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詩文別集有哪些?推薦45篇(一)

國學明志 發佈 2020-01-02T17:06:46+00:00

陳留圉人,少博學,性至孝、好辭章、數術、天文,工書畫,善鼓琴。靈帝建寧四年,徵辟司徒喬玄府,出任河平長,詔拜郎中,校書東觀,遷議郎。

1、《蔡中郎集》

  東漢蔡邕著。蔡邕(132~192),字伯喈。陳留圉(今河南杞縣南)人,少博學,性至孝、好辭章、數術、天文,工書畫,善鼓琴。靈帝建寧四年(171),徵辟司徒喬玄府,出任河平長,詔拜郎中,校書東觀,遷議郎。熹平四年,與楊賜奏定「六經」文字,自書冊鐫碑,立於太學門外,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熹平石經」。後因上書論朝政得失,遭誣陷,罪髡鉗流放,次年遇赦還本郡。怠慢中常侍之弟,被迫亡命江湖十餘年。直到獻帝即位時,董卓為司空,召署祭酒,甚為敬重,三日三遷,後拜左中郎將,世稱蔡中郎。董卓被誅,他哀嘆惋惜,被王允逮捕,死於獄中。年61。

  蔡邕是東漢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音樂家。他欲寫《漢書》,未竟。所著詩、賦、碑、誄、銘中以賦成就最高,以《述行賦》為代表,該賦前半弔古,後半傷今,清辭急切,感慨沉痛。為漢末抒情小賦之濫觴,後繼者有崔琰《述初賦》,陸機《行思賦》張載《敘行賦》等。《文心雕龍》推崇其碑銘云:「蔡邕銘思,獨冠古今」。又說:「其敘事核而要,其綴采也雅而澤,清辭轉而不窮,巧義出而卓立。察其為才,自然而至」。他還是「隱語」的發明者。曾夜晚用手摸讀王羲之所書《孝女曹娥碑》,題「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大字作為評語,被曹操的主簿楊修破解:這是「絕妙好辭」四字。因為黃絹是色絲,是「絕」字,幼婦為少女,是「妙」字;外孫是女兒之子,是「好」字;齏臼是受辛之器,是繁體字「辤」字。至於音樂上他製作的「焦尾琴」、「柯亭笛」更為人們所樂道。

  《隋書·經籍志》載有《蔡邕集》12卷,所著詩賦、碑、誄、銘等104篇,大部分為碑銘文字。今多散佚。明代張溥輯有《蔡中郎集》十卷,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另有清代海源閣刻本《蔡中郎集》十卷,《蔡中郎集》外集四卷,內有《獨斷》一卷,系記前代掌故,較為精善。今有鄧安生《蔡邕集編年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魏武帝集》

  三國曹操撰。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一名吉利,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出生於一個具有宦官背景的家庭。曹操一生征戰掃平了北方群雄,統一了中原廣大地區,漢獻帝時尊為魏王,加九錫,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為魏武帝。為全國儘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還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

  曹操本人熱愛文學,「以相王之尊,雅愛辭章」,「登高必賦」。他是「志深筆長、梗慨多氣」的建安詩風首倡者,也是鄴下文人集團的扶植者。建安時期的主要作家,無不同他有密切關係。曹丕、曹植是他的兒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託庇於他的蔭護。可以說,「鄴下文人集團」就是在他提供的物質條件基礎上形成的;而他們的創作,也是在他的倡導影響下進行的。曹操論文,要求「指事而語」,反對「浮華」、「膚淺」,務實、尚朴,反對「無益之文」。

  曹操詩歌,今存不足20篇,全部是樂府詩體。他對樂府詩體制進行創新,借古題以寫時事,體現他尚實主張和通達精神。內容可分為時事、表述理想和遊仙三類。其風格鍾嶸認為是「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詩品》)樸實無華、不尚藻飾,以以感情深摯、氣韻沉雄取勝。代表作有《觀滄海》、《短歌行》、《龜雖壽》、《蒿里行》等。

  曹操散文多為表、疏、教、令、書等應用文,以散句為主,不事雕琢,不避俚俗,樸實通脫,很好地體現了作者的文學主張。曹操散文的最大魅力就是文章顯得自信、自負、坦露、率直,充分體現了他那「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政治品格,如《讓縣自明本志令》、《求賢令》等。

  曹操著作《隋書·經籍志》著錄《魏武帝集》26卷,《魏武帝新撰》10卷;宋鄭樵《通志·藝文略》著錄《魏武帝集》30卷,《逸集10卷;尤袤《遂初堂書目》著錄《魏武帝集》,未註明卷數,均已散佚。明代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輯有《魏武帝集》1卷。近人丁福保輯《漢魏六朝名家集》有《魏武帝集》4卷。黃節撰《魏武帝魏文帝詩注》,收曹操詩24篇,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出版;中華書局據丁福保輯本整理校訂《曹操集》收詩1卷,文3卷,並增加《孫子注》,附錄了《三國志·武帝紀》和裴注、江耦編《曹操年表》及《曹操著作考》。增補逸文,詩文部分俱採用《三國志》、《樂府詩集》等加以考訂,並註明出處和異文,為當今最詳備之輯本,1959年出版。文革中,安徽亳縣譯註組有《曹操集譯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3、《魏文帝集》

  三國曹丕撰曹丕(187~226),字子桓,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與武宣卞皇后的長子。漢中平四年(187年)冬,曹丕生於譙。少有逸才,廣泛閱讀古今經傳、諸子百家之書。年僅八歲,即能為文。建安十六年(211年),為五官中郎將、副丞相。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運用各種計謀,在司馬懿、吳質等大臣幫助下,在繼承權的爭奪中戰勝了弟弟曹植,被立為王世子。曹操逝世後,曹丕逼迫漢獻帝禪位,代漢稱帝,終結了漢朝四百多年統治。改國號大魏,為魏朝的開國皇帝,也是三國時代中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終年四十歲。葬於首陽陵。廟號高祖,諡為文皇帝。

  曹丕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文學方面的成就和影響大於政治,他是建安文學代表作家之一,與其父曹操、其弟曹植並稱為「三曹」。他組織編寫的《皇覽》,開我國編纂大型類書的先河。他的《典論·論文》是我國文論史上第一篇較完整又自成體系的文的專論,接觸到文學的地位和作用、文學風格與性格關係以及文人之間關係鄧一系列重要問題,是《毛詩序》以來最重要的文論作品。他的散文《與吳質書》、《答繁欽書》、《與鍾繇書》等文筆優雅,事貫理暢,既富變化又饒有興味。其中又見真性情和悲喜個性,這點頗似乃父。他的詩歌《燕歌行》是我國早期七言詩走向定型的標誌,文學史上價值很高。其他如《雜詩》二首、《秋胡行》等也都刻畫細膩,寫得淒婉悲涼,頗有韻致。

  《隋書·經籍志》著錄《魏文帝集》10卷;明代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輯有《魏文帝集》2卷;今人黃節《曹子建詩注(外三種)阮步兵詠懷詩注》中有《魏文帝詩注》,中華書局2008年版;魏宏燦《曹丕集校注》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以張氏輯本為底本,以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丁福保《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藝文類聚》、《太平御覽》等參伍勘證,是較好的校注本。

4、《曹子建集》

  三國曹植著。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毫縣)人,曹操第三子,曹丕同母弟;曾封陳王,死後諡「思」,世稱「陳思」或「陳思王」。白幼聰慧,深得曹操寵愛,曾欲立為太子,後失寵。曹丕稱帝後,備受猜忌與迫害,屢遭貶爵、遷封,後憂鬱而死。

  曹植是建安時代最傑出、創作成就最為全面的詩人。鍾嶸甚至說「陳思之於文章,猶人倫有周、孔,麟羽有龍鳳」。西晉之劉宋兩位最重要的作家陸機和謝靈運,鍾嶸皆認為「其源出於陳思」(《詩品》)。《曹子建集》中的作品,包括詩、文及辭賦等,其中尤以詩歌的成就最為突出。他改造了樂府詩,使樂府由民間的俗文學變成文人的雅文學。曹植詩以五言詩居多,是中國詩歌史上五言詩走向成熟的標誌。前期詩作主要抒發個人建功立業的抱負情懷和對動亂社會的感觸,以《白馬篇》、《送應氏》、《贈徐幹》等為代表;後期詩作則更多地反映了壯志不得施展的激憤不平之情及苦悶,以《贈白馬王彪》、《野田黃雀行》、《七步詩》、《美女篇》等為代表。所作善用比興手法,鍾嶸《詩品》將此列為上品,稱之為「骨氣奇高、詞采華茂」。

  曹植賦作更可顯露他的才華。前期賦作如《游觀賦》、《節游賦》,在表現貴游生活的同時也有一定的人生思考;《寶刀賦》、《槐賦》等詠物小賦托物詠志,相當精緻。後期的《洛神賦》,其情緒之濃烈,氣氛之妙曼,形象之優美,辭藻之雅麗,皆為建安辭賦之冠,更是充分表露了他的才華。

  曹植著述繁富。生前曾自編《前錄》,收78篇,今僅存《前錄自敘》片段。死後魏明帝曹睿為之輯錄作品百餘篇。《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30卷,至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著錄僅10卷。存詩文二百餘篇。今存最早版本為北宋開寶七年(974)刊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又有南宋孝宗年間江西大字刊本,藏於上海圖書館;南宋寧宗嘉定六年(1213)刊本,涵芬樓有影印本;明刊本有李夢陽序刻本,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本,皆為十卷,其中詩、賦、樂府六卷,文四卷。清代丁晏作《曹集詮評》,於十卷之外,另附逸文一卷。近人黃節有《曹子建詩注》,中華書局2008年版;古直有《曹子建詩箋》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年版;余冠英《三曹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年版,皆為選本,全校注本有趙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

5、《孔融集》

  三國孔融撰。孔融(153~208)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字文舉,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孔融於靈帝時「辟司徒楊賜府」,開始步入仕途。侍御史、司空掾、北軍中侯。在職三日,升遷為虎賁中郎將。董卓總攬朝政後,想要廢掉漢少帝,孔融與之言辭激辯,常有匡正之言。董卓懷恨在心,轉任其為議郎,隨後又將孔融派到黃巾軍最為猖獗的北海國(東漢郡國名,治所在今山東昌樂西)為相。因頗有政聲,時人又稱他為「孔北海」。漢獻帝建都許昌後,征孔融為將作大匠,升任少府,後被封為太中大夫。孔融為人恃才負氣,言論往往與傳統相悖,屢屢反對曹操的決定,,如反對恢復肉刑、譏諷曹丕私納袁紹兒媳甄氏、嘲笑曹操征烏桓、反對曹操禁酒。再加上他非常堅定的效忠於日趨式微的漢朝天子,成為當權的曹操推行自己政策的最大障礙之一,最終招來殺身之禍。建安十三年(208),孔融被曹操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等罪名殺之,株連全家,時年55歲。

