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 原生家庭里,藏著人生的宿命

親子教育 發佈 2020-01-07T04:46:13+00:00

文 | 月月來源 | 碧讀好書指南(ID:renshengbidu)美國著名的「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曾說:「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很可能影響他的一生。」原生家庭,究竟對孩子的影響能有多大?

文 | 月月

來源 | 碧讀好書指南(ID:renshengbidu)


美國著名的「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曾說:「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很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原生家庭,究竟對孩子的影響能有多大?


如果你看過《甄嬛傳》就會知道,劇中人物的命運,其實就藏在她們的原生家庭中。



甄嬛:父母的溫度,決定著孩子未來的高度


都說「孩子窮養富養,都不如用愛養」,愛是世界上最有力的溫度,也是最積極的滋養。一個充滿愛的家庭,無疑是一個孩子成長路上最強大的後盾。


甄嬛入宮之前,父親就曾囑咐她,不必爭當寵妃,只求掌上明珠能一輩子舒心快樂,平安順遂。


相比之下,眉莊的父母從小將她培養成一個大家閨秀,就是為了有一天能嫁入宮去光耀門楣;祺貴人入宮之前,父親更是一再灌輸要她出人頭地的思想。


眉莊之所以會遭遇假孕風波,是因為她太想得寵,不懂消減鋒芒;祺貴人之所以會背水一戰,誣告甄嬛私通,更是因為受到父親急於求成思想的影響。


而甄嬛,勝就勝在了她有父母的理解,入宮後她不急不躁,用避寵的方式保全了自己。


後來,甄嬛被皇帝寵愛,被賜予了椒房之寵。


然而,獲寵容易固寵難,甄嬛之所以能歷經數年,都讓皇帝念念不忘,除了長著一張「純元臉」之外,更在於她深諳夫妻相處之道。而這夫妻相處之道,來源於她的母親。


甄嬛的父母感情極好,雖然甄父曾和一個罪臣之女有了私情,生下了浣碧。


甄母雖然對此事早已瞭若指掌,可她一直裝聾作啞,對於浣碧吃穿用度像二小姐也不聞不問。


她的大度反讓甄父心懷愧疚,以至於甄父一輩子不曾娶過別的姨娘,也不曾生下其他庶出的兄弟姐妹。


在甄嬛獲得盛寵之後,甄母曾囑咐過她:「尋常夫妻間也少不得用謹慎二字來保全恩愛。」


母親的話讓甄嬛明白,婚姻是需要用心去經營和維繫的,固寵靠的不是手段,不是心機,而是靠一顆理解對方、讀懂對方的心。


所以,當皇帝為了敦親王打言官的事惱火時,甄嬛體貼地出了主意,成了皇帝的「解語花」;


當皇帝礙於年羹堯的勢力,屢屢縱容華妃,甄嬛不急不躁,反而主動提出復位華妃;


當皇帝要剷除年羹堯,將年氏一族連根拔起時,甄嬛與皇帝同心同德,前朝後宮各自努力。


就像甄嬛說的,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甄嬛的成功,不在於她的美貌,不在於她的才華,而在於她有一個愛她勝過功名利祿的父親,有一個深諳夫妻之道的母親。



安陵容: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心理學家認為,糟糕的原生家庭,會讓一個人陷入低自尊當中,變得又卑又亢。


這一點,在安陵容身上體現得尤其明顯。


安陵容出身卑微,父親靠著母親刺繡掙的錢,買了個縣丞的小官。


可當官之後的安父,轉眼就娶了妾,把原配夫人和安陵容這個嫡女拋之腦後。母親飽受欺凌,甚至還為了給妾氏的孩子縫衣服,熬壞了眼睛。


安陵容上京選秀,連個丫鬟陪伴都沒有。安父能娶幾房姨太太,卻不肯給陵容做一身好一點的衣裳。


糟糕的原生家庭,早已為陵容的悲劇人生,埋下了伏筆;安陵容是像一面鏡子一般,將父母的個性在自己的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安父忘恩負義,背叛扶持自己的糟糠之妻;安陵容恩將仇報,害死了甄嬛第一個孩子,更害得眉莊難產而死;


