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中原王朝均無法真正將朝鮮半島納入直接統治版圖?

九州歷史雜談 發佈 2020-01-02T14:06:05+00:00

開篇聲明:本文為筆者原創圖文,歡迎關注@九州歷史雜談 帶給你別的平台所沒有的歷史哲思。對於朝鮮半島,小時候上地理課在看中國地圖之時,有一個大大的疑惑每每縈繞在腦海之中,就是整個東北地界基本都在中國的版圖之內,為何單單一個與我們國界接壤的朝鮮半島獨立在外?

開篇聲明:本文為筆者原創圖文,歡迎關注@九州歷史雜談 帶給你別的平台所沒有的歷史哲思。

對於朝鮮半島,小時候上地理課在看中國地圖之時,有一個大大的疑惑每每縈繞在腦海之中,就是整個東北地界基本都在中國的版圖之內,為何單單一個與我們國界接壤的朝鮮半島獨立在外?中國古代兩千年的封建王朝文明中,是否有哪些朝代真正統治過這片彈丸之地?又是什麼原因造成古代的中原王朝無法將其真正納入直接統治版圖?相信很多朋友和九州有過一樣的疑惑。

直到最近再次翻看《史記.朝鮮列傳》,九州又激起濃厚的答疑解惑的興趣。在這裡,和大家探討分享一下個人的粗淺看法,以作談資,權當拋磚引玉。

朝鮮半島在古代主要與中原政權、北方民族、日本列島之間有著頻繁的交流與衝突,在此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這片土地上陸續出現了古朝鮮、高句麗、百濟、新羅、伽倻、耽羅、後高句麗、後百濟、高麗王朝、朝鮮王朝、大韓帝國等國家政權。

歷史上對於「古朝鮮」的記載大多流於神話傳說,描述撲朔迷離,特別是遠古時期的「檀君朝鮮」和「箕子朝鮮」,現今的南北韓史學界對其的認同和看法不一,無從考證。真正見諸史冊而比較靠譜的歷史記載始於「衛滿朝鮮」時期。

「朝鮮王滿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時嘗略屬真番、朝鮮, 為置吏,築鄣塞。秦滅燕,屬遼東外徼。漢興,為其遠難守, 復修遼東故塞,至壩水為界,屬燕。燕王盧綰反,入匈奴,滿 亡命,聚黨千餘人,魈結蠻夷服而東走出塞,渡狽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鄣,稍役屬真番、朝鮮蠻夷及故燕、齊亡命者王之,都王險。」——《史記.朝鮮列傳》

西漢初年,燕王盧綰叛亂失敗,其部下燕人衛滿從漢朝境內逃亡朝鮮半島,並於公元前194年篡奪了被認為是箕子朝鮮的當地政權,並征服了真番、臨屯等朝鮮半島北部的部落,自稱朝鮮王,都城建在王險(今平壤),史稱衛滿朝鮮

歷史上只有漢武帝時期做到過對朝鮮半島的直接統治

衛滿朝鮮政權建立之後,攝於西漢的強大,一直認漢朝為宗主國。當時西漢初建,適逢漢惠帝、呂后執政時期,天下剛剛平定,無心也無力去朝鮮半島開疆拓土,於是默認了衛滿為藩屬國的國君,並約定其保境安民,避免島內蠻夷侵擾攻略遼東邊境。而衛滿狐假虎威借勢降服了島內臨近的真番、臨屯等其他小國,統轄地界縱橫幾千里。

到了衛滿孫子右渠當政的時候,其對漢庭陽奉陰違的作法徹底惹惱了漢武帝。於是漢武帝派樓船將軍楊仆率領五萬兵馬從渤海渡海登陸朝鮮半島(實際登陸成功的只有七千人),同時派左將軍荀彘率兵從遼東由北南下,兩軍圍攻右渠軍。最終朝鮮王右渠被殺,都城王險城被漢軍攻克,衛滿朝鮮滅亡,時為公元前108年。漢朝在其故地上設置樂浪真番臨屯玄菟四郡,是為漢四郡。「漢四郡」的出現使得中原先進的文化和生產能力傳到了朝鮮,促進了朝鮮半島的發展。

然而,從上面地圖也可以清晰看到,當時漢朝所設四郡所轄範圍基本覆蓋了朝鮮半島全境的四分之三,還有南部的四分之一地界依然游離在漢朝統治地區之外。在南部的這小片區域內,分布著三個土著部落聯盟,即馬韓、辰韓、弁韓,合稱「三韓」「三韓人」是朝鮮民族的主要先祖,因錯綜複雜的關係以及抱團抵抗,外界力量較難滲透。因此說,即便是強如漢武帝時期之兵鋒,也並未完全將半島全境置於股掌之中,但這已經是古代歷史上,中原王朝對朝鮮半島直接統治最偉大的成就了。

