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投機泡沫--鬱金香狂熱

我是創投人 發佈 2020-01-07T10:40:42+00:00

鬱金香前言:鬱金香狂熱1637年發生在荷蘭,是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經濟事件。當時由鄂圖曼土耳其引進的鬱金香球根異常地吸引人,引起大眾搶購,導致價格瘋狂飆高,在泡沫化過後,價格僅剩下泡沫時的百分之一,讓荷蘭各大都市陷入混亂。


前言:鬱金香狂熱1637年發生在荷蘭,是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經濟事件。當時由鄂圖曼土耳其引進的鬱金香球根異常地吸引人,引起大眾搶購,導致價格瘋狂飆高,在泡沫化過後,價格僅剩下泡沫時的百分之一,讓荷蘭各大都市陷入混亂。這個事件和英國的南海泡沫事件以及法國的密西西比公司並稱為近代歐洲三大泡沫事件。


鬱金香泡沫發生的原因

17世紀30年代的荷蘭共和國很適合爆發投機狂熱。當時,商業的樂觀情緒日益高漲,這一方面是由於西班牙的軍事威脅終於解除,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中歐地區爆發了 「三十年戰爭」(Thirty Years,War),荷蘭的紡織品貿易趁亂迅速發展,坐收漁翁之利。在1631年,阿姆斯特丹交易所遷入新址。東印度公司在巴達維亞的移民行動獲利頗豐,其股價出現了這個世紀中空前絕後的上漲速度。"住宅價格也急劇攀升,市郊開始大興土木蓋樓。居於歐洲之首的荷蘭變成了一個消費國家,喪失了加爾文教派原有的勤儉和樸素。然後他們發現,鬱金香也是一個可供他們炫耀和追逐財富的 工具。

荷蘭人對鮮花的熱情,一方面是因為荷蘭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給球莖培育提供了完美的環境;另一方面,由於地狹人稠,花園不能太大,因此只能建一些小花圃,在中央種上最好的花卉,以其鮮艷奪目的色彩來驅散周圍鄉間的單調。所有花卉中最尊貴的就是鬱金香。在16世紀中期,荷 蘭皇家駐蘇萊曼(Suleiman)大使比斯貝克(Ogier Ghislaine de Busbecq)把 第一批鬱金香球莖從土耳其引入了歐洲(鬱金香的名字來自土耳其語的 ^tulipan' ,意思是穆斯林的長頭巾)。

在進入西歐的初期,鬱金香只能出現 在貴族和植物學家的花園裡。比斯貝克回國後沒過幾年,鬱金香出現在了富格爾家族(Fuggers)的奧格斯堡(Augsburg)花園中,成為歐洲最富有 的銀行家帶有異國情調的園藝新寵。在1537年,比斯貝克送了一些鬱金香 球莖給荷蘭著名的植物學家卡羅呂斯•克魯西亞斯(Carolus Clusius)。克魯 西亞斯不僅大力推廣種植,而且還把它寫進了《珍稀植物史》(Rariorum plantarum historia) o據說,他曾以極高的價格出售自己培育的鬱金香球莖, 而當那些球莖一夜之間就被偷光時,他也成了日趨狂熱的鬱金香風潮的第一個受害者。

鬱金香的特性

收藏家根據花的色彩來給鬱金香分類,並用氣派的軍銜來反映它們的園藝等級。鬱金香部隊的最高將領是「永遠的奧古斯都」 (Semper Augusts), 其花瓣上的紫色條紋透出帝王般的尊貴。接下來的等級是「總督」 (Viceroy),然後是「元帥」(Admiral)及「將軍」(General),自從在荷蘭一 出現,鬱金香就跟財富聯繫在了一起。在17世紀的頭25年里,更具異國情調的鬱金香品種開始賣出了有泡沫的價格。在1624年,一株「奧古斯都」能賣到1200個荷蘭盾,足夠在阿姆斯特丹買下一座獨棟城區住宅。在1614年, 勒默•菲瑟爾(Roemer Visscher)出版了一本有關徽章的書,其中有一幅兩株鬱金香的版畫,上面刻著一句很有先見之明的格言:「傻瓜難聚財」。

