵,日軍對士兵的訓練也極為苛刻,日本兵在上戰場前要打滿300發子彈的訓練,日本兵大多讀書識字會用相機。

在拼刺中,五六個中國士兵才能殺死一個日本兵。在上高戰役中,中國軍隊在已經勝利的情況下追擊日軍,但士兵跑到一半就跑不動了,因為營養不良很多人沒有體力,跑不過日軍。到了夜晚,大多數士兵患有夜盲症,日軍夜晚來襲往往損失慘重。

此外,日軍停泊在黃浦江面上的出雲號等現代化戰艦,主炮口徑超過400毫米,射程超過10公里,幾乎能覆蓋當時的整個上海市區。中國軍隊最大口徑的大炮為75毫米,射程幾公里,根本無法打到日軍軍艦,造成的破壞力也相對較小。因此,中國軍隊雖有血勇意志,也無法抵擋日軍進攻,不得不向蘇州河南岸後撤。

二、制空權喪失,士兵傷亡多在轟炸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開始運用到戰場上,從此飛機在戰場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制空權能否掌握在手中,直接關係到戰爭的勝敗。「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曾經募集了300億元用來購買飛機,但這筆錢最終沒能全部用來買飛機,若全部用來買飛機,中國將有至少1000架飛機。全面抗戰爆發後,中國僅有飛機603架,其中能作戰的飛機只有305架,而當時日軍能作戰的飛機有2700架,還不包括正在生產的飛機。

制空權被日軍掌握,大股部隊作戰頻繁遭到日軍低空掃射轟炸,傷亡極慘。為了躲避日軍飛機,中國軍隊只得依靠民房躲藏。但日軍又將民房燒毀,露出光禿禿的地面讓中國軍隊無法藏身。在淞滬戰場,日軍的飛機、艦炮、炮兵構成了立體的火力體系,中國空軍雖有高志航這樣的人才,但空軍力量畢竟有限,無法對日軍構成重大殺傷,而且飛機打一架少一架,完全對日軍構不成重大威脅。這也是為何要藉助蘇聯空軍和美國飛虎隊增援的主要原因。

在滬寧地區的平原地帶作戰,國軍兵力暴露在日軍飛機轟炸掃射之下,上午極重。日軍也深知中國軍隊的弱點,於是第一輪進攻必然是飛機轟炸掃射,重點擊毀中國守軍藏身的工事、據點和戰壕。日軍輪番轟炸之後,艦炮和火炮緊跟著進行延伸射擊,打擊躲藏在工事後面的中國軍隊。炮擊結束之後,日軍才開始派出步兵衝鋒。

例如,在滕縣保衛戰中,日軍在一天之內就投下炸彈3000多發,打進炮彈1000多發,滕縣城內的建築大部分被摧毀,中國守軍的士兵還未見到日本兵的面,就已經傷亡了三分之一。淞滬會戰也是如此,日軍的飛機徹夜輪番轟炸掃射,中國軍隊缺乏重武器迎戰,很多時候只能靠衝到日軍陣地進行肉搏,肉搏是能減少敵我差距的唯一辦法,而肉搏戰造成的傷亡也是慘重的。

三、戰略戰術失誤,作戰指揮不靈活

淞滬會戰爆發後,當局認為這不是一場軍事仗,而是一場政治仗。主要目的是打給西方大國看,博取西方大國的同情與支持。為了贏得國際干預,將80萬大軍的性命押在遙遠的布魯塞爾會議上。大戰爆發後,在日軍主力還未增兵到來之際,蔣因為英、法、美、意四國正在協商調停而不主動出擊,在戰爭已經打響的14日、18日兩次下達暫緩進攻命令。當時日軍兵力有限,若能及時先發制人將上海的日軍掃蕩,或者造成大量殺傷,局勢將會變得更加主動。

然而,當醒悟過來時已經晚了,日軍援軍抵達,大局已經無法逆轉。在戰場陷入被動的局面下,還寄希望於調停於是下令死守,造成了大量部隊傷亡。日軍主力在金山衛登陸之後,中國軍隊才被迫進行大規模撤退。倉促撤退,造成的混亂和損失也是慘重的。

在戰術上,為了減少敵我差距,採取的是重兵團設置防守線,在長江南岸狹窄地帶大擺長蛇陣的形式。這種打法使得重兵無法展開進行大迂迴、大縱深穿插包圍,人海戰術成了添油戰術,一個師打完了,第二個師又上,第三個師接著補,這樣的打法正中日軍下懷,故而無法施展優勢,徒有重兵也無法取勝。結果國軍用20萬餘人的性命,只消耗掉了日軍4萬人。

當時有人寫道:「戰場上人數既多,又無險可守。敵海陸空三軍的火力可以盡情的發揮,每小時的死傷動輒以千計,犧牲的壯烈,在中華民族抵禦外辱歷史上,鮮有前例。」淞滬會戰,中國海陸空三軍精銳損失殆盡,犧牲之慘重,令人淚目。

在防禦上,金山衛乃戰略要地,卻忽視了此地的防守。大戰開始後,為防止日軍在杭州灣實施登陸迂迴包抄,中國守軍成立了杭州灣北部守備隊,共有4個師1個旅的兵力,有數萬餘人防守。但是隨著戰事推進,當局誤判認為杭州灣一帶風大浪急,海淺灘深,水網縱橫,大船難以靠近,於是將守備隊調去浦東,僅僅留下少數兵力防守。

結果在11月5日,日軍3個師團、1個機械化旅共10萬餘人如入無人之境,輕輕鬆鬆突破杭州灣防線,在金山衛成功登陸。日軍在金山衛登陸成功,國軍面臨著被包圍全殲的命運,情勢急轉直下,為避免被全殲,只得放棄陣地後撤。

在撤退上,貽誤撤退良機,撤退極度混亂無序。日軍在金山衛登陸後,統帥部還在猶豫觀望,一直拖到11月9日才下令撤退,白白浪費了4天寶貴時間。全線撤退沒有計劃、倉促而混亂,部隊軍官為逃命到最後才下達撤退命令,數十萬部隊擁擠在一條滬寧公路上,在日軍飛機的轟炸下,人人爭相奔逃,相互踐踏而死者不計其數。

淞滬會戰為何慘敗?80萬大軍為何不敵25萬日軍?客觀而論,在淞滬戰場中國士兵不可謂不英勇,不可謂不堅強,但由於這三個致命原因的存在,慘敗已是必然。

【本文由稗史候說編寫,錯漏失誤之處,敬希讀者指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