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好處——穴位診斷疾病

程氏針灸程凱 發佈 2020-01-07T07:16:10+00:00

疼痛是把雙刃劍,疼痛不僅能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而且對於幫助我們診斷疾病也具有重大意義。醫生們通過檢查穴位的異常情況,常常可以發現許多早期的疾病。經絡是人體運行氣血,聯絡臟腑,勾通內外,貫穿上下的路徑。人體通過經絡把各個器官組織連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以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

疼痛是把雙刃劍,疼痛不僅能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而且對於幫助我們診斷疾病也具有重大意義。醫生們通過檢查穴位的異常情況,常常可以發現許多早期的疾病。

經絡是人體運行氣血,聯絡臟腑,勾通內外,貫穿上下的路徑。人體通過經絡把各個器官組織連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以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疼痛是疾病的一種反應,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機體的功能障礙。

當人體因某種原因,使臟腑正常的生理機能遭到破壞時,在經絡相連的體表一定部位,就會相應出現各種異常現象,如產生壓痛、過敏、腫脹、硬結等現象。因此,可以根據這些疼痛發生的部位,與該部位循行的經脈相聯繫,從而判斷出機體的疾病。

頭面部的經絡診斷

頭面部 >>頭頂痛連及兩頰,為足厥陰、少陽經病;頭後部痛連及頸後背部,為足太陽經病;前額痛連及眉棱骨為足陽明經病:頭兩側痛連及耳部,為少陽經病;面部疼痛與陽經聯繫密切。面痛連及齒唇為陽明經病,腮頰腫痛則為少陽有熱。

頸項部的經絡診斷

頸項部 >>頸後疼痛上及於後枕部,下及於背,為足太陽經樞機不利,多見於外感風寒;項痛引肩胛為手太陽經病;鎖骨下窩痛為手太陰經病。

軀幹部的經絡診斷

軀幹部 >>背腰臀部疼痛多責之於足太陽膀胱經及督脈;脅肋部疼痛多為足厥陰、少陽病變,如肝氣鬱結.肝膽濕熱;乳房脹痛多屬足陽明經病,為胃經熱盛;腹部疼痛多屬足太陰、陽明病變;少腹拘急冷痛,連及睪丸,為足厥陰病。

經絡作為臟腑與體表的聯繫通路,在病理狀態下可以傳導病邪,反應病候,而穴位是氣血輸注在經絡上特殊的點,因此通過穴位壓痛的方法,司外揣內,可以判斷疾病的部位、範圍、深淺。

關於穴位診斷,趙先生有一次難忘的經歷。

有段時間,趙先生因患慢性扁桃體炎住院,準備行扁桃體摘除術。住院期間進行了一次穴位壓痛診斷檢查,見中脘、右梁門穴有壓痛,懷疑其患有十二指腸潰瘍。追問病史,一年來有上腹疼痛,反酸燒心等症狀,經X光鋇餐照影檢查,見十二指腸球中心有龕影,正是十二指腸球部潰瘍。這段親身經歷讓趙先生從此對經絡養生保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徹底迷上了「神奇」的中醫。

其實很多常見病都可以藉助穴位來輔助診斷。

呼吸系統的一些常見病,大多數患者在手太陰肺經中「俞穴」(肺俞),「募穴」(中府),「郄穴」(孔最)穴上出現壓痛反應。在慢性支氣管炎的病人中,除了上述三個穴位有壓痛反應外,還在足陽明胃經穴「庫房穴」出現的明顯的壓痛反應。

當一個人膽道系統有病的時候,就會在他的膽經上的陽陵泉穴出現反應;

如果是胃腸道有病,就會在胃經上的足三里穴出現反應。

雖然陽陵泉穴、足三里穴分布在腿的膝關節以下,離膽和胃腸有很大的距離,但正是通過經絡溝通內外、上下的作用,才使它們診斷疾病的作用得以實現。

消化系統的胃病還可以看中脘穴,腸道疾患看天樞穴,心臟系統的疾病要看心俞穴和神堂穴,泌尿系統的疾病看腎俞穴,肝膽系統疾患要看肝俞、膽俞、膽囊點穴,婦科疾病看次髎和三陰交穴,骨骼系統疾患看腎俞和大杼穴,肛門疾病看大腸俞和孔最穴等。

有些疾病通常只有基礎穴位的疼痛,還不足以明確診斷,需要與其他穴位結合才能準確做出定位診斷。

足臨泣穴出現壓痛說明患者可能有結石症,配膽囊點診斷膽石症,配子宮穴診斷腎盂結石,配盲俞穴診斷輸尿管結石,配大巨穴診斷膀胱結石。

脾俞穴出現壓痛或凹陷時,說明患者肌脹力低下,可能患有內臟下垂方面的疾病,配肝俞穴診斷肝下垂,配太溪穴診斷腎下垂,配下垂點(臍上2.5寸)診斷胃下垂,配子宮、次髎、帶脈穴診斷子宮脫垂。

溫溜穴出現壓痛,可能說明消化道有穿孔,配肝俞、食管下俞(第八胸椎旁開1寸)穴診斷食道靜脈曲張出血,配中脘、左承滿穴診斷潰瘍穿孔,配中脘,右梁門穴診斷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穿孔,配天樞、大腸俞穴診斷腸穿孔。

陽陵泉穴出現壓痛時,可能說明患者消化道出血,但不能定位,配中脘、左承滿穴診斷胃出血,配中脘、右梁門穴診斷十二指腸潰瘍出血,配天樞、大腸俞穴診斷直腸出血。

當然,許多的疾病還要通過其他的診斷技術進行確診,而且穴位出現的異常反應也不僅僅是疼痛,還包括結節、皮膚溫度變化等,需要綜合判斷。但是經常檢查一下這些穴位是否有明顯疼痛,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可以起到判斷和預防疾病作用的。


感謝您的關注!您還想要了解哪方面的內容?歡迎在下方留言,或給我私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