鬱金香適合投機:花瓣顏色的變化不定(當時的人還不知道這是病毒侵襲球莖所致)讓鬱金香的買賣成了碰運氣的遊戲。一株原本品種普通的 鬱金香,卻有可能突然開出珍貴的「奧古斯都」。球莖相對來說很容易種植,只需要很小一塊兒地,另外也沒有同業公會設定交易的准入門檻。那 些買不起大公司股票的人,卻可以把賭注壓在鬱金香球莖上。過去鬱金香市場只在夏季球莖出土時才開市,然而隨著公眾對鬱金香的興趣越來越大, 球莖終於可以全年交易了。種植者會給一排排的球莖做上記號,每個球莖 都有一個編號,記錄它的品種及栽培重量;它的交易歷史則記錄在另外一 張紙上。珍貴品種的球莖按個稱重(單位是「埃司」,相當於0.05克)出售,普通品種則以花床為單位出售。就像維瑟爾銀行的鈔票或東印度公司的股票一樣,鬱金香已經變得標準化、一致化了。

鬱金香狂熱

鬱金香狂熱的開始跟1634年前後大量「門外漢」湧入鬱金香市場有關。當時有傳言說巴黎及法國北部的鬱金香球莖價格飆漲,他們顯然是受此誘惑。」荷蘭花商看不起這些新入行的人,把他們稱為「新來的外行」。 他們當中有織布工和紡紗工,有修鞋匠和麵包師,還有雜貨商。儘管鬱金 香狂熱逐漸地席捲了大多數社會階層,但有兩個群體未被捲入其中,不然的話鬱金香交易可能會相對穩定。富有的業餘球莖收藏家原本一向樂意花大錢購買比較珍貴的品種,但是隨著鬱金香的價格開始猛漲,他們就不再 光顧了。阿姆斯特丹的富商們繼續把賺來的錢投在房地產、東印度公司的 股票或者匯票上,對他們來說,鬱金香只是炫耀財富的工具,而不是獲取 財富的手段。

隨著交易的增加,鬱金香市場的性質發生了變化。個人之間私下談價的情況日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小酒館房間內非正式的會議上。在這些被 稱為「社團」的聚會上,交易商和投機者能在輕鬆友好的氣氛中做成生意。交易方式有兩種:兩個人之間的直接議價或者普通的拍賣。前者被稱 為「傳盤子」(如上所述),買賣雙方會把球莖的議定價格刻在社團提供的木頭盤子上。拍賣則被稱為「在零內」,因為賣方會先設定一個起拍價,就是在石板中央寫下一個數字,並且畫個零把數字圈起來。買方要支付最多3個荷蘭盾的佣金給社團,作為「酒錢」,用於支付菸酒、照明及取暖等費 用。你能輕鬆愉快地把錢賺了: 「我已經出去旅行過好幾次了,」「貪心貨」 說,「每次賺回來的錢都比花出去的多。在那裡,葡萄酒、啤酒、香菸、雞 鴨魚肉乃至甜點都應有盡有,我們可以從早上一直吃喝到凌晨三四點 鍾……更重要的是,我也賺到了大錢。」跛已經賺到了錢或者確信自己能賺到 的投機者,會把獲得的收益花在添置新的車馬上,「極盡富麗華貴之能事。 沒有人知道自己的地位會變得多顯赫。」

在1636年年末到1637年年初這段炒作風潮最盛的時期,鬱金香根本就沒有實際交割過,因為球莖都還埋在地里。於是被稱為「風中交易」(wind trade)的鬱金香期貨市場出現了:賣方承諾來年春天提供特定品種和重量 的鬱金香球莖,買方則享有了提貨權——在此期間,市場價出現的任何變化都可以用現金來找齊。在大多數交易中,買方給出的都是個人的信用憑證,其兌現日期也是來年春天球莖挖出來交貨的時候。「貪心貨」吹噓說, 他已經從鬱金香投機中賺到了6萬荷蘭盾,但是接著他也承認,他僅僅是拿 到了 「別人開具的信用憑證」。到了鬱金香狂熱的後期,以信用憑證完成的 「空氣交易」製造出了完美的虛幻對稱:在大多數交易中,鬱金香球莖永遠 不可能實際交貨,因為它們根本不存在;反過來,買方的信用憑證也永遠 不可能真正兌現,因為那筆錢也根本不存在。

