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各個王朝的瓷器特點 喜歡瓷器的朋友可以了解下

青山飛鳥藝術 發佈 2020-01-22T21:07:58+00:00

清代陶瓷生產,除以景德鎮的官窯為中心外,各地民窯都極為昌盛興隆,並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風漸進,陶瓷外銷,西洋原料及技術的傳入,受到外來影響,使陶瓷業更為豐富而多采多姿,也由於量產及仿製成風,畫院追求工細纖巧,雖有驚人之作,但少創意而流於匠氣。

【清代瓷器的發展】清代瓷器就是清朝的瓷器。中國勞動人民瓷器燒造水平可謂登峰造極。數千年的經驗,加上景德鎮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皇帝重視,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愛好與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製作技術高超,裝飾精細華美,成就不凡,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是悠久的中國陶瓷史上最光耀燦爛的一頁。 清代陶瓷生產,除以景德鎮的官窯為中心外,各地民窯都極為昌盛興隆,並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風漸進,陶瓷外銷,西洋原料及技術的傳入,受到外來影響,使陶瓷業更為豐富而多采多姿,也由於量產及仿製成風,畫院追求工細纖巧,雖有驚人之作,但少創意而流於匠氣。福建省德化白瓷,瑩白而帶透明感,生產佛像相當有名。景德鎮瓷器的需求量的激增,使康、雍、乾三代的景德鎮瓷業進入了制瓷歷史高峰。康熙的青花、五彩、三彩、郎窯紅、豇豆紅、琺瑯彩等裝飾品種,風格別開生面;雍正的粉彩、鬥彩、青花和高低溫顏色釉等,粉潤柔和,樸素清逸。乾隆的制瓷工藝,精妙絕倫、鬼斧匠工,前無古人。青花玲瓏瓷、象生瓷雕、仿古銅、竹木、漆器等特種工藝瓷,惟妙惟肖,巧奪天工。瓷業興、百業興,乾隆 時督陶官唐英《陶冶圖說》:「景德鎮袤延僅十餘里,山環水繞,僻處一隅,以陶來四方商販,民窯二、三百區,工匠人夫不下數十萬,籍此食者甚眾。」 清代中期,外銷陶瓷發展出來的廣彩,艷麗照人。

【崇德瓷器】

【順治瓷器】「順治瓷器胎體偏厚重,胎體有粗、細之分,粗為渣胎,有灰白或灰黃色;細的潔白堅緻,瓷化程度較好。製作工藝基本沿襲明末天啟、崇禎的風格。許多琢器的底足不施釉,露胎。修胎不太規整,並能看到明末瓷器中常見的放射狀跳刀痕。器物底部多不沾砂,一改萬曆以來民窯瓷器普遍沾砂的現象。為了符合戰亂時期國人對瓷器的心理需求,窯戶生產瓷器不管精粗一律墊瓷餅燒制,生產出來的瓷器也都厚重耐用。平底器中部內凹,可見旋紋。盤的底足較平,少見明代的塌底現象,盤底往往有窯裂,底邊帶窯紅即火石紅。足根微微向內收,足牆較深為款圈足,個別是雙圈足,有的器物足沿經過工匠仔細修琢,呈 泥鰍背 ,很光滑,具有康熙早期瓷器的特點。」

【康熙瓷器】「早期康熙青花胎體厚重,釉面肥潤呈青白色,有縮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與器底釉色不一致,個別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層醬釉,底足處理不是很細膩,有火石紅,露胎處能看到一圈細密的旋環痕跡。民窯器中常見縮釉、粘砂、不光滑現象,器物底足內釉薄泛白,常見放射狀的跳刀痕,有的足牆同面斜削呈尖狀,圈足直徑大,許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現台階的形狀,其折角處極為挺直,俗稱「二層台」或「台階底」。雙圈足也在這一時期大量流行,尤以夔龍折沿洗、印盒居多,里圈都較外圈矮,兩圈間露胎無無釉,圈足寬厚。」

