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連城訣》:老實人的英雄主義,不求聞達與世,但求夜裡好夢

雲淡輕靈 發佈 2020-01-07T08:46:24+00:00

作為武俠小說泰斗,金庸的名字可謂是家喻戶曉,即便是沒讀過他的小說,但根據小說改編的各個版本的影視劇估計也看過不少。金庸的小說,最初流行開來的時候,被視為''禁書'',不過在早些年的時候,這些武俠小說終於得以正名,金庸的有些篇目被選入了語文課本,還成了推薦閱讀書目。

作為武俠小說泰斗,金庸的名字可謂是家喻戶曉,即便是沒讀過他的小說,但根據小說改編的各個版本的影視劇估計也看過不少。

金庸的小說,最初流行開來的時候,被視為''禁書'',不過在早些年的時候,這些武俠小說終於得以正名,金庸的有些篇目被選入了語文課本,還成了推薦閱讀書目。我們終於開始發現,他寫的確實是武俠故事,但又不單單是一個武俠的故事,其中的深意,須待我們深深發掘。


儘管金庸的小說不斷吸引著新的讀者,但在其筆下,依舊不乏滄海遺珠,被大眾錯過了很多年。這本《連城訣》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們只知道楊過、郭靖、喬峰、張無忌、令狐沖這些不斷被翻拍的經典人物。相比而言,《連城訣》里的狄雲,要比金庸筆下的其他英雄,更加真實。為什麼這麼說?原因都藏在書裡面。

01 不一樣的英雄主義

《連城訣》已經有十多年沒有被翻拍過了,這應該也是這本小說比較冷門的一個原因。金庸在其他小說里寫到的國讎家恨,天下蒼生,《連城訣》里都沒有。

因此狄雲不像郭靖,不像張無忌,他沒有那種大眾期待的英雄主義。

那難道狄雲不是個英雄嗎?我不這樣認為,恰恰相反,在《連城訣》里,金庸先生給我們展示了另一種不一樣的英雄主義。


和金庸的其他小說一樣,《連城訣》的主人公在小說開頭,只是一個一文不名的農村傻小子,之後由於種種機緣,練成了最厲害的武功,武功獨步天下。

不過看過《連城訣》的人都會有這種想法,狄雲恐怕是金庸筆下最慘的主角了:含冤入獄,琵琶骨被穿,一手被廢,愛人被搶,大哥被毒死,被污衊為採花淫僧......

種種大難接踵而至,甚至讓人懷疑,狄雲到底還是不是小說的主角,怎麼一點兒主角光環都沒有。甚至等他練成了蓋世的武功,都沒能像張無忌、郭靖那樣成了天下共知的豪傑大俠,甚至連自己的愛人都沒能救得回來。

到了小說結尾,狄雲依舊沒能為自己正名,在那些名門正派眼裡,他依舊是十惡不赦的採花賊,不肖徒。這麼多年的生死沉浮,讓狄雲有了江湖上讓人欣羨的武功,但對於狄雲自己來說,這並非是他最大的收穫。

他由當年莽撞無知的毛頭小子長成了一個沉默內斂的俠客英雄,他依舊背負著滿身的冤屈,但他不再像當年一樣,逢人就說自己的冤屈。人世險惡,他終於得以看清。沒人在意他的冤屈。好在一個人過了這麼些年,他也早已看淡了這些。



於是在小說的結局,身懷蓋世神功的狄雲沒有和其他人一樣投身江湖的血雨腥風之中,而是選擇了歸隱雪谷,幸好那裡並非他一個人,已經有人在等著他了。

這樣的結局和金庸的其他小說有很大的差異,主角沒有憑藉一身的武功去揚名立萬、拯救蒼生,反而選擇了歸隱自然。因此我們很難把狄雲列為和郭靖他們一樣的英雄。

但在看過小說之後,狄雲無疑也是英雄,並非胸懷天下,但求無愧於心。狄雲所追求的,或許才更貼合我們大多數普通人的想法,或許不能算成功,但絕對是一種成熟,而且是一種不妥協的成熟。

