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割據小國「渤海」看唐朝矛盾集聚的東北亞

林小白讀歷史 發佈 2020-01-07T09:20:34+00:00

一、 渤海和唐朝戰爭前的東亞矛盾聚焦在唐朝, 東亞地區的局勢不是很穩定, 區域間大小戰爭不斷,對該地區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這場戰爭的發生其實是東亞政治形勢發展使然,究其根源,實際是由於東亞地區政治動盪,且矛盾不可調和而導致的結果。第一組矛盾體現在突厥、契丹和唐朝之間。

一、 渤海和唐朝戰爭前的東亞矛盾聚焦

在唐朝, 東亞地區的局勢不是很穩定, 區域間大小戰爭不斷,對該地區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這場戰爭的發生其實是東亞政治形勢發展使然,究其根源,實際是由於東亞地區政治動盪,且矛盾不可調和而導致的結果。


第一組矛盾體現在突厥、契丹和唐朝之間。營州之亂的爆發,使得突厥的勢力迅速增強,渤海政權建立伊始,和突厥的交往十分密切。除此以外,契丹、奚等地區也紛紛臣服於突厥,在這樣的環境下,突厥成為了唐朝的重大隱患。為了削弱突厥的勢力,唐朝採取冊封大祚榮的方法,分裂了突厥的政權。黑水都督府的創建更是對突厥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也使得突厥對唐朝的反抗情緒與日俱增。此外,唐朝和黑水靺鞨共同創建的合作聯盟,也是渤海與唐朝樹敵的重要原因。

雖然,唐朝和黑水靺鞨的聯手並非為了打擊渤海,可是,卻對大武藝擴張政策的推行造成了嚴重的阻礙,再加之突厥勢力在毗伽可汗的管理下迅速擴大,契丹和奚地區更是為其增添了一臂之力,使得渤海和突厥發展成為聯盟關係。另外,營州之亂平定後契丹對唐朝的政治牴觸情緒仍然較高。關於這一點,《資治通鑑》里有詳細的記載,開元十八年(730年),契丹王李邵固派遣可突於來唐朝入貢,同平章事李元紘對其失禮。左丞相張說曾謂人曰:「奚、 契丹必叛,可突於狡而恨,專其國政久矣,人心附之。今失其心,必不來矣。」

左丞相張說作的這個結論並不是毫無根據,是出於對可突於個性和行為的推斷。他推斷奚和契丹將發動叛亂,其根據是,兩蕃對唐朝的反抗情緒較高,這是一種主觀的推測。其實,營州之亂的爆發,使得唐朝人對兩蕃已經有了更深的認識,即兩蕃已經成為唐朝的重大隱患。 後來,契丹和奚果然出兵攻打唐朝,公元730年,可突於殺害邵固,謀朝篡位帶領大軍發動叛亂 由此表明,兩蕃和突厥聯手建立起政治合作關係。


第二組矛盾體現在唐朝、黑水靺鞨和渤海之間,大武藝所推行的政策是一項向北擴張措施,這和唐朝的統治政策產生了衝突。 唐朝和渤海修好的原因是,其具有有利的地理優勢,可以幫助唐朝平定東北地區的戰亂。可是,大武藝的舉措,不但沒有輔助唐朝,反而成為重大隱患。在這樣的環境下,唐朝和黑水靺鞨聯手合作,擴大勢力,這一舉動引發了大武藝的極度反感,於是,出兵進攻唐朝。

第三組矛盾體現在渤海內部擴張派和親唐派之間。

從大武藝歸順唐朝這件事可以看出,渤海內部對大武藝所推行的北擴措施沒有形成統一觀

點。大武藝的舉措對唐朝而言是一項重大的威脅,唐朝和黑水靺鞨的聯盟也和這項措施產生了分歧。假如渤海執意不改變這一外交措施,勢必使得渤海和唐朝之間的關係受到破壞,這一點,和渤海王室內部親唐勢力的意願相違背。所以,以大武藝為首的親唐派對北擴政策提出了強烈的反對。

