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糖尿病前期,還有恢復正常的可能嗎?如果不管它會有啥後果?

天天聽健康 發佈 2020-01-07T09:28:44+00:00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張先生體檢發現處於糖尿病前期,他想知道和糖尿病有啥區別?還有恢復正常的可能嗎?如果不管它會有啥後果?帶著各種疑問他走進了內分泌科門診。張先生:糖尿病前期是什麼意思?和糖尿病有啥區別?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

張先生體檢發現處於糖尿病前期,他想知道和糖尿病有啥區別?還有恢復正常的可能嗎?如果不管它會有啥後果?帶著各種疑問他走進了內分泌科門診。

張先生:糖尿病前期是什麼意思?和糖尿病有啥區別?

醫生:顧名思義,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發生前的一種狀態,簡單地說就是血糖高於正常值但又沒有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可以說是一隻腳已經踏進了糖尿病的大門,正常血糖、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分別是:

  • 正常血糖:空腹血糖3.9-6.1mmol/L及糖後2小時血糖4.4-7.8mmol/L
  • 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6.1-7.0mmol/L和(或)餐後2小時血糖7.8-11.1mmol/L
  • 糖尿病:空腹血糖大於7.0mmol/L和(或)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11.1mmol/L

需要注意的是,判斷血糖是否正常要同時看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而診斷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時這兩個血糖中只要有一個超標就可診斷,但這兩個血糖的升高可以不同時出現,所以篩查高血糖時這兩個時點的血糖都要檢測。

張先生:糖尿病前期還能恢復正常嗎?

醫生:這是一個很難有明確答案的問題,為什麼這樣說呢?來了解一下糖尿病前期發生的原因。血糖是生命活動的能量物質,但它必須依靠胰島細胞分泌的胰島素將血糖運送進組織細胞中才能被利用,當胰島細胞分泌的胰島素不足時這種運送不能順利完成,血糖就會過剩,表明胰島細胞有受損發生;當組織細胞上接受胰島素進入的通道受阻,胰島素也不能順利地將血糖運送進去,高血糖也會發生,稱為胰島素抵抗。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糖尿病前期是胰島細胞受損及胰島素抵抗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往往已經處於不能完全逆轉的階段,但並不等於血糖得不到控制,比如通過合理的飲食控制減少血糖的來源,多做運動在增加血糖消耗的同時,提高機體素質避免胰島細胞受損加重及減輕胰島素抵抗,可以將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

張先生:糖尿病前期如果不管它會有什麼後果?

醫生:對糖尿病前期通過科學合理的干預,有些人的血糖水平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樣,有些人十幾年最多處於糖尿病前期而未進展為糖尿病,但如果不加干預治療,大多在1-3年內即會從糖尿病病前期進展為糖尿病。

無論是糖尿病前期還是糖尿病都表現血糖的升高,但它們的後果並不在於高血糖本身,而是高血糖持續存在導致的血管病變,即高血糖侵蝕損傷血管內皮,大量脂肪從損傷處進入並沉積下來,經炎性反應後形成粥狀脂化物破壞正常血管結構,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不但血管變厚變硬容易破裂出血,而且阻礙血流導致組織器官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多種病變,心、腦、眼、腎等主要器官病變不僅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還可能危及生命。

張先生:糖尿病前期如何干預治療呢?

醫生:從上面的講解中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最根本的是要避免胰島細胞繼續受損及減輕胰島素抵抗,包括幾個方面:

一是控制好飲食減少血糖的來源,減輕胰島細胞的負擔,最主要的是限制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攝入量,比如把每天主食量限制在4-6兩;

二是多做運動,尤其是餐後30-60分鐘適量運動非常重要,這一時段是消化吸收的高峰,此時做做運動可以增加對血糖的消耗;同時,有句話說「生命在於運動」,胰島細胞也是如此,經常運動對維護促進其健康狀況非常重要。

三是生活規律,人為什麼要睡覺?白天累了一天,晚上好好睡一覺才能使疲勞的身體得到休整,胰島細胞也是一樣,睡眠時消耗的能量最少,胰島細胞不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島素而得到了休整,對其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所以按照作息不熬夜非常重要。

四是戒除菸酒,這個不用多說,無論是煙還是酒中的成分對胰島細胞都會造成損傷,處於糖尿病前期時胰島細胞已經受到了損傷,吸菸飲酒無疑會加重加速損傷,是必須要避免的。

歸納起來,對糖尿病前期的干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非常重要,實際上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不亞於降糖藥的作用,但要真正做到還真不容易,需要下決心、有毅力,實際生活中不少人難以做到,血糖總也控制不到正常範圍,這種情況下建議小劑量地服用降糖藥及時控制好血糖,要知道避免血管病變的發生比什麼都重要,那些有「開始服藥就不能停」、「長期服藥有副作用」等等說法,比起血管病變的發生,都是站不住腳的理由。

有一個小建議供參考,對處於糖尿病前期的人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即在一年內減掉10%的體重,實踐證明達到這個目標,就可以有效阻止與延緩糖尿病前期的進展;事實上,任何人能保持標準體重(身高的厘米-105),都是有效預防糖尿病發生最有效的措施。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讚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推薦閱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