02 人性經不起試探

開頭說,金庸先生寫的是武俠故事,但又不單單是一個武俠故事。《連城訣》就可以驗證這句話。書裡面對於人性的刻畫,簡直讓人後背發涼。

傻氣的狄雲和郭靖有些相似,但很遺憾,狄雲身邊沒有黃蓉,因此他武功即便獨步天下,可在小人的鬼蜮伎倆之下,顯然沒有多大勝算。因此歸隱反倒是最好的選擇。這一決定未必沒有幾分厭世的想法,好不容易練成了神功,誰能甘心默默無聞一輩子。即便是傻氣的狄雲,想必也有自己的雄心壯志,可現實實在是太讓人失望了,人性的陰暗面屢屢讓狄雲心驚。

在小說里,狄雲遇到的所有人,幾乎都對他存了壞心思。就連撫養他長大的師父戚長發以及和他青梅竹馬的師妹戚芳也不例外。

戚長發為了搶奪秘籍''連城訣'',和其他兩師兄聯手殺死了自己的師父。為了自己的貪慾,戚長發連自己的徒弟和女兒都算計了進去。在教他們武藝的時候,故意留了一手,甚至引他們走上了歪路。


如此小人,在小說里比比皆是。知府凌退思為了得到秘密寶藏,居然活埋了自己的女兒,還在棺木上塗上毒藥,害死了唯一對狄雲好的丁典。

03 不屑於學會

人性之險惡,讓人觸目驚心。狄雲對此雖然見的多了,學會了很多東西,但有些東西,他始終學不會,或者說,不屑於學會。

在金庸的其他小說里,練成神功的主角往往都能走上人生巔峰,但狄雲卻是個例外,他既沒有美人在側,也沒有盛名在外。

以他的實力,若是能和那些所謂的名門正派合作,這些虛名唾手可得。但狄雲沒有這樣,或者說是不屑於這樣。

屢遭陷害之後,他早已不是當年的傻小子,甚至在練成神功之後,他也想要懷著滿腔憤慨去復仇,但後來的情節讓人啼笑皆非。

和《基督山伯爵》里的復仇相比,狄雲的復仇就好像是小孩子過家家。並非是他沒有復仇的本事,而是他根本狠不下心來。甚至看到仇人疼痛難當,在師妹戚芳的苦求之下,狄雲居然親自將解藥送上,簡直看不出一絲復仇的想法。


雖然我們看的不怎麼痛快,但這才是狄雲的真性情,或者是老實人的真性情。他學會了成熟,但卻學不會世故,在江湖利益紛爭面前,狄雲的底線永遠分明,他的初心始終如舊。

因此即便被污衊是採花淫僧,狄雲依舊不計前嫌,救了俠女水笙。反倒是一直標榜自己是名門正派,武林豪傑的大俠花鐵干,被賊人嚇破了膽,居然跪地求饒,在雪谷之中甚至以自己結拜兄弟的屍體為食。

而目睹這一切的狄雲絲毫沒有迷失在人性至惡的漩渦當中,只是想到"外面的人聰明得很,我不明白他們心裡想些什麼。這裡誰也不會來,還是住在這裡的好。''


結語

狄雲,無論是作為務農的少年,還是作為身懷絕世武功的復仇者,他從來就不屬於這江湖,在腐土中也好,在樹頂上也罷,他都是一個局外人。跟隨師父務農習武、被陷害入獄致殘、與死囚丁典結義、雪谷的奇遇、為自己和結義兄弟執行的復仇,他的行為和思路,從來就不是一個江湖人的路數,不過是一個淳樸的農家漢子,獨自一人做著他自己覺得應該做的事而已。

最終,對於江湖再無半點流連,於是選擇了歸隱。對於他來說,或許這才是最好的結局,江湖險惡,他既不能遊刃有餘,不如歸去。老實人的英雄主義大概正是這樣:不求聞達於世,但求夜裡好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