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緬甸考古和緬甸歷史嗎?來讀一下

亞洲考古 發佈 2020-01-22T21:09:17+00:00

1894年和1897弗里茲. 諾特令博士 發表了有關緬甸晚中新世和早上新世沉積的報告。他還採集了標本送到大英博物院 ,讓史前研究部的專家雷吉納德 . 史密斯 作鑑定研究。

一、近現代以來的緬甸考古



緬甸的考古事業起步較晚。1948年緬甸獨立以前,大部分調查工作都是由西方人進行的。從1885年第三次英國侵面戰爭結束,到1942年日本侵占緬甸為止,英國統治緬甸全境達五十多年。其間,設立了緬甸考古調查局,組織了緬甸研究學會,從事緬甸文物史料的發掘和搜集,同時也出版了很多書籍和刊物。1902年,緬甸官方建立考古調查局以前,緬甸的考古工作是由印度考古部緬甸處負責的。有選擇地進行了許多工作。1894年和1897弗里茲 . 諾特令博士(Dr.Fritz Noetling) 發表了有關緬甸晚中新世和早上新世沉積的報告。就是從這些沉積物中發現了據認為是最早的緬甸石器 。


莫里斯(T.O. Morris) 在緬甸進行過一系列的考古活動,他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就意識到了從伊洛瓦底江(Irrawaddy River)的河流階地上發現的石片石器的重要性。他還採集了標本送到大英博物院(the British Museum) ,讓史前研究部的專家雷吉納德 . 史密斯(Reginald Smith) 作鑑定研究。結果,導致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期,由莫赫蘭(Hallam Movius)和赫爾姆特 . 特拉(Helmut de Terra) 領導的美國考察隊的持續的考古田野調查。並出版了第一份有關緬甸早期史前史的報告。因為在緬甸發現的石器時代文化與西歐發現的有著 「根本地」(fundamentally) 不同,所以在莫里斯的影響下,莫赫蘭給這裡發現的石器文化取了一個緬甸名稱「Anyathian culture」(安雅特文化), 「Anyatha」 意為「Upper Burma Man」(上緬甸人)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緬甸的史前史研究陷於停滯狀態。戰後的情形更遭。1948年緬甸獨立,隨即內戰爆發。稍後,才陸續制定計劃,在全國重點地區進行考古發掘工作。五十年間,史前史的研究項目都很少得到政府資助。另一個問題是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八十年代起,緬甸的考古機構只注重於對地面文物的保護和研究,尤其是屬於歷史時期,特別是蒲甘(Pagan) 和先蒲甘時期的文物。

80年代以來,緬甸從事考古研究的機構有考古局仰光分局、考古局曼德勒分局、國家歷史研究局、國家歷史委 員會、仰光大學歷史系、仰光大學人類學系、仰光大學地質學系、曼德勒大學等。現在緬甸的考古事務主要由緬甸宗教事務與文化部考古與博物館司負責。


二、緬甸早期國家史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舊稱洪沙瓦底,在緬甸早期國家史和緬甸文化史上,驃國(公元前後到9世紀)具有重要的地位,初步奠定了緬甸歷史發展的核心地域、族群和文化基礎。按照《舊唐書》《新唐書》的《驃國傳》等中國史籍的記述和緬甸考古資料,驃國疆域遼闊,以伊洛瓦底江中下游為核心地域,東鄰陸真臘(今寮國西北部和泰國北部),西接東天竺(今印度東部),東南有墮和(今泰國湄南河流域),南臨大海(安達曼海),北接南詔(中國雲南),是以驃人為主的有著眾多屬國和部落的早期國家。公元6—8世紀是驃國強盛時期,其首都在室利差呾羅(今卑謬),有「部落二百九十八,以名見者三十二」,還有「屬國十八」,緬族在這一時期也已經進入驃國疆域。在宗教方面,驃國深受印度宗教文化的影響。



「驃人」是對驃國族群的稱謂,後來緬甸人將其稱為Pyu或Pru。根據緬甸考古材料,驃人出現在緬甸的歷史還要更早,在《緬甸古代的驃人》一書中有寫道,早在公元前一千紀,驃人就已經出現。而且在公元前2~公元前1 世紀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在農業經濟方面有了很大的建樹。


驃人既驍勇善戰又善於發展農耕,同時發展了手工業和商業貿易,建設了城市,建立了封建階級社會的統治制度,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可以說,緬甸文化始於驃國。