最終結果是,親唐派歸順於唐朝,渤海王室內部分裂,唐朝雖然盡力調解矛盾,卻使得大武藝的牴觸情緒愈演愈烈,這也是促使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


第四組矛盾體現在渤海、日本和新羅之間。

開元二十年(732年),渤海出兵攻打唐朝登州,當時,渤海、日本、新羅和唐朝的交往比較密切。大武藝為了保證北擴措施的穩步推進,在公元727年,派遣訪問團出訪日本,旨在和日本建立更緊密的聯繫,並和日本共同控制新羅。北擴政策中的核心地區是北方靺鞨諸部區域,新羅不在這一範圍內,可是,從地理分布現狀看,新羅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因此,必須控制新羅的勢力。伴隨著北擴措施的逐步推進,渤海的勢力迅速擴大,使新羅遭受著巨大的壓力,為了打擊渤海,新羅決定和唐朝聯手,共同對抗渤海,這也是雙方作戰的重要促進因素之一。


二、 登州之戰爆發前渤海和突厥、契丹、奚之間的交往

大武藝對唐朝發動戰爭,必然承擔巨大的戰爭風險。首先作戰雙方的實力懸殊十分明顯,渤海可謂以卵擊石。為了擴大勢力,渤海也在積極和周邊政治勢力建立聯盟。 從唐朝和北部少數民族之間的關係看,最有可能抵抗唐朝的地區就屬突厥和契丹。相關史料中是這樣介紹的:開元八年(720年),唐朝「遣左驍衛郎將,攝郎中張越使於靺鞨,以奚及契丹背恩義, 討之也。」相關史料還指出,開元十八年(730年)五月,可突於殺害了其舊主李邵固,謀朝篡位,帶領大軍發動叛亂,奚也隨之發動叛亂。從中可以看出,公元720 年,契丹和奚又一次發動叛亂,使得唐朝的局勢產生劇烈的動盪。公元730年,毗伽可汗治下的突厥勢力復壯,而契丹和奚的勢力此時有所削弱,結果兩蕃再次歸順於突厥。正是在突厥勢力日益擴張的情況下,渤海主動和突厥修好,以求和其聯手合作,共同出兵抗擊唐朝。

關於和契丹聯盟這件事,史料中有詳細記載,唐人樊衡撰寫了《為幽州長史薛楚玉破契丹露布》一文,其中提及了東聯渤海。儘管關於契丹對戰爭所產生的影響研究不是很充分,可是, 仍然可以藉助對唐朝和契丹、唐朝和渤海的關係探究來實施分析,進而總結出渤海在戰爭中具有和契丹聯盟的傾向。正如史料記載,渤海和契丹本來往密切,可是,因為突厥和渤海之間的關係是附屬關係,且突厥的勢力迅速擴大,對契丹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所以,突厥在處理和唐朝關係的時候,其對渤海的政策對契丹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日本學者古畑徹針對這一態勢指出,渤海為了聯手契丹和唐軍做對抗,就出兵馬都山抵抗營州平盧軍,以輔助契丹作戰,從中可以看出,渤海對唐朝作戰正是建立在和契丹、突厥形成聯盟的基礎上。

唐朝的政治行動也證明了這個推斷,幽州節度使的責任就是控制奚和契丹,所以,為了控制契丹和突厥的勢力,公元732年,唐朝拓寬了幽州節度府的管理範圍。 根據 《新唐書》 的記載,幽州節度使兼河北採訪處置使,增加管轄衛、相、洺、貝、冀、魏、深、趙、恆、定、 邢、德、博、棣、營、莫等十六州和安東都護府。」從這一舉措可以看出,唐朝的政治局勢正遭受著巨大的壓力,唐朝制定了相應措施來抵抗契丹和突厥的侵犯。


