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瓷器剔刻精美,刀法犀利,素有瓷中「範金琢玉」的美譽

胖胖弓的歷史課 發佈 2020-01-02T16:23:54+00:00

這種瓷器剔刻精美,刀法犀利,素有瓷中「範金琢玉」的美譽耀州窯瓷器在古代人的審美中,將玉作為瓷器的最高評定標準,意思是人類燒造的各種單色瓷器,需要達到像玉一樣的質感才能被看成最佳上等瓷器。

這種瓷器剔刻精美,刀法犀利,素有瓷中「範金琢玉」的美譽

在古代人的審美中,將玉作為瓷器的最高評定標準,意思是人類燒造的各種單色瓷器,需要達到像玉一樣的質感才能被看成最佳上等瓷器。對「玉」的審美偏好,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陶瓷風格漸漸偏向於「玉」的外觀。

唐朝著名的詩人陸羽曾在作品《茶經》中稱讚越窯的青瓷「類玉」「似冰」。這種稱讚也表明了唐朝時期人們對陶瓷的審美偏向於「玉」。而作為後來者的耀州窯,為了打開市場,開始學習越窯的高超制瓷技藝,青瓷的燒造水平發展迅速。

耀州窯位於我國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境內,地處北方,在借鑑了越窯的先進經驗時,並沒有依蘆畫瓢刻意模仿,形成了北方「橄欖綠」的厚重釉。在釉料調配中,追求「視其色,溫溫如也」的玉質感。而在技藝裝飾方面,同樣非常善於吸收或者借鑑同類型其它窯口的技藝,並對它進行技術上革新。

在裝飾手法上,具有犀利洒脫北方風格、在器皿裝飾紋樣上可以看到活潑流暢的刻花工藝。具體步驟為:先採用直刀在坯體上勾勒出裝飾圖案及紋樣的具體輪廓,其後在深刻後的輪廓外部,採用「斜刀廣削」的手法,削去裝飾圖案及紋樣外部的多餘部分,使圖案部分凸出出來,以襯托出所要表現的裝飾效果。

在裝飾紋樣上,用繪畫的法式植入、再加入熟練雕刻刀法。圖案層次分明、圖案清晰,具有強烈的立體浮雕效果。工藝要求行刀手法嫻熟、刀法犀利,使線條流暢自然、圓活飽滿,有「半刀泥」之稱。這樣精湛的刻花技藝被古陶瓷專家馮先銘先生譽為「宋代同類裝飾之冠」。

在造型上,耀州青瓷借鑑青銅器、金銀器、漆器的造型特色,使得耀州窯陶瓷的造型更加多樣,而且從視覺上更具有觀賞性。


就拿最初的陶器的單件裝燒,直到後來借鑑技術融合,而衍生出來的支柱覆燒法,這樣的做法可以提高窯的面積,後期的加工中更容易把瓷器燒好,在數量上也會提高。

拍場新貴耀州窯

「市場就如同少女的心,永遠猜不清楚。昨天還冷若冰霜,今天就熱情如火。」與明清瓷兩極分化不同的是,高古瓷的整體升溫顯然是跑在了政策放開之前。而近期市場中頻頻爆冷的獨秀,非耀州窯莫屬。

雖然不是躋身於耳熟能詳的五大名窯,但耀州青瓷也因為剔刻精美,刀法犀利素有瓷中「範金琢玉」的美譽而備受藏家青睞。

早在2014年香港邦瀚斯徵集到已故藏家陳淑珍「奉文堂」的一批高古瓷,將其中157件作了「古雅致臻」專場。由於這批高古瓷涵蓋了中國陶瓷史中各個時期多個窯口的典型器,所以這次被喻為「教科書」式的拍賣為藏家提供了一次全面了解市場認知的機會。其中本場的11件耀州青瓷悉數成交,為今後的普漲注入了強心劑。而一件宋代耀州窯刻牡丹紋雙耳瓶更是以304萬港幣成為該專場的第二高價

而真正檢驗耀州窯稀少品認知度的轉折點,從而確定精品價值體系的形成,源於2016年香港蘇富比為英國著名收藏家羅傑·琵金頓(Roger Pilkington)舉辦「賞心菁華」專場,一件北宋耀州窯剔刻牡丹紋凈瓶的面世。這件宛如「曹衣出水」般清秀婀娜的橄欖青色凈瓶以548萬港幣被國內藏家購藏。自此之後,耀州窯似乎是打開了價格封鎖的壁壘,不僅精品價格屢屢創出新高,就連一般普品的價格也是風生水起。

2017年10月香港蘇富比秋拍,在以汝窯洗作為主打的「樂從堂」——俊雅清凝宋瓷專場中,一件僅13厘米直徑的金代耀州窯青釉刻牡丹紋蓋罐(圖4)以490萬港幣成交,成為耀州窯小件精品在市場中藏家對其價值認同的表現。這件蓋罐整體呈鼓墩造型,口和底部環繞貼塑一周梅花形的鼓釘,器身光素,僅在蓋面上刻牡丹一朵,由於一改通體滿刻紋飾的繁縟,反而更顯得動靜結合,張弛有度。

接下來的一年,耀州窯藏家也是頻頻出手利用資本橫掃市場。2018年5月英國倫敦蘇富比,一件金代耀州窯青釉玉壺春瓶引起了資本方的注意。此件玉壺春通體光素無紋,釉色青褐閃黃、瑩潤剔透,器身布滿開片,是一件典型的金代耀州月白釉製品。其實這類玉壺春瓶在金代耀州窯中都算不上罕見品種,但因其品相良好並有著香港「養志堂」關善明以及香港華商徐展堂舊藏的出身,憑藉1994年《關氏所藏宋代陶瓷》的著錄,最終以近700萬人民幣的價格成交,高出估價近12倍。而同一場其餘的兩件耀州窯器物也均以過百萬的成績被一掃而光。

依然是2018年5月,香港佳士得「浮生閒趣」專場一件殘拼的北宋耀州刻蓉塘戲鷺紋嘟嚕瓶以212萬港幣成交。這件直徑僅14厘米的小嘟嚕瓶刻兩組纏枝牡丹,枝葉繁密,花型豐腴,刀法剛勁有力,酣暢淋漓,花間綴以兩隻鷺鳥振翅嚶鳴,器型飽滿、線條流暢,是台北「養德堂」主人楊俊雄的舊物。而2008年紐約蘇富比時,估價8萬美元卻遇流標。恰好相隔十年,充分地顯示出市場對於精品殘器的包容和認同。自此,收藏高古瓷的國內藏家開始由「求品相」朝著「求品位」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