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化最大受益者之一,印度為什麼不願加入RCEP?

鳳凰weekly官方號 發佈 2020-01-02T17:23:35+00:00

RCEP終於到了臨門一腳的時候,但最後關頭,印度卻泄氣了。產業發展需要競爭的環境,也需要相應的政策支持,但如何在二者之間保持平衡,在印度這樣一個黨派鬥爭激烈、經濟民粹主義盛行的國度,更多時候不是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問題,往往姿態比事實來得更重要。

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終於到了臨門一腳的時候,但最後關頭,印度卻泄氣了。這並不奇怪,縱觀七年來這16個國家關於RCEP的一輪輪談判,印度總是扮演那個拖後腿的角色。唯一有些意外的是,這一回其他國家決定不等印度了。 缺少了擁有13億人口、經濟總量相當於東協十國總和的潛在成員,RCEP在全球範圍的影響力勢必會有下降。然而,面對中美貿易戰帶給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以及正岌岌可危的多邊貿易體系,以消除成員間貿易投資壁壘、促進經濟一體化為宗旨的RCEP越早出現越好,如此才能提振「士氣」。

國內因素為主要誘因

與中國一樣,印度也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伴隨著經濟自由化改革的推進,印度融入世界經濟的程度不斷加深,其貿易依存度(進出口占GDP的比重)從2000年的26%上升到2018年的43%,流入的外國直接投資也在2018-2019財年創紀錄地達到643.7億美元。 特別是2014年,以改革強人著稱的莫迪上台後,印度開始越來越多地借鑑中國的發展經驗,包括建立更多的經濟特區、實行更為靈活的外資政策等。莫迪政府日益突出投資和出口對經濟增長的引領作用,如果進展順利,未來印度的增長模式將會更趨近於東亞模式。 而RCEP恰是一個除印度之外,還包括大多數東亞國家以及南太地區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代表了更高的經濟開放水平和地區經濟一體化水平的組織。在經歷了二十八輪正式談判之後,印度卻在最後期限到來前成為唯一的掉隊者。總體來看,影響印度這一決策的國內國際因素都有,但國內因素更為重要。 可以說,這次談判的時機不巧——印度正逢經濟下行,社會更難容忍不必要的短期衝擊,使得莫迪不得不慎重對待原本就爭議很大的RCEP談判。本財年前兩季度,印度經濟增長率只有5.8%和5.0%,為5年來最低;最新報出的失業率更是高達8.5%,為45年來最高。 莫迪上台後積極推動「印度製造」,最初私人投資增長受制於銀行與企業財務的雙失衡,後隨著政府大規模注資商業銀行、全社會庫存減少,才稍有復甦跡象。然而,國內消費需求和出口遭遇寒冬,導致私人投資增速再度下滑。前者是因為2018年下半年印度非銀行金融機構出現違約潮,全社會流動性趨緊,個人消費信貸大受影響;至於國際市場萎縮、出口不振,則與中美貿易戰加劇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有很大關聯。 總之,莫迪執政五年來國內製造業表現平平,占GDP比重與五年前相比僅提高1個百分點。由於缺乏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印度很難享受到它的人口紅利,每年新增的近千萬勞動力反而可能成為社會和各自家庭的負擔。 更別提日益嚴峻的農民問題。雖然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印度就沒再發生過大面積饑荒,糧食安全問題基本解決,但小農經濟的特徵依舊明顯,大多數農民難以應對市場波動和天災人禍的衝擊。在一些重要農業邦,農民自殺人數持續攀升:這一方面是因為農業投入增加,種子、化肥價格上漲;另一方面,隨著農業連續兩年豐收,所謂「穀賤傷農」,債務成為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印度,任何涉及農業的政策都關係到全國一半以上人口,農民也決定著這個國家政治人物的命運。而以高水平著稱的RCEP,無疑會削弱印度在產業政策和農業補貼政策上的自主權,這正是印度各界反對RCEP的一個重要理由。經濟下滑時期,鬱積大量不滿的民眾對政策變化可能帶來的任何衝擊都將變得更加敏感,使得政府不得不更為謹慎。

