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千古一帝秦始皇,遇見「指鹿為馬」的趙高,他又是如何做的呢?

水一白聊歷史 發佈 2020-01-07T09:26:26+00:00

歷史上的趙高因「沙丘之變」躍然登上中國歷史的舞台,又將「指鹿為馬」演繹成權臣的最高境界,他將大秦帝國的君主二世胡亥和群臣之首丞相李斯玩弄於股掌之間,以超一流的權謀將自己打造成為大秦覆滅的罪人。然而,在「沙丘之變」前,他又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真的和後來的太監一樣是個閹人麼?

歷史上的趙高因「沙丘之變」躍然登上中國歷史的舞台,又將「指鹿為馬」演繹成權臣的最高境界,他將大秦帝國的君主二世胡亥和群臣之首丞相李斯玩弄於股掌之間,以超一流的權謀將自己打造成為大秦覆滅的罪人。

然而,在「沙丘之變」前,他又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真的和後來的太監一樣是個閹人麼?他又是以什麼樣的角色存在於秦始皇身邊呢?且聽水一白細細道來。

一、趙高的出身

趙高的祖上也曾是趙國的王族。

不過,在那個為了維持國與國之間外交,經常互送質子的年代,趙高的祖上以質子的身份被送到了秦國。然而,並不是每個質子都能如秦始皇的父親異人、曾祖父公子稷那樣,可以以質子身份回國當國君的,很多疏遠的質子還是被留在了異國他鄉。當失去了利用價值後,便漸漸褪去王族的背景,變成了一個「普通人」,而趙高便是這樣一個「普通人」的後裔。

相較而言,趙高的母親命運更加悲苦一些,年輕時因罪受罰,導致了身體上的殘疾,自閉似地長期生活在「隱宮」之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不過,好在一點,並是不影響正常的結婚生子。所以,在機緣巧合之下,她與趙高的父親,一個趙國落魄質子的後裔、秦國的低層文法官吏結合在了一起,養育了趙高和他的幾個兄弟。

註:隱宮,即專門收容「因犯罪受過肉刑,身體不完全,而後又因立功被赦免為庶人的人」的地方,處於隱宮中,依然要做體力勞動,必要時也有可能被徵召上戰場。


二、趙高的才能

趙高與秦始皇、劉邦的年紀相仿,約出生於公元前258年—前256年之間,比李斯倒是要小上二十餘歲。

他雖然起點很低,倒是有一點很幸運,作為文法官吏,他的父親還算是一個粗識文墨、通曉秦律之人,所以自幼聰明好學的趙高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漸漸成長為一個擅長書法和精通法律的人才。成年後,通過一系列秦國的官吏選拔考試,趙高一步步地提高著官職和地位,終於順利地來到了秦始皇的身邊,開始做起文秘的工作(尚書卒史)。

通過一段時間的了解,秦始皇也注意到了這個認真負責、精通法律的年輕人,認為他是可造之才,於是便破格在眾多「文秘」之中,將其提拔為中車府令,掌御乘,即負責皇帝平日車馬管理和出行隨駕工作,俸祿六百石,不高不低,歸屬於九卿之一太僕管理,由於長期在皇帝身邊關係,倒是也沒有人敢小覷。



秦始皇並天下後,李斯上書建議「書同文」,即根據秦國的大纂為基礎,參照六國文字,創造出一種形體勻圓齊整、筆畫簡略的新文字,稱之為小纂(秦纂),加以推廣,以代替天下各國所固有的文字。此時,擅長書法的趙高也因此得以參與其中,與李斯等人一起開始了對文字的整理工作。

這也是他與李斯真正相知、相交的開始。

秦始皇初並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纂,或頗省改,所謂小纂者也。——《說文解字.敘》


《爰歷》六章者,車府令趙高所作也。——《漢書.藝文志》

三、秦始皇對趙高的信任

從趙高的官階職能來看,我們已經可以看出秦始皇對他的信任了。身為中車府令的他,不但經常出入於宮廷,而且常伴秦始皇的左右,有時甚至還要親自給皇帝駕車,如果沒有足夠的信任,這些都是絕無可能的。此外,秦始皇還給趙高安排了一個「額外」的工作,即教授他的幼子胡亥決獄,即判案斷決之法,這也是趙高與胡亥結緣的開始。

一次意外事件卻差點斷了趙高的前途。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趙高犯了個大罪,秦始皇命上卿蒙毅(蒙恬之弟)審理此案。蒙毅審罷,發現這個案子他沒法直接判決。如按秦法直斷,趙高當判死刑、除官籍,然而,趙高畢竟是秦始皇身邊的近臣,直接判決恐怕惹皇帝不滿,於是,蒙毅便將審理結果上報給始皇帝。始皇帝一看,也是有些左右為難,本以為趙高罪不當死,隨便找個理由赦免就可以了,卻不成是如此重罪,但是讓他下令殺了趙高,又實在於心不忍,趙高跟在自己身邊,兢兢業業、認真負責,頗得他的信任。


最後,秦始皇權衡利弊之下,破例赦免了趙高的死罪,並且官復原職,一切如常。

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當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於事也,赦之,復其官爵。——《史記.蒙恬列傳》

不過,經歷了生死的趙高,心態倒是有了不小的變化,也許他對蒙氏兄弟的恨怨便是從此事開始,他對始皇帝的忠心也許此時也開始了動搖。倒是秦始皇對他的信任卻並沒有因此而減少,相反有過之無不及。至少在「沙丘之變」之前,趙高便已經開始負責保管皇帝符璽和發布命令諸事宜了。

上病益甚,乃為璽書賜公子扶蘇曰:「與喪會咸陽而葬。」書已封,在中車府令趙高行符璽事所,未授使者。——《史記.秦始皇本紀》

四、趙高是不是閹人?

