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直以為的命運,催眠師稱之為潛意識/催眠機制

劉瑞峰催眠與心理健康 發佈 2020-01-21T03:58:15+00:00

答:關於潛意識有一個「冰山理論」,人類的意識只是10%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90%的部分沉沒在水下,是我們並未覺察到的潛意識,它主管了人的情緒、性格、習慣性行為、心跳、呼吸、直覺。

「很多看上去輕描淡寫的事情,其實比我們想像的要嚴重的多」,這是電影《催眠大師》中的經典台詞。

當徐崢飾演的催眠師徐瑞寧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也沒有發現,自己正因為壓抑著「害死」愛人與好友的愧疚,而變得越來越孤傲和極端,甚至開始自殘。


電影中,莫文蔚飾演的催眠師任小妍和他是同學,但她假扮病人與他見面,僅用撥動時鐘的動作就能讓他忘記曾經見過自己,一個打翻水杯的輕巧舉動,就徹底擊潰了他的心理防線,讓他回到開車墜入河裡的事故現場,看見愛人和好友永遠葬身水底的悲痛記憶。

催眠,真的可以像影視作品中那樣,在不經意間操控一個人嗎?

催眠,真的可以讓人記起,潛意識深處被「遺忘」的事嗎?

催眠,真的可以帶我們看到,神秘的前世今生嗎?

催眠,真的可以……


今天,我們講解催眠的原理,了解來自潛意識的力量,看催眠能帶來怎樣的改變。

問:從您專業的角度來看,催眠是什麼?

答:催眠是打開潛意識的工具,讓我們在意識縮窄、潛意識放大的情境下,有機會探索到心靈深處,並且從根源去解決當前的困擾。

潛意識對人的影響作用是非常大的。一旦我們可以把潛意識打開,對潛意識做工作,就能去解決很多我們在意識層面解決不了的問題。

問:您剛才提到潛意識,在心理學中潛意識是什麼,它和意識的區別又是什麼?

答:關於潛意識有一個「冰山理論」,人類的意識只是10%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90%的部分沉沒在水下,是我們並未覺察到的潛意識,它主管了人的情緒、性格、習慣性行為、心跳、呼吸、直覺。簡單來說,意識就是自己可以知道的部分,而潛意識就是未知的部分。在意識和潛意識中間還有一層「前意識」,起到一個哨兵的作用,修飾和調節潛意識慾望的表達。

比如失戀的痛苦情緒,就是潛意識在「管理」的部分。安慰一個失戀的人說,「你別難過了」,常常沒有作用,因為這只是意識層面的溝通,無法深入到痛苦情緒的根源。而催眠就是一種讓你可以看到潛意識,與潛意識對話,甚至改變潛意識的技術。


問:既然潛意識是「未知」的部分,如何驗證它的真實性?那催眠中看到的畫面,是真的嗎?

答:潛意識、催眠看到的畫面是不是真實的並不重要。當我們進入催眠的狀態下,有畫面出現的時候,我們會產生相應的感受,包括我們的情緒和身體的體感。而這些感受是真實的,我們工作圍繞的也是這部分真實的情緒和體感。

比如一個人看到潛意識浮現的場景後,覺得很無力、悲傷,甚至忍不住想要哭出來,這些真實的感受,其實是非常寶貴的素材。根據這些材料進行工作後,我們更深層次的認知會發生改變,當下的困擾也可以迎刃而解。

問:每個人都可以被催眠嗎?

答:只要是有意願接受催眠的人,都可以被催眠。不過,有腦神經損傷的人不會被催眠,因為他們的認知能力不允許,沒有辦法跟隨引導語。確診有精神病性障礙的患者一般也不可以做催眠,因為在他們發病時,意識和潛意識很可能是混沌的,沒有很明晰的分界。

問:什麼樣的人容易被催眠?「意志力薄弱」的人嗎?

