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全程機械化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技術模式已基本確立

布瑞克農業數據 發佈 2020-01-02T15:14:58+00:00

2019年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報告油菜是我國最重要的油料作物,常年種植面積約1億畝,近年扭轉了面積下滑勢頭,湖南、四川等省出現上升局面。油用花用、飼用、菜用等多種用途於一身,發展潛力大。2019年全國平均單產161.

2019年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報告

油菜是我國最重要的油料作物,常年種植面積約1億畝,近年扭轉了面積下滑勢頭,湖南、四川等省出現上升局面。油用花用、飼用、菜用等多種用途於一身,發展潛力大。2019年全國平均單產161.62公斤/畝,總產量約1410萬噸,提供了約50%國產食用植物油,對保障我國食用油安全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截至2018年,全國油菜耕、種、收及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82.30%、29.82%、40.25%、53.94%。2019年,油菜機耕率預計達到84.3%左右,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左右;機播率預計達到32.8%左右,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左右;機收率預計達到43.3%左右,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左右;綜合機械化率預計超過56%,同比提高2.6個百分點左右。油菜全程機械化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油菜全程機械化技術模式已基本確立,一些播栽、收穫、田間管理各環節機械化技術裝備在冬、春油菜產區均得到廣泛應用,支撐了油菜機械化快速發展。

一、油菜全程機械化發展現狀

(一)油菜全程機械化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全國各地農業合作社、農機合作社、種植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規模化種植油菜,包括耕整地、種植、田間管理(施肥、施藥)、收穫(秸稈還田)、籽粒烘乾等環節均已實現機械化。

(二)油菜生產機械化新技術新裝備取得突破。油菜精量聯合播種、毯狀苗移栽、分段/聯合收穫、無人機施藥等新技術新裝備的研發取得了長足進步,支撐了油菜機械化快速發展。

(三)智能化管理與精準作業在油菜機械化生產中已開始應用。油菜變量施肥播種、漏播檢測,油菜病蟲草害和成熟度監測等技術已初步在油菜生產中得到了應用。

二、存在的問題

(一)適應機械化作業的油菜品種缺乏。同時具有抗倒伏、抗病、抗裂角三性的油菜品種稀少,目前在我國大部分油菜產區,無論是品種特性、栽培技術還是施肥習慣等方面難以與機械性能相匹配,生產上常用品種植株易倒伏,角果易開裂。

(二)油菜種植分散,規模化經營主體少。我國大部分油菜產區油菜種植規模小、零散,甚至房前屋後、什邊田占有較大比例,5畝以下種植規模占90%以上,春油菜區10畝以下規模占90%。規模化的油菜生產經營主體少,沒有形成「專業合作社+農戶+龍頭企業」的經營模式。

(三)油菜種植效益較低。我國油菜平均單產僅為130公斤/畝左右,近年來沒有明顯提升,除去種子、化肥等農資投入,一家一戶小田塊分散種植效益低,影響了農民購機、用機開展油菜機械化生產的積極性。

三、措施建議

(一)發掘油菜多功能利用,提高產業競爭力。發掘油菜的菜用、飼用、肥用價值,實現油菜的「全產業鏈開發」,加強政府對企業用戶的引導作用,積極建立「企業+ 基地+ 農戶」生產經營模式,積極建設集「生產+ 加工+ 銷售」為一體的專業油菜產業化生產基地,全面發展標準化與規模化油菜種植,推動我國油菜生產機械化水平。

(二)多學科聯合,提高農機農藝、農業信息化技術融合。加快選育高產高抗高油品種,提高產量,提高品種對機械化收穫的適應性。規範各區域油菜栽培模式及輪作模式種植要求,加強農業傳感器技術、精細作業技術與智能裝備和物聯網等技術綜合應用於作物長勢監測、系統決策等環節,有效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三)加快技術創新和政策支持,不斷增加機具供給水平。採取多種形式,組織科研機構、大專院校、農機(農技)推广部門以及農機生產企業進行聯合攻關,開展油菜生產關鍵技術與設備的研究與開發,特別針對油菜播種、移栽機械對黏重土壤的作業環境適應性以及收穫機械對撒播油菜的適應性進行優化和改進,突破技術難點,為油菜生產實現全程機械化提供優質機具。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向直播、移栽、收穫、烘乾以及秸稈處理等關鍵生產環節的機械進行傾斜,積極鼓勵和引導農民購置和使用油菜生產新機具,提高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裝備水平。

(四)加快成熟技術的示範推廣,建立區域技術模式,提高產業競爭力。加強技術集成、示範推廣,建立符合當地生態、社會、經濟條件的區域技術模式,形成以規模化為前提、機械化為手段、多元化利用為途徑的集成農機與農藝新技術的示範展示區,提高產業競爭力。

來源:農業農村部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專家指導組油菜專業組;作者:XXX;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責任編輯:黃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