荷蘭人的平均年薪在200 -400荷蘭盾之間。一座不大的獨棟城區住宅售價約為300荷蘭盾,而一幅最好的花卉畫售價不超過1000荷蘭盾。根據這些數字我們可以判斷出鬱金香已經成了奢侈品。按《對話錄》所載,一顆重4埃司的「高達」(Gouda)球莖,售價從20荷蘭盾漲到了 225荷蘭盾;一顆重10埃司的「大元帥」,以前只賣95荷蘭盾,現在漲到了 900荷蘭盾;一磅普通的黃色「克羅南」(Croenen)原本售價是 20荷蘭盾,幾周之後就超過了1200荷蘭盾(相當於從一個月的工資漲到了 5年的工資)。「是的」,「貪心貨」承認,「由於鬱金香的價格漲得太厲害,過去常常被扔到糞堆上的那些貨色,如今也賣上了大價錢。

「永遠的奧古斯都」仍然是最受追捧的品種。「貪心貨」說:「大約3年前,奧古斯都才賣2000荷蘭盾,而且是在銀行立刻交易,但是到了狂熱的巔峰時期,即使重量只有200埃司,一株也可以賣到6 000荷蘭盾甚至更高。以前只賣3000荷蘭盾的「總督」也漲了一倍。當時有人計算過,2500荷蘭盾只能買一個球莖,但卻能買到27噸小麥、50噸黑麥、4頭肥牛、8頭肥豬、12 只肥羊、2大桶葡萄酒、4大桶啤酒、2噸黃油、3噸奶酪、1套亞麻床品、1柜子衣服和1隻銀制的高腳杯。很少有人試著證明這種天價合理——大多數簽訂購買合同的投機者,從一開始想的就是趕快再以更高的價格賣出 去。

「貪心貨」就跟「真心話」說:「幹這種買賣,夏天到來之前你一個子兒都不用出,然後等到需要付錢的時候,你已經把手裡的貨全都賣出去 了。當被問到這場狂熱會持續多久時,「貪心貨」回答說:「只要再持續個兩三年,對我來說就足夠了……」不過,當時有一本未具名的小冊子卻持保留意見:「考慮到捲入的人數,市場中的賣方很容易超過買方,而一旦發生了這種情況,這場狂熱離崩潰就不遠了。

鬱金香狂熱崩盤

1637年2月3日,鬱金香市場突然崩潰。造成恐慌的原因並不清楚, 除了一點:春天就快到了,交割即將兌現,遊戲要結束了。花卉交易中心哈勒姆(Haarlem)謠言四起,人們都說不會再有買家了;結果,第二天鬱金香就變得一文不值了。合約因此無法兌現,違約一起接著一起。職業花 商雖試著找違約的投機者追款,但都無功而返。不過,鬱金香市場的崩潰 並未導致全國性的經濟危機。研究過鬱金香狂熱的歷史學家波斯蒂默斯 (Posthumus)指出,這對「荷蘭共和國的整個西部地區衝擊不大」。作為經 濟的基石,大貿易商大多未受影響。但是,很多下層社會的人就沒那麼幸 運了。有些想暴富的人抵押和變賣了自己的家產,結果卻是傾家蕩產。有些破產的個案被記錄了下來,其中包括風景畫家揚•范•戈延(Jan van Goyen):在市場崩潰前夕,他用900荷蘭盾和兩幅畫作換回了一些鬱金香球莖,19年後去世時一貧如洗。

鬱金香市場的訴訟一直在持續,直到1638年5月政府成立了一個委員會,宣布鬱金香合同可以依照議定價格的3. 5%支付結清。到了這個時候,業餘球莖收藏者已經重返市場,以非常低廉的價格收購稀罕的鬱金香球莖,於是短短几年之內,一些珍貴的鬱金香品種,比如「永遠的奧古斯都」,價格又重新回到了爆炒之前的水平。不過,那些曾在狂熱極盛時吸引了很多小投機者的 普通品種,也就是所謂的「大路貨「和「破爛」,卻再也沒能翻過身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