三、 渤海「親仁結援」 的外交政策

在大武藝所推進的北擴政策中,主要針對的是北方靺鞨諸區域,為了確保該措施的穩步推進,

在公元727年,大武藝派遣訪問團出訪日本,旨在和日本建立更緊密的聯繫,並和日本共同控制新羅。新羅不在北擴政策的核心地區中,可是,從地理分布現狀看,新羅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因此,必須控制新羅的勢力。伴隨著北擴措施的逐步推進,渤海的勢力迅速擴大,使新羅遭受著巨大的壓力,為了打擊渤海,新羅決定和唐朝聯手,共同對抗渤海。關於這次出訪,日本史料《續日本紀》中有詳細記載:聖武天皇神龜四年(727年)九月庚寅, 渤海郡王使首領高齊德等八人,來著出羽國。

聖武天皇神龜四年十二月 丙申,遣使賜高齊德等衣服冠履。渤海郡者,舊高麗國也。淡海朝廷(天智天皇)七年(668年)冬十月,唐將李勣伐滅高麗,其後朝貢久絕矣。至是,渤海郡王遣寧遠將軍高仁義等廿四人朝聘, 而著蝦夷境。仁義以下十六人並被殺害,首領齊德等八人僅免死而來。


從上述史料中可歸納出大武藝派遣訪問團訪問日本的資料:第一,這次出訪,渤海的出發點

是很明確的,為了穩步推進北擴措施,擴大渤海的勢力,所以,統治集團的組成人員為軍官, 且賦予武官充分的權力,進而控制政治格局。渤海的出訪團大多由武官組成,所擔負的是重要的軍事任務,這點可以從大武藝寫給日本聖武天皇的親筆函中看出來,即親仁結援外交政策。

第二,大武藝派遣訪問團出訪日本,是渤海和日本主動修好的體現

關於這點,從日本認為高句麗滅亡後朝貢已經停止了很長時間,直到渤海郡王派遣寧遠將軍高仁義等二十四人進貢朝聘的相關史料可以看出,還可以從大武藝寫給日本聖武天皇的親筆函中做出推斷。可是,渤海為什麼克服極其惡劣的航海條件和日本進行友好交往呢?究其原

因,是為了擴大自身的實力,因為大武藝所推進的北擴政策引發了附近區域的不滿。史書《舊唐書·渤海靺鞨傳》中有詳細記載,開元十三年(725年),安東都護薛泰請求在黑水靺鞨內設置黑水軍,後來又將其擴大為黑水府,其都督賜姓李氏,名獻誠,封為雲麾將軍,兼黑水經略使,仍以幽州都督為其押使。從此,進貢朝廷。從中可以看出,使大武藝倍感壓力的事件是,唐朝和黑水靺鞨地區聯合,並在該地區駐軍,對渤海造成極其嚴重的威脅,另外, 渤海的北擴政策是以北方地區為核心,無法再分身南部。為了使北擴措施得以穩步推進,在公元727年,大武藝派遣訪問團出訪日本,旨在和日本建立更緊密的聯繫,並和日本共同控制新羅。所以,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北邊地區的控制,且穩定南方的勢力,大武藝決定和日本結成聯盟進而為北擴政策的推進和渤海勢力的增強奠定紮實的基礎。

渤海出使日本不僅抱著明顯的政治目的,也表達了想和其友好交往,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

的願望,關於這點,從大武藝寫給日本的書信中就可以看出來,日本對這次來訪予以了極大的關注,天皇立即撰寫回函,表達了對渤海的歡迎,也表明了願意與其密切來往的態度。這次出訪,為兩國的後期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對雙方的政治決策產生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這裡對兩封國書做出詳細的介紹。


渤海王大武藝寫給日本聖武天皇的國書:

武藝啟:山河異域,國土不同。延聽風猷,但增傾仰。伏惟大王,天朝受命,日本開基。奕葉重光,本枝百世 武藝忝當列國,監總諸蕃,復高麗之舊居,有扶餘之遺俗……親仁結援, 庶協前經,通使聘鄰,始乎今日 ……土宜雖賤,用表獻芹之誠;皮幣非珍,還慚掩口之誚。 主理有限,披瞻未期。時嗣音晦,永敦鄰好!