  孔融是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首,當世名儒,繼蔡邕為文章宗師,備受世人尊重、推崇,孔融讓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孔融是東漢末年一代名儒,亦擅詩歌。魏文帝曹丕十分欣賞孔融文辭,懸賞徵募他的文章,嘆為」揚(雄)、班(固)儔也」(《典論·論文》)。孔融的文章以議論為主,內容大抵為伸張教化,宣揚仁政,薦賢舉能,評論人物,多針對時政直抒己見,頗露鋒芒,個性鮮明,如兩篇《難曹公表制禁酒書》極盡諷刺揶揄之能事。「體氣高妙」,「奮筆直書,以氣運詞」是其最大的特色,但有的文章也不乏深沉委婉的風致,如《與曹公論盛孝章書》、《薦禰衡表》等。他的散文講究辭藻的華美和字句的對稱,具有濃重的駢儷氣息,這是孔融有別於同時其他作家的地方。

  與散文相比較,孔融的詩歌顯得遜色。其《雜詩》第二首抒寫幼子夭折的悲痛,哀婉動人,不失為當時抒情詩中較好的作品。孔融詩歌中較有認識價值的是他的《臨終詩》。

  由於全家被殺和曹操所加的嚴重罪名,孔融的作品大部分流失,《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9卷。又有《春秋雜議難》5卷。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輯有《孔少府集》一卷;近人丁福保輯《漢魏六朝名家集》有《孔文舉集》一卷。今人吳雲有校注本《孔融集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俞紹初輯校《建安七子集》,中華書局2005年出版;吳雲《建安七子集校注》(修訂版),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

6、《王侍中集》

  三國王粲撰。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鄒城)人。出身世家,其祖王暢為漢末清流領袖之一。王粲少有才名,見左中郎將蔡邕於長安,邕倒屐迎之,對賓客說:「此王公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吾家書籍文章,盡當與之」。十七歲時受司徒王允徵辟,為黃門侍郎。後到荊州依附劉表。劉表以王粲其人貌不副其名而且軀體羸弱,不甚見重。劉表死後,王粲勸劉表次子劉琮歸降於曹操。曹操辟王粲為丞相掾,賜爵關內侯,後遷軍師祭酒。魏國既建,拜侍中。其時禮儀舊制,多參與制定。建安22年,隨軍證吳,病卒於道,享年四十一歲。

  王粲是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被稱為「七子之冠冕」。著有詩、賦、論、議近六十篇,而以詩賦見長。其創作可分前後兩個階段。流寓荊州的十六年為前期,主要是哀嘆戰亂、民生凋敝和自己的艱難處境,詩風慷慨悲涼,體現建安風骨。代表作有《七哀詩》和《登樓賦。後期追隨曹操,憂患意識減少而功名意識增多,並與對曹操的讚頌融為一體,如《從軍詩》,這類詩作氣勢磅礴,意興高揚,節奏輕快、文辭流暢,但意義不大。另外還有一些參加曹丕、曹植兄弟貴游活動的詩作,如《雜詩》,應景湊趣而已。

  《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11卷,《漢末英雄記》10卷,《去伐論集》3卷。今存的輯本有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輯有《王侍中集》一卷;楊德周《匯刻建安七子集》收《王仲宣集》四卷;今有俞紹初輯校《建安七子集》,中華書局2005年出版;吳雲《建安七子集校注》(修訂版),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

7、《諸葛武侯集》

  三國諸葛亮撰。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諡為忠武侯,所以被稱為武侯、諸葛武侯,又因其早年外號,也稱「臥龍」或「伏龍」。3歲喪母,8歲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叔父諸葛玄,家於南陽郡鄧縣,位於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諸葛亮在隆中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樂毅比擬自己,人稱「臥龍」。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受之禮,提出著名的《隆中對》,策動孫權、劉備聯盟,於赤壁之戰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他曾舌戰群儒、借東風、智算華容、三氣周瑜,更取得荊州為基本。後奉命率軍入川,於定軍山智激老黃忠,斬殺夏侯淵,敗走曹操,奪取漢中。劉備伐吳失敗,受遺詔託孤,安居平五路,七縱平蠻,六出祁山,最後一次北伐時採取分兵屯田之策,與司馬懿大軍相持百餘日,但不幸因積勞成疾而逝世,享年五十四歲。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敬仰和懷念,也被譽為「千古良相」的典範。諡曰忠武侯。東晉追封他為武興王。

  諸葛亮為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其文學上的代表之作有《出師表》、《建興六年上言》(即《後出師表》)、《正議》等,顯示了作者忠懇勤恪、賢明清正之為人。敘事詳明切著,說理透徹曉暢,感情真摯,不著雕采,樸實無華。

  陳壽曾將諸葛亮的文章、兵書、奏摺編輯成《諸葛亮集》又稱《諸葛氏集》。《三國志》本傳中載有《諸葛氏集目錄》,共二十四篇,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25卷,《諸葛武侯集誡》2卷,《諸葛亮兵法》5卷。今存的輯本有明代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輯有《諸葛丞相集》;清代王士祺《諸葛忠武侯集》,清張澍《諸葛武侯集》;中華書局整理點校本《諸葛亮集》,1960年版;張連科、管淑珍校注《諸葛亮集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出版。

8、《阮步兵集》

  三國阮籍著。阮籍(210~263)字嗣宗,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少年時代,胸懷壯志,目空一切,曾到廣武面對楚漢古戰場慨嘆說:「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隨著司馬氏政治上的得勢和曹魏政權的風雨飄搖,處世態度由積極轉向消極。思想上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采謹慎避禍的態度,生活上則嗜酒任誕,發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與嵇康、劉伶等七人為友,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世稱竹林七賢。但其是非之心並未泯滅,常以青白眼看人,並撰文作賦,對名教禮法大加撻伐。景元四年(263)司馬昭自封晉公,加九錫,仿曹代漢故事,指定阮籍寫「勸進文」。此時好友嵇康已被害,出於自身的軟弱,趁醉揮毫,被譽為神來之筆。由於內心,數月之後,鬱郁而亡。終年五十三歲。

  阮籍是「正始文學」的代表,主要文學成就是詩歌,代表作是五言《詠懷詩》82首。其中有些詩反映了詩人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在種種醉態、狂態掩蓋下的內心的無限孤獨寂寞、痛苦憂憤。有些詩表現了詩人害怕政治風險,希冀避世遠禍的思想面貌;有些詩借古諷今,寄託了對時政的抨擊或感慨,表現了詩人對國事的關切;還有些詩嘲諷了矯揉造作的虛偽的禮法之士。總的來說,阮籍的《詠懷》詩以「憂思獨傷心」為主要基調,具有強烈的抒情色彩。在藝術上多採用比興、寄託、象徵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種「悲憤哀怨,隱晦曲折」的詩風。

  阮籍還長於辭賦和散文。今存賦6篇,其中述志類有《清思賦》、《首陽山賦》,表現了作者超凡絕塵清虛自守的精神境界;詠物類有《鳩賦》、《獼猴賦》,借詠物抒發了自己的懼禍心情,諷刺了虛偽的「禮法之士」。另存散文9篇,其中最長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傳》。文章借著給「大人先生」立傳的機會,激烈地抨擊了統治階級的「禮法」制度,宣洩了內心的積鬱,寄託了自己不與物交、神遊自得的意趣。

  阮籍著作今存賦6篇、散文較完整的9篇、詩90餘首。《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10卷,已佚。新舊唐書皆作5卷。今存輯本有:明薛應旗嘉靖刻本《六朝詩集》收有《阮嗣宗集》3卷;明萬歷十一年南城翁少麓刊刻《漢魏六朝諸家文集》收有《阮嗣宗集》4卷;明代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輯《阮步兵集》1卷;近人丁福保輯《漢魏六朝名家集》收有《阮嗣宗集》4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整理出版了《阮籍集》。注本有近人黃節的《阮步兵詠懷詩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出版;邱鎮京《阮籍詠懷詩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79年版。

9、《嵇中散集》

  三國嵇康著。嵇康(223-263),字叔夜,祖先會稽人,本姓奚,後舉家遷至譙國銍(今安徽宿州市西),此處有嵇山,因而改姓嵇。父為治書侍御史,早逝,嵇康在母、兄的寵愛之下頗受嬌縱,養成任性不羈的性格和疏懶散漫的習氣。出仕後任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因娶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被視為魏宗室,與司馬氏政權採取不合作態度。好友山濤離職時推舉嵇康代己,嵇康為此寫下《與山巨源絕交書》,又冷遇司馬昭心腹鍾會,因此埋下殺機。嵇康的友人呂安被其兄誣為不孝,嵇康挺身而出為其辯護,鍾會勸司馬昭乘機除掉嵇康。當他被捕下獄時,太學生數千人為之請願,要求留下他當老師。臨刑,神色自若,「顧視日影,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於今絕矣』」!奏《廣陵散》一曲,從容赴死,年僅40歲。面對死亡陰影顯得如此從容,不懼己死,而憂美妙音樂的失傳,何等曠達的人生和完美的生命樂章的終結!

