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愛》:被吳磊飾演的盲人少年感動,原來育兒也需要「斷舍離」

小曉樣兒 發佈 2020-01-07T12:12:23+00:00

上個周六,走進電影院,觀看了電影《寵愛》。這部由徐崢監製,楊子導演、由於和偉和李蘭迪、吳磊和張子楓、鍾漢良和楊子姍、陳偉霆和鍾楚曦、檀健次和闞清子,以及郭麒麟等6組11位演員主演的電影,走的是溫情和治癒路線。他們在陪伴寵物,被寵物守護的過程中,發現愛、擁抱愛、重新學會了愛。

上個周六,走進電影院,觀看了電影《寵愛》。這部由徐崢監製,楊子導演、由於和偉和李蘭迪、吳磊和張子楓、鍾漢良和楊子姍、陳偉霆和鍾楚曦、檀健次和闞清子,以及郭麒麟等6組11位演員主演的電影,走的是溫情和治癒路線。他們在陪伴寵物,被寵物守護的過程中,發現愛、擁抱愛、重新學會了愛。

電影中六個片段,將友情、親情、愛情都包涵在其中,緊緊圍繞「寵愛」主旋律。正如徐崢導演所說:「其實每一個人都期待被寵愛,但實際上,這種愛在當下是很奢侈的。所以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部電影,能讓大家感受到被寵愛的溫暖。」

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吳磊扮演的盲人少年陳樂雲與媽媽的片段。雖然只是一小段,但最讓我最感動,當時陳樂雲跟隨著已經被江楠訓成導盲犬的寵物狗「小扎」去上學,陳媽媽整條路程如影隨形,在兒子背後默默守護,幾次欲衝上前又忍住,在過馬路等斑馬線時,陳媽媽舉起了一直抱在胸前的白色T恤,那上面居然寫著兩行黑色文字:「他第一次出門,他想要獨立。」那一刻,眼眶發熱,我的淚水慌不擇路奪眶而出。


很多人認為,寵愛孩子,就要傾盡一切,把全部愛都給TA,特別是對失去了眼睛的孩子,更加應該不分日夜地陪伴左右。事實上,在生活中,的確有很多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都不懂得保持距離,不願意退後,以至於沒有把成長的自由空間留給孩子。但陳媽媽懂得,「斷舍離」才是最好的育兒方式,「斷舍離」是給予孩子充分關愛的同時,再擔憂,都要斷掉多餘的牽扯,捨得給兒子一定成長的空間,保持適當的距離,讓兒子完成自我接納,學著勇敢成長。

這,才是父母寵愛孩子的最高級方式,不是溺愛,而是「斷舍離」!


那麼,何謂育兒「斷舍離」?

所謂「斷舍離」,是來自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作家山下英子的暢銷書《斷舍離》,主要是指通過整理家中雜物,丟掉不用的物品,或者給物品另尋主人,讓家從此變得整潔清爽,使人也因簡潔的環境而變得神清氣爽,人生也會因減負而變得順暢的方法。那些需要清理掉的「雜物」,主要是指經常不用的物品和給人帶來負面情緒的物品。

可見,「斷舍離」的過程就是斷絕「負面」和「不再用」的東西,捨棄一些不必要的牽牽絆絆,離開「多等於好」的固執念頭,只留下日常用品。從外部的「清爽」抵達內心的「輕鬆自在」,用整理物品的行動影響心靈的清潔,就是「斷舍離」。

說到底, 「斷舍離」提倡的是「更少但更好」的生活方式,生活中的物品需要「斷舍離」,同理,父母育兒也有必要學會「斷舍離」。育兒中的「斷舍離」,主張父母要適時給孩子自由,讓孩子自己去闖去飛。比如「直升機式」父母總有控制孩子的慾望,有操縱孩子的情結,他們以圍著孩子轉為傲。孰不知,父母的過多關照,反而成為孩子「甜蜜的負擔」!

要知道,隨著時間推移,孩子漸漸長大,有了自己的思維和信念,這時所有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會有一個「斷舍離」的過程。假如父母總是 「捨不得」放手讓孩子去冒險,也不打算讓孩子經歷挫折自己去探索,勢必會影響孩子健康心理的發展水平,同時,還會給孩子的自主性和獨立性設置阻礙,導致孩子即便長大成人,還過分依賴父母,成為「巨嬰」和「媽寶」。 「巨嬰」、「媽寶」都很難適應周圍的環境,也很難為自己的學習、生活承擔起責任,如果父母對孩子不適時進行「斷舍離」,無形之中就會削弱孩子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同時,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會患上「依賴型人格障礙症」。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講,「依賴型人格障礙症」算得上是一種心理上的疾病,孩子一旦患上這種心理疾病,時常會感覺到害怕、孤獨、無助、焦慮等等不良情緒,甚至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的傷害。

因此,假如父母學會了育兒「斷舍離」,就會讓孩子有機會了解自己喜歡什麼、需要什麼,而不是父母喜歡什麼,需要什麼。

綜上,凡是父母,都有必要學會育兒「斷舍離」,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去體驗人生,去經歷失敗與成功,才能獲得快樂感、滿足感和成就感。



父母應該如何正確地「斷舍離」?

