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愙齋書法」蘇軾這幅字,寫盡顏體風骨

愙齋書法 發佈 2020-01-02T15:04:36+00:00

《天際烏雲帖》又稱《嵩陽帖》,行書,共三十六行,計三百零七個字。據清翁方綱所考,蘇軾有《常潤道中,有懷錢唐,寄述古五首》之作,其次章有「去年柳絮飛時節,記得金籠放雪衣」句,並自注云:「杭人以放鴿為太守壽。」

《天際烏雲帖》又稱《嵩陽帖》,行書,共三十六行,計三百零七個字。約在熙寧十年(1077》至元祐丁卯(1078》這十餘年中所書,時蘇東坡四十二至五十二歲間。應該說,這是蘇東坡學顏體的風骨所在,也是代表其書法藝術比較成熟時期的作品。



縱覽全篇,字態凝重而饒有韻致,筆畫圓渾樸茂,一點一畫恰具有力屈萬夫之力度。如果從用筆上去推究,蘇字很大程度上得力於顏真卿的筆法,落筆沉著,行筆澀進,提按轉折凝重,故線條圓潤豐實而富有內涵。據載,蘇東坡『少時規摹徐會稽,筆圓而姿媚有餘;中年喜臨寫顏尚書,真行造次為之,便欲窮本;晚乃喜學李北海,其豪勁多似之』(黃庭堅《山谷集》)。《天際烏雲帖》明顯地留有顏字的遺痕,這是蘇氏中年臨寫顏字的自然流露。


筆力雄厚,卻能書寫隨意;宗法傳統,卻能時出新意,這是蘇氏在此帖中為我們展示的駕馭筆墨的非凡才能。作為尚意書風的主要代表,蘇東坡的藝術追求,從來就是強調自我發揮,揮灑性情。



他屢屢自道『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氣強烈地抒發了一種不為繩縛,崇尚自我和自然的藝術情感。欣賞此帖,能感受到作者從頭至尾都處於一個心手雙暢,興到筆隨的精神狀態。字勢的映帶關聯,字態的率意洒脫,字列的大小錯落,都營造出一種順乎自然的藝術情景。



所謂『不矜而妍,不束而嚴,不軼而豪,蕭散容與,霏霏如甘雨之霖,森竦掩映,熠熠如從月之星,紆餘宛轉,緬緬如縈繭之絲氣顯現出詩一般的美感。



黃庭堅曾云:『余謂東坡書,學問文章之氣,鬱郁芊芊發於筆墨之間。』確實,蘇軾那種蕭散的性情和學問文章之氣,是他的書法藝術魅力產生的根本所在。


據清翁方綱所考,蘇軾有《常潤道中,有懷錢唐,寄述古五首》之作,其次章有「去年柳絮飛時節,記得金籠放雪衣」句,並自注云:「杭人以放鴿為太守壽。」此正是帖中所言陳太守放營妓周韶事,杭人稱譽之。





因周韶詩中有「開籠若放雪衣女」事,正應放鴿為壽。此在熙寧五、六年間事。翁氏又考蘇詩外集有《過濰州驛,見蔡君謨題詩壁上云:「綽約新嬌生眼底,逡巡舊事上眉尖。春來試問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不知為誰而作也?和一首》。此事在蘇軾自密州移徐州之際,即在熙寧九年蘇軾濰州度歲時。翁氏即猜此帖在熙寧十年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