已有FTA未帶來預期收益

從貿易平衡的角度,已有的FTA(自貿協定)也並未給印度帶來預期收益,使它有理由擔心RCEP會更令它得不償失。 即使有學者一再解釋區域經濟一體化具有貿易轉移和貿易創造的效應,但事實是,參與各方之間得失分配並不均等。而長期市場封閉的歷史、發展中國家特有的重商主義傾向以及脆弱的國際收支結構,更讓印度對開放市場顧慮重重。 印度的貿易投資政策一方面強調在多邊和雙邊的框架下拓展其商品和服務的海外市場以促進國內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又要警惕湧入的外國商品對本國市場造成的衝擊。這使得它的關稅標準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為參與RCEP談判的成員之最高。 這意味著,想要達成貿易協定,印度得做出比其他成員更大的讓步。印日CEPA(全面經濟夥伴協定)正式實施後,日本對印度產品徵收的關稅從原來的3.5%降到3.3%,印度對日本產品徵收的關稅則從11.4%降至7.5%。 印度目前參與了多個雙邊和多邊的自貿區以及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其中有5個夥伴國是RCEP成員,分別是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東協。從實施效果來看,在貿易額擴大的同時,印度的貿易赤字也在擴大。 以2010年生效的印度-東協FTA為例,其簽訂前的2006-2010年,印方的貿易赤字平均每年為61億美元,簽訂後的2011-2016年平均每年達到96.3億美元。與日韓之間的貿易也存在類似問題。在RCEP其他15個成員中,印度僅與寮國、越南、新加坡保持貿易順差。至少從國際收支形式上看,印度的貿易條件並沒有因為自由化而有根本改善。 另外,印度最擔心的是與中國的談判。中印兩國雖然沒有簽署FTA,但到2018年,中國是印度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國,也是其貿易逆差第一大貢獻國——2018年印度貿易逆差為1874億美元,其中對華逆差達到572億美元,占到30%以上。在印度的資本品、中間產品到最終消費品市場,無論高中低端,中國產品都具有很強的競爭力,這給印度製造業構成了較大威脅。 在印度的堅持下,RCEP談判的一個基本原則是,針對不同國家、不同產業設定了不同過渡期,並允許有關國家採取相應的保障措施,即「若進口國降低關稅後進口增長很多,對國內產業產生損害,可以把關稅恢復到原來的最惠國待遇水平」。 儘管如此,印度意識到,這樣的協議並不能阻擋更具競爭力的商品進入國內,也無法在國內製造業無明顯起色的情況下,讓印度商品在激烈競爭的海外市場贏得一席之地。於是乎,印度決定放棄加入RCEP。

不利於印度經濟改革

暫緩加入RCEP的決定為印度產業發展贏得了一定的時間,但如不能趁此消除政策瓶頸、完善投資環境,印度將不得不承受因之帶來的各種損失。 印度頻繁遭遇經濟周期,既有流動性短缺這樣偶發的市場因素,也有為投資者詬病的勞工政策、土地政策之必然。而後者普遍被認為是阻礙印度製造業走強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僅通過拒絕RCEP並不能讓印度的產業更具國際競爭力,相反還可能因為失去RCEP規定的貿易開放時間表,令印度的經濟自由化改革減少應有的緊迫性。 根據RCEP協議,成員國之間貨物貿易的開放水平將達到90%以上,而印度作為組織以外的國家,將因為關稅帶來的貿易轉移效應而失去一部分市場份額。鑒於印度對東協和中國的出口已占其總出口的15%左右,且有繼續上升的勢頭,待RCEP落地後這一損失不容低估。 印度一直希望讓出口在未來經濟增長中發揮更大作用,加入RCEP將促使印度施行更低關稅、更多貿易便利化措施,而這些都將有利於吸引更多投資,建立更具規模的出口加工業。中國之所以能成為世界工廠也正始於此。少了RCEP的鞭策,印度經濟開放的步伐至少會落後於其他RCEP成員。 此外,RCEP是一個全面的自貿協定,除了貨物貿易安排外,還包括服務貿易和投資准入以及相應規則。印度原本力推服務貿易自由化,因為它在這方面有很強的競爭力,與大多數RCEP成員都保持順差。現在選擇止步不前,有可能使它在該地區的服務貿易市場失去擴大優勢的機會。 產業發展需要競爭的環境,也需要相應的政策支持,但如何在二者之間保持平衡,在印度這樣一個黨派鬥爭激烈、經濟民粹主義盛行的國度,更多時候不是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問題,往往姿態比事實來得更重要。 11月4日的談判結束後,16國領導人在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稱,「印度有重要問題尚未得到解決……印度的最終決定將取決於這些問題的圓滿解決。」由此來看,其他成員提供的協議文本目前尚難滿足印度的條件。歸根結底,印度還沒準備好加入這樣一個高標準的地區合作組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