  嵇康是正始年間最具魅力的人物,也是江淮靈秀毓積而成的典型代表。在竹林七賢之中,論年長,他不如山濤、阮籍;論文學,鍾嶸的《詩品》將阮籍列為上品,嵇康卻列在中品;論玄學修養,向秀似乎更優;論任誕作風,不及劉伶和阮咸;論官階,山濤最高;論財富,王戎為最,但竹林七賢的領軍人物卻是嵇康,「竹林之遊」即在嵇康的山陽寓所。嵇康要與山濤絕交,山濤卻為此到處讚譽嵇康;嵇康下獄,「豪傑皆隨康入獄」;康去世以後,他的好友向秀撰著名的《思舊賦》,東晉的李充、袁宏、謝萬,南朝的顏延年、沈約、江淹、庾肩吾,唐代的王績,宋代的李清照都曾用各種文字,讚譽過嵇康,在文學史上難得一見。魯迅也深受嵇康的影響,魏晉作家中,「最使他喜歡的作家是孔融和嵇康」。魯迅編校有《嵇康集》,在《紀念劉和珍君》中又提到向秀懷念嵇康的《思舊賦》。

  嵇康在其短暫的一生中寫下了不少富有哲理性的玄學論著和文詞優美的憤世疾俗之作。嵇康為我國古代散文大家,現存文14篇,包括書、論、傳、箴、戒等體,其中論最多,有九篇,皆是長篇論文,主旨皆是闡述玄學命題,也是魏晉玄學家中留存論文最多的一位。其中以兩篇《養生論》和《聲無哀樂論》最為著名。「書」中最出色是《與山巨源絕交書》,書中所云絕交並非真正絕交,而是藉此表明心跡,重點申述不能為官的「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並藉以嘲諷晉朝官場,實際上是宣告與司馬氏的不合作。以口語化散句為主,基本上不用駢偶。另一重要散文著作是《聖賢高士傳》。全書由119篇人物小傳和贊組成,現存60多篇。這一專著的思想價值就在於顛覆傳統:傳統的聖賢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皆未列入其中,而老子、莊子、巢父、許由、接輿、長沮、桀溺,甚至襄城小童悉有傳,作者心目中的聖賢就是這批高蹈隱逸、鄙棄名利、傲視權貴的高士。這與他「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湯武而薄周孔」的思想是一致的。全書敘事簡潔精要,往往三言兩語,人物情態、性格畢現,

  嵇康今存詩五十餘首,其中以四言詩最多,占今存詩作三分之二以上,而且成就也在諸體之上,其代表作為《贈秀才入軍》、《雜詩》、《秋胡行》、《憂憤詩》等。《贈秀才入軍》共18首,並非盡寫從軍之事,也有敘說友誼,更多的是抒寫玄學理趣,如第十四首;《秋胡行》七首,主要抒發對社會險惡的感受,內中亦多哲理思考。嵇康五言詩較少,其中以《述志》和《贈秀才詩》較有特色。

  《嵇康集》在五代梁時有十五卷,隋代存十三卷,另有《春秋左氏傳音》三卷。皆見於《隋書·經籍志》,兩唐書著錄為15卷。南宋時佚。今存輯本有:明黃省曾嘉靖刻本;明薛應旗嘉靖刻本《六朝詩集》收有《嵇中散集》1卷;明代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輯《嵇中散集》1卷;吳寬《叢書堂抄本》匏庵手校本,據云抄自宋本;魯迅以吳寬抄本為底本,校以各本,於1924年編成《嵇康集》10卷(收入1938年出版的《魯迅全集》);戴明揚校注的《嵇康集》則以黃省曾刻本為底本,校以各本,並作注;夏明釗有《嵇康集譯註》,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陸士衡集》

  西晉陸機著。陸機(261~303),字士衡,因做過平原內史,世稱陸平原,文集又稱《陸平原集》江蘇上海人。三國時吳國世家之子,祖父是陸遜,父親是陸抗。在他二十歲的時候,吳國被滅,他閉門讀書,一連十年。最後寫了《辯亡論》兩篇,作為對故國興亡的一番檢討。陸機後來入晉朝做官,不幸捲入晉室內爭,一度下獄論死,遇赦生還。晉惠帝時候,晉室又內爭,陸機帶兵戰敗,為人所構陷,遂被殺。他的弟弟陸雲、陸耽,和兒子陸蔚、陸夏,同時被害。臨刑時對弟弟陸雲嘆道:「華亭鶴唳,復得聞歟?」死時年四十三歲。

  陸機是太康詩壇代表,與弟弟並稱「二陸」。詩作內容以贈答為主,體現他積極用世的人生態度。講求形式的華美整飭,以其深厚的學力、繁縟的辭藻、純熟的技巧,表現一種雍容華貴之美。政論文《辨亡論》、《五等論》以及賦作《豪士賦》都意在歷史政治的探討,體現重儒輕道、蔑棄玄虛的創作傾向,這在一位追求老莊宣言的西晉作家群中顯得很另類,陸機文學個性重要性亦在此。在文學風格上,張華對陸機說:「人之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由此可看出他「天才秀逸,辭藻宏麗」的一面。陸機的《文賦》最能代表他的文學論。它表現了西晉文學思潮的重要傾向,也是陸機本人創作經驗的總結。它基本擺脫了以文學政教功能為核心的論說模式,改以創作論為主體,這是《文賦》的主要價值所在。

  據《晉書·陸機傳》載,陸機所作詩、賦、文章,共300多篇。《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14卷,又著錄《吳章》2卷,《晉紀》4卷,《洛陽記》1卷,《連珠》1卷;兩唐書著錄有集15卷;鄭樵《通志》著錄47卷,今已佚。今存輯本有:南宋徐民瞻得遺文10卷,與陸雲集合刻為《晉二俊文集》此為最早輯本;明薛應旗嘉靖刻本《六朝詩集》收有《陸士衡集》7卷;明萬歷十一年南城翁少麓刊刻《漢魏六朝諸家文集》收有《陸士衡集》10卷;明代人張溥所輯《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有《陸平原集》2卷;今有金濤聲點校的《陸機集》,中華書局1982年版;注釋本有郝立權《陸士衡詩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年譜有姜亮夫《陸平原年譜》,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

11、《陸士龍集》

  西晉陸雲著。陸雲(262~303),字士龍,陸機之弟。他年少時即有文采,因其文學成就而與其兄陸機並稱為「二陸」。成都王司馬穎任命為清河內史。司馬穎討齊王司馬冏時,以陸云為前鋒都督。司馬冏伏誅,升云為大將軍右司馬。司馬穎志驕政衰,陸雲屢以正言逆旨。及陸機兵敗被冤殺,陸雲也一起遇害,時年四十二。有二女,無男。陸雲愛才好士,多所舉薦。死後,門生故吏迎葬於清河。

  「二陸」文才,各有長短,劉勰曾評論說:「士衡才優,而綴辭尤繁;士龍思劣,而雅好清省」(《文心雕龍》)。比起乃兄,才華雖不及,但語言要清雅省凈。陸雲自言「四言五言,非所長,頗能作賦」。今存賦六篇,本人最得意的是《歲暮賦》,其中既有歲月之嘆,又有人生感慨,寫出亂世、歲暮、遊子鄉思等複雜心態,可視為作者感情的真實流露。風格上既重辭采,又好模擬,與乃兄風格相近。

  陸雲存詩並不少,有130多首,其中四言占絕大部分。多為讚頌、應酬,空洞平庸。五言不多,確有一定特色,如《答兄平原詩》、《答張士染詩》,皆朗練鮮凈,情感深沉。

  《晉書》本傳載其所著文章349篇,又撰《新書》十篇。《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陸雲集》12卷;兩唐書皆著錄有集10卷,已佚。今存輯本有:南宋徐民瞻得遺文10卷,與陸機集合刻為《晉二俊文集》。其中賦一卷,詩三卷,誄、頌、騷三卷,書啟三卷;明薛應旗嘉靖刻本《六朝詩集》收有《陸士龍集》4卷;明萬歷十一年南城翁少麓刊刻《漢魏六朝諸家文集》收有《陸士龍集》10卷;明代人張溥所輯《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有《陸清河集》2卷;中華書局1988年出版黃葵校點的《陸雲集》。

12、《陶靖節集》

  東晉陶淵明著。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入劉宋後改名潛,字符亮,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先生,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作過太守。但父親早死,到陶淵明時家勢已漸漸衰落。他年輕時曾懷有「大濟於蒼生」的壯志,又因家境貧寒,二十九歲時走上仕途,歷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令等下級官職,每次時間都很短。因「質性自然」,不願「以心為形役」、不肯「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而解綬去職,四十一歲還家歸隱,過起了自由閒適的田園生活。日子雖然過得很艱苦,卻能安貧樂道,忘懷得失。「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最後在貧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三歲。卒後友人私諡「靖節徵士」。

  陶淵明是漢魏南北朝800年間最傑出的詩人,也是傑出的辭賦家和散文家。深受後世文人客推崇,歐陽修甚至認為「兩晉無文章,惟《歸去來兮》而已」;朱光潛認為可以和陶淵明比擬的,前只有屈原,後只有杜甫。

  陶淵明今存詩125首。其中四言詩9首,五言詩116首。文12篇,其中辭3篇,韻文5篇,散文4篇。其詩歌內容可分為飲酒詩、詠懷詩和田園詩三大類。其中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陶淵明有「田園詩人」之稱,也是田園詩派的鼻祖。這類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鄙夷功名利祿的高遠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節操,對淳樸的田園生活的熱愛,這在陶淵明出現之前,文學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門閥制度和觀念森嚴的社會裡顯得特別可貴。陶淵明的田園詩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頓狀況的。代表作有《歸園田居》、《飲酒》等。他的《桃花源詩並記》描繪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表現了詩人對現存社會制度徹底否定與對理想世界的無限的高度。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創者。它以真摯的感情、純樸自然的語言、高遠拔俗的意境,為中國詩壇開闢了新天地,並直接影響到唐代田園詩派。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大量寫飲酒詩的詩人。他的《飲酒》20首以「醉人」的語態或指責是非顛倒、毀譽雷同的上流社會;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險惡;或表現詩人退出官場後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現詩人在困頓中的牢騷不平。其中的《述酒》,即以比喻手法隱晦曲折地記錄了這一篡權易代的過程。對晉恭帝以及晉王朝的覆滅流露了無限的哀惋之情,透露出他對世事不能忘懷的精神。

  詠懷詩以《雜詩》12首,《讀山海經》13首為代表。《雜詩》12首多表現了自己歸隱後有志難騁的政治苦悶,抒發了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人格。可見詩人內心無限深廣的憂憤情緒。《讀山海經》13首借吟詠《山海經》中的奇異事物表達了同樣的內容,如第10首借歌頌精衛、刑天的「猛志固常在」來抒發和表明自己濟世志向永不熄滅。

  陶淵明現存文章有辭賦3篇、韻文5篇、散文4篇,共計12篇。總的來說,陶文數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詩。辭賦中《歸去來兮辭》是陶淵明辭官歸隱之際與上流社會公開決裂的政治宣言,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和隱居生活的嚮往和熱愛。文章將敘事、議論、抒情巧妙地融為一體、創造出生動自然、引人入勝的藝術境界;語言自然樸實,洗盡鉛華,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傳記類有《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與子儼等疏》等名作。