曾經有學者認為,驃人是中國古代百越族系中的一支。也有學者認為,驃人就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濮」人中的一支,「驃」字可能就是「濮」字的異寫。


但隨著對驃人文字和語言研究的深入,目前大多數學者都認為,驃人是一個操藏緬語的民族。他們既不是今天的緬族,也不是今天的彝族,更不是今天的白族。


只是先於緬族到達今天緬甸的藏緬語民族的一支,如今已經消失了。或者更準確地說,是被後來的緬族等民族同化了。到了公元832年,時值中國唐朝唐文宗執政時期,南詔國與驃國發生了一場戰爭。


此後,驃國漸漸淡出歷史,關於驃國的記載寥寥無幾,留下了一堆待解開的謎團:驃國是何時建立的?一度雄踞一方的驃人到底屬於哪個族系?驃國滅亡後驃人去了哪裡?驃語言文字有何種意思?



關於驃國的歷史,緬甸考古學家將其劃分為3個時期:以毗濕奴城為中心的前期,以室利差呾羅城為國都的後期也是驃國最為繁榮的時期,以及在前後時期之間起著聯繫和過渡作用的漢林城時期。


毗濕奴城時期,驃人已經建立了城市,有緬甸考古工作者認為,毗濕奴城的年代是1~5世紀,毗濕奴城很有可能是東南亞地區最古老的城市。


在那裡挖掘出了100多個古建築遺址,據考古學家猜測,這些遺址里有王宮和大會議廳,在出土的文物中發現大量陶器殘片、與建築物有關的鐵條以及石珠、料珠等飾物。



由此可見,當時的制陶業有了較高的水平,也已經開始使用鐵器,但飾物還比較原始,因此推測毗濕奴城時期的驃國很可能還沒有脫離原始部落聯盟階段。


漢林時期作為中介橫跨在毗濕奴城和室利差呾羅城兩個時期上,在如今室利差呾羅城遺址周圍有大量漢林錢幣出土,這證明漢林城與室利差呾羅城之間有較為密切的貿易往來。


此外,漢林遺址還出土了許多鐵質武器、銅器和石器。這一時期一直持續到公元9世紀,到了室利差呾羅時期,驃國歷史進入全盛時期。


室利差呾羅城是後期驃國的國都。從考古發掘的資料來看,室利差呾羅的始建年代最早不會超過公元2世紀,其鼎盛時期為公元5~8世紀。在公元7世紀,中國史籍對以室利差呾羅城為中心的驃國有了較為詳細的記載,尤其是在唐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


公元801年六七月間,驃國國王雍羌在位時,派遣驃國王子舒難陀為大使,帶著驃國使團和樂團出發去往唐朝。11月,他們先到達南詔國首都 ( 今大理) 後,在南詔國譯官陪同下前往長安。公元802年2月,驃國使團到達長安。


驃國樂隊在唐朝宮廷進行歌舞表演,表演規模極其盛大,僅伴奏的樂工就有35人,樂器多達20多種,在長安演奏了12首曲子,轟動一時。


許多文人騷客吟詩作賦,大詩人白居易也寫下了膾炙人口的 《驃國樂》:「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一擊文身踴,珠纓炫轉星宿搖,花鬘斗藪龍蛇動。」


驃國獻樂不僅是借唐朝之手,逼迫驃國境內的南詔國軍隊退兵,於當時產生了重要的政治影響,還構成了唐代中後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內容。


9世紀中葉到11世紀中葉是緬甸古代史上的重要過渡時期。9世紀初,南詔向南擴展,南詔軍隊於832年攻陷驃國都城,「掠其民三千,遷於拓東(今昆明)」。到9世紀中葉,有著眾多屬國和部落但並沒有統一的中央集權的驃人國家衰落。後來成為緬甸主體民族的緬族在從中國西南進入驃國疆域後,於849年建立蒲甘城。緬族在繼承驃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又帶來南詔的農業和軍事技術,迅速崛起。1044年緬人建立蒲甘王朝後,國王阿奴律陀經過十多年的南征北戰,於1057年統一伊洛瓦底江流域,成為緬甸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古代國家,完成了緬甸古代歷史和文化發展上的轉型。