安母自卑軟弱,一輩子生活在被欺凌之中;安陵容也從未想過自立,不是抱緊甄嬛大腿,就是對皇后言聽計從。


因為在原生家庭里缺愛,安陵容一輩子不知道該如何愛自己。無論是對皇帝、皇后或是甄嬛,她一直都保持著討好取悅的姿態。


為了取悅甄嬛,她去冷宮暗示蘇培盛勒死余鶯兒;


為了取悅皇后,她甘心喝下避子的湯藥;


為了取悅皇上,她情願成為一隻被豢養的寵物,聲音嘶啞還要為皇帝唱歌。


安陵容的每一次出場,都伴隨著輕賤,不是別人輕賤她,就是她自輕自賤。即便是之後寵冠後宮,她也常把「卑微」、「不配」掛在嘴邊。


然而,安陵容的輕賤,不是生來有之,而是原生家庭給她的。


一輩子沒有被世界溫柔待過的人,又怎麼學得會溫柔地對待世界?


最終,她只能一步步淪為皇后的棋子,只有在死的時候,才能有一絲掌握自己人生的權利。




四阿哥:人生的重要意義,在於超越原生家庭


《歡樂頌》里說:「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一個人的宿命。」的確,許多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人,要用一輩子去消化那些傷害。


然而,是否一旦生在不幸的原生家庭,就意味著人生是悲劇的呢?


未必。有的人會因為原生家庭心懷憤懣,搭上自己的一生;可也有的人,會憑藉自己的努力,逆風改命。


在《甄嬛傳》里。唯一一個能夠衝破原生家庭桎梏的人,便是四阿哥弘曆。


在劇中,四阿哥因為生母卑微,從小就不受父親待見,被養在圓明園裡,好幾年都不見父親一面。


可是,他並沒有自怨自艾,而是千方百計地尋找改變命運的機會。


四阿哥第一次見到甄嬛,還只是七八歲的孩子,可他卻知道她是皇上的新寵,更知道她是莞娘娘。


可見他雖被寄養在圓明園,可對宮裡的事卻處處留心。


後來,四阿哥成了甄嬛的養子。他抓住機會,發奮努力讀書。雖然啟蒙晚,可因為勤奮好學,四阿哥不出幾年就超過了一直被皇上看重的三阿哥。


故事的最後,四阿哥守得雲開見月明,榮登皇位,成為了一代乾隆皇帝。


東野圭吾曾說:「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


一個無心也無力改變現狀的人,會把一切責任都推向過去。


而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則不願把原生家庭當成阻礙自己前進的絆腳石,而是將自己從原生家庭的泥淖中拔了出來,在人生的沉浮中,找到更好的自己。


原來,成長的宿命,就是要超越你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學會自己找回來。




讀過《甄嬛傳》才知道,在那深如海的後宮裡,每一個人的宿命,其實都藏在她的原生家庭里。


甄嬛的成功,來自於她父母的恩愛,所以她能進能退,內心陽光;


祺貴人的失敗,來自於她父母的急功近利,所以她不擇手段,毫無底線;


安陵容的悲劇,來自於她從小不受關注,所以內心既自卑,又陰暗;


華妃的跋扈,來自於她家境的顯赫,更來自於她哥哥的不懂分寸,恣意妄為;


皇后的悲哀,來自於她因為庶出而一直被打壓的童年,所以她貪婪又狠毒,即便身居後位,依然控制不了對權力的慾望。


就如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說的那樣:「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來自家庭,並且,這種磨難是可以遺傳的。


可見,一個人的宿命,在你的原生家庭中早已埋下了種子。可我們也必須知道,這顆種子最終會結什麼樣的果,還要看我們拿什麼滋養。


糟糕的原生家庭固然是桎梏,但也並非無法打破;童年帶來的傷害固然沉重,可並不是無法用愛去和解。


所以,我們既要有勇氣,去突破原生家庭的枷鎖,過好自己的一生。即便無法原諒,也要試著學會放下。


但同時,我們更要知道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做好自己,構建一個幸福的家庭,讓它成為孩子人生最堅強的後盾。


共勉之。


*作者:月月,碧讀好書籤約作者,一個追求「琴棋書畫詩酒花,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佛系媽媽。本文為「碧讀好書」原創,好書像碧玉般珍貴!原創美文、好書好課、新書資訊等,伴你成長。轉載已經過授權,轉載請聯繫碧讀好書指南(ID:renshengbidu)。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