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脈不同但傳承相連,後唐開國之君為何要用唐朝的名號?

紅袖添香說歷史 發佈 2020-01-02T16:34:31+00:00

在眾官員勸進下,李存勖在魏州登基稱帝,改為同光元年,國號仍然是唐朝國號,即"唐"。史稱為後唐。當時,後唐擁有十三個節鎮,50個州,勢力為當時所有割據勢力中最大的。公元923年十月,李存勖派李存源攻打後梁最後根據地汴州。經過連番苦戰,晉軍攻入後梁都城。梁末帝朱友貞自殺,王瓚歸順。李

前言:我國五代十國是大唐王朝沒落終結後,各藩鎮勢力此起彼伏相繼建立的朝代。其中爭伐頻繁,一朝一代建立與消亡速度也非常快速。出現這種情況是由當時各自不同的歷史環境及人文環境造成的。

而正統,是人心所向。為了避免失去人心支持,多數勢力在五代中前期都仍然承認大唐,以大唐的年號為依據,標榜自己是正宗的大唐人。這其中,後唐表現得尤為突出。後唐的開國者與大唐開國者李淵一樣,也姓李。他們之前有血緣關係嗎?後唐又是怎樣建立起來的呢?讓我們來品味這段歷史吧。

背景情況

大唐末期,形勢混亂,各地勢力紛紛湧現,大唐出現了明顯崩滅的跡象。

公元883年,大唐京師長安被叛軍攻克,後被大將李克用收復。這李克用是少數民族沙陀族人,與李唐王朝開國者李淵八桿子打不著,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他只是碰巧姓李而已。

李克用立了這麼大一個功勞,當然有賞賜,那就是拿到了太原府,被封為河東節度使。這為他後面的發展奠定了地盤的基礎。八年後,他請表,被封為晉王,建立了藩鎮國晉國。

有一次,後來的後梁開國者,此時仍是大將軍的朱全忠(即朱溫)暗殺李克用,但沒有成功,被他逃脫了。自此,兩人形同水火,開始相互為敵。

公元907年,朱溫逼近唐哀帝禪位給他,他自己篡唐登基,建立了大梁朝,史稱後梁。而此時,李克用的晉國仍然延用大唐的年號,並不承認朱溫的篡唐。晉國處於梁國的北方,地盤也很大,是朱溫後梁政權最大的威脅。

李存勖如何稱帝的?晉國又是怎樣滅亡後梁的?

因晉國是後梁朱溫最大威脅,且朱李二人是你死我活的個人關係,朱溫立國後,快速向晉國用兵。

公元907年五月,朱溫啟十萬兵圍攻重鎮潞州。潞州是通往晉國都城太原的要道,此處不可丟失,否則將直接打開攻擊晉國腹地的大門。晉國國君李克用派大將周德威來援救。周德威領大軍到達潞州外圍,與梁軍交戰,互有勝負,但一年有餘後,潞州之圍仍不能解。

一年後李克用親自到達潞州前線與梁軍對抗,但仍沒有效果。後來,李克用急火攻心,生病了,病性加重,死於軍中。

同年,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繼位。繼位後,他帶領人馬來到潞州前線北面的黃碾。此時,朱溫以為老李已經死了,他的兒子年輕容易對付,於是發動大軍攻打。但梁軍卻討不到任何便宜。

李存勖雖然年輕,但他父親戰鬥中很多計謀都是他出的,可比他父親利害多了。他在三垂岡下埋下兵馬,利用當日起大霧,突然攻擊大梁夾寨。這大梁軍本來作戰疲憊,被這突然襲擊,抵擋不住,死傷慘重,大敗而逃。潞州之圍被解了。

李存勖上台後短短几年,任用賢能,整頓官史,晉國上下煥然一新,軍民團結,實力大增。

晉國經過幾年的調整,國力大增後,李存勖開始發動對梁的作戰,先後收取了成德鎮及義武鎮等重鎮。公元912年,晉軍攻占涿州,圍困後梁重要門戶幽州。此時朱溫不得不拖著年邁之軀親自帶兵應戰。

朱溫強攻要地棗強,雖然攻下,卻被晉軍打得死傷慘重,最後敗逃回去。朱溫回到宮殿後,性情變得更加殘暴且荒淫,生了病且病情加重。之後因繼承人爭奪問題,被其子朱友珪殺死。公元913年,朱友貞兵變殺死了朱友珪,奪得帝位,史稱梁末帝。.