答:恰好和一般人的直覺相反,其實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反而容易被催眠,因為他們可以更準確地理解催眠師的引導信息,而且有較好的專注力和想像力。只要他們擁有較強的動機通過催眠來探索內心,打開自己的防禦,就會更容易接受催眠。

這裡可以舉個反例,如果是一位受教育程度不高、認知能力也不太好的老奶奶,當我們使用一個圖像化的加深技術,讓她想像一條魚,她的第一反應,可能不是去想像那條魚的樣子,而是琢磨著要把它清蒸了還是煲湯。她並沒有跟隨催眠師的引導,這樣就很難被催眠,而不是意志力薄弱的問題。


問:一個人進入催眠狀態後,什麼指令都會聽嗎?

答:之前我們提到,一個人進入催眠狀態後,他的意識會縮窄,潛意識會打開,自然而然地跟隨催眠師的指令,尤其是一些無意義的引導,比如問他看到了什麼,是什麼顏色,他就會逐一回答。但是,我們的潛意識是有保護機制的。如果催眠師的指令違背了個人的意願,讓他去做一些不想做或者傷害自己的事,他就不會聽,反而從催眠的狀態中醒過來。

舉例來說,可能在電影中有一些情節,被催眠者會跟隨催眠師的指令,開始學貓的姿態,但這個行為實現的前提是,他本身具有這樣的動機。可能這個人想要體驗被催眠指令操控的感覺,又或者,催眠師告知他這個行為可以緩解身體的一些不適感,這其實是將指令和他的另一個動機掛鈎了。

另外,在業內也會討論到一個問題,就是男催眠師是否有可能通過催眠的指令,對女性被催眠者實施侵犯。從催眠動機的角度來講,如果女性被催眠者,在潛意識裡存在想要體驗在性上面被侵犯,或者有性體驗的意願在,剛好遇到一個倫理不過關的男催眠師發出了這個指令,理論上是可能實現的。但是,這一點還存在爭議。

問:在心理諮詢中,一般什麼時候會用到催眠?

答:催眠是一個中性的技術,不同心理諮詢的流派都可以運用這個工具,具體情況,要看來訪者的訴求。如果是個人成長,我傾向於使用催眠,因為根據以往的個案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一般我會先對來訪者有一個評估,看他被催眠的可能性怎樣,那如果是一個6歲的小朋友,注意力集中水平不夠,我也不會推薦催眠了。

當來訪者進入催眠狀態,潛意識可以接受和提取信息,這時,根據來訪者的問題和傳遞的信息,需要諮詢師憑藉知識和經驗,選擇合適的療法進行干預,因此催眠其實並不是某個流派的專屬技術。比如用催眠進行戒菸的時候,我會用到厭惡療法,在催眠狀態中給他施加厭惡吸菸的感受,從而達到戒菸的效果。

問:那心理諮詢中的催眠,能夠實現哪些效果呢?

答:催眠的使用範圍其實非常廣泛,它可以用作潛能的開發,植入積極的信念和認知,給予人勇氣,增加信心,也可以放鬆減壓、調節情緒、幫助安眠,還可以用來減肥美容、提升魅力。在醫療上,催眠會被用來緩解癌症晚期患者的疼痛。在刑偵方面,可以協助調查取證,回憶案情細節。

問:您剛才說到催眠可以植入積極信念,那催眠會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嗎?

答:可以改變,而且效果還是比較顯著的。我們一般有兩種催眠方式,一種是比較普適性的「自我催眠」,跟隨催眠引導的音頻,反覆多次地向潛意識植入自我肯定的句子,來改變根深蒂固的負性的認知模式。

而另一種是深度的「1對1」催眠,針對來訪者想要改變的、性格當中的負性成分,通過這種技術,去尋找它產生的源頭事件,然後對這個事件進行工作。看看來訪者卡在事件的哪一個環節沒有走出來,我們就去解決這個問題,進一步發展出更加智慧、積極的信念。

問:能分享一個具體的案例嗎?催眠是如何幫助來訪者的?