【雍正瓷器】「雍正粉彩八面開光山水人物大罐 不同於其他時期的絢爛和堆砌,雍正時期的彩瓷圖案明顯有收斂之態,器身上繪製的人景花鳥均有明顯的縮小和聚攏特徵,紋飾繪製的筆觸也更加纖細,這使得瓷面上的圖畫更加緊湊和錯落有致,富於立體感。 雍正時期的粉彩瓷在造型、胎釉、彩繪等方面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 彩瓷用色也相對比較淡雅,顏色柔和不艷,彩中帶素。以白地彩繪為主,還有各種色的彩繪,如珊瑚紅、淡綠、醬地以及墨地等。 雍正 青花縷空山水人物盆 有些盤、碗類小件器物玲瓏剔透,在施彩的紋飾周圍,側視往往可見一圈五光十色的「彩暈」。」【乾隆瓷器】

【乾隆瓷器】「青花瓷的釉面仍為青白色,民窯亦如此。其青白度深淺不一,釉面肥腴而堅緻,並光潤均凈,偶有微度的波浪釉;也有呈色較為粉白的釉面,民窯器多見。精緻的琺瑯彩和粉彩器,釉面堅緻,細潤如脂似玉,光潔無瑕;一般彩器的釉面,釉的瑩潤,有的不夠平凈,同雍正時相比稍有差異,早期至美,晚期漸糙。 清乾隆青花纏枝花卉紋盉 清乾隆青花纏枝花卉紋花觚 12、製作工藝水平極高、精巧、秀麗、無奇不有,為制瓷史上所罕見。 乾隆粉彩描金書函式金鐘籠 清乾隆粉彩百子紋雙耳瓶 清乾隆粉彩百壽紋表 13、圖案紋飾,時代特徵鮮明,繪畫工細、層次清晰, 畫鳳嚴謹而細膩。 清乾隆粉彩纏枝花鳥紋鳳耳瓶 清乾隆粉彩蕃蓮紋花觚 」

【嘉慶瓷器】「嘉慶瓷器紋飾總的風格是構圖較呆板,筆法纖細拘謹。圖案內容流行夔龍夔鳳、瓜瓞綿綿、蝙蝠、三果、松鹿、雲鶴、錦雞牡丹、花蝶、花鳥、耕織圖、仕女、嬰戲、壽桃、皮球花、十二月花卉、冰梅、博古圖、山水、人物及吉祥語文字、梵文、錦紋、纓絡紋等。在一些民窯青花瓷器上,大量流行纖細的纏枝蓮紋。其花朵內常密布針狀細紋,這些針狀細紋外端並不平齊。從其勾畫的力度及精細程度看,比同治、光緒時同類器物精神。款識,官窯以篆書為主,楷書少見。字體特點類乾隆。篆書款多為「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橫款,無框欄。楷書款亦六字三行橫列,有雙圈。白釉盤類這種楷書款為刻款。民窯款識楷、篆字體兼有,較草率,篆款亦常夾減筆字。」

【道光瓷器】道光瓷器造型特徵:道光一朝造型的時代風格較為明顯。早期的器型有的仍能保持嘉慶時的風格;之後經三十年的演變,漸由規整趨向笨拙;及至後來的咸豐朝,厚笨特點更為突出。因而道光、咸豐兩朝的瓷器有其相同的特徵,器物的外形線條折角多有板滯生硬感,還不及雍、乾時的秀美圓潤。道光瓷器胎體特徵:自嘉慶後期開始,胎質日益粗松,同品質的胎體和前時相比,由於密度小而重量輕,道光時更甚。琢器的胎體多數較厚笨民窯尤為突出。但民窯中,也不乏大量的胎質洗白,製作規整,口沿俏薄的薄胎圓器。道光瓷器釉面特徵:道光瓷器釉面最顯著的特點是,施釉不勻,釉表有明顯的水波紋樣的折皺,俗稱「波浪釉」。釉面稀薄,白而泛松,無瑩潤感。道光瓷器紋飾圖案特徵:此時,瓷器的圖案紋飾,深受以封建統治者為代表的及時享樂風氣的影響,過去少見的鬥雞戲狗等圖案在管、民窯器物上較多地作為主題紋飾出現。道光瓷器款識特徵:道光款與嘉慶款基本相同。官窯瓷年款多為篆書「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款,字外多無框,排列工整,字體有力,筆法圓潤,筆劃較粗,橫豎粗細一致,以青花和紅彩寫款。民窯器多用礬紅圖章款,書「大清道光年制」三行六字,但字體不正,書寫隨意,字跡潦草,多有省略,有的只寫半邊字。堂名款一般都是楷書,最著名的是「慎德堂制」、「退思堂制」款。

