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相楊么起義:險些截斷南宋交通大動脈的洞庭湖勢力

冷炮歷史 發佈 2020-01-22T07:47:26+00:00

失望透頂的鄉民位於長江中游的洞庭湖戰略位置非常要緊鐘相楊么起義的根本起因,就是洞庭湖流域居民對北宋朝廷的徹底失望。

1130年,隨著中原徹底為女真人的金國占領,整個漢水以南也處於對方的武力輻射範圍之內。北宋殘部的兵敗如山倒,更是加劇了長江沿線的局勢惡化,迫使當地人起來組織武裝保護自己。著名的鐘相楊么起義,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孕育而生。


此後的五年內,他們一直活躍在洞庭湖流域,逐漸成為臨安宮廷的心腹大患。在被岳飛等中興名將剿滅前,這支地方勢力也始終威脅著南宋王朝的交通大動脈,並讓皇帝對其必須處之而後快。


失望透頂的鄉民

鐘相楊么起義的根本起因,就是洞庭湖流域居民對北宋朝廷的徹底失望。雖然這裡從來不是戰亂頻發的前沿地帶,卻不可能在宋朝進行的歷次戰爭中幸免於難。大量處在貧困線上下的底層民眾,需要不斷為龐大軍事機構買單。至於交給遼國、西夏和金人的歲幣貢賦,也都要從他們身上抽取。


1127年,由於東京保衛戰失敗和原都城汴梁被占,整個北宋王朝的殘部都爭相逃往江南。雖然沒有任何阻擋追兵的能力,卻會在沿途消耗大量民力,並在女真騎兵趕到前就對很多地方造成破壞。等到康王在臨安稍有起色,也將防務重心完全堆砌在長江下游水域,根本無力顧及中游段落。因此,當金兵在1130年再度南下,包括洞庭湖沿岸在內的許多地方,都在無抵抗的情況下慘遭洗劫。

忍無可忍的本地居民,也在這一年相約起兵,組織起忠於自己的武裝力量。在宋軍完全沒有影響力的情況下,迅速接管了區域防務,並瞬間成為非常重要的一支地方勢力。當金國的偏師從長沙等地撤出,義軍首領鐘相也順勢自稱楚王,準備重建歷史記憶中的那個南方強國。


當時的宋高宗自己都惶惶不可終日,隨時準備跳上杭州灣內的海船南下福建。所以根本沒空搭理這個突然冒出的楚國政權。等到發現對方成了氣候,才意識到問題嚴重而後悔不已。但洞庭湖民兵卻沒有在首領鐘相被打死後潰散,反而又在推舉出來的領袖楊么麾下繼續壯大。到1130年的夏季,長江中游的義軍人數增加到80000。雖然其中不乏本地鄉民的婦孺家眷,但能湊出的男丁數量也非常可觀。

作為首領的楊么,早年就在洞庭湖上擔任船夫,對本地水文情況可謂了如指掌。後來因積累足夠財富而有了田產,算得上是基層群體的成功人士,並對很多人形成號召力。來自沿岸不同村縣的成員,也繼續由原先的次級頭人率領。楊么只是組織他們到岸邊或島嶼上構築土城,再集中打造一批船隻用於機動交通。


這樣一來,任何外部力量想要突然進入,都無法逃過這一預警網絡。當南宋的官員試圖對其進行詔安,便意識到這些人早已不願繼續屈居人下。


下沚江初勝

洞庭湖義軍的迅速膨脹,讓南宋方面感到非常棘手。因為其存在堵塞了長江水道,使得江東與巴蜀兩頭的交流不暢。長此以往,那麼拿不到臨安軍餉的四川本地軍頭,便有可能脫離原先的效忠體系。這是江東的偏安朝廷所不能容忍的後果。


同時,由金人在黃河以南扶持的偽齊政權,也始終想著如何南下占據更多地盤。他們一面同江北的宋軍交戰,一面也派人去洞庭湖招降楊么。後者儘管沒有任何正面回應,但宋高宗卻因此對楊么的部眾更為厭惡,下令駐紮在湖區兩頭的地方軍趕往鎮壓。

1131年,數萬宋軍準備從西面的鼎口進入洞庭湖征剿。為了方便在大面積水域中活動,還請專人照圖紙趕造艦隊,並從附近軍鎮調來弩手部隊助戰。考慮到風向轉變不利於內河航運,特意使用人力踏輪技術,將大部分戰艦變為原始輪船。此外,還有少量適合江浙沿海航行的海鰍船壓陣,實力非同一般。義軍則已經在下沚江口構築了夏誠寨,專門用於堵住這個方向的進攻線路。除了西南方向的小塊陸地外,這個據點的其他三面都有湖水拱衛,非常適合守衛者長期堅持。