事實上,我們可以說趙高是一個宦者,或者說宦官,但卻不能武斷地說他是太監、閹人。

在中國歷史上,宦官這個詞出現得很早。宦的本意,恰恰是現在非常流行的星座。在中國古代,天上最中央、最耀眼的那顆星被稱為帝王星,其西邊最近的四顆星則被稱為「宦者四星」,帝王星與宦者的關係恰如君主與內侍之間的關係。於是,君主身邊的內侍便被稱為宦者,其主管自然被稱為了宦官。

在先秦時期,雖然已不乏閹人擔任宦者,但卻並非宦者都是閹人,在這方面是沒有強制性要求的。即便在秦宮中,也只有負責照顧王室女眷的宦者才會完全採用閹人,但是在管理上也並非那麼嚴格,所以才有嫪毐與趙姬的那段故事。真正完全由閹人來擔任宦官,則要等到東漢時期才逐漸形成。至於說「太監」這個名詞,則要等到唐朝以後才有,不過在當時也只是官名而已,被普通用來稱呼宦官,已經是明末清初時期了。


趙高身為秦始皇身邊的中車府令,自然是不會有閹人的強制要求的,更加不可能是趙高為了進宮而自閹。

此外,趙高是有女兒的 ,《史記》中明確記載,他的女婿名叫閻樂,即最後親手殺死秦二世的「劊子手」;

還有一點,如前文所說:在趙高犯重罪時,《史記》中強調「除其宦籍」,秦始皇「赦之,復其官爵」,可見此處的宦籍和官爵是相掛鈎的,並非是將宦與閹畫等號。

所以說,趙高更大可能只是秦始皇身邊的內待近臣,而並非閹人。

五、沙丘之變

說到這裡,相信大概對趙高以及他與秦始皇、李斯、胡亥、蒙氏兄弟等人的關係應該已經有所了解。我們再翻過來看「沙丘之變」時趙高的表現,自然也就順理成章了。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的暴斃於沙丘宮,僅有李斯、趙高、胡亥及五六個宦者知曉內情。位高權重的李斯,為防國家動盪,下令封鎖消息。趙高也正是利用這段時間充分發揮了他的「聰明才智」,成功勸服了李斯和胡亥。

當時來說,扶蘇繼位,對胡亥、李斯和趙高來說都不能算是一個好消息,秦國將成為一個普通的王子,李斯很難保住自己的丞相之位,而趙高自然也不可能成為扶蘇身邊的近臣。但是,問題是胡亥對於成為皇帝並不自信,李斯對未來還有些許憧憬。所以這個時間點,只有趙高才是迫切改變現狀的那個人。


他先是利用自己與胡亥的密切關係,給他打了大量的「興奮劉」、「強心針」,讓他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一國之君;進而利用李斯的得失心,直接切中要害,為他分析利弊。儘管此時的李斯已近過七旬,但是依舊對眼前的一切十分迷戀,趙高也正抓住了這一點,成功說服李斯,篡改遺詔,擁立胡亥,逼死秦始皇長子扶蘇。

至於蒙恬、蒙毅兩兄弟,自然也逃不脫他們的魔掌,先後被陷害至死,秦政府的大權成功轉移到了胡亥、李斯和趙高的手裡。然而,時間僅僅過去兩年,李斯自己也成為了政治犧牲品,趙高的「盤中餐」,被夷滅三族,胡亥這位年輕的皇帝也已任由趙 高擺布,成為了只懂得胡作非為、殘殺手足、陷害大臣、淫奢極欲的無道昏君。

大秦王朝在他們的一番「神操作」中,幾年之後,便轟然倒塌了。

水言水語

有人認為趙高從始至終都是抱著滅亡秦國的目的進入秦宮的。

一個在趙國出生的秦國質子之後(嬴政)最終滅亡了趙國,然後,再由一個在秦國出生的趙國質子之後(趙高)來滅亡秦國,似乎也是順理成章的一件事。不過,在水一白看來,趙高卻沒有那樣遠大的抱負,作為一個與秦始皇年齡相仿的人,他也不大可能一直等到秦始皇病逝才完成所謂的理想,他只不過「黑化」成一個為了自己私慾而為禍秦帝國的亂臣賊子而已。

「沙丘之變」前:他精通法律、擅長書法,工作努力、積極向上,是秦始皇身邊最信任的臣子之一;

「沙兵之變」後:同樣作為秦朝的臣子,他玩弄權謀、篡改遺詔、陷害大臣、欺瞞君主、禍亂宮廷,秦朝的覆滅,他一樣起到了催化劉的作用。

如果把趙高的一生看作一部電視連續劇的話,他更像演到一半突然「黑化」的「好人」,而不是那個從一出場便滿臉只寫了「壞人」兩個字的大反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