  《隋書·經籍志》著錄有「宋徵士陶潛集九卷」;陽休之加附錄編為十卷本,其中詩4卷,賦1卷,文3卷,集《聖賢群輔錄》2卷。宋本中最重要的是僧思悅據蕭統《文選》本、參校宋代宋庠刊定本,重加編訂的十卷本,此是今日所見諸本的母本。今存之本有:李公煥本、何孟春本、汲古閣本、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本,張爾公本、毛晉綠君亭本、何焯校本、陶澍《靖節先生集注》、吳瞻泰《陶詩匯注》等。近代學者整理注釋的本子有:古直《陶靖節詩箋定本(層冰草堂從書本),丁福保《陶淵明詩箋注》上海醫學書局1929年版,王瑤《陶淵明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年版,逯欽立《陶淵明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

13、《鮑參軍集》

  南朝宋代詩人鮑照著。鮑照(約415年~470年),字明遠,東海(今江蘇連雲港市)人。家世貧賤,曾向臨川王劉義慶獻詩,得到賞識,被任命為國侍郎,後遷為左常侍。歷任永安令、海虞令、太學博士兼中書舍人、秣陵令、永嘉令。孝武帝大明五年,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任鮑照前軍參軍。世稱鮑參軍。劉子頊後來參加劉子勛反對劉彧的宮廷鬥爭,戰敗被賜死,鮑照亦為亂兵所殺。

  鮑照是南北朝時期文人中成就最高的詩人,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李白曾把鮑照比作「鳳與麟」,杜甫形容李白的詩歌是「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長於樂府詩,最有名的有雜言樂府《擬行路難》18首,五言樂府《代出薊北門行》、《代白頭吟》等。這些詩作廣泛地反映社會生活,抒發自己沉淪下寮的憤懣和不平。藝術上能吸收民歌的精華,剛健清新,感情豐沛,形象鮮明,並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與當時歌功頌德的廟堂詩以及遊山玩水、談玄理、慕神仙的時代風尚迥然不同對唐代的李白、高適、岑參等人的創作有一定的影響。

  鮑照也是著名的辭賦家和駢文作家。他的《蕪城賦》古樸、奇峭、蒼勁,在南朝抒情小賦中極為難得。駢文《登大雷岸與妹書》即景抒情,情景交融,語言上刻意追新又不流於生僻,華美中顯露挺拔的古氣,是傳頌千古名篇。《步瓜山揭文》則是篇借寫景來諷刺現實。

  《鮑參軍集》為南齊永明年間虞炎奉文惠太子蕭長懋之命所編,10卷。其中賦2卷,詩6卷,文2卷。現存鮑照集以《四部叢刊》影印明毛斧季校本《鮑氏集》為較早。明代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鮑參軍集》最為流行。鮑照集的注釋,始於清末的錢振倫,他的注本沒有來得及刊行。近人黃節在錢注基礎上作了補註,稱《鮑參軍詩注》,今人錢仲聯作《鮑參軍集注》,附有《鮑照年表》。

14、《謝宣城集》

  南齊詩人謝脁著。謝脁(464~499年),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世族,母為宋文帝第五女長城公主。少有文才,《南齊書》本傳稱他「少好學,有美名,文章清麗」。先後做過豫章王蕭嶷太尉行參軍、隨王蕭子隆的文學,又是竟陵王蕭子良的八友之一。明帝時曾掌中書詔誥。建武二年(495)任宣城太守,世稱「謝宣城」。後任尚書吏部郎。東昏侯永元元年(499)始安王蕭遙光謀取帝位,謝脁遭誣陷,下獄死。

  謝脁是南齊永明體詩的代表作家。他和沈約、王融等人提出詩歌聲韻上的「八病」之說,開創了永明體,對近體詩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他在詩歌創作上的主要成就是發展了山水詩。謝脁的山水詩與謝靈運齊名,世稱二謝;又因謝脁與謝靈運同宗,故又稱大小謝。大謝(靈運)的山水詩尚未脫離玄言詩風的影響,模山范水後總留有玄理的色彩;小謝(脁)的山水詩則完全是自然山水的描繪,玄理成分已消除殆盡。謝脁的詩語言精美、音韻和諧,體現了永明體詩歌的特點。如「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晚登三山還望京邑》);「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等,清新俊逸,精警工麗,是千古傳誦的名句。今存詩200餘首。

  《隋書·經籍志》著錄《謝脁集》12卷,《謝脁逸集》1卷,均佚。明人輯有《謝宣城集》。現存五卷本,系宋代樓照所刻,其中賦、樂歌、四言詩一卷,鼓吹曲一卷,五言詩三卷。清代吳騫刻本,校勘甚精。今人曹融南有《謝宣城集校注》。

15、《昭明太子集》

  南朝梁代蕭統著。蕭統(501~531),字德施,小字維摩,南朝梁代文學家,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梁武帝蕭衍長子、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諡號「昭明」,故後世又稱「昭明太子」。蕭統少時即有才氣,且深通禮儀,性情純孝仁厚,喜慍不形於色。蕭統對文學頗有研究,招集文人學士,廣集古今書籍三萬卷,編集成《文選》三十卷。《文選》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文學作品選集,選編了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種文體代表作品,對後世有較大影響。舊時讀書人有「《文選》爛,秀才半」的說法。其「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的選文準則,亦為後世推崇。

  蕭統著有《文集》二十卷,宋末已佚,現存五卷,系後人輯刻,其中賦、古樂府一卷,文四卷。

16、《江文通集》

  南朝江淹著。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學家,歷仕三朝。濟陽考城(今河南民權)人,少時孤貧好學六歲能詩,十三歲喪父,家境貧寒,二十歲左右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歷仕南朝宋、齊、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齊高帝蕭道成執政,任江淹為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事,大受重用,後遷中書侍郎、廬陵內史、尚書左丞、國子博士、宣城太守、秘書監諸職。梁武帝蕭衍代齊後,江淹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封醴陵侯。去世時,梁武帝為他素服舉哀,諡曰憲伯。《梁書》、《南史》有傳。

  中年以後,江淹官運亨通,官運的高峰卻造就了他創作上的低潮,富貴安逸的環境,使他才思減退,到齊武帝永明後期,他就很少有傳世之作,故有「江郎才盡」之說。江淹是南朝辭賦大家,與鮑照並稱。江淹的《恨賦》、《別賦》與鮑照的《蕪城賦》、《舞鶴賦》可說是南朝辭賦的佳作。江淹又是南朝駢文中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與鮑照、劉峻、徐陵齊名。《詣建平王書》、《報袁叔明書》、《與交友論隱書》等,均為當時名篇。江淹的詩作成就雖不及他的辭賦和駢文,但也不乏優秀之作,其特點是意趣深遠,善於擬古。

  江淹的作品,據《梁書·江淹傳》的記載,「凡所著述百餘篇,自撰為前後集」《隋書·經籍志》記載:「《江淹集》九卷,《江淹後集》十卷。」《舊唐書》記載是「《江淹前集》十卷,《江淹後集》十卷」。唐朝之後,大多記載為十卷。明人胡之驥著有《江文通集匯注》。中華書局1982年出點校本,由李長路、趙威點校。

17、《何水部集》

  南朝梁代何遜著。何遜(?~518)字仲言。東海郯人(今屬山東省蒼山縣長城鎮)。據說8歲就能作詩,20歲左右被舉為秀才。當時名詩人范雲見到他的試策,大加稱讚,就此結為」忘年之交」。沈約也很欣賞他的詩。他出身貧寒,仕途很不得志。梁武帝天監中,曾任建安王蕭偉的記室,又任過安成王蕭秀的幕僚,還兼任過尚書水部郎。晚年在廬陵王蕭續幕下任職,再度去江州,病逝後葬於今山東省蒼山縣長城鎮。後人稱」何記室」或」何水部」。字仲言,東海郯(今山東省蒼山縣長城鎮)人,何承天曾孫,宋員外郎何翼孫,齊太尉中軍參軍何詢子。八歲能詩,弱冠州舉秀才,官至尚書水部郎,世稱「何水部」。詩與陰鏗齊名,世號「陰何」。文與劉孝綽齊名,世稱「何劉」。今存詩一百一十餘首,多為贈答及紀行之作,擅長抒寫離情別緒及描繪景物,其特點在於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描寫襯托出作者的主觀感受,往往寓目即書,不喜用典故,寫景抒情極為精妙,格調清新婉轉,為杜甫所推許。

  何遜身後由同時人王僧孺編定集八卷,《隋書·經籍志》著錄為七卷。此書最晚至五代時已殘缺。宋代黃伯思《東觀餘論》載《何遜集》有後晉天福本二卷,有詩無文。今所見刻本以明正德間刊本為早,繼有薛應旗刊本、張燮刊本和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其中賦1篇,箋、書11篇。樂府4首,詩97首,聯句16首。中華書局1980年出版《何遜集》,增加佚詩《傷徐主簿》三首,《送司馬長沙》一首和張紘等三篇序跋。

18、《庾子山集》

  南朝庾信著。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早年與徐陵一起為宮體文學的代表作家,被稱為「徐庾體」。梁元帝時奉命出使西魏,被強迫羈留北方,官至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北周代魏後,更遷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侯。庾信一方面身居顯貴,被尊為文壇宗師,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國鄉土,為自己身仕敵國而羞愧,以此至老死。

  庾信創作以他四十二歲時出使西魏為界,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前期在梁,作品多為宮體性質,輕艷流蕩,富於辭采之美。羈留北朝後,詩賦大量抒發了自己懷念故國鄉土的情緒,以及對身世的感傷,風格也轉變為蒼勁、悲涼。所以杜甫說:「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戲為六絕句》)其詩歌代表作有《擬詠懷》27首,蒼勁沉鬱。辭賦方面的成就並不亞於詩歌,他的抒情小賦如《枯樹賦》、《竹杖賦》、《小園賦》和《傷心賦》等,都是傳誦的名作,著名的《哀江南賦》是其代表作。

  以《四部叢刊》影印明代屠隆本為最早,十二卷;朱曰藩刊本,僅六卷,有詩無文;明代張溥所刻《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本,稱《庾開府集》。《庾信集》較早的注釋本是清代吳兆宜所注十卷本;稍後有倪璠注本十六卷,附有年譜;今本中華書局1980年版《庾子山集注》采清人倪璠注本,今人徐逸民點校。