當宋軍以水路並進之勢抵達,發現從陸上攻擊非常困難。由於有連續的陰雨天氣,通往夏誠寨的道路已泥濘不堪。守軍還在沿途挖掘了大量陷阱,使精銳的騎兵很難順利通過。即便有步兵越過外圍防線,也會在狹窄的空間內遭遇數層土牆堵路,很難快速攻入內堡。因此,官軍計劃走水路直接穿過,對於這個據點施行全面圍困。但當體型巨大的戰船航行至下沚江口,就因為航道狹窄而湖水落潮而發生堵塞。

早已等候多時的起義者便順勢殺出,從水陸兩個方向猛攻,迫使首尾不能相顧的宋軍瞬間崩潰。不少人跳水逃離,將近乎完整的戰艦都留給了楊么部下。對於當時兵力並不充裕的南宋而言,這樣的失敗多來幾次也是非常要命的事情。洞庭湖四周的狹窄支流入口,無疑是義軍防禦對方攻打的最好地勢。


此後,楊么便下令將全部俘獲的官船據為己有,並繼續加高上層建築,改裝為更適合內陸水戰的經典款樓船。不僅讓單艘船隻的載兵數量增加,也有諸如拍竿一類的土造大殺器。更重要都是,這些船隻的到來讓洞庭湖義軍不再害怕任何官家派來的水師部隊。當高宗皇帝在次年派來老臣李鋼和4路人馬,也被靈活機動的義軍船隊給逐步擊破。


大戰陽武口

1133年,重整旗鼓的南宋軍隊又再度準備平定洞庭湖流域。這次,他們將主攻方向換到下游,準備將沿海水師派往岳陽壓制義軍的船隊中堅。部分偏師則從路上抵達上游,強制城寨中的留守部隊。除必要的外圍支援力量,南宋方面還棄用戰鬥力太弱的地方廂軍,改由經過重建的禁軍擔任主力。位列中興四將的韓世忠也一併前來,並負責指揮500艘水師船隻和全部輜重糧草,使得全軍人數超過3萬。


但經過休養生息的義軍,此時也有了非常強大的正規作戰力量。其主力艦隊就包括29艘小型車輪船和15艘經過改造的大型樓船。此外,還有不少靈活機動的內湖小船和幾艘海鰍船支援。洞庭湖周遭所有的要口都有建設水寨,部署的兵力物資都比較充足。而宋軍的該年度作戰計劃,則是對整套內湖防禦體系的最佳考驗。他們故意將作戰時間選定在入冬前的10月,也有限制對手發揮的意思。

10月29日,由大將王躞指揮的江東船隊向義軍發起挑戰。由於這次行動沒有狹窄地形阻礙,所以能讓水師的海鰍船隊全面展開。然而,楊么並沒有立刻前來交戰,反而將這一側的陸上守軍主動撤出,派去加強西面的城寨防禦。甚至故意空出幾艘戰船,任憑其順江漂往下游,製造出有大批人員逃逸的假象。於是,南宋方面的海船便加速前進,以划槳動力衝過了東洞庭湖區域。


此時,從上游進攻的南宋軍隊卻因之前就存在的問題,被一直堵在原地不能動彈。東路軍在知道這個情況後,斷定楊么將大部分殘餘龜縮到了西洞庭湖死守。於是又不經調整和偵查,匆忙穿過當中的南洞庭湖區域,準備從陽武口殺入湖區西部。

結果,義軍的主力早就在南面隱蔽埋伏,只等南宋水師的拉長隊伍從眼前經過。戰鬥中,適於內河決戰的樓船發揮出色,將許多運送輜重和步兵的小船直接撞沉。雖然宋軍調來了沿海性能一流的海船,卻無法在封閉的湖區環境下發揮任何技術優勢。傳統的中式硬帆難以捕捉內陸風向,讓龐大的艦體需要以人力划槳驅動。諸如床弩之類的武器,又主要部署在船頭位置,並不適合在側舷迎擊來敵。


倒是楊么的樓船具備有居高臨下優勢,並以沉重的拍竿直接敲擊木質結構。只用很短的時間,就讓疏於防備的宋軍陷入全面紊亂。車輪結構還能讓大船在水面倒車、進而轉向攻擊敵艦的其他部分。最後,有近萬名南宋士兵被殺。獲得大勝的義軍,又乘勝追擊敵人到南面的湘江,逼著對手全部棄船逃跑。一直沒有建樹的西路軍,也因其他部分的戰敗而主動解圍。

