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芸知道》是馮小剛的一次超越?

影視小天秤 發佈 2020-01-02T13:17:45+00:00

幾經波折,馮小剛還是沒丟下2019年的賀歲檔。從去年秋天開始攢項目,到今年6月底正式殺青,誕生在暴風雨後的《只有芸知道》,怎麼看都像是《手機2》的替代品。但現如今無論是票房抑或口碑,已經年逾60的馮小剛,似乎很難獨掌賀歲檔院線片的門面。

幾經波折,馮小剛還是沒丟下2019年的賀歲檔。

從去年秋天開始攢項目,到今年6月底正式殺青,誕生在暴風雨後的《只有芸知道》,怎麼看都像是《手機2》的替代品。

但現如今無論是票房抑或口碑,已經年逾60的馮小剛,似乎很難獨掌賀歲檔院線片的門面。

有人說,馮小剛老了;

有人說,他的新作拍得像白開水;

有人說,現在的馮小剛,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言外之意,這個曾經的賀歲檔之王,已經喪失了針砭時事的野心和噴薄而出的表達欲。

《只有芸知道》是一部有關回憶的電影。

從主人公造訪故宅,到海上看鯨魚,它的剪輯順序一直跟著主人公對亡妻的追憶走。

它絮絮叨叨又寡淡如水,就像一個喝大了的長輩,在跟你分享,自己最私密的故事。

這不是馮導第一次討論婚姻了。

無論是《一聲嘆息》、《手機》,還是《非誠勿擾》。

馮小剛對婚姻的態度,總是有點悲觀。

在他作品裡的人物,不是搞婚外戀的油膩中年,就是吊兒郎當的大齡剩男(女)。

雖說這些電影一度被許多人奉為經典,但真正能被大家記住的,不是什麼極具思辨的討論,而是那些令人捧腹的金句。

馮小剛曾說,自己是影視行業里一個飢餓的掠食者。

這個總結,很精準。

空洞乏味的中年生活,

欲壑難平的婚外戀情,

從草根困境中迸發出的智慧和幽默感。

馮小剛總能將王朔和劉震雲對生活的觀察,有效的影視化。

他就像個手藝卓群的工匠,總能把作家的文字編排成娛樂大眾的段子。

京味喜劇,這是我們給馮小剛掛上的標籤。

或許是聽膩了這個詞,進而想要證明自己。

從《夜宴》的轉型,到《集結號》的成功,再到《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

突圍京味喜劇舒適圈的馮小剛,確實取得了不少成績。

他是個有點自卑的商人。

即使用自己的手藝賺取過再多的票房,也從未能獲得陳凱歌、張藝謀這些同輩創作者的榮譽。

有關《只有芸知道》的誕生,我看到過一種解釋:

說是《芳華》的成功,打開了中老年觀眾的市場,讓馮小剛發現了情懷的價值,於是他的新片就講回老故事。

因為比起開心麻花,馮小剛未必更能抓准年輕人更喜歡聽什麼段子。

結合去年發生的那些事,在看《只有芸知道》之前,我還對這種推測深信不疑。

但影片散場後,我發覺馮小剛徹底變了。

他眼中的婚姻和愛情,不再充斥著謊言和空虛,沒有什麼戲劇性的錯位和困境。

有人說馮小剛老了,我卻更想說——

他終於敢沒羞沒臊地,記錄一些美好的東西了。

在《唐山大地震》上映後,馮小剛說過,自己再拍5部電影就退休。

從《非誠勿擾2》到《芳華》,算起來剛好5部。

也就是說,《只有芸知道》是一部計劃外的作品。

這部電影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

它不再是迎合大眾,獻給某個年代,而是紀念故人的一部電影。

這讓我想起了,那個從文工團美工,剛轉到影視圈拍劇的馮小剛。

《只有芸知道》里的隋東風(黃軒 飾)和《北京人在紐約》里的王啟明(姜文 飾)很像。

他們都精通音律,懷抱著夢想跑到美國,卻只能在餐廳打雜;

他們窺探著中西方的文化差異,總喜歡用自己的語言糊弄外國人;

他們逐漸地融入新的環境,取得了成功,最終卻沒能留住自己的摯愛。

拍了20多年電影,馮小剛還是講回了最開始的故事。

只是這次,沒有京味喜劇,沒有宏大的歷史,沒有撕心裂肺的情感,又或者筆觸辛辣的諷刺。

60多歲的馮小剛,不再掛著標籤,不再躲在鮮艷的面具後面。

他甚至已經不再像個費盡心力,想要製造爆款的商人。

《只有芸知道》選擇的是身邊老友的故事。

它不好笑,內容力求平實,影片的拍攝全程,都由他的好友張述(即故事原型人物)全程跟隨。

圖片最左為觀看影片的張述

剛剛,我還特意看了這部電影拍攝時的紀錄片。

它所記錄的,除了馮小剛用蹩腳的英語與外國團隊尬聊,出現最多的是他在片場的眼淚。

馮小剛在片場給女主改詞

雖然《只有芸知道》目前在豆瓣的評分只有6.5,但我更喜歡這個回到起點的馮小剛了。

你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