游離在中國古代王朝版圖邊緣的彈丸之地

從公元前108年,這種格局一直延續到了公元82年,隨著漢朝國力的衰微,對「漢四郡」這個偏遠邊境的輻射力量銳減,與此同時,半島南邊的「三韓」部落勢力,以及半島北部夾雜分布的扶餘、高句麗、沃沮、東濊等漁獵民族勢力逐漸崛起,開始乘勢反擊。在這樣動盪的背景下,漢四郡不斷衰退,實際控制力名存實亡,南方的真番、臨屯二郡很快瓦解,西北的玄菟郡後來也被移至遼東郡,只剩下一個和中原聯繫相對較緊的樂浪郡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在此後的東漢、曹魏與西晉時期,中原紛亂無暇顧及,雖然名義上還保留了樂浪郡與玄菟郡,但統治力越來越弱。到了公元313年,在土著政權的四下拉鋸之下,僅存的樂浪郡也被逐漸強大的高句麗吞併,之後被僑置到遼西。至此,半島內的「漢四郡」在存在了兩三百年之後,終究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全部覆滅。

在朝鮮半島,隨著中原勢力不斷衰退,北部諸多漁獵民族開始混戰兼并,高句麗崛起成為一個強大國家,而以此同時南部的「三韓」部落也趁機開始向北擴張,逐漸發展成了「新羅」「百濟」兩國,到了公元5世紀初,朝鮮半島進入了「三國時代」

在後世歷代王朝中,除了初唐盛世時期聯合新羅國滅掉北部的高句麗以及西南部的百濟國並分別設置了安東都護府(府治在平壤)和熊津都護府(府治在熊津),一度接近過漢武帝之成就,但因存在時間較短暫未對半島產生過大的影響(不久爆發了羅唐戰爭,新羅利用本土優勢將唐朝軍隊趕到了北部大同江以北,直接導致熊津都護府撤銷、安東都護府北撤至遼東)。除此之外,再無中原政權能夠真正做到直接統治這一彈丸之地,而大多時間內,朝鮮半島不管如何政權更迭,基本都是以中原政權的藩屬國的形式存在著,一直游離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版圖的邊緣。

原因多元而複雜

從前文的鋪陳當中,相信各位已經領略到這一地區的特殊性。朝鮮半島之所以一直能夠保持著相對獨立的政權形勢,而無法真正被併入中國古代王朝版圖,其原因是多元而複雜的。這裡頭,不僅有地理因素、族群特點外,還有中原政權本身的因素。

  • 首先,特殊的地理條件

在古代,朝鮮半島位於遼東邊境,遠離中國版圖權力核心,若從中原出兵攻打此地,無非兩個路徑一是陸路從遼東遠途跋涉、翻山越嶺由北南下;另一路徑就是走水路從膠東半島穿越渤海登陸作戰。無論哪一路徑,都並非易事,期間必然面臨軍隊補給困難、難以久戰,若從水路還面臨狂風巨浪導致非戰鬥減員等困難。如前文所述,漢武帝時期的樓船將軍楊仆率軍五萬人從渤海出發,實際登陸成功的只有區區七千人,好不容易到了王險城下,還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部隊四散逃跑,由此可見其難度之巨。

此外,朝鮮半島三面環海,東瀕日本海,西臨黃海,東南隔朝鮮海峽與日本相望。島內地勢上東高西低、多低山丘陵,尤其是北部和東部地區山地集中密布(如上圖),半島北部與古代遼東郡之間橫隔著多條大江。這樣的地理條件之下,從遼東南下的部隊在完全不熟悉當地地理環境的情況下,與本地土著政權的交鋒即便能勝在一時,也很難取得完勝,殲滅戰基本是不可能的

因此說,在古代造船和航海技術較為薄弱的情況下,朝鮮半島其特殊的地理條件,客觀上造成了對其用兵極為困難的局面。公元589年,隋朝統一中國,「海東三國」(即高句麗、新羅、百濟)均向隋稱臣。但因為高句麗占據著原屬中原王朝領土的遼東地區,隋朝為了收回領土,隋煬帝最終在612年-614年間連續三次發兵征討高句麗並御駕親征,結果隋朝不僅未能征服高句麗,還損失了數十萬兵丁民夫和巨額的物資錢糧,甚至還直接導致了王朝政權的崩潰,可見其難。

  • 其次,中原政權的重視不足,視之為雞肋

縱觀中國古代歷朝,除了個別雄主之外,都對高麗(代指朝鮮半島)這一邊陲彈丸之地的重視不足,筆者仔細想來,原因無非有四:

一是,在隋朝之後的各個朝代,基本都以隋煬帝三次東征勞師無功反而導致政權崩塌作為前車之鑑,認為東征高麗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因此大多對於占領朝鮮半島的興趣怏怏。