當然,南宋方面雖然損失了大量水軍,卻還有20000人的步騎兵在湖區外圍活動。為了挽回顏面和繼續壓縮對手空間,他們也嘗試在駐地構建臨時要塞,形成範圍更廣的封鎖網絡。但因為沒有了水軍主力擔任機動兵力,他們的處境實際上是非常危險。楊么就在1134年將樓船分別派往南北兩頭,重點進攻這些根基不穩的南宋據點。那些殘存的運輸小艇,根本擋不住身高馬大的樓船攻擊。陸上的步兵也難以同木質塔樓上的敵軍對射,並容易遭到從附近灘頭登陸的奇兵側擊。於是,這個需要耗費很長時間的堡壘群計劃,也因義軍的主動出擊而迅速破產。


不過,楊么在得勝之餘,也聽聞發生在北面荊州的最新消息。先前控制當地的偽齊軍隊,已經在被新進躥起的岳飛擊敗。後者不僅因收編俘虜而擴充了軍隊,還順手將活動在周遭的幾股盜匪勢力消滅。對於洞庭湖方面的義軍來說,這恰恰是最為糟糕的情況。過去的他們,還算是夾在南宋與偽齊之間的第三股勢力,如今卻在戰略上被全面包圍。為此,義軍甚至派出過船隊北上,期望重新打通與中原的聯絡管道。但因為義軍士兵實在不善攻城,最終被岳飛的人馬逼退。


最後一搏

1135年,宋高宗決心徹底結束洞庭湖問題。他派出最心愛的將領張俊,統籌湖區四方的所有可用兵力。而位於荊州前線的岳飛,也是此次圍剿作戰的核心。按照計劃,他們將以近20萬部隊展開包圍,從各個方向瓦解楊么的分散據點。


此外,義軍內部也因為先前的勝利而發生變化。作為首領的楊么,已經自封大聖天王,並建立了以自己命名的城寨。其他來源不同的部分,也有各自的據點與船隊,並保持相當的獨立自主權。所以,這些洞庭湖義軍與其說是一個整體,更像是不同鄉鄰間的臨時聚合。當勢力範圍逐步擴充到更遠區域,彼此間的忠誠度就立刻受到削弱,隔閡反而被迅速放大。大部分人的抵抗,只是為了自己過上安穩生活,並無多餘雜念幻想。就是自封為王的楊么,始終將奉行詭異的不結盟政策,也不樂於將勢力擴張更遠。這些內在弱點,很快就被南宋官軍所加以利用。

鑒於此前的貿然打擊失敗,新來的張俊將重點首先放在洞庭湖區的最外圍水系。大量的士兵無仗可打,卻被整日安排土木作業。通過築壩攔河與分流等手段,慢慢抽干湖區的固有水量,使得很多沿岸城寨的地形發生變化。隨後再以重兵進行圍困,逼著士氣低落的義軍整批投降。部分次級首領見風使舵,很快就率全部船隊投靠上來,甘願為宋軍的進一步行動充當先鋒。


最後,官軍還將之前構築的堤壩掘開,將大量的河水重新灌入洞庭湖中。他們砍伐了很多樹木,順著激流一起沖向湖區,形成大片無法正常航行的區域。等到這些工作全部完成,才由投降的義軍帶路進攻。對此完全無能為力的楊么,僅留下數千部眾和2座據守城寨。面對20萬官軍的全面圍堵,最終被各自困死在營地內部。這位曾數次擊敗宋軍的起義首領,就這樣在突圍過程中被岳飛俘殺。

1135年6月,持續五年的鐘相楊么起義正式落下帷幕。南宋的整個國防體系得以完整,終於有辦法對遠在巴蜀的地方軍進行大量財政輸血。岳飛也再次將眾多義軍併入自己的麾下,並成為長江中游的軍區大員,為後來的兩次北伐奠定基礎。


至於敗亡的楊么,則被定性為勾結偽齊政權的可惡叛徒,並始終沒有在後人的歷史研究中占據重要位置。直到21世紀初,才有學者通過仔細整理相關史料,給予其相對公正的評價。畢竟,這是一位先後迎戰過李鋼、韓世忠、張俊和岳飛的傳奇人物。他的成敗本身,也深刻決定著日後的形式發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