19、《徐孝穆集》

  南朝詩人徐陵著。徐陵(507~583)字孝穆,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早年即以詩文聞名。八歲能文,十二歲通《莊子》、《老子》。長大後,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蕭衍時期,任東宮學士,常出入禁闥,為當時宮體詩人,與庾信齊名,並稱「徐庾」。入陳後歷任尚書左僕射,中書監等職,繼續宮體詩創作,詩文皆以輕靡綺艷見稱。至德元年去世,時年七十七,諡曰章。徐陵最大的文學功績是在梁中葉時選編了一部詩歌總集《玉台新詠》。

  《徐孝穆集》三十卷,已佚,今存六卷,系後人所輯。其中詩賦1卷,文5卷。清代吳兆宜有箋注本,稽考較詳。末附徐文炳《徐孝穆備考》,於吳注多所補正。

20、《東皋子集》

  初唐著名詩人王績著。王績(約590~644),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隋末舉孝廉,除秘書正字。不樂在朝,辭疾,復授揚州六合丞。時天下大亂,棄官還故鄉。唐武德中,詔以前朝官待詔門下省。貞觀初,以疾罷歸河渚間,躬耕東皋,自號「東皋子」。性簡傲,嗜酒,能飲五斗,自作《五斗先生傳》,撰《酒經》、《酒譜》。其詩近而不淺,質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曠懷高致,直追魏晉高風。被後世公認為是五言律詩的奠基人,扭轉齊梁餘風,為開創唐詩做出重要貢獻,在中國詩歌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除好酒外,王績還好彈琴,曾「加減舊弄」,改編琴曲《山水操》,為世人所賞。又精於占卜算卦,兼長射覆。

  《王無功文集》五卷,現存三卷,其中詩、文、賦各一卷。有影印明抄本;清孫星衍刻《王無功集》三卷,與明抄本略不同,另附補遺二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王無功集》五卷匯校本,韓理洲點校。

21、《杜審言集》

  初唐詩人杜審言著。杜審言(約645~708),字必簡,襄州襄陽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元年(670年)進士,為隰城尉。後轉洛陽丞。武后聖曆元年(公元698年),坐事貶吉州司戶參軍。武則天很欣賞他的詩文,授著作佐郎,官至膳部員外郎。後因勾結張易之兄弟,被流放到峰州。不久,召回任國子監主簿、修文館直學士。中宗景龍二年(公元708年)卒,贈著作郎。杜審言很有才華,但恃才傲世。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合稱「文章四友」。工於五律,格律謹嚴,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詩多為寫景、唱和及應制之作,樸素自然,以渾厚見長。他的五律《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被明朝的胡應麟讚許為初唐五律第一。他的五言排律《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東》,長達四十韻,為初唐近體詩中第一長篇。

  《新唐書·藝文志》載有文集10卷,已佚。現存最早的《杜審言集》是宋刻本,1卷,收詩43首;明嘉靖年間有銅活字本《杜審言集》和張遜業刻本《十三家唐詩·杜審言集》皆為2卷,但收詩同一卷宋刻本。《全唐詩》亦為1卷。今人徐定祥有《杜審言詩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22、《王子安集》

  初唐詩人王勃著。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當時以詩文與於龍齊名,並稱「王於」,亦稱「初唐二傑」,也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並稱「初唐四傑」。王勃才華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贊為神童,向朝廷表薦,對策高第,授朝散郎。干封初(666)為沛王李賢征為王府侍讀,兩年後,因戲為《檄英王雞》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隨即出遊巴蜀。咸亨三年(672),補虢州參軍,因擅殺官奴當誅,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貶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親,渡海溺水,驚悸而死。

  王勃的文學主張崇尚實用,批評當時文壇盛行以上官儀為代表的浮艷詩風,其創作「壯而不虛,剛而能潤,雕而不碎,按而彌堅」,對轉變風氣起了很大作用。

  王勃今存詩80多首,賦和序、表、碑、頌等文90多篇。王勃的文集,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種本子,皆不傳。現有明崇禎中張燮搜輯彙編的《王子安集》16卷。其中賦2卷,詩1卷,文13卷;清同治年間蔣清翊著《王子安集箋注》,分為20卷。此外,楊守敬《日本訪書志》著錄卷子本古鈔《王子安文》1卷,並抄錄其中逸文13篇(實為12篇,其中6篇殘缺);羅振玉《永豐鄉人雜著續編》又輯有《王子安集佚文》1冊,共24篇,即增楊氏所無者12篇,且補足楊氏所錄6篇殘缺之文。羅氏序文中還提及日本京都「富岡君(謙藏)別藏《王子安集》卷廿九及卷三十」。按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部影印唐鈔本第1集有《王勃集殘》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當即富岡所藏本。清宣統三年(1911年),刊姚大榮《惜道味齋集》有《王子安年譜》。

23、《盈川集》

  初唐詩人楊炯著。楊炯(公元650年~692年)弘農華陰(今屬陝西)人,排行第七。初唐四傑之一。11歲被舉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應制舉及第,授校書郎。後又任崇文館學士,遷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685年),降官為梓州司法參軍。天授元年(690年),任教於洛陽宮中習藝館。如意元年(692年)秋後改任盈川縣令,吏治以嚴酷著稱,死於任所。因此後人稱他為「楊盈川」。

  楊炯與王勃、盧照鄰共同反對宮體詩風,主張「骨氣」「剛健」的文風。他的詩也如「四傑」其它詩一樣,在內容和藝術風格上以突破齊梁「宮體」詩風為特色,在詩歌的發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他的詩篇不多,以邊塞詩著名,如《從軍行》、《出塞》、《戰城南》、《紫騮馬》等,均為國立功的戰鬥精神,氣勢軒昂,風格豪放。其它唱和、紀游的詩篇則無甚特色,且未盡脫綺艷之風。另存賦、序、表、碑、銘、志、狀等50篇。張說謂「楊盈川文思如懸河注水,酌之不竭,既優於盧,亦不減王」。楊炯亦自謂「愧在盧前,恥居王后」,當時議者亦以為然。今存詩33首,五律居多。

  《舊唐書》本傳謂其有文集30卷;《郡齋讀書志》著錄《盈川集》20卷,今均不傳。明萬曆中童佩搜輯彙編有《盈川集》10卷,附錄1卷。崇禎間張燮重輯為13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有《楊炯、盧照鄰集》徐明霞點校。

24、《幽憂子集》

  初唐詩人盧照鄰著。盧照鄰(632年~695年)字升之,自號幽憂子,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初唐四傑」之一。盧照鄰幼小聰慧,博學能文。高宗永徽五年(654),為鄧王李裕府典簽,甚受愛重,鄧王曾對人說:「此吾之相如(司馬相如)也。」高宗干封三年(668)初,調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秩滿,漫遊蜀中。離蜀後,寓居洛陽。曾被橫禍下獄,因友人救護得免。後染風疾,居長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藥中毒,手足殘廢。徙居陽翟具茨山下,預築墳墓,偃臥其中。終因疾病的痛苦,投潁水自殺。盧照鄰曾求醫於孫思邈。孫以為郁怒所致,無法根治。

  盧照鄰工詩,尤其擅長七言歌行,對推動七古的發展有貢獻。楊炯譽之為「人間才傑」(《已子安集序》)。代表作《長安古意》,詩筆縱橫奔放,富麗而不浮艷,為初唐膾炙人口的名篇,但仍未擺脫六朝詩風影響。

  《舊唐書》本傳及《朝野僉載》都說盧有文集20卷。《崇文總目》等宋代書目均著錄為10卷。今存其集有《盧升之集》和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均為7卷。《全唐詩》編錄其詩2卷。徐明霞點校《盧照鄰集》即據7卷本《幽憂子集》,並作《補遺》。傅璇琮著有《盧照鄰楊炯簡譜》。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有《楊炯、盧照鄰集》,徐明霞點校。

25、《駱賓王文集》

  初唐詩人駱賓王著。駱賓王(約627~約684)字觀,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初唐四傑」之一,又與富嘉謨並稱「富駱」。幼聰慧,被譽為「江南神通」,據說是七歲時作的「詠鵝」,流傳很廣。唐龍朔初年,駱賓王擔任道王李元慶的屬官。後來相繼擔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儀鳳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職。曾經被人誣陷入獄,被赦免後出任地方官臨海縣丞,所以後人也稱他駱臨海。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他做為秘書,起草了著名的《討武氏檄》。新、舊《唐書》有傳。

  駱賓王在四傑中詩作最多,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為初唐罕有的長篇,當時以為絕唱。駱還曾久戍邊塞,寫有不少邊塞詩,開有唐一代邊塞詩的先河。其駢文在才華艷發、詞采贍富之中,寓有一種清新俊逸的氣息。無論抒情、說理或敘事,都能運筆如舌,揮灑自如。《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便是其中的代表。其中「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二句,頗能激發唐朝舊臣對故君的懷念。據說武后讀到了這兩句曾驚嘆「宰相安得失此人!」(《新唐書》本傳)足見其震撼力!

  《駱賓王集》,最早為唐中宗時郗雲卿所輯,10卷,其中賦1卷,詩4卷,文5卷,已佚。明、清流行的有4卷本、6卷本和10卷本,所收篇目大致相同,均為後人重輯。清人陳熙晉《駱臨海集箋注》十卷本最為完善,有中華書局1980年排印本。

26、《陳伯玉集》

  初唐詩人陳子昂著。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武則天光宅元年(684)進士,歷仕武則天朝麟台正字,升任右拾遺,後世稱陳拾遺。隨武攸宜東征契丹,多次進諫,未被採納,卻被斥降職。聖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鄉,不久父死。居喪期間,權臣武三思指使射洪縣令段簡羅織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獄中。

  陳子昂在文學方面針對初唐的浮艷詩風,力主恢復漢魏風骨,反對齊、梁以來的形式主義文風。共存詩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詩38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風格樸質而明朗,格調蒼涼激越,標誌著初唐詩風的轉變,友人盧藏用說他「橫制頹波。天下翕然質文一變」(《陳伯玉文集序》)。但他的部分詩篇,還存在著語言比較枯燥、形象不夠鮮明的缺點。

  盧藏用為之編次遺文10卷。今存《陳伯玉文集》是經後人重編的。刻本中以明弘治間楊澄校刻楊春本《陳伯玉文集》10卷收輯作品比較多,並附錄《新唐書》本傳等有關材料。《四部叢刊》本即據此本影印。《世界文庫》本,曾據明、清各本作過若干校訂。今人徐鵬校點《陳子昂集》,以《四部叢刊》本為底本,校以《全唐詩》、《全唐文》、《文苑英華》等書,補入詩文10餘篇,成為較完備的本子。共十卷,其中詩賦2卷,文8卷,補遺1卷,附錄1卷,並附今人羅庸《陳子昂年譜》。

