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這股裁員風,要吹到啥時候?

四猿外 發佈 2020-01-07T06:04:33+00:00

從 2019 年到現在,不管是燒錢不眨眼的網際網路大廠,還是國內網際網路一線梯隊,裁員和優化,已經成為不少公司的主旋律。 百度無人駕駛部門大面積裁員,比例不詳,原因是沒有車廠願意量產。神州優車,HR 直接到工位宣讀辭職通知,強調單方面解約,員工不服可以去仲裁。

從 2019 年到現在,不管是燒錢不眨眼的網際網路大廠,還是國內網際網路一線梯隊,裁員和優化,已經成為不少公司的主旋律。

百度無人駕駛部門大面積裁員,比例不詳,原因是沒有車廠願意量產。

神州優車,HR 直接到工位宣讀辭職通知,強調單方面解約,員工不服可以去仲裁。

瓜子預計裁員 30%,租車、車後等個別部門裁員比例 50%。

騰訊 PCG 將開始人員優化,比例 30%,中高管採取聘任制,一年一簽。

馬蜂窩裁員 40%,非核心部門沒有年終獎。

蔚來汽車裁員,調整發薪日,推遲 8 天發薪。

宜信裁員 25%,年終獎可能沒有。

WeWork 全球裁員 2400 人,占員工總數 20% 左右。

Keep 在 10.24 程式設計師節當天裁程式設計師。

除了以上公司,還有感謝以下公司對本次裁員的大力支持:

優酷裁員;京東裁員 10%;滴滴裁員 15%;美團上海點評技術部門裁員 50%;知乎裁員 20%;摩拜單車裁員 20-30%;嗶哩嗶哩末尾淘汰;愛奇藝遊戲部門裁員;36氪裁員 30%;新浪一直播裁員 20%,微博裁員 20%;蘇寧裁員 10%;人人車大規模裁員;科大訊飛優化 30%。

可以說裁員蔓延到整個網際網路的各行各業,360 度無死角全覆蓋。

說起裁員寒風,其實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已經吹了起來。那為什麼到現在還在吹,而且似乎越吹越猛呢?有人說:網際網路行業在經歷了 2015 年的資本狂歡以後,燒錢、補貼、大躍進的擴張模式似乎已走下歷史舞台,2019 年網際網路很慘。

為什麼這股網際網路的裁員寒風吹的這麼猛?我總結有幾下幾點:

1. 被迫斷奶

過去幾年,由於資本市場的青睞,大量的熱錢短時間內都湧入了網際網路。在當時,網際網路的圈子不是看你賺了多少錢,而是看誰攤子鋪的大,誰燒錢燒的多,越燒就越出名,造成了一個幻覺:燒錢等於成功。千團大戰、滴滴快的,餓了麼百度外賣等等,不燒個百億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網際網路公司。

燒錢帶來的快感,讓網際網路公司風光無限,發展速度也確實是突飛猛進,但也同時帶來了一些隱患:公司很容易進入盲目擴張階段。

在流量紅利下降後,資本對網際網路市場不再熱情,而在考驗盈利的時候,這些公司也紛紛表現乏力。一旦資本抽離,大部分燒錢的公司都會被強迫斷奶,不得不重新回到企業理性發展階段。

企業要理性了,那之前激情時所犯下的錯誤,誰來買單呢?當然是一個個鮮活的被裁群體了。

2. 總得有人咽下衝動的果實

瘋狂時期,大家都在談夢想,畫藍圖。不論大小公司,你不拋出個構建生態圈,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玩網際網路。

要搞生態,就少不了買。

買的業務賺不賺錢?先不管,搶到就是賺到。很多網際網路公司,還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通過收購等方式將相關業務納入旗下,美其名曰:立生態、搞閉環、建帝國。盲目併購不賺錢的項目,再加上戰略定位的不明確,導致了很多併購後的業務發展達不到預期,不僅如此,光整合的過程中還耗費了很大的內部管理成本。

