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5G晶片正式投奔RISC-V「差異化」戰法背後另有深意

華強微電子 發佈 2020-01-02T18:25:54+00:00

2019年10月份的ARMTechcon 2019大會上,ARM就推出了Arm CustomInstructions功能,允許客戶在特定的CPU內核中加入自定義的指令功能,從而來加速特定的用例、嵌入式和物聯網應用程式,這也被視為ARM對RISC-V自定義和靈活性的公開宣戰。

近日,據外媒Anand Tech報導,三星在矽谷舉行的年度RISC-V峰會上表示,將採用RISC-V架構來設計公司即將推出的各類晶片,其中就包括5G毫米波射頻晶片,該晶片將在2020年搭載在三星的旗艦5G手機中。

  對於RISC-V來說,三星5G晶片的站隊,可以說是其發展史上的一大重要事件。畢竟,在如今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三星依然穩步保持著全球「手機界一哥兒」的地位。據業界權威機構所披露的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三星手機的出貨量十分強勁,Q1季度三星手機的整體出貨量達到了7190萬台,斬獲23.1%的市場份額;而Q2期間,三星手機的出貨量仍在持續增長,全球出貨量達到7550萬台,拿下了22.7%的市場;到了Q3季度,總出貨量則躍升到7820萬部,儘管在市場份額上有所下滑,但仍然以21.3%的數據拿下「全球第一」的寶座。


  與其另外兩大競爭對手類似,在智慧型手機晶片上,三星也一直都保持著「自研+外部供給」的策略,這讓三星在強化手機晶片自主研發實力的同時,在供應鏈把控上也擁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但此一時彼一時,看到因「零部件被斷供」而受傷的競爭對手華為,親身經歷了「日本斷供危機」陣痛的三星,如今對於供應鏈的自主可控興許有了更多的思考。畢竟商場如戰場,今天的密切合作說不定就變成明天的「背插一刀」,在指令集架構領域更是如此。

  從今年整個半導體行業的動態來看,身為全球晶片IP領域最大供應商的ARM,並不是沒有參與過這類事件。典型比如2019年5月22日的ARM斷供華為事件,ARM的一份內部文件顯示,因為美方的禁令,ARM指示員工不得向華為、海思或其他任何相關實體提供支持,供應技術(軟體、代碼或其他更新)和進行技術討論。雖然後續ARM專程以媒體發布會的形式對此事作出了澄清,表示自己從未斷供過華為,但「斷供風波」所連帶的風險儼然已經是「銘刻於心」。

  這也是為何三星要急於將自家全系列晶片產品轉投RISC-V陣營的背後深意,自然不只是看重了RISC-V指令集在5G和AIoT時代所能提供的低成本、可擴展和靈活性等「差異化」優勢。三星若是想讓自身的半導體相關業務穩步發展,不因「斷供」而蒙受較大損失,「供應鏈自主可控」是當下必須邁出的決定性一步。因為即使是對於三星這家全球半導體大廠來說,也難能保證未來「ARM斷供事件」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提前做好充足的準備,以應對隨時可能到來的風險,是當下的三星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不過,為應對一眾晶片大廠紛紛站隊RISC-V所帶來的威脅,ARM也制定了一系列針對性的舉措。2019年10月份的ARM Techcon 2019大會上,ARM就推出了Arm CustomInstructions功能,允許客戶在特定的CPU內核中加入自定義的指令功能,從而來加速特定的用例、嵌入式和物聯網應用程式,這也被視為ARM對RISC-V自定義和靈活性的公開宣戰。無論如何,ARM畢竟還是當今晶片IP市場的最大供應商,三星的站隊只能算是對RISC-V公信力的一次較大提升,但RISC-V如今的體量還不足以與ARM同日而語。因此,未來的5G和AIoT時代,針對不同的指令集架構,全球市場究竟會作何選擇,還有待時間的進一步考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