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組織也不能「精神傳銷」

南京日報 發佈 2020-01-02T12:57:08+00:00

民辦非企業組織「致良知四合院」近日捲入涉傳風波。其以捧讀王陽明心學為主要內容的收費封閉式研修,被指強制要求學員分享心得、賣書拉新成員,並全程沒收手機,涉嫌「精神傳銷」。一名受訪的企業高管告訴澎湃新聞,「致良知四合院」曾主動向其公司索要300萬元贊助,公司自此退出。

民辦非企業組織「致良知四合院」近日捲入涉傳風波。其以捧讀王陽明心學為主要內容的收費封閉式研修,被指強制要求學員分享心得、賣書拉新成員,並全程沒收手機,涉嫌「精神傳銷」。一名受訪的企業高管告訴澎湃新聞,「致良知四合院」曾主動向其公司索要300萬元贊助,公司自此退出。「致良知四合院」的前身是北京知行合一陽明教育研究院,2014年5月在北京市工商局登記註冊成立。2017年12月,北京致良知公益基金會註冊成立,主要從事資貧助困等公益活動。

「致良知四合院」,是一個對外宣稱從事資貧助困的公益組織。若真如他們註冊時宣稱的那樣,這個公益基金會所籌措的資金,都用在資貧助困上,那麼,我們理所當然地應給與支持和讚賞。然而,他們的收支不明,對其公益底色,還須謹慎看待,有待相關部門的審查。

退一步說,即便「致良知四合院」沒有辜負「公益」兩個字,但也存在違規之處,比如收支帳目明細存疑,不向公眾公布;比如組織收費性研修,且封閉式管理;比如公益組織的法人代表居然擔任其他企業的法人代表,等等。其實,最惹人關注的還不止這些,「致良知四合院」這個公益組織居然還存在拉會員「精神傳銷」的嫌疑。

會員質疑「精神傳銷」,這絕非空穴來風,而是有佐證。他們每天都對會員和職工進行培訓,播放催淚的家庭短片,播完後,要求每人在一張紙上寫下自己的罪行,進行懺悔。在近乎洗腦的培訓之後,「致良知」還要求學習成員在朋友圈轉發,要求80位好友關注「致良知」公號,一同致良知;同時,還要求有10名親人或朋友加入組織,學習培訓。如果完不成任務,就按每個人50元的標準,對學員進行處罰。

據悉,「致良知四合院」的參與對象大多數都是企業家。該組織宣稱以中華文化為源泉,以心靈建設為宗旨,培養感恩之情,傳遞愛心。企業家會員願意承擔不菲的會員費,通過學習、培訓,既能提高自身修養,還能提升企業的格局和境界,何樂而不為呢?同時,這個組織也籌集了公益資金,可謂一舉多得。

然而,就算是籌措公益資金,也需要用真情感化,而非採取洗腦式宣傳和「精神傳銷」的手段。儘管學員來去自由,該組織沒有強迫任何一個學員,但要求轉發朋友圈,感化10名家屬參與「致良知」,80位好友關注組織的公眾號,完不成任務就罰款,這樣的手法與傳銷何其相似?

強扭的瓜不甜,做公益是善行,應當鼓勵。但是,籌集公益資金也不能精神綁架、「精神傳銷」,要讓參與者發自內心地想參與,自願地「致良知」,而非採取外部壓力。事實上,實行強制性手段,在精神層面上綁架和傳銷,只能讓會員反感,南轅北轍。再者,如果手段惡劣,情節嚴重,還將涉嫌違法、違規。

「致良知」有哪些違規之處?借著良知、愛心進行籌集資金是否存在詐騙?這些還有待深究。但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要把會員架到慈善和道德的高地,對參與的會員進行洗腦,也不能打著公益的幌子,行欺騙會員的苟且之事,更不能在拉會員壯大組織時,進行「精神傳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