生態大潮褪去,發現自己在裸泳了怎麼辦?那只能對部分業務關停,砍掉缺乏增長能力的,甚至團滅整個部門。於是,很多普通員工成了優化下的排頭兵,被迫嘗下企業衝動的果實。

3.主動謀求變革

網際網路企業雖然發展速度迅猛,但是企業組織能力卻一直都顯得比較薄弱,這是幾個方面造成的。

首先,網際網路公司管理層偏年輕化,對企業運營管理缺乏經驗,摸著石頭過河;其次,「資本+創始人」塑造了網際網路公司的雙重身份,受牽制於資本市場,網際網路公司發展節奏,並不完全由公司管理層掌控。公司早期的戰略規劃和業務布局,其實都是由資本和市場推著走的,這就可能導致錯誤的企業決策;最後,網際網路公司發展節奏過快,組織成長跟不上業務發展步伐,甚至限制了業務進一步擴張。

企業組織能力的薄弱,就導致了其在決策、經營、人力成本方面將付出更加高昂的代價,於是很多公司也會提出內部整頓、修煉內功、進而提升自身組織管理能力。

4. 借寒冬之風,控制成本

據各大知名招聘網調查數據顯示,網際網路行業發布的職位數量同比仍在增長。很奇怪對不對,不僅需求不減,網際網路企業對中高端人才仍然保持較高的渴望。

這說明裁員是真的,有需求也是真的。而很多媒體為了博人眼球,只看一面,對網際網路裁員寒冬的報導言過其實,仿佛只要是個網際網路企業,不裁員不符合大勢所趨。於是,很多網際網路公司聰明的順勢一躺,不是主動加入裁員大軍,就是在企業內部提出凍結招聘,減員增效。

細細想著,這或許也是部分公司的一種策略:打開窗戶,借用外面的寒風,給內部員工降降溫,敲打敲打,即能降低員工升職加薪的預期,又能節約內部開支,一舉兩得。

百因必有果。

面對裁員寒風,應該如何面對呢?我有以下一些建議:

1. 別輕易裸辭。這個不解釋。

2. 儘量去大廠。雖說大廠也裁員優化,但是畢竟大廠血厚啊,資金充足,現金流健康,起碼能更容易扛過寒冬。或者進入國企央企,雖說收入比不了網際網路大廠,但是工作強度低,更穩定啊。

3. 做更核心的業務。比如你在滴滴,儘量去做出行相關的業務,明顯核心業務被裁員的可能性更低。假設滴滴要做一個新業務:本地生活,去不去做新業務你要考慮好,做好了回報固然客觀,如果沒做成,你可能就會成為炮灰。

4. 比別人更有價值。如果你的職位還沒高到足夠安全,尤其是應屆生或者工作沒幾年的新人,別猶豫了,趕緊努力吧。把自己的工作干好,不是自己的活兒能幹也干點吧,別太計較眼前的得失了,吃虧是福,你比別人工作幹得越出色,你被裁員的風險越低。

5. 投資自己。我之前的文章經常說,培養自己的各種能力,包括學習能力、寫作能力、表達能力、理財能力等等,這些能力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具備的,早動手開始培養,同時這些能力別人也不可能一天兩天就能超過你。控制點消費的慾望,把錢省下來投資自己,學學理財,別讓工資成為你的全部收入。

6. 保護自己、保護他人。多少學點法,萬一遇到裁員,看看公司是不是暴力裁員,關鍵的證據留好了,說不定以後能用上。如果公司不要臉,你就要把信息披露出來,如果能有媒體和輿論的支持,對保障你的利益絕對有好處。同時披露出來之後,也可以防止其他人再入坑。

伴隨著「2019 年是未來十年中最好的一年」的論調出現,裁員這股風要吹的啥時候,誰也說不清。

都是裁員,你看馬老師說的就是那麼有大局觀。

華為:放棄平庸員工。

騰訊:結構性優化。

百度:鼓勵狼性,淘汰小資。

馬云:未來每年將會向社會輸出 1000 名在阿里工作 10 年以上的人才。




歡迎添加我的個人微信號:四猿外。讓我們一起進步,一起牛B!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