二是,國內本就國庫空虛、內憂外患的,即便是想,也是囊中羞澀、無力付諸行動。

三是,朝鮮半島當時的政權存在,並不能直接威脅中原王朝政權,而將主要的精力放在對付來自北邊的匈奴、遼國、金國、蒙古等直接會造成你死我活的敵對政權上,無暇顧及。而大部分時候,朝鮮政權基本都是俯首稱臣的藩屬國,無須勞師動眾。

四是,在古代幾千年,中華核心地區都是長城以南,而在山海關之外的東北,被看成是蠻荒之地、蠻夷之所。古代中原人士普遍認為東北乃嚴寒之地,且人煙稀少,根本不適合農耕發展,因此更為荒涼的朝鮮半島,土地貧瘠物產極少,不宜耕種也不宜放牧,更是無人問津。

在明末清初,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後金政權,也曾征服朝鮮半島,雖然後金也對朝鮮半島進行了攤派,讓他們提供糧食等戰略物資,但卻並沒有將其納入直接統治範圍,依然讓朝鮮半島保持著半獨立的地位。後金對朝鮮半島的態度,其實也代表了絕大多數中原王朝的想法。

因此說,中原政權均視朝鮮半島為雞肋,不勝重視,並不為奇,而這一點恰恰是最為重要的因素。

  • 再次,古代朝鮮軍隊的戰力可觀,征服不易

前面提到隋煬帝三次親征朝鮮半島都是勞師無功,殺敵一百自損兩千,已經充分說明了朝鮮軍隊的戰鬥力不可小覷,其實根據史料記載,這樣的案例信手拈來

例一:公元670年—676年,羅唐戰爭爆發,唐朝名將薛仁貴率兵渡渤海支援熊津都督府與新羅在所夫里州伎伐浦交鋒,唐軍先勝後敗,被新羅斬首4000餘級。唐朝最終只好承認新羅「多取百濟故地,遂抵高句麗南境為州郡」的事實。

例二:公元993-1019年,遼麗前後爆發三次戰爭,但遼國(契丹)雖然打贏前兩次戰爭,但未獲優勢。第三次戰爭契丹大軍更是全軍覆沒。

例三:元末紅巾軍攻入高麗,最後紅巾軍十萬人戰死,紅巾軍餘部在高麗軍隊追擊下逃出朝鮮半島。

可想而知,新羅和高麗軍隊的戰鬥力並不差勁,至少在對抗來自中原或北方政權的偏師時顯得旗鼓相當。這也是朝鮮半島政權能生存下去的最直接的武力保障。

  • 第四,島內部族林立,政權內生性較強——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朝鮮半島面積不大,但長期生存和活躍其中的族群卻非常多,如前文提到的三韓(馬韓、辰韓、弁韓)民族,還有濊貊、高句麗、扶餘、沃沮、東濊、靺鞨(女真)等漁獵民族,以及來自中原的華夏(漢人)族和來自日本的倭人等族群,均在不同歷史時期內對島內政權產生過不同程度的影響。

在衛滿朝鮮之後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朝鮮半島先是出現了高句麗百濟新羅並存的「三國時代」,而後新羅坐大一統半島。

不過還沒等新羅把江山坐穩,各地起義不斷。公元900年,新羅將軍甄萱稱王,建立了所謂後百濟;緊接著901年起義的僧侶金弓裔稱王,國號「泰封」(後高句麗),朝鮮進入「後三國時期」。公元918年,泰封將軍王建發動軍事政變,奪取了後高句麗政權,並改國號「高麗」,並通過一系列內戰,漸漸獲得了朝鮮半島的主導權,建立了嶄新的王朝政權,史稱高麗王朝

此後的兩百多年,高麗王朝處於相對穩定的發展期,只在北部區域與女真人持續進行著拉鋸。直到公元1231年始,強大的蒙古人對高麗發起了多次大規模入侵戰爭,並占領了北部包括西京(平壤)、雙城總管府(今朝鮮咸鏡南道的金野郡)等諸多區域。但隨著元朝的迅速衰敗,高麗王朝又活了過來,不僅乘機收復了失地,還往北部女真部拓展蠶食。

明朝建立後,高麗王朝政權也進入了風雨飄搖狀態。公元1392年,大將李成桂發動兵變,推翻了高麗王朝,建立了朝鮮王朝

綜上,朝鮮半島原生族群林立,通過近千年持續的鬥爭和融合,先後建立高句麗、百濟、新羅、後高句麗、後百濟、高麗王朝、朝鮮王朝等強勢政權,無論中原王朝和東北地區的統轄權在千年間如何更迭,其島內的政權卻無時不刻顯示出了強大的內生性和頑強的生存能力。