聖武天皇寫給渤海王大武藝的國書:

天皇敬問渤海郡王:省啟具知。恢復舊壤,

幸修曩好,朕以嘉之。宜佩義懷仁,監撫有境。

滄波雖隔,不斷往來。便因首領高齊德等還次,

付書並信物,彩帛一十匹、綾一十匹,絲一百徇、柏松:東北少數民族政權渤海國與唐朝戰爭探源。綿二百屯、仍差送使,發遣歸鄉。漸熱,想平安好。

從聖武天皇的回信中可以看出,當時的日本對渤海還比較陌生,部分信息甚至是推測出來的。

從「恢復舊壤,幸修曩好」一句中可以看出,聖武天皇對渤海的認識是藉助對高句麗的印象。日本研究人員濱田耕策的觀點是,大武藝在寫給天皇的書函中有一句表示了渤海是高句麗的繼承國,使日本造成了誤解,認為渤海就是舊高句麗國。


因此,日本的觀點是,渤海會成為繼高句麗之後又一個朝貢國,向日本進貢。在日本的史書中,記載著高句麗向日本進貢的資料,比如,《日本書紀》中曾經提到,高句麗、百濟兩國國王聽說新羅收圖籍,向日本國投降,暗中命令觀察軍情,自知不會取勝,於是主動前來歸附日本,甚至叩首加以承諾:從此,永遠附屬歸順,且每年進貢。

此外,有史料記載,高麗人、百濟人、任那人 新羅人曾一起覲見朝拜,可是,這些史料僅僅來源於日本,並不能反映出高句麗對日本所持的真正態度。

根據對日本回函的分析,其對渤海的政治援助並沒有明確的表示,在天皇撰寫的回函中也沒有涉及這個話題,由此可見,渤海的政治外交並未取得明顯的效果。在朝鮮史書《三國史記》 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聖德王三十年(731年)4月,日本派出三百艘船隊,跨越海域襲擊新羅東部地區,新羅君王立即派遣軍隊予以大力反擊,將敵軍打敗。

這次戰爭挫敗了日本的銳氣,對於此後日本和新羅關係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因為從這一時期的史料記載來看,日本沒有擴大對新羅的軍事行動,也難以進一步牽制新羅的勢力。此外,在渤海發動的和唐朝的戰爭中,新羅由於對渤海的北擴政策不是很支持,於是和唐朝結成聯盟,共同出擊抵抗渤海。面對這種情況,日本仍然沒有派兵援助渤海,使得渤海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可見,渤海出訪日本的政治目的並沒有真正實現,日本並沒有答應和其結成戰略聯盟。由於沒有獲得政治援助,大武藝對日本的態度由積極轉向消極。因此,終大武藝之世,渤海對日本的出訪僅有此一次,直到大欽茂時代才重新開始了和日本間的政治往來。


四、 結語

總而言之,登州之戰是發生在渤海和唐朝之間的一次重要的戰爭,渤海主動進攻唐朝登州的原因若從表面分析,似乎是由於唐朝和黑水靺鞨部間的友好交往和大武藝所推行的政策產生了矛盾,使得唐朝改變了外交手腕。可是從更為宏觀的東亞地區政治局勢層面分析,這場戰爭是渤海和唐朝、日本、新羅、突厥、契丹等政治勢力之間矛盾衝突的直接體現,也是渤海轉變外交政策,主動擴張,並凸顯外交手腕的具體表現,這場戰爭在渤海與唐朝關係歷史發展過程中實是一次重大轉折。不過,從長時段看,這場戰爭畢竟只是渤唐關係史上一次短暫的衝突,由藩屬體制維繫的雙方關係的穩定發展才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