答:我有一個來訪者,成年男性,因為性格敏感易怒,來向我尋求幫助。通過催眠,他看見了小時候經歷的一個惡性事件,當時他被當眾指責和針對,但是他的朋友、老師甚至父母都沒有給他支持和愛。這個重大事件給他的潛意識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從那以後他就變了,感到全世界都在針對他,無論其他人的行為是不是指向他的,他都會認為那是在說他的不好,漸漸地,他感受不到任何人的關心。

這時,我們用「1對1」深層次的催眠技術,帶領他進行一系列工作,去跟過去和解,把負面的、壓抑的情緒釋放掉,自然而然就會發展出一個新的認知。在這個過程中,他在潛意識裡看到了之前沒有注意到的細節——他的父母其實在用另一種方式給予他關懷和支持。慢慢地,他還看到在事件發生時,自己有什麼可以做的,而不僅僅是把自己放在一個「受害者」的位置上。

其實催眠並沒有改變這個事件在他記憶中的樣子,也沒有刻意植入催眠師的理解,只是喚醒了他內在的積極力量,潛意識就自動浮現出那些畫面。也許記憶中的人仍是原來的樣子,但是他變了,變得更加包容,內在自我認可度和安全感都提升了,也重新擁有了感受愛的能力。

問:那這種效果可以一直持續嗎,會反彈嗎?

答:這個要分情況來看,如果是一個不滿18歲的青少年,正處於潛意識形成的高峰期,即使不接受催眠,也有大劑量的信號輸入,比如父母每天說的一些話,在社會新聞上看到的一些信息,在學校的經歷,這些都在形成他的潛意識。所以催眠的效果是否穩定,要看他生活的環境。舉例來說,如果他的父母一直用言語打擊他的信心,那麼通過催眠植入的積極信念,就可能被抵消。

到了18歲之後,潛意識和人格基本定型,這個時候催眠的效果是相對穩定的。通過「1對1」的深度催眠去提升一個人的自我認可度、安全感,效果也會一直持續,一般的外界因素是不會影響到催眠的效果的。

但是,也存在一些例外的情況。潛意識形成有多個途徑,其中有一個是重大創傷性事件,它造成的影響還是可以深入潛意識,比如在成年後遭遇了至親突然離世的痛苦,也可能改變一個人的性格。還有一個情形,就是同一信號的大劑量重複輸入。即使是一個成年人,如果被反覆地植入同一種消極信息,催眠帶來的積極效果也會相互抵消。


問:催眠會有什麼風險嗎?可能有來訪者會擔心醒不過來,或者產生一些副作用。

周茜:就像剛才說的,催眠是個工具,沒有好壞,要看人如何使用它。我們可以通過催眠植入積極的信念,同樣的,也可以通過催眠植入一些消極的信念。如果在催眠的狀態中,催眠師反覆告訴被催眠者一些負面的信息,像是「你很膽小」,「遇到任何事都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那麼他的潛意識也會接收到這樣的信息,變得膽小起來。所以,在進行「1對1」催眠時,選擇一個道德倫理素質過關的諮詢師也很重要。

但如果用自我催眠的形式,就可以規避這個問題。因為所有的引導語都提前設置好了,人們可以在意識清醒的狀態下,把所有的指令都確認過,那麼在催眠的過程中,就不存在未知的威脅。

壹點靈:學習催眠有門檻嗎?您是怎麼接觸到的催眠,能和我們分享一下嗎?

答:學習催眠基本上是零門檻的,只要具備基本的認知和語言理解能力,都可以學習催眠,而自我催眠只需要跟隨引導音頻,大家都可以嘗試。

我最早接觸到催眠,是自己主動去找心理諮詢師做自我成長,當時看見親人離世的樣子,非常恐懼,畫面一直忘不掉。我的諮詢師就是用了催眠的療法,我覺得效果非常好,之後就開始有針對性的找老師,進行系統的催眠技術的學習,至今也有八年了。

問:您為什麼會想要開設一門催眠課程?

答:在我長期、大量的接個案的過程中,我發現,無一例外的,每一個我們表層意識認為的痛苦,每一個讓人覺得困擾的情境下,其實都蘊藏著更深的原因,也都包含著關於愛的積極力量。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份積極的內在資源,可以讓自己活得更好。我想,這是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


因此,除了那些有機會來到我身邊體驗催眠的朋友,我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通過這樣網絡語音課程的傳播形式,通過自我催眠這樣的一個方式,去看到自己內心當中本就擁有的內在智慧和愛的能量。這是一件讓我覺得很有意義、充滿力量、能夠讓愛流動起來的事情。

「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你卻稱之為命運」

——榮格

問答內容摘錄至網絡素材

侵權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