  • 最後,中原政權更迭頻繁,自顧不暇,留給半島政權喘息和壯大的時機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史,華夏權柄不斷易主,城頭王旗頻繁易幟,中原政權的興衰和更迭,實際上也顯著影響著身處邊陲的朝鮮半島的政權和版圖消長。中原政權與半島政權之間,往往體現出你進我退、你退我進的此消彼長的鮮明特點。

中國歷史上的西漢朝、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都曾對朝鮮半島施加過較大的領土壓力和政權干預,但每每在半島政權開始出現衰敗和弱勢之際,中原政權內部自身便出現危機,客觀上留給朝鮮半島的主政者喘息並再次壯大的機會,這一點的相關案例也不少

一是,隋煬帝三次親征高句麗雖然勞師無功,但其實也嚴重動搖了身處半島北部的高句麗政權的統治根基,損耗也極大。歷史上像漢武帝、隋煬帝這樣意志堅定的對朝鮮半島有領土訴求的君王並不多,假如當時隋朝國內沒有政權危機,以隋煬帝的性情特點,摧毀高句麗政權並不需要等到唐朝,但可惜的是大隋朝倏忽38年而亡。

二是,前文介紹過的公元1231年開始,蒙古人對高麗發起了多次大規模入侵,並占領了北部包括西京、雙城總管府等諸多區域。但是元朝也沒強盛多久,不到半個世紀王朝便進入風雨飄搖並迅速衰敗,高麗王朝又獲得了難得的喘息之機,不僅乘機收復了失地,還往北部越境拓展了不少土地。

三是,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後,按照中國傳統政治倫理,新朝多是繼承前朝全部國土,所以和高麗扯皮的任務就落到了明朝頭上。朱元璋對高麗採取較為強硬的政策態度,公元1388年,朱元璋派兵攻入中國東北,準備效仿元朝在朝鮮半島設立雙城總管府的模式,設立鐵嶺衛意圖管理朝鮮半島東北,同時,明朝還要求高麗歸還「鐵嶺北東、西之地」

「以鐵嶺北東、西之地,舊屬開元,其土著軍民女直、韃靼、高麗人等,遼東統之。鐵嶺之南,舊屬高麗人民,悉聽本國管屬。疆境既正,各安其守,不得復有所侵越。」——《明太祖實錄》

但是還沒等其戰略得到完全實施,便發生了明成祖朱棣的靖難之變,朱棣坐穩江山後,急於安撫國內情緒,無暇顧及朝鮮半島。因此他一改朱元璋的強硬政策,對高麗採取了默許和緩和的態度,朱棣表示: 「朝鮮之地,亦朕度內,朕何爭焉」,同意將鐵嶺以北,公嶮鎮(今朝鮮咸鏡北道吉州)以南的「十處人民」讓給朝鮮。

由此三例,足可見朝鮮半島的政權生存與發展有其特殊的外部環境相助,這種情況在中原處於「三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亂世之時,更是為其島內政權內生髮展和延續提供了極為寬鬆的政治條件。

總結

中國古代兩千年的封建王朝文明中,強如漢武帝之雄才大略和剽悍兵鋒均未能完全征服「三韓」民族,其後的歷朝歷代,更未有見能達成漢武帝時期之成就者。中原政權未曾真正統治朝鮮半島這片彈丸之地,其原因是多元而複雜的,最核心的一個原因在於中原王朝政權在面臨諸多困難之下對其重視和渴望不足。

從成本收益角度分析,在古代,朝鮮半島特殊的地理條件以及島內民族的強悍客觀上造成對其用兵的重重困難,想要完全征服半島所需付出的代價極大;此外地處東北苦寒之地,境內又多山地、島嶼,農耕產出體量較低,即便是攻占下來後所獲得的收益也是微不足惜,相反,因島內原住民部族林立,在民族融合和政權交替的過程當中,暴動起義此起彼伏猶如家產便飯,遠在中原的統治政權若要維繫其統治,就必然要要付出巨大的財力、物力、兵力去維持島內的安定。換言之,投資一百塊錢,最終只能收穫一塊錢的話,想必沒有哪個人願意去做這樣的賠本生意,反倒是,讓它成為附庸之國,每年接受朝貢和攤派,所付出的成本較少而獲益頗大。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行商之人如此,朝堂之上乃至國與國之間,又何嘗不是以此為據呢!

參考資料

1.《史記.朝鮮列傳》

2.《千年擴張!韓民族是如何從東南一隅到控制整個朝鮮半島的?》

3.《新唐書》

4.《明太祖實錄》

聲明

1.圖片多源於網絡,首先感謝圖片原作者,其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2.本文為個人觀點,如有錯誤之處和觀點不一,請留言探討,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