「斷」是斷絕不需要,「舍」是捨棄多餘,「離」是脫離內心的執著。「斷舍離」適用於物品的整理,同樣也適用於育兒,因為只要父母能夠當機立斷,做到恰當取捨,孩子自然就能釋放壓力,輕裝上陣,內心變得清澈,勇於去攀登自己人生的一座座高峰。

1.斷,即父母要斬斷「撫養焦慮」

俗話說,「養兒容易,育兒難。」

如今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很多父母都有撫養焦慮,他們總是為孩子深感焦慮,他們唯恐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生怕孩子跟不上其他人,因此給孩子報各種實習班,剝奪孩子快樂的童年,減少孩子遊戲的時間,讓孩子像一個學習機器,總是圍繞學習學不停。

要知道,焦慮的父母不僅讓自己疲憊不堪,也難以養出優秀有出息的孩子。焦慮的父母陷入一種錯誤的育兒觀念而無法自知,總是用「別人家的孩子」,或者用統一的模式標準來規訓和塑造自己的孩子。導致為了孩子未來的 「幸福快樂」,而讓孩子一直不幸福也不快樂。

因此,父母要學會徹底斬斷自己的「撫養焦慮」,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育兒觀。父母要學會遵循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基本的規律,提供給孩子適時的引導即可,同時,父母要相信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引導孩子建立自己的個人優勢,發揮孩子自己的興趣愛好,做一個內心平和的父母。



2.舍,即父母要捨棄「唯分數論」,「為你好」的論調。

前不久,看到一則新聞:某重點秦姓小學女老師,面對正上小學的5歲兒子考了98分,採用的態度是訓斥:「我班上的孩子一半都考了100分,你為什麼考不到?」而在又一次考試中,兒子只考得72分,秦老師直接想不開,覺得自己很失敗,留下一封遺書,吃大量安眠藥欲自殺,所幸被發現,總算保住性命,卻被診斷為嚴重抑鬱症。

分數比生命還重要嗎?是的,在生活中,很多父母把孩子的分數看成了自己是否成功。從社會的角度來看,高考要看分數,工作要看文憑,因此,孩子的成績是通往光明未來的橋樑。只是父母的這種「唯分數論」,忽視了孩子本身,以及孩子自身的成長需求。難怪教育學家說:「家長將對孩子的教育局限在學習成績上,這根本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在摧殘孩子,這些父母完全將孩子當成了學習的機器,這才是教育最大的失敗!」 比如在《小歡喜》中,宋倩和喬英子這對母女便演繹了唯分數論的危害:對於母親宋倩來說,女兒喬英子必須要次次考年級第一,偶爾考個第二就連開心的權利都沒有了。這種「唯分數論」和「為你好」的論調,逼得喬英子得了抑鬱症,痛苦不堪欲跳橋自殺,她在橋上大叫對著趕過來的爸爸媽媽大喊:「我就是想要逃離你。」

因此,父母要應該引以為戒,斬斷「唯分數論」和「為你好」的論調,才能理解並尊重孩子,培養出人格健全的孩子,並在不影響學習的同時找到一種兩全的方法。



3. 離,即父母要與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不要對孩子過度控制。

生活中,不少父母從始至終都會在孩子的身邊進行指導,給孩子過度的控制。比如小時候告訴孩子應該選擇哪一種玩具,應該如何玩,玩過之後要怎麼收拾,嚴厲到近乎苛刻。

要知道,即使是在孩子蹣跚學步時,父母細緻對孩子的每一個動作都要管束的話,難免會使孩子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到孩子2歲時,父母還在過度控制的話,會直接影響孩子5歲時的情緒和行為調節能力,甚至會影響孩子10歲時的社交技能和學習效率。

因此,父母有必要克制自己過度關心孩子的「衝動」,剪斷自己過多地插手、控制,或者有意出手管束孩子的慾望,父母應當稍微放開手,滿足孩子獨立的渴望,即使那個時候,孩子面臨著情感上的挑戰,甚至是複雜的背景,但只要孩子試圖獨自挑戰,為了讓孩子獲得更多獨立的經驗,父母最好不要出面干涉,或者阻礙孩子自我調節能力的開發。比如電影《寵愛》里的陳樂雲在眼睛失明的情況下,第一次牽著導盲犬上學時,陳媽媽給予充足關愛和支持的同時,適時止住了腳步。

就如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一書里說的:「真正高層次的教育,是讓孩子做自己,成為自由的人,做一個他自己原本期待和喜歡的樣子。」


結語

看了《寵愛》中陳樂雲母子的相處方式,因此想到,現代人常會被過多的、無處存放的物品壓垮,甚至讓生活變得悲傷。那些難以處理的衣物、日用品和雜物,固然令人頭疼,但往往令我們執迷不悟,要知道「物盡其用」才能發揮價值,就像給植物剪枝,也許不忍下手,但如果不及時剪掉多餘的枝,永遠不會碩果纍纍,最終只會成為累贅,反過來阻礙了生長。

原來,「斷舍離」是積極的。它既適用於物品,也適用於人生,還適用於育兒。智慧父母會適時選擇「斷舍離」,即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斷掉唯分數論、捨棄對孩子過度的監督和操縱,並保持一定的距離,讓孩子自由發揮,肆意成長。唯有如此,才能夠避免父母變成孩子的包袱、阻礙和累贅,也唯有如此,才能成就孩子美好燦爛的明天。





我是@小曉樣兒,育兒問題達人,健康領域創作者,多平台育兒領域原創作者, 歡迎關注、轉發、留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