公元914年,晉國李存勖連續攻打後梁,皆獲大勝,威震各藩鎮政權。在多人的力推下,他在晉國都城太原設立行台,以唐朝皇帝的名義制定法規,任免官員。此時唐朝其實已被朱溫所滅。李存勖的行為已有做唐朝皇帝的意思。

公元915年,李存勖先後攻占後梁魏州、德州、澶州等地。到此,後梁勢力範圍已大幅縮減。

公元918年,晉王李存勖調集此前發往各地的各路兵馬,集中在魏州,準備一起向後梁都城汴州進攻,要一舉滅掉後梁。12月,天寒地凍,李存勖親自率大軍渡河,進軍到胡柳陂,要抄近路攻打汴州。在此緊要生死關口,後梁軍早有準備,在半道上埋伏,殺得晉軍慘敗,人馬死傷無數。李存勖只得退到土山這個地方防禦。

梁軍立即圍住土山。此時梁軍多以步兵為主,騎兵基本沒有。李存勖聽從左右軍師建議,集中騎兵向梁軍突擊。梁軍招架不住而潰敗。晉軍反敗為勝,趁機攻占了濮陽。晉軍因在此戰中,傷亡太大,已無力維持,最終只得撤回河北。

公元923年,晉國國力繼續增長,又奪得後梁大片土地。在眾官員勸進下,李存勖在魏州登基稱帝,改為同光元年,國號仍然是唐朝國號,即"唐"。史稱為後唐。當時,後唐擁有十三個節鎮,50個州,勢力為當時所有割據勢力中最大的。

公元923年十月,李存勖派李存源攻打後梁最後根據地汴州。經過連番苦戰,晉軍攻入後梁都城。梁末帝朱友貞自殺,王瓚歸順。李存勖也抵達汴州,由大梁門進入,後梁正式滅亡。

結語:這就是後唐建立的經過,也是後梁被晉國李存勖滅亡的基本過程。

從上述過程中,我們看到,後唐與大唐的帝王雖然都姓李,但二者並無任何血緣關係。但後唐與大唐卻有割捨不開的關係。

首先,李克用作為晉國的開創者,他是大唐的臣子,對大唐有一份感情。他在世時,對黃巢等農民起義軍作戰,並與朱溫等交戰直到死,對唐末時期唐朝政權的延續發揮了重大作用。因此,後來的晉國,也就是後唐的前身,與大唐之間是有緊密關聯性的。

其實從晉國起到後唐建立,都是打著恢復唐朝的旗號進行的。乃至於李存勖稱帝時,國號也是"唐"。因此,他不想割裂與大唐的關係。這讓後唐與唐朝具有緊密的關聯性。

最後,制度上,後唐基本延用唐制,並無太多改變。這也是對唐朝的一個繼承。

因此,後唐與唐朝的開創者沒有血緣關係,但兩唐之間卻有緊密關聯性。

有人會問,為何李存勖不採用自己的國號,比如"晉",而要用唐號呢?筆者認為,這是君主的心思。用唐號可以標榜自己是正統的,能收伏人心,更容易凝聚各方面的勢力,而達到減少反叛而長治久安的目的。

通過這一段歷史,我們看到李存勖的政治眼光明顯要高於同時期的其他頭領。當然,他最後死於叛軍李嗣源之手,這是後話了。

參考資料:

陶懋炳.《五代史略》人民出版社,1985

《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

《資治通鑑》

註:本文為原創文章,其中插圖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