27、《曲江張先生文集》

  唐代宰相張九齡著。張九齡(678~740)字子壽,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七歲知屬文,唐中宗景龍初年進士,始調校書郎。玄宗即位,遷右補闕。唐玄宗開元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母喪奪哀,拜同平章事。後罷相,為荊州長史。他是唐代有名的賢相;舉止優雅、風度不凡。自張九齡去世後,唐玄宗對宰相推薦之士,總要問「風度得如九齡否?」為人有膽識、有遠見,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卒諡「文獻」。

  張九齡詩歌成就頗高,獨具「雅正沖淡」的神韻。早年詞采清麗,情致深婉,被貶後風格轉趨樸素遒勁。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其《感遇》、《望月懷遠》等更為千古傳頌。對嶺南詩派的開創起了啟迪作用,被譽為「嶺南第一人」。

  有《曲江集》二十卷。其中頌、贊、賦1卷,詩4卷,文15卷。有影印明刻本;又有清代張世偉刻《唐丞相曲江張文獻集》12卷,《千秋金鑒錄》5卷,附錄1卷。

28、《沈佺期集》

  唐代著名詩人沈佺期著。沈佺期(約656~約714或715),字雲卿,相州內黃人。相州內黃(今屬河南)人。上元二年(675)進士及第。任協律郎長安中,累遷通事舍人,預修《三教珠英》,轉考功員外郎。曾因受賄入獄。出獄後復職,遷給事中。中宗即位,因諂附張易之,被流放驩州。神龍三年(707),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館直學士,常侍宮中。後歷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開元初卒。

  沈佺期善屬文,尤長七言之作。其《獨不見》是一首較早出現的優秀七言律詩。他與宋之問對詩的聲律化有重大貢獻:建安後,訖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佺期與宋之問,尤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准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號為「沈宋」。

  沈佺期原有文集10卷,已散佚。明人輯有《沈佺期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中華書局2001年版《沈佺期、宋之問集校注》,陶敏、易淑瓊校注。附《沈佺期、宋之問簡譜》、「沈宋詩集評」。

29、《宋之問集》

  唐代著名詩人宋之問著。宋之問(656?~712),字延清,一名少連,汾州(今山西汾陽市)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縣)人。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上元二年(675年),以才名分直內文學館、入崇文館充學士,洛陽西入閣。武周時期,宋之問不僅扈從武后朝會游豫,而且奉承武后近幸的媚臣外戚宴樂優遊,自感「志事僅得,形骸兩忘。」在武后晚年先後轉任尚書監丞、左奉宸內供奉,巴結武后媚臣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唐睿宗即位後,以宋之問嘗附二張及武三思詔流欽州(今廣西欽州市東北),後以赦改桂州。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宋之問於先天元年(712年)八月,被賜死於徙所。

  作為詩人,宋之問年輕時即已知名,「尤善五言詩,其時無能出其右者。」其名作如江亭晚望》、《晚泊湘江》、《題大庾嶺北驛》、《度大庾嶺》等皆清新坦易,抒情真摯,暢美如畫。他與沈佺期對詩的聲律化有重大貢獻,並稱「沈宋」。

  《宋之問集》2卷,其中賦、五七言古詩1卷,五七言近體1卷。有影印明刻本流行。中華書局2001年版《沈佺期、宋之問集校注》,陶敏、易淑瓊校注。附《沈佺期、宋之問簡譜》、「沈宋詩集評」。

30、《李太白集》

  唐代著名詩人李白著。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南),出生於蜀郡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另有說法稱出生於西域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二十歲時隻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應山(今湖北省廣水市)。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到齊、魯各地,並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省濟寧市)。天寶元年(742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李白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震天下。李白初因才氣為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兵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若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繼承陳子昂的文學主張,以恢復詩騷傳統為已任,曾說「梁陳以來,艷薄斯極,沈休文又尚以聲律,將復古道,非我而誰歟?」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像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豪放是李白詩歌的主要特徵。善於憑藉想像,以主觀現客觀是李白詩歌浪漫主義藝術手法的主要手段。現實事物、自然景觀、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夢中幻境,無不成為他想像的媒介。他常常藉助想像,超越時空,將現實與夢境、仙境,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交織一起,再現客觀現實。李白最擅長的體裁是七言歌行和絕句。七言歌行篇幅長、容量大,形式自由,宜於表達詩人矛盾複雜的思想,抒發奔放恣肆的才情,而李白的七言歌行又採用了大開大合、跳躍宕盪的結構。詩的開頭常突兀如狂飆驟起,而詩的中間形象轉換倏忽,往往省略過渡照應,似無跡可循,詩的結尾多在感情高潮處戛然而止。李白詩歌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有《李太白集》30卷。其中古賦1卷,詩24卷,文4卷,詩文拾遺1卷。清代王琦有輯注本,重加編訂,並增附錄6卷,注釋頗為詳備,現有中華書局1977年版;另外。宋代楊齊賢、元代蕭士贇《分類補註李太白集》;明代胡震亨《李詩通》也很有價值。

31、《杜工部集》

  唐代著名詩人杜甫著。杜甫(712~770),原籍湖北襄陽,河南鞏縣(今鞏義市)人。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盛唐大詩人,世稱「詩聖」。因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或「杜拾遺」。生於河南鞏縣。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三十五歲以前讀書與遊歷。天寶年間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安祿山與史思明)開始,他流亡顛沛,竟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干元二年(759),他棄官西行,最後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

  杜甫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揭露和批評。他同情人民,甚至情願為解救人民的苦難做出犧牲。杜甫存詩1500多首,有《杜工部集》傳世,杜甫的詩篇流傳數量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以最普通的老百姓為主角,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

  杜詩風格,基本上是「沉鬱頓挫」,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鍊字鍊句。同時,其詩兼備眾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他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鍊字鍊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杜甫死後受到樊晃、韓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揚。杜詩對元白的「新樂府運動」的文藝思想及李商隱的近體諷喻時事詩影響甚深。但杜詩受到廣泛重視,是在宋以後。王禹偁、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遊等人對杜甫推崇備至,文天祥則更以杜詩為堅守民族氣節的精神力量。杜詩的影響,從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藝的範圍。生平詳見《舊唐書》卷一九〇。

  有《杜工部集》傳世,宋代王洙編,20卷,補遺1卷。歷代注本很多,以清代仇兆鰲《杜詩詳註》較為完備。分25卷,其中詩23卷,賦、表等雜著2卷,並附有年譜和諸家集序、題詠等,有中華書局1979年排印本。另外清代錢謙益的《杜工部集箋注》、楊倫《杜詩鏡銓》也是較好的注本。

32、《王右丞集》

  唐代著名詩人王維著。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祖籍山西祁縣,青少年時期即富於文學才華。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第,為大樂丞。因故謫濟州司倉參軍。後歸至長安。開元二十二年張九齡為中書令,王維被擢為右拾遺。二十四年(736)張九齡罷相,次年貶荊州長史。李林甫任中書令,這是玄宗時期政治由較為清明到日趨黑暗的轉折點。王維對張九齡被貶,感到非常沮喪,但他並未就此退出官場。開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後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選,天寶中,王維的官職逐漸升遷。安史亂前,官至給事中。安史之亂中被賊軍捕獲,被迫當了偽官。亂後受貶官處分。其後又升至尚書右丞之職。四十多歲的時候,他特地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縣輞川營造了別墅,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據《舊唐書》記載:「在京師,長齋,不衣文采,日飯十數名僧,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惟茶鐺藥臼,經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後,焚香獨坐,以禪頌為事。」儼然是一位僧侶了。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

  王維多才多藝,詩書畫都很有名,音樂也很精通。思想上受禪宗影響很大,外號「詩佛」。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他確實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獨到的造詣。無論是名山大川的壯麗宏偉,或者是邊疆關塞的壯闊荒寒,小橋流水的恬靜,都能準確、精鍊地塑造出完美無比的鮮活形象,著墨無多,意境高遠,詩情與畫意完全融合成為一個整體。

  《王右丞集》為其弟王縉編次,詩文凡10卷。述古堂原藏有南宋姚沙本《王右丞文集》10卷,後歸陸心源百百宋樓。北京圖書館藏有宋蜀刻本《王摩詰文集》10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據以影印出版。元刻有劉須溪評點《王右丞集》(詩集)6卷,《四部叢刊》據以影印,其中已雜有錢起、姚象、崔興宗等人作品。明人顧起經有《類箋唐王右丞詩集》10卷,附文集4卷,這是現存最早的王維詩注本。清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是迄今為止較好的注本。除箋釋全部詩文外,並附評語,對於作者可疑的詩歌加以說明,間有考訂;又收輯有關王維生平和詩畫評論的資料,作為附錄。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於1961年將趙注本重加校訂,排印出版。1980年又出新一版,今人王運熙代序。另外鄭振鐸曾以《四部叢刊》本為底本,用趙殿成注本等四種版本加以校勘,收入《世界文庫》中。顧起經注本和趙殿成注本都附有注者所撰王維年譜。今人陳貽焮著有《王維生平事跡初探》一文,後附《王維簡要年表》(載《唐詩論叢》)。

33、《孟浩然集》

  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著。孟浩然(689~740)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前半生主要居家侍親讀書,以詩自適。曾隱居鹿門山。40歲游京師,應進士不第,返襄陽。在長安時,與張九齡、王維交誼甚篤。有詩名。後漫遊吳越,窮極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而亡。新、舊《唐書》有傳。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傾大力寫作山水詩的詩人,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今存詩二百餘首。孟浩然的詩已擺脫了初唐應制,詠物的狹窄境界,更多地抒寫了個人的懷抱,給開元詩壇帶來了新鮮氣息,並得到時人的傾慕。李白稱頌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禮讚他「清詩句句盡堪傳」。孟浩然詩歌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題材不寬,多寫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不如王維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造詣。孟詩不事雕飾,清淡簡樸,感受親切真實,生活氣息濃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萬山寄張五》、《過故人莊》、《春曉》等篇,淡而有味,渾然一體,韻致飄逸,意境清曠。孟詩以清曠沖澹為基調,但沖澹中有壯逸之氣,如《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一聯,精力渾健,俯視一切。但這類詩在孟詩中不多見。總的來說,孟詩內容單薄,不免窘於篇幅。