近幾十年,隨著緬甸考古工作的發展,不斷有新的驃國遺址被發現,驃國古城的輪廓也越來越清晰:宮殿城堡、墓葬地、手工業作坊、巨大的磚砌佛塔、城牆、排水設施、灌溉系統……有的至今仍在使用中。



驃國作為緬甸的城市文化發源地、南傳上部座佛教最早傳入地,深受著印度的影響,室利差呾羅城作為保存得較好的遺址地,更適合遊客前往參觀。


室利差呾羅古城中的建築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塔、二是寺廟。塔,印度人稱之為窣堵坡(Stupa),是安放佛祖釋迦牟尼佛骨舍利之處。


在室利差呾羅有墓地或與喪葬有關的區域,就會有寺廟和佛塔林立周圍,現存的遺址中,保存得最好的應該是包包枝塔(Bawbawgyi Stupa),通高約50米,其塔身高聳,呈圓柱形,表面殘存釉彩,與印度北方邦的答枚克佛塔(Dhamekh Stupa)類似。



包包枝塔一般被認為是公元5~7世紀建造的,恰好是室利差呾羅古城發展到鼎盛的時期。現存的寺廟與佛塔遺址還有十餘處,佛教成為室利差呾羅古城十分重要的文化「精髓」,也反映了當時居民「舉國佛事」的精神生活面貌。


再從室利差呾羅古城整體上看,密布的人工運河為城內外的農業灌溉提供了充足水源,也有利於交通;護城河及城牆重疊圍合,防禦工事堅實穩固;鐵礦遺址是古城發達生產力的表現,是驃人賴以生存的生產工具。


無論是城市構造,還是寺廟、工藝飾物,都共同反映了驃國古城曾經的輝煌,驃國創造的文化不僅為蒲甘王朝奠定了基礎,更是緬甸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基石。



三、蒲甘王朝的發展


在之後近800年(1044—1824年)的緬甸歷史上,蒲甘王朝確立的政治和文化發展模式,成為緬甸占主導地位的模式,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是緬族建立和發展的中央集權王朝(蒲甘王朝,1044—1287年;東吁王朝,莽應龍建立,1531—1751年;貢榜王朝,雍籍牙建立,1752-1885年)是統治全緬甸的國家政權模式。


其二,是具有緬甸特色的南傳上座部佛教一直是占主導地位的宗教。另外,印度教在緬甸宮廷和文學藝術中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影響。


緬甸的宗教,首先傳入的是印度的婆羅門教,稍後佛教由孟加拉、奧立沙等地傳入。而佛教最初傳入緬甸的是上座部佛教,西元十世紀以後,大乘佛教及密教才開始傳入。當時,阿奴律陀王篤信佛教,他在征服緬南部直通王國時曾獲32部《三藏》經、300名高僧和技藝高超的工匠多人。也正是從這時期起,逐漸開始有規模的修建佛塔,蒲甘也進入了輝煌時期。


之後的200多年間,佛塔的數量越來越多,據統計,自公元11世紀到13世紀,蒲甘先後建造的佛塔就達萬餘座,蒲甘也有了「萬塔之城」的稱號,蒲甘亦遂之成為緬甸文化、宗教的聖地之一。但後來隨著遷都、戰爭、西方殖民入侵和1975年大地震的影響,現存的遺蹟據緬甸考古調查局1973年登記共有2217座。


蒲甘在現存的100多座著名的佛塔中,有的潔白素雅、樸素大方,有的金光閃閃、雍榮華貴。塔內的佛像或坐、或立,或躺、或臥,千姿百態,形象各異;他們有的頂天立地、高約數丈,有的精巧纖纖、高不盈餘;這些佛像表情逼真細膩,惟妙惟肖。這些佛塔內的浮雕壁畫,更是技藝精湛,獨具匠心。因此,蒲甘又被譽為「宗教藝術薈萃」、「東方佛教藝術的寶庫」。


參考資料:

李孝驥:緬甸考古事業一瞥,《東南亞》1985年第3期;

《中國—東協博覽》「文旅版」2019年9月刊;

賀聖達:緬甸歷史文化發展及中緬交往,《光明日報》 2017年09月11日14版

- 完-

亞洲考古發布(Asian archaeology)

綜合整理出品|轉載請註明來源

來源 丨亞洲考古工作室整理編髮

以上圖文版權均歸作者所有,本文僅用作學習之用,如有侵權,即作刪除處理,特此聲明。

◆ ◆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