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以翔離世41天,司機跨年夜猝死街頭:人到中年,命不是自己的

musedaily 發佈 2020-01-07T10:49:34+00:00

元旦跨年夜,本來是闔家團圓的日子。網約車司機孫師傅,卻沒能與家人歡聚。1月1日清晨,他被市民發現死在了自己的車裡,年僅44歲。早晨8點左右,路人看到一輛白色小車停在路邊,察覺不對勁,便上前詢問。


元旦跨年夜,本來是闔家團圓的日子。


網約車司機孫師傅,卻沒能與家人歡聚。


1月1日清晨,他被市民發現死在了自己的車裡,年僅44歲。



早晨8點左右,路人看到一輛白色小車停在路邊,察覺不對勁,便上前詢問。


他多次敲車窗,均無人響應:

車窗上全是霧,我往裡仔細一看,司機雙拳緊握,靠在駕駛椅上,手已經發紫,像茄子一樣的顏色。


120趕到時,孫師傅已經失去生命徵兆。


經法醫初步調查,孫師傅的死因為猝死。


監控顯示:12月31日晚上23點多,他還曾出來走動,回車後就再無動靜。


如果可以預知結局,他是否會今天少接一單,換未來更多個明天?


我們永遠都猜不到答案。


在寒冷的跨年夜,這條鮮活的生命走得悄無聲息,連句告別都沒有。



生命來來往往,哪有來日方長


我們與死亡的距離,遠比想像中更近。


人民日報曾經做過一份調查,一個人從疲勞到猝死,僅需6步。



據估算,目前中國每年大約有60萬人發生猝死,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過勞。


這些驚人的數據背後,是無數破裂的家庭。


他們是誰的父母,是誰的兒女,又是誰的另一半?


12月3日,48歲的外賣員吳宏德身穿工作服,倒在地上再也沒能起來。


去世時,他身上只有2個一元硬幣,卡里僅剩400多元。


多年前,吳宏德開飯店虧了20萬,他獨自來南京打工還債。


每個月幾百個訂單,運氣好時賺5000多元,運氣差時電動車被偷、爬27層樓、一單賠上192元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眼看著債務還剩2、3萬就要還清,他本打算2020年過節就回老家。


老家裡,72歲的母親做著環衛工,希望用微薄的收入幫兒子分擔債務。


她勞累了大半輩子,盼著兒子早日歸家,沒曾想盼來了兒子猝死的消息。


家人祭奠吳德宏


36歲的華為工程師,在肯亞過勞而死。


從2017年1月到2018年10月,他整整22個月沒有休假回家。


出事前2天,他還在通宵工作。直到去世,都還有33天的年假沒來得及休。


他沒想到,倒下後就再也起不來,留下沒有工作收入的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孩子。


對公司來說,或許他只是一個可有可無員工;


對家庭來說,他卻是不可或缺的丈夫、無可替代的父親。



留心觀察,你會發現,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有人猝死:

26歲的漫畫家猝死在出租屋,她剛出版兩部作品,前途一片光明;


26歲的醫生加班猝死,他的朋友圈裡寫著:黑+白+黑,下班啦,活著真好;


36歲御泥坊原董事長吳立君,因長期辛勞,突發腦部靜脈血栓去世;


56歲網約車司機猝死,他每天工作長達13小時,持續整整160天;


……


人生總是有太多身不由己,成年人更像一根兩頭燒的蠟燭,一頭是工作,一頭是家庭。


加班是常態,熬夜也不足為奇。


可生活不止眼前的光陰,透支了當下,未來又該如何償還?


別說不怕死,比死更可怕的是留下支離破碎的家庭。


當你一無所有時,性命一文不值


這個時代,從來不缺寧願透支健康也要拚命的工作的人。


殊不知,某個不經意的時刻、某件稀疏平常的事,就將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主持人華少,這幾年肉眼可見的胖了。


