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適合|孩子要適合家庭教育,也要讓家庭教育適合孩子

齊魯壹點 發佈 2020-01-22T20:54:08+00:00

為何孩子缺少創新能力 目前,我國的家庭教育存在著一個很大的誤區 —— 教孩子學 「 乖 」 。在國際上,中國家庭對學校教育的高度支持是得到公認的,可這種對知識的高度注意,也是使孩子的心胸變得狹窄的一個重要原因。

本文是付春文苑推出的第230篇文章,如果想看更多,請關注公眾號。

作者:李付春(微信lifuchun1129)

作為 一名有著多年教育經驗的基層教育工作者,我想指出幾個自己觀察到的家庭教育問題。

為何孩子缺少創新能力

目前,我國的家庭教育存在著一個很大的誤區 —— 教孩子學 「 乖 」 。將 「 乖 」 當成了教育標杆,按師長和家長要求做事。但值得一提的是, 「 乖 」 在英語當中並沒有相應的詞語。

而在塑造這樣一批批 「 好孩子 」 的過程中,往往也剝奪了孩子建立自信和良好自我形象的獨立空間,甚至無形中扼殺了他們的創新能力,這是一種片面強調孩子社會性的教育理念。在所謂的 「 優秀生 」 里,為何永遠沒有調皮孩子的身影?這其實很好理解,比起男孩子的好動,女孩子更容易好好學習,不吵不鬧、不惹是非,完全符合我們這個社會認可的 「 乖 」 孩子標準。

這樣的三好學生固然值得肯定,但我認為,那些不聽話的調皮孩子也有可取之處。比如那些上課愛做小動作的學生,雖然常會被老師教訓,但每次挨批後,都能立刻抖擻精神繼續調皮。所以說,他們的抗 「 擊打 」 能力比起那些 「 好學生 」 要好得多,而自我調節心態、能承受挫折也是一種能力,能使其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今後的人生,這對他們日後步入社會是大有益處的。

為何孩子心胸狹窄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今天的家庭教育已不是傳統 「 圍牆式 」 的家庭教育,校園也不是傳統物理意義上的校園,孩子們擁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好的師資以及硬體設備。但我們需要反思的是:為什麼孩子的心胸卻變得狹窄了?只會關心自己身邊的事,過去那種 「 煮酒論英雄 」 的氣魄,為國家前途、為人類理想奮鬥的抱負,在今天的年輕一代身上為何難覓蹤跡了呢?

究其原因,是我們的家庭教育將過多的精力集中在孩子知識的增長上,已無暇將英雄式的理想灌輸給孩子。在國際上,中國家庭對學校教育的高度支持是得到公認的,可這種對知識的高度注意,也是使孩子的心胸變得狹窄的一個重要原因。

為何孩子不願回家

我發現大部分父母在言談間還是把 「 兒童 」 的概念縮小為 「 學生 」 。孩子的生命就是這樣被壓縮到一個方面,以此來換取成功,代價未免太大。 「 兒童 」 的內涵遠大於 「 學生 」 ,兒童除了在學校要當好一個學生外,在家裡、在社會中還有更多形形色色的角色需要 「 扮演 」 。因此,家庭不止是給孩子創設的 「 學習家園 」 ,還應該是他們的 「 精神家園 」 。為什麼現在那麼多大學生放假不願意回家?就是因為在他眼裡,家裡是一所 「 文明監獄 」 ,父母成天只知道督促他學習。現在有的家長總愛陪著孩子做作業,我覺得這種做法值得商榷。

總之,孩子要適合家庭教育,也要讓家庭教育適合孩子,這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可當前大多數家長使家庭教育與學校的關係變為單向,只知道家庭教育圍著學校轉,結果卻犧牲掉很多培養孩子品質的機會。其實學校也可以協助家庭教育,優秀的家長應該把握隨機的教育機會。

文章曾經刊發:

1家庭教育不當的三個悲哀

2家庭教育的三個誤區

3家庭教育存在三個誤區

4溫州都市報

5洛陽社區»社區地圖文化洛陽親子教育家庭教育中的三個誤區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