【咸豐瓷器】造型更加笨拙,胎體厚重,胎質粗糙,施釉厚薄不勻。厚釉者釉面呈波浪紋,薄釉者釉面有橘皮坑。比較重要的新器形是長方形斗杯。青花瓷的青花色調也有兩種,一種為青花色調較沉穩者,類同於嘉道青花之佳美者;另一種為色調黑灰或淡青、藍色飄浮者。咸豐粉彩瓷器官窯製品較精,有的還加繪鬥彩和描金。粉彩彩色亦喜歡用雪青色,同時還多用佛頭青藍色,比道光粉彩濃烈,俗艷刺目,被稱為「色品」。粉彩上已較少使用軋道工藝。圖案紋飾內容簡單,紋飾布局不緊湊。所繪人物圖案多數形象生硬,鼻骨高直隆起有勾。咸豐瓷器款識以楷書為主。官窯楷款側鋒用筆,字體清秀端正,為「大清咸豐年制」六字兩行豎式楷款或六字三行橫式楷款,均無圈欄。篆書款為六字三行橫式,亦無圈欄。其款字有青花款或紅彩款、刻款等。民窯器中盛行圖章式篆書款,多草率或減筆,難於識讀。

【同治瓷器】同治(1862--1874)朝時間較短,瓷器製作基本沿襲前朝,製作量和傳世量較少。官窯器值得一提的是同治皇帝大婚時的定燒用瓷,一般器型碩大,彩繪多紅,寓意多為龍鳳呈祥、吉祥如意、多子多福、鴻喜齊天等,但存世極少;其二為慈禧用瓷,器物一般款識為口沿下有「大雅齋」楷書款及「天地一家春」印章式篆書寬、外底有「」紅彩楷書款。官窯器多用「大清同治年制」雙行六字或「同治年制」四字楷書青花款,少數仿康熙的白地紅彩瓷用「同治年制」四字楷書紅彩款。還有少量「體和殿制」款的粉彩瓷,字體書寫十分規範。另外,還見有金彩款、抹紅款,在茶葉末、瓷器上多見刻款。民窯瓷器流行紅彩篆書圖章款,但字體不正、書寫潦草。

【光緒瓷器】光緒時期出產的瓷器,多姿多彩。如龍的形象,清中期以後,龍即不斷出現在瓷器上,至光緒年間,則大量出現。這時期的龍,一改往日神聖不可侵犯,少了些威嚴、呆板,使龍仿佛從深宮走進平常生活,似乎還有些可愛。另外,瓷器中還不斷出現外國人生活的場景,且「洋味」十足。這時期仿古瓷器也大量出現,如仿宋五大官窯瓷器,不少作品技法高超,幾可亂真。無論是青花、粉彩瓷器等,無不造型生動、胎體堅硬、釉色溫潤、韻味十足。 探討光緒瓷器為何絢麗多彩,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1840年,大清帝國在英國船堅炮利的攻擊下,被迫打開對外開放的大門。隨後,「洋風」吹來,吹進這古老、塵封已久的帝國大門。此後,有關西洋體裁的作品,不斷出現在「中國製造」瓷器上。至光緒年間,不僅「洋風」仍吹,同時科舉被廢,新學誕生。實際上,中國的單一文化,已漸漸融入多元文化。

【宣統瓷器】「其胎體,一般較輕薄,胎質細密。釉面色白、勻凈。由於燒結度高,瓷器以手指叩擊發金屬聲,現代瓷的特徵很強。官窯瓷器形制規整,器形種類與光緒相類。只是生產數量少,較為珍貴。宣統官窯瓷器的青花發色鮮亮,超過光緒朝。此時又有少量琺瑯彩燒造,質量不如雍、乾作品,但也較珍貴。珊瑚紅釉器較多見。其色澤較淺,紅中泛黃色。粉彩器大體上也與光緒相似,但製作更精美。宣統官窯瓷器的裝飾紋飾亦類同於光緒朝,但繪畫較精細。宣統官窯的款識有「大清宣統年制」六字雙行豎寫楷書款,無圈欄,以青花料寫款。篆書款則多為紅彩、赭彩或墨彩款。其民窯款識仍類光緒時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