  孟浩然死後五年,王士源便編其集,收詩218首,編為三卷。今日能見到的最早刊本為宋蜀刻《孟浩然詩集》,分上中下三卷,收詩211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以宋刊本為據,出版今人佟培基箋注的《孟浩然詩集箋注》。

34、《高常侍集》

  唐代著名詩人高適著。高適(700~765)字達夫、仲武,滄州(今河北省景縣)人。少孤貧,愛交遊,有遊俠之風,並以建功立業自期。天寶八載(749),經睢陽太守張九皋推薦,應舉中第,授封丘尉。天寶十一載,因不忍「鞭撻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長」而辭官,又一次到長安。次年入隴右、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幕,為掌書記。安史亂後,曾任淮南節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劍南節度使等職,官至,封渤海縣侯。世稱「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年)卒,終年65歲,贈禮部尚書,諡號忠。

  高適為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與岑參並稱「高岑」。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其詩直抒胸臆,不尚雕飾,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寫邊塞生活,「雄渾悲壯」是他的邊塞詩的突出特點。其詩歌尚質主理,雄壯而渾厚古樸詩作反映的層面較廣闊,題旨亦深刻。高適的心理結構比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詩多直抒胸臆,或夾敘夾議,較少用比興手法。如代表作《燕歌行》就是如此。

  新、舊《唐書》著錄其文集20卷,今不存。今有《四庫全書》所收明汲古閣影宋抄本《高常侍集》,凡詩8卷、文2卷。又有《四部叢刊》影印明活字本8卷。另有明張遜業、許自昌等輯本,皆為2卷。明楊一統輯《高適集》1卷。敦煌《唐詩選殘卷》、《高適詩集殘卷》等,尚存部分佚詩。注本有今人阮廷玉《高常侍詩校注》,台北國立編譯館1965年版,附年譜和傳本述要,劉開揚《高適詩集編年箋注》1981年中華書局出版,孫欽善《高適集校注》,皆附年譜。研究高適生平的著述有王達津《詩人高適生平系詩》、彭蘭《高適系年考證》、周勛初《高適年譜》、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高適年譜中的幾個問題》等。

35、《岑嘉州詩集》

  唐代著名詩人岑參著。岑參(約715~770)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漢族,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父親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從兄受書,遍讀經史。二十歲至長安,獻書求仕。以後曾北遊河朔。三十歲舉進士,授兵曹參軍。天寶八載,充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赴安西,十載回長安。十三載又作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亂後,至德二載才回朝回朝後,由杜甫等推薦任右補闕,以後轉起居舍人等官職,大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以後罷官,客死成都旅舍。

  岑參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像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其早期詩歌多為寫景、述懷及贈答之作。山水詩風格清麗俊逸,頗近何遜。但語奇體峻,意境新奇;感傷不遇,嗟嘆貧賤的憂憤情緒也較濃。如《感遇》、《精衛》、《暮秋山行》、《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等。六年邊塞生活,使岑參的詩境界空前開闊,造意新奇的特色進一步發展,雄奇瑰麗的浪漫色彩成為他邊塞詩的基調。他既熱情歌頌了唐軍的勇武和戰功,也委婉揭示了戰爭的殘酷和悲慘。火山雲,天山雪,熱海蒸騰,瀚海奇寒,狂風卷石,黃沙入天等異域風光,也均融入其詩。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走馬川行》、《輪台歌》。此外,他還寫了邊塞風俗和各民族的友好相處以及將士的思鄉之情和苦樂不均,大大開拓了邊塞詩的創作題材和藝術境界。岑參晚年詩歌感時傷亂,漸趨消沉。入蜀後,山水詩中添奇壯特色,但隱逸思想在詩中也有了發展。岑參的詩想像豐富,意境新奇,氣勢磅礴,風格奇峭,詞采瑰麗,具有浪漫主義特色。愛國詩人陸遊曾稱讚說,「以為太白、子美之後一人而已」。(《渭南文集·跋岑嘉州詩集》)

  岑參歿後30年,其子岑佐公收集遺文,請杜確編成《岑嘉州詩集》8卷,是為岑詩編集之始。到宋代,演變為8卷、7卷、10卷三種刊本。宋刊10卷本已不傳。通行的《四部叢刊》影印7卷本,似由宋刊7卷本演變而來;而《全唐詩》4卷本,則似由宋刊8卷本演變而來。今人陳鐵民、侯忠義參校過多種版本,作《岑參集校注》,198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岑參事跡見杜確《岑嘉州集序》、《唐詩紀事》、《唐才子傳》。近人賴義輝作《岑參年譜》,聞一多作《岑嘉州系年考證》,李嘉言作《岑詩系年》。

36、《崔顥集》

  中唐詩人崔顥著。崔顥(約公元704?~754)唐朝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士,唐玄宗開元11年(公元723年)進士。天寶中為司勛員外郎,官至太僕寺丞。《舊唐書·文苑傳》把他和王昌齡、高適、孟浩然並提,但他宦海浮沉,終不得志。歷史上對他的記述不多,為人才思敏捷,少年為詩,意浮艷,多陷輕薄。好賭博,嗜酒,娶妻擇美者,稍不愜即棄之,凡易三四。初李邕聞其名,虛舍邀之。顥至獻詩,首章云:「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兒無禮!」不與接而入。晚年忽變常體,風骨凜然。一窺塞垣,狀極戎旅,奇造往往並驅江、鮑。後游武昌,登黃鶴樓,感慨賦詩。及李白來,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無作而去。顥苦吟詠,當病起清虛,友人戲之曰:「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詩瘦耳!」遂為口實。天寶十三年卒。

  崔顥作品《新唐書·藝文志》著錄有「詩集一卷「,宋陳振孫《直齋書錄題解》錄有《崔顥集》一卷,但宋本今已不傳。現存最早是北京圖書館藏明正德十五年(1515)刻本,收詩41首;明銅活字本《唐人集》中《崔顥集》兩卷本,是後出的善本,收詩42首。明嘉靖刻本《唐二十六家集》中《崔顥集》和《全唐詩》皆依據該本。今人萬競君《崔顥詩注、崔國輔詩注》亦依據該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37、《崔國輔集》

  唐代詩人崔國輔著。崔國輔(678~755)吳郡(今蘇州)人,一說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開元十四年(726)登進士第,與儲光羲、綦毋潛同榜。歷官山陰尉、許昌令,天寶初,入朝為左補闕,遷禮部員外郎,為集賢直學士。天寶十一載(725)受株連,貶晉陵司馬。在晉陵3年,與陸羽酬唱往還,品評茶水,一時傳為佳話。崔國輔和孟浩然、李白交誼甚深。

  崔國輔以五言絕句著名。他的五絕,多寫宮闈兒女之情,含思婉轉,深得南朝樂府民歌《子夜》、《讀曲》遺意。高棅《唐詩品匯》於五絕一體,以崔國輔與李白、王維、孟浩然並列為「正宗」。宋犖也認為盛唐五言絕句「李白、崔國輔號為擅場」(《漫堂說詩》)。他的五言絕句今存23首,幾乎全是樂府詩題。晚唐韓偓有五絕四首,題作《效崔國輔體》。可見他在唐人五言絕句中獨標一格,並對後人產生了影響。事跡見《唐詩紀事》、《唐才子傳》。

  《新唐書·藝文志》著錄有《崔國輔集》,已佚。南宋陳振孫《直齋書錄題解》錄臨海李氏《崔國輔集》一卷,僅存詩28首,又陸石林葉氏本,收詩34首;《全唐詩》輯得41首,其中樂府詩18首。今人萬競君《崔顥詩注、崔國輔詩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收詩37首。

38、《元次山文集》

  唐代著名詩人元結著。元結(719~772)字次山,號漫叟、聱叟。河南魯山人。天寶六載(747)應舉落第後,歸隱商余山。天寶十二(753)年進士。安祿山反,曾率族人避難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內),因號猗玗子。干元二年(759),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史翽幕參謀,招募義兵,抗擊史思明叛軍,保全十五城。代宗時,任道州刺史,調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經略守捉使,政績頗豐。大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於長安。

  元結主張詩歌為政治教化服務,能濟世勸俗,補闕拾遺,「上感於上,下化於下」;反對當時詩壇「拘限聲病,喜尚形似」(《篋中集序》)的不良風氣,開新樂府運動之先聲。他的詩歌有強烈的現實性,觸及天寶中期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如《舂陵行》、《賊退示官吏、《閔荒詩》、《系樂府十二首》等皆是或規諷時政,或揭露時弊。元結幾乎不寫近體。除少數四言、騷體與七古、七絕外,主要是五言古風,質樸淳厚,筆力遒勁,頗具特色。但因過分否定聲律詞采,詩作有時不免過於質直,也導致他創作上的局限性。元結的散文,不同流俗,特別是其雜文體散文,值得重視。如《丐論》、《處規》等篇,或直舉胸臆,或托物刺譏,都出於憤世疾俗,憂道憫人,具有揭露人間偽詐,鞭撻黑暗現實的功能。其文章大抵短小精悍,筆鋒犀利,繪形圖像,逼真生動,發人深省。其它散文如書、論、序、表、狀之類,均刻意求古,意氣超拔,和當時文風不同。後人對元結評價很高,唐代裴敬把他與陳子昂、蘇源明、蕭穎士、韓愈並提。又有人把他看作韓柳古文運動的先驅。

  元結原有著作多部,均佚。現存的集子常見者有明郭勛刻本《唐元次山文集》,明陳繼儒鑑定本《唐元次山文集》,淮南黃氏刊本《元次山集》。今人孫望校點有《元次山集》。楊承祖《元結研究》,台灣·國立編譯館2002年版。元結所編詩選《篋中集》尚存。

39、《劉隨州詩集》

  唐代著名詩人劉長卿著。劉長卿(709~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郡望河間(今屬河北)。關於劉長卿的生平一直沒有確考,《舊唐書》和《新唐書》都沒有他的傳記,聞一多先生認為其生年為公元709年,傅璇琮先生認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還有其它的說法。卒年一般認為是在789至791年之間;也就是說,劉長卿經歷了玄宗、肅宗、代宗和德宗四朝。唐玄宗天寶進士。肅宗至德間任監察御史、長洲縣尉,貶嶺南南巴尉,後返,旅居江浙。代宗時歷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後,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二年(781),任隨州(今屬湖北)刺史,世稱劉隨州。藩鎮李希烈叛變攻陷隨州後,劉長卿寄身淮南節度使杜亞幕府數年後去世。