在一次節目中,他自曝發胖的原因:工作太忙,沒有良好的飲食規律,加之經常性的作息紊亂。



更可怕的是,在不斷對身體透支的過程中,他的肺管破裂,導致兩根血管爆掉,一次吐了500cc的血。



過度勞累導致的疾病,讓他及時醒悟。


他開始清淡飲食、積極健身,工作的同時更加注重勞逸結合。


沒有了健康,一切都是空談。


可惜還有太多人,被透支式工作占據了生活,直到疾病找上門來,才追悔莫及。


杭州一位計程車司機便是如此。


別人眼中不值一提的夜班補貼,是他20年來開夜班車的動力。


晝夜顛倒的工作,在他身體里悄然埋下隱患。



2015年起,他身體開始不舒服,但一直扛著不肯就醫。


再也撐不下去的那天,他被確診是肝癌晚期,吃不下飯,呼吸急促。


面對剛踏入社會的女兒,他卻強打精神。


「我看他呼吸困難,讓他吸下氧氣。他總說氣能透過來,不用。」


幾個月後,爸爸病情加重才吐露實情:「我只希望能給你多省兩塊錢用用。」


女兒哭道:「可是一小時氧氣費才四塊錢啊。」



家裡的頂樑柱轟然倒塌,漫長的治療拖垮整個家庭。


晝夜顛倒20餘年,透支身體賺來的錢財一朝化為烏有。本想妻兒過的好些,不曾想自己成為最大的「負累」。


衣食住行,能省的地方都省了,思來想去,這個父親能為家庭做的,只剩少吸點氧氣。


哪怕,每天只省下4元錢。


這是父親最後的愛,也是女兒此生最難釋懷的傷。


她永遠不會忘記,父親每天忍受了何等痛苦,為她省下這染血的4元。


如果可以,她寧願未來的每天少花4元,緩解父親的片刻疼痛;

如果可以,她寧願未來的每天少花40元,換回父親熬夜加班中透支的健康。


人類所能犯的最大錯誤,就是以身體為本錢換取身外之物。


這世上,比掙錢更重要的,是活著掙錢。


世界,正在懲罰透支身體的人


人各有志,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個人也都有慾望,金錢、名利、地位等等。


透支自己,目標未必能達成,身體卻必然全面崩盤。


32歲的于娟,是海歸博士、復旦大學優秀教師。


丈夫年輕有為,1歲多的兒子乖巧可愛,她本該擁有幸福的一生。



因為想在最短的時間評上副教授,她不斷地熬夜加班,透支自己的身體。


偶爾身體不舒服,她也沒有放在心上,總以為自己年輕,扛一扛就過去了。可現實,澆了她一頭冷水:


2009年12月,她被救護車抬進了醫院。


次年1月2日,她被確診為乳腺癌晚期,無法手術,只能化療。



六次化療結束,她回到家,兒子土豆19個月大了,開心得圍著媽媽轉來轉去。


奶奶說,土豆給媽媽唱首歌吧。


土豆趴在她膝蓋上唱到:「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還沒聽完,于娟已經淚如雨下。


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天下有多少媽媽,能接受這樣的結局?



化療反應很大,她一天幾十次嘔吐,幾十次痛到暈厥。


可她更想活下去。


在和癌症抗爭1年零4個月,于娟離開了人世。


她在《此生未完成》中寫下:在生死臨界點上,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


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


不要拚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成年人的世界,每天都是無盡的選擇: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


唯有大病一場,才能真正靜下心去考慮自己與死亡的距離。


才能知道我們隨時都會失去這個世界。


只有當我們看清了世界上的可能性很有限,才能去珍視最最重要的東西。


「哪怕就讓我那般痛,痛得不能動,每日污衣垢面趴在十字路口上,任千人唾棄萬人踐踏;


只要能看著我爸媽牽著土豆的手去幼兒園上學,我也是願意的。」



這是生死間,一個媽媽,也是一個女兒最卑微的心愿。



茨威格曾說:「一個人年輕的時候,總以為疾病和死神只會光顧別人。」


悲劇發生之前,每個人都以為自己離這種事很遠。


一個人在健康時,他在世界上的可能性似乎是無限的,那時候他往往眼花繚亂,主次不分。


沒有誰是突然間生病的,哪怕最偶然的意外,也都事出有因。


當不缺健康的時候,健康永遠都不是我們的第一選擇。

無聊的時候,顧不上熬夜傷身,尋樂是第一選擇;

嘴饞的時候,顧不上飲食健康,解饞是第一選擇;

乏了的時候,顧不上運動健身,躺床是第一選擇。


我們的身體,正是被這種「顧不上」一點點透支的。



醫院的走廊比教堂聆聽了更多的祈禱,比哭牆見證了更多的絕望。


1992年出生的王俞,是家裡的獨生女,在上海某知名醫院做ICU護士。


也許是見證了太多變故,年紀輕輕的她早已立下了遺囑。


醫院的工作強度很大,身邊有同事突然猝死,也有同事突然發生一些變故,讓我覺得應該要好好做一下安排。


我想我最放心不下的是我父母。


她在遺囑中寫道,自己去世後,要將房產留給最信任的閨蜜,心愿卻很渺小:


如果有一天自己發生意外,希望閨蜜有時間可以替自己看看爸媽。


別讓過度焦慮,打亂了生活的節奏;

別等過度透支,方知陪伴最為珍貴。


馮唐曾說:實在放不下的時候,去趟重症病房或者墓地,你容易明白,你已經得到太多,再要就是貪婪。


無論生活多忙碌,保持健康,永遠都是最長遠的課題。


埋頭趕路的同時,別忘了回頭看看。


總有人在等你回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