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的定義都沒搞清,可別再輕易說自己「不孕」了

孕產日記 發佈 2020-01-07T08:08:39+00:00

婦產科門診中經常會碰到這樣的焦慮場面:你瞧,醫生還沒開口,我們可愛的女孩紙們已經給自己「確診」了。雖然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提到「不孕」這個詞兒,然而我們對這個詞的理解和醫生可完全不一樣。

婦產科門診中經常會碰到這樣的焦慮場面:

你瞧,醫生還沒開口,我們可愛的女孩紙們已經給自己「確診」了。雖然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提到「不孕」這個詞兒,然而我們對這個詞的理解和醫生可完全不一樣。


不孕的科學定義

世衛組織 WHO 將不孕症定義為:夫婦婚後同居、有規律、未採取任何避孕措施、正常性生活滿 1 年而未孕者。


不過在 2015 年,美國生殖醫學會(ASRM)發布了女性不孕症診斷和評估指南,其中建議對於 35 歲以上的女性,如果半年內自然受孕失敗,就需要考慮進行不孕的診斷和評估了。


官方對不孕的科學定義可謂是簡單、明了,不過我們還是一起來敲下重點:


  • 首先,要有規律的性生活,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錯失懷孕的好時節;
  • 其次,不能採取任何避孕措施,問問「戰友」有沒有偷偷吃藥啥的,夫妻雙方要坦誠;
  • 最後,也是大家最容易忽視的,那就是「1年」這兩個字,凡事都有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造人」當然也不例外。


所以啊,如果只是備孕了個把月、半年多就嚷嚷著說自己不孕的,請收起對自己的誤解,舒展焦慮的眉頭,然後同伴侶繼續努力,因為 1 年時間還沒到呢,不要給自己瞎戴「不孕」的帽子。

通常來說,只要您沒有避孕、且有規律的正常性生活,大約 85% 的夫婦可在「奮戰」1 年內受孕成功。說到這兒,那麼又有人問了,剩下的 15% 呢?目前來看,大約還有 15% 的夫婦可能患有不孕症或僅是生育延遲。



不孕的常見原因

如果不巧是那 15%,也不要太過緊張,畢竟我們身後還有專業的醫生啊。針對不孕狀態,醫生首先會對夫婦進行多方面的評估,包括精液分析、排卵功能評估以及輸卵管通暢度等等,儘可能的幫助我們去探明導致不孕的原因,然後對症處理,各個擊破。

1. 女方因素

在懷孕這件事兒上,我們女性同胞貢獻的物質條件也要更多一些,既要提供卵子,還要提供受精卵著床、生長的子宮,任一環節出問題都可能影響「造人」成功率。

  • 比如因為多囊卵巢綜合徵、甲狀腺疾病等影響了排卵——缺少了「種子」;
  • 或者因為輸卵管發育異常、輸卵管炎、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導致的輸卵管不通——阻塞了「通道」;
  • 或者因為子宮肌瘤、子宮炎症、子宮畸形等干擾了正常子宮環境——破壞了「土壤」。

一般來說,我們通過血液學檢測、超聲、輸卵管造影、腹腔鏡等檢查就可以明確卵巢、輸卵管、子宮是否存在不利於懷孕的異常因素。


2. 男方因素

數據顯示,男性不育作為唯一不孕的因素約占不孕夫婦的 10%-30%,夫妻雙方不孕的情況約占 20%-30%。所以,男同胞們可不要因為所謂的面子而拒絕檢查哦。

各項檢查中最重要的就是精液分析,明確有沒有「少精症」、「無精症」等導致不孕的情況,然後再通過詢問病史和完善相關檢查來進一步分析導致精子出問題的可能原因,比如是不是抽菸、長期酗酒、壓力過大、睪丸炎、精索靜脈曲張等惹的禍。

3. 不明原因

即使經過詳細的檢查評估後,仍有 10%-30% 的不孕情況是無法確定病因的。專家指出這種不明原因的不孕並不代表我們沒有生育能力,很可能是我們的身體正處於正常生育力波動的下限。

2013 年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NICE)發布的指南中指出,在不明原因不孕夫婦群體中,約 15% 在一年內或者 35% 在兩年內未做任何治療也能懷孕,只是需要多給點時間。

指南建議對於 35 歲以下的女性朋友,在考慮輔助生殖技術(如試管嬰兒)治療前,可以先嘗試期待治療 1-2 年。


什麼是期待治療呢?嚴格意義上來說它並不是一種特定的臨床治療方法,而是調整生活方式,比如運動、健康飲食、減輕壓力等任何有利於提高懷孕幾率的健康行為,而且更要堅持規律的、無保護性措施的夫妻生活


嘮叨了這麼多,其實最想告訴大家的是,孕育一個新生命是自然界最神奇的事情,我們要心懷希望,不要輕易否定自己的生育力,相信孩子和我們的緣分總有一天會降臨的。


我整理了備孕常見 7 大問題,關注公眾號「好孕手冊」,發送「備孕」,馬上獲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