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筆下的小花枝巷

北京日報客戶端 發佈 2020-01-02T12:51:09+00:00

通州文物專家、曾任通州區文物管理所所長的周慶良撰文說:「說到小花枝巷,應該先交代清楚花枝巷。此巷在張家灣城南門內以西,與城牆平行,東西走向,約有400米,曹家當鋪就在巷內路南。巷內南北兩側古時居住的都是豪門富戶。就在花枝巷腰部,向北有一條小胡同,直通西門內大街,它就是小花枝巷。從

曹雪芹一生經歷了錦衣紈絝、榮華富貴的生活,也經歷過瓦灶繩床、窮困潦倒的日子,他將「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寫入他的文學巨著《紅樓夢》,可謂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曹雪芹跌宕起伏的人生和千古絕唱《紅樓夢》留給世人太多的謎團和遐想。

《紅樓夢》中寫道:賈璉偷娶尤二姐,在離寧榮街二里遠近的小花枝巷內買了一個宅院,共20餘間,迎娶尤二姐,並接尤老娘和尤三姐進來住,又買了兩個丫鬟。後來,王熙鳳得知這一秘密,趁賈璉外出平安州的時候,親自帶人來小花枝巷尋訪尤二姐,把她騙進賈府,最終置於死地。

小花枝巷具體在什麼位置?紅學界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現在北京西城區的花枝胡同,另有說是現通州區張家灣鎮也有花枝巷和小花枝巷。

1992年媒體報導張家灣出土了曹雪芹墓石,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著名紅學家馮其庸認為這是「一個重大發現,很有研究價值,這塊墓碑可信的程度比較大」,先後撰寫了《曹雪芹墓石目見記》和《重論曹雪芹卒於「壬午除夕」》等研究文章,還作詩曰:「迷離撲朔假還真,踏遍西山費逡巡。黃土一抔埋骨處,傷心卻在潞河濱。」通州文物專家、曾任通州區文物管理所所長的周慶良撰文說:「說到小花枝巷,應該先交代清楚花枝巷。此巷在張家灣城南門內以西,與城牆平行,東西走向,約有400米,曹家當鋪就在巷內路南。巷內南北兩側古時居住的都是豪門富戶。就在花枝巷腰部,向北有一條小胡同,直通西門內大街,它就是小花枝巷。從北方來張家灣碼頭乘船南下的,或從南方來張家灣碼頭登陸入京的,有時不走西門內大街和南門內大街,而是走小花枝巷和花枝巷。」(《漕運古鎮張家灣》)《紅樓夢》里的「小花枝巷」在何處,這是紅學研究者爭論的事。而張家灣的花枝巷在歷史上曾經有過,從此可看出張家灣往昔的繁盛情景。

「北京是漂來的城市」,可在通州有一句諺語說:「沒有張家灣,漂不來北京城。」可見張家灣在古代漕運中的地位之重要——地處北運河的咽喉,明清時期曾作為京杭大運河北端起點上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和集散中心,以商賈雲集、漕運重鎮而聞名天下,有「大運河第一碼頭」之稱。

據統計,明永樂以後,每年抵達張家灣的各類船隻達3萬多艘,朝廷先後在此設有漕運通判衙署、巡檢司、宣課司、大通關、防守營、驛站等漕運衙署,圜匱櫛比,商旅所萃,商業十分繁榮。張家灣水渠縱橫,小橋流水,岸柳垂波,船上人家,有江南水鄉之景,加之張家灣寺廟眾多,四面八方的遊客、商家紛至沓來,旅遊觀光,投資興業。張家灣鎮內一街兩巷店鋪林立,商號櫛比,夜不罷市,絲竹悠揚。朝鮮貢使路經張家灣,曾經稱讚這裡「舟楫之盛可抵長城之雄」,清朝乾隆年間,曹雪芹的摯友、詩人愛新覺羅·敦誠乘舟途經此處,描述曰:「耳聽船夫吳歌軟語,眼觀岸邊貨物堆積如山。」

曾任江寧織造、與康熙帝關係密切的曹寅(曹雪芹祖父),從江南進京多走水路,常來張家灣,所以在此購置產業,以方便出入京城。康熙五十四年七月十六《江寧織造曹頫復奏家務家產折》載:「惟京中住房二所,外城鮮魚口空房一所,通州典地六百畝,張家灣當鋪一所。」(馮其庸《曹雪芹墓石目見記》)

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虧空獲罪被抄家,曹雪芹隨家人遷回北京老宅,進入京城的第一站便是張家灣,然後才經通州到京城。據周慶良考證,在小花枝巷南端西側,舊時曾有一所院落,約有20來間房,這是曹家染坊,曹家敗落後轉賣給黃家。在院中東廂房北屋內有一眼磚井,口小底大,約有10米深,曹家夏季用來涼鎮食品等物,猶如現在的冰箱。

曹雪芹的好友愛新覺羅·敦敏著有《懋齋詩鈔》,其中一首《河干集飲題壁兼吊雪芹》,詩曰:「花明兩岸柳霏微,到眼風光春欲歸。逝水不留詩客杳,登樓空憶酒徒非。河干萬木飄殘雪,村落千家帶遠暉。憑弔無端頻悵望,寒林蕭寺暮鴉飛。」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鄭學富

流程編輯:孫昱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