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寄送救命藥,西藏日喀則首例「最凶白血病」確診,「上海方案」高原再創奇蹟

文匯網 發佈 2020-01-02T19:21:23+00:00

今天是新年首個工作日,對24歲的藏族姑娘瓊達和她的家人來說意義不同,經過近一個月的治療,瓊達重獲新生,終於順利出院,迎來了新年的第一縷陽光。

今天是新年首個工作日,對24歲的藏族姑娘瓊達(化名)和她的家人來說意義不同,經過近一個月的治療,瓊達重獲新生,終於順利出院,迎來了新年的第一縷陽光。這源於一項神奇的傳統治療辦法,國際醫學界稱此為「上海方案」。

2019年12月5日,瓊達因為乏力、氣促,從昂仁縣到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就診,門診檢查發現她的血常規中的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都極低,隨時有生命危險。

瓊達隨即被帶往血液科病房,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援藏醫生、現任日喀則市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李嘯揚對其做了詳細問診,發現她的病沒那麼簡單。

遠程會診助診斷,首次發現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下降,在醫學上稱此為三系下降。」李嘯揚主任介紹,此類疾病需要通過骨髓檢查以明確診斷,而此前,由於檢查技術和檢驗手段的局限性,該項檢查無法在日喀則地區進行。

2015年開始,通過幾批上海援藏專家的帶教,目前日喀則市人民醫院血液科已常規開展骨髓檢查。瓊珍入院後,李嘯揚主任第一時間為其進行了骨髓檢查,骨髓塗片交由在上海瑞金醫院血液科進修的病理科醫生亞李讀片。

亞李在骨髓片中發現,有一些細胞「表現異常」。診斷明確,才能對症治療,一切必須爭分奪秒!基於通過瑞金-日喀則血液臨床中心的協作平台,這份疑似異常的骨髓細胞圖像被傳回上海,瑞金醫院骨髓細胞室熊樹民主任和朱正醫生立即覆核塗片,發現了大量的異常早幼粒細胞。

消息傳回日喀則,李嘯揚主任根據病理遠程會診結果,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考慮患者得了一種叫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的惡性血液病。

這是日喀則地區診斷的第一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得到診斷的血液科醫生即欣慰,又焦慮,欣慰的是,患者明確了病因,焦慮的是,這病在西藏地區極其罕見,尚無可即用的藥物。

千里傳遞救命藥,「上海方案」高原再造奇蹟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長期以來被公認為白血病中最為兇險一種亞型。20世紀70年代,經不斷篩選實驗,醫生們發現全反式維甲酸(ATRA)可在體外實驗中使APL的早幼粒細胞分化、發育為成熟的中性粒細胞。1986年瑞金醫院成功治癒的第一例重危病人,轟動世界,這標誌腫瘤誘導分化治療的應用成功,這也是瑞金醫院血液科踐行「轉化醫學」領域的開端。

李嘯揚主任介紹,該類疾病在擬診的早期就需要維甲酸的介入,可預防患者自發性出血,並提高治療效果,減少患者早期死亡的風險。但由於西藏地區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極為罕見,維甲酸並未長期儲備,因此瓊達的最佳治療時間可能延誤。

緊急時刻,上海後方啟動支援方案,瑞金醫院血液科李軍民主任遠程查房後制定了治療計劃,即用「上海方案」全力搶救患者。

要知道,30多年的時光里,「上海方案」已將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從一種高度致命的疾病,轉變成一類能治癒的急性白血病。目前,該方案已被美國NCCN(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採用,為全球認可的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一線方案。這一方案的奠基人就是中國著名血液病專家、瑞金醫院終身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

方案制定後,如何將「救命藥」儘快送往西藏,又是擺在醫生和患者面前的難題。

瑞金醫院方面得知此事後,黨委副書記俞郁萍、副院長陳爾真副院長連夜安排調配,為患者準備了第一個月的治療藥物。日喀則市委副秘書長齊寶華負責將藥品從上海護送至西藏,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副院長樂飛也第一時間組織相關藥品使用流程的審批。

最終,患者在診斷APL後的第三天就用上了救命藥。

傳經送寶留西藏,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隊伍

雖然已將最關鍵的藥品用於治療,但瓊珍的治療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李嘯揚主任介紹,APL治療的最初一個月極為關鍵,死亡率高,主要是由於患者需經歷感染關、出血關等一系列考驗。而高原地區,血製品等APL治療必備藥品不如平原地區調配便捷快速,這亦給治療增加了難度。

此次治療中,瓊達就出現過嚴重的血漿製品過敏反應,一度出現喉頭水腫的危機症狀。李嘯揚主任組織團隊全力搶救,利用豐富的治療經驗使瓊達一次次轉危為安。

日喀則市人民醫院血液及綜合內科普旺主任介紹,五批援藏專家會定期進行講座,讓當地醫生開拓眼界。就在幾周前,李嘯揚主任剛為科里介紹過APL的診斷和治療,沒想到,這麼快,相關知識就用於瓊達的生命救援。

據了解,目前,日喀則市人民醫院血液科是西藏地區唯一一個血液專科,承擔著日喀則一區十七縣的血液病防治工作。該科也是全國高原性紅細胞增多症治療的領先科室,相關醫療成果被國內外同行認可。李嘯揚主任說,援藏專家的任務就是要讓當地醫生「遇到疑難不害怕,遇到雜症有辦法」。

西藏已逐步建立起分級診療體系,促進醫療資源下沉,提出「大病不出自治區、中病不出地市、小病不出縣區」的目標。

瑞金醫院血液科主任李軍民教授告訴記者,未來,隨著網際網路、物聯網及人工智慧技術發展,醫學診斷和治療技術將打破物理空間的限制,偏遠地區的患者一樣能享受最新的醫療成果,提高治療效果,提升生活質量。

瓊達是不幸的,白血病對任何一個患者、一個家庭來說都是巨大打擊;但她又是如此幸運,幸運於王振義團隊發明的「上海方案」、幸運於上海-西藏兩地專家的大愛無疆、更幸運於這個時代的科技發展以及組團式援藏醫療所帶來的醫療技術和理念。

記者了解到,目前,第五批上海組團式援藏醫療隊共23名隊員正在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工作,他們將為守護西藏地區人民的健康貢獻智慧與青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