  劉長卿是唐代著名詩人,與詩仙李白交厚。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傷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之亂後中原一帶荒涼凋敝的景象。如《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筆調蒼涼沉鬱。劉長卿詩以五七言近體為主,尤工五言。五律簡練渾括,於深密中見清秀。如《新年作》、《岳陽館中望洞庭湖》、《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海鹽官舍早春》等。五絕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對月》、《送靈澈上人》,以白描取勝,饒有韻致。但他的大部分詩內容單薄,境界狹窄,缺少變化,有字句雷同之感。

  《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其集10卷。較流行的是明翻宋本《唐劉隨州詩集》詩10卷,文1卷,《全唐詩》編錄其詩5卷。中華書局1996年《劉長卿詩文編年箋注》,儲仲君箋注。

40、《韋刺史詩集》

  唐代著名詩人韋應物著。韋應物(737~792)長安(今陝西西安)人。15歲起以三衛郎為玄宗近侍,出入宮闈,扈從游幸。早年豪縱不羈,橫行鄉里,鄉人苦之。安史之亂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職,始立志讀書,少食寡慾,常「焚香掃地而坐」。代宗廣德至德宗貞元間,先後為洛陽丞、京兆府功曹參軍、鄂縣令、比部員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蘇州刺史。貞元七年退職。世稱韋江州、韋左司或韋蘇州。蘇州刺史屆滿之後,韋應物沒有得到新的任命,他一貧如洗,居然無川資回京候選(等待朝廷另派他職),寄居於蘇州無定寺,不久就客死他鄉。其享年約在五十五六歲。

  韋應物是山水田園詩派詩人,後人每以王孟韋柳並稱。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在清麗閒淡,和平之中時露幽憤之情。反映民間疾苦的詩,頗富於同情心。其山水詩景致優美,感受深細,清新自然而饒有生意。韋詩各體俱長,七言歌行音調流美,「才麗之外,頗近興諷」(白居易《與元九書》)。五律一氣流轉,情文相生,耐人尋味。五、七絕清韻秀朗,《滁州西澗》的「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句,寫景如畫,為後世稱許。韋詩以五古成就最高,風格沖淡閒遠,語言簡潔樸素。但亦有穠麗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學陶淵明為主,但在山水寫景等方面,受謝靈運、謝朓的影響。此外,他偶亦作小詞。

  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宋代王欽臣編;明嘉靖年間華雲刻本,於十卷外增附錄1卷,有影印本通行。《韋應物詩集系年校箋》中華書局2002版,今人孫望校箋;《韋應物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陶敏、王友勝校注。

41、《錢考功集》

  唐代詩人錢起著。錢起約公元751年前後在世,字仲文,吳興(今浙江湖州市)

  早年數次赴試落第,唐天寶七年(748年)進士。初為秘書省校書郎、藍田縣尉,後任司勛員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學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稱錢考功,與韓翃、李端、盧綸等號稱大曆十才子。

  其詩以五言為主,自稱「五言長城」,又與郎士元齊名,齊名「錢郎」。人為之語曰:「前有沈宋,後有錢郎。」錢起當時詩名很盛,朝廷公卿出牧奉使,若無錢、郎賦詩送別,則為時論所鄙。題材多偏重於描寫景物和投贈應酬。音律和諧,時有佳句。其詩多為贈別應酬,流連光景、粉飾太平之作,與社會現實相距較遠。然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風格清空閒雅、流麗纖秀,尤長於寫景,為大曆詩風的傑出代表。以《省試湘靈鼓瑟》詩最為有名。

  有《錢考功集》二卷,後人分為十卷,其中五絕《江行無題一百首》及若干篇章,據胡震亨考證是其曾孫錢珝所作。

42、《戴叔倫集》

  中唐詩人戴叔倫著。戴叔倫(732~789)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出生在一個隱士家庭。祖父戴修譽,父親戴昚用,都是終生隱居不仕的士人。戴叔倫年少時拜著名的學者蕭穎士為師,他博聞強記,聰慧過人,「諸子百家過目不忘」,是蕭門弟子中出類拔萃的學生。至德元載(756年)歲暮,為避永王兵亂,25歲的戴叔倫隨親族搭商船逃難到江西鄱陽。在人生地疏的異鄉,家計窘迫,於是他開始探尋仕途。大曆元年(766年),戴叔倫得到戶部尚書充諸道鹽鐵使劉晏賞識,在其幕下任職。大曆三年,由劉晏推薦,任湖南轉運留後。此後,曾任涪州督賦、撫州刺史,以及廣西容州刺史,加御史中丞,官至容管經略使。他在任期間,政績卓著,是個出色的地方官吏。貞元五年(789年)四月,他上表辭官歸隱,六月十三日在返鄉途中客死清遠峽(今四川成都北)。第二年返葬於金壇小南門外縣城南郊。

  戴叔倫的詩,體裁形式多樣:五言七言,五律七律,古體近體,皆有佳作。題材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對宋明以後的神韻派和性靈派詩人產生過較大的影響

  今存《戴叔倫集》以明弘治、正德年間活字本為最早,收詩130首;其後有明嘉靖十九年(1540)朱警《唐百家詩》中戴叔倫詩;胡震亨《唐音統簽》「戴叔倫集」中收詩238首,另加附錄一卷;清康熙年間席啟編《唐百名家集》在胡本基礎上再加「補遺」一卷,是較好的本子;《全唐詩》收詩304首,為最多。今人蔣寅《戴叔倫詩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考訂戴詩184首,另有60首存疑。

43、《李益詩集》

  中唐詩人李益著。李益(746~829)字君虞,陝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後遷河南鄭州。大曆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北遊河朔,貞元十三年(797)任幽州節度使劉濟從事。嘗與濟詩,有怨望語。十六年南遊揚州等地,寫了一些描繪江南風光的佳作。元和後入朝,歷秘書少監、集賢殿學士、左散騎常侍等職。恃才傲物,為眾不容,諫官舉其幽州詩句,降居散秩。憲宗時俄復用為秘書監,遷太子賓客、集賢學士,判院事,轉右散騎常侍。大和元年(827)禮部尚書,以禮部尚書致仕卒。

  李益是中唐邊塞詩的代表人物,詩風豪放明快,《送遼陽使還軍》、《夜上受降城聞笛》2首,當時廣為傳唱。其邊塞詩雖不乏壯詞,但偏於感傷,主要抒寫邊地士卒久戍思歸的怨望心情,不復有盛唐邊塞詩的豪邁樂觀情調。他擅長絕句,尤工七絕,名篇如《夜上西城》、《從軍北征》、《受降》、《春夜聞笛》等。其律體亦不乏名篇,如五律《喜見外弟又言別》「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是歷代傳誦的名句。七律《同崔邠登鸛雀樓》、《鹽州過胡兒飲馬泉》)等,均屬佳作。

  今存《李益集》最早本為明嘉靖三十三年刻本(1554)2卷,收於《唐二十六家詩集》。另有明銅字活字本《李益集》2卷;明抄本《李君虞詩集》2卷,收於《唐四十四家詩》;《全唐詩》補入散佚作品31首,共174首(包括聯句9首)。今人范之麟據上述諸本作《李益詩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另附「事跡」、「贈詩」、「歷代詩評摘要」。研究類有卞孝萱《李益年譜稿》,譚優學《李益行年考》等。

44、《李紳詩集》

  中唐詩人李紳著。李紳(772~846),字公垂,亳州譙縣(今亳州市)人,字公垂。出身於魏晉以來山東五大士族之一的趙郡李氏。元和元年(806)中進士,補國子監助教。後離京至金陵,入節度使李掎幕府。因不滿李掎謀叛而下獄。李掎被殺後獲釋,回無錫惠山寺讀書。元和四年赴長安任校書郎,與元稹、白居易共倡新樂府詩體(史稱新樂府運動),作有《樂府新題》20首。元和十四年升為右拾遺。元和十五年任翰林學士,捲入朋黨之爭,為李(德裕)黨重要人物,任御史中丞、戶部侍郎等要職。與李德裕、元稹被譽為三俊。長慶四年(824年),李黨失勢,李紳被貶為端州(今廣東肇慶)司馬。放逐期間,李紳寫了不少描繪路途艱險、發泄心中怨氣的詩文。自寶曆元年(825)至太和四年(830),李紳歷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壽州刺史,處境有所改善。太和七年,李德裕為相,起用李紳任浙東觀察使。開成元年(836年)任河南尹(管理東都洛陽的長官),旋又任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宋毫汴穎觀察使。開成三年八月,編《追昔游詩》3卷,並作序。詩序歷述從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經歷。開成五年任淮南節度使,後入京拜相,任中書情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繼又晉升為尚書右僕射門下侍郎,封趙國公。居相位4年。會昌四年(844年)因中風辭位。後又出任淮南節度使。會昌六年病逝揚州,終年74歲,歸葬於故鄉無錫。贈太尉,溢文肅。

  李紳是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李紳的青少年時代,方鎮叛亂頻繁,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這些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最終寫下了《憫農二首》這樣的不朽詩篇。

  李紳詩散失較多,現傳《追昔游詩》3卷是李紳於文宗開成三年(838)自己編定,宋刊本已不見,現為毛晉汲古閣刻本,收於《五唐人集》中,涵芬樓有影印本;清康熙年間席啟編《唐百名家集》收入《追昔游集》,增補原集未收詩31首;《全唐詩》採用席啟刻本,分為四卷,又增《鶯鶯歌》一首。今人王旋伯《李紳詩注》以上述諸本為據,增加一些資料作為附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另有《李紳集校注》,中華書局2009年版。

45、《戎昱集》

  中唐詩人戎昱著。戎昱(744~800)荊州人。少年舉進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後中進士。寶應元年(762),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曆二年(767)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後流寓湖南,先後為潭州刺史、桂州刺史幕僚,頗受信用。建中三年(782)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為辰州刺史。後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

  他是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遊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友》較有名。其詩語言清麗婉朴,鋪陳描寫的手法較為多樣,意境上大多寫得悲氣縱橫,頗為感人。題材上寫邊塞戎旅和秋思送別的詩很多,代表作以《塞下曲》和《移家別湖上亭》兩首為最著名。

  戎昱原有詩5卷其侄孫編訂,今不傳。現存最早為明清年間輯本:《唐百家詩·中唐二十七家》、《唐人五十家小集》、《唐百名家集》所附「戎昱詩補遺一卷、《全唐詩》等。其中以《全唐詩》收錄較備。今人臧維熙據上述諸本編《戎昱詩注》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