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寒,汝等好否?| 市涇人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 發佈 2020-01-22T20:34:41+00:00

在文人筆下,一提起「靖康之變」,無論達官貴人,還是販夫走卒,都會扼腕嘆息,仿佛是個永遠不能癒合的傷疤,一碰便出血。

來源:嘉興日報-嘉興在線

宋徽宗所作的絹本設色畫《瑞鶴圖》

北宋靖康元年十一月,宋欽宗趙桓給他的臣民寫了一封聲情並茂的信,大意是:為了休兵罷戰,將河北、河東割讓給金國。從此以後,你們要做北方的順民,不要眷戀故國。

信之末尾,趙桓溫情脈脈地關照一句:「冬寒,汝等好否?」

光看此信的話,沒人會懷疑趙桓是位仁德之君。而實際情況如何呢?金國兩路大軍圍困首都汴京,索要戰爭賠款。趙桓詔令城內居民無條件奉獻金銀,假使藏匿,斬首示眾,財產充公。

更為惡劣的是,他鼓勵鄰里相互舉報。如果查證屬實,將獲得被舉報人財產的三分之一。

重兵圍城之下,本已人心惶惶。此令頒布,家家財盡,人人自危,好像除去死亡一條路,沒有其他路可走。民眾切齒痛恨,咒罵聲日夜不絕。

在文人筆下,一提起「靖康之變」,無論達官貴人,還是販夫走卒,都會扼腕嘆息,仿佛是個永遠不能癒合的傷疤,一碰便出血。《射鵰英雄傳》里的丘處機,在牛家村與郭嘯天、楊鐵心雪夜飲酒,一見如故,遂贈予匕首,分別刻上「靖康」二字,以示激勵之意。

這三位江湖義士可能不知道,宋欽宗一邊守城抵抗,一邊遣使和談,並且輸出酒肉犒賞金兵,甚至挑選宮女送入敵營,積極準備後路,保全皇位不失。

趙桓如此,他的父親宋徽宗趙佶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位文藝范十足的道君皇帝,為了將太湖石運至京城,裝飾他的御花園,沿途遇橋拆橋,遇城拆牆。老百姓的死活,他不聞不問,倒給石頭封賞爵位,號稱「盤固侯」。

趙佶的一個小小愛好,便使無數中等人家破產。而且他好大喜功,挑起滅遼之戰。

兵家云:好戰必亡,忘戰必危。可惜這兩點宋徽宗全部占上。他不修戰備,汴京城池的防務都鬆懈疲沓,卻妄想收復燕雲十六州。他撕毀和約,勾結女真,夾攻遼國,意圖分其土地。

戰端一開,笑話百出。遼兵在女真人面前不堪一擊,打敗宋軍卻綽綽有餘。這讓金國摸透宋朝虛實,滅遼之後,牧馬南下。

一瞧形勢不利,宋徽宗連忙退位,並下罪己詔,把自己罵得像灰孫子:「賦斂竭生民之財,戍役困軍伍之力。多作無益,侈靡成風。」

清代黃宗羲撰寫《原君》,犀利鞭撻這種塗毒生民的君主:「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

聰明人總想名利雙收,一旦被名利羈絆,便戴上面具,虛情假意,口蜜腹劍。《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表面上是謙謙君子,十足的好男人;背地裡下套設局,以親生女兒岳靈珊為香餌,釣上林平之這條大魚,圖謀林家祖傳的《辟邪劍譜》。

為實現這個陰謀,岳不群拋妻棄女,栽贓嫁禍,殺人滅口,甚至不惜給自己割一刀,目標只有一個:當上盟主,稱雄武林。

這很像當今的某些公眾人物,平時訪貧問苦,扶危濟困,頭頂慈悲之光,口吐良善之語,跟及時雨宋江一個版本。待其東窗事發,深入追究,挖其根本,原來是巧取豪奪敲詐勒索的惡棍。

想想也是,宋江一個縣衙小吏,不跟黑社會混,哪來這麼多金銀?

新年伊始,杭州瑪瑙灣暴雷,其創始人陳達偉被捕。這位原阿里系的大佬,花名「房玄齡」,曾在阿里校友會上分享心得:「感謝阿里給了我們『為善』的初心,為社會造福的使命感,給了我們沒有退路的光環和人格魄力。」

這位舌綻蓮花的「房玄齡」,非法吸金四百億,自己淪為階下囚,投資者也血本無歸。

風流倜儻的道君皇帝在北狩途中,寫下一篇泣血之作《燕山亭》:「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此詞充滿故國之思家園之戀,黯淡悽愴,與李後主有得一拼。但是想到此君在位時的窮奢極欲,搜求無度,又不禁乞求西北風來得猛烈些,再安慰他一句:「冬寒,汝等好否?」

來源:讀嘉新聞 作者:市涇人 編輯:許金艷 責編:沈秀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