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和他的商業帝國:被誤解的爛片之王,才是生活藝術的鬼才導演

小白說娛s姐 發佈 2020-01-22T21:12:26+00:00

王晶出身電影世家,父親王天林是香港影壇殿堂級導演,將汪明荃鄭少秋推上巨星寶座,愛啟用翁美玲黃日華等大腕,既有60年代爛拍商業導演之稱,又有多產娛樂家之名,王晶是兒子亦是徒弟,深受父親影響。

文/小白說娛S姐 原創首發,請勿轉載

《吐槽大會》年末之際,開啟了電影人打call的盛宴:王晶和徐崢。

不同往日的主咖是話題人物,這次的嘉賓王晶倒成了綜藝的吸睛者,他自若的接棒八位拋過來的槽點:爛片與美女。王晶並沒有急於撕掉眾人貼在他身上的標籤,反而以柔化剛,卻句句暗藏了他的大智慧:

1.對徐崢的「好電影拍一部就夠了」槽點,王晶抓住電影特色直言:

徐崢電影演的全是中年男人,講的全是中年危機,若是黃渤來演晶女郎,角色就不單一了;雖然囧系列評分參差不齊,但能賣座的電影就是好電影。——推陳出新,贏得市場

2.對李庚希的「不想當小王晶」槽點,王晶抓住抽菸話題反其道行之:

你當不了小王晶,只能當小邱淑貞。王晶畢業香港大學中文系,也不是別人認為的花天酒地,沒有人是完美的,崩人設而已。——所見非所實,不要拘泥刻板印象,不是人人都能成王晶

看似槽點,卻句句有觀點。作為90年代香港喜劇電影的鼻祖,王晶走過香港電影「盡皆過火」的質疑浪潮,受過香港影視圈「變與不變」的創新洗禮,成為大浪淘沙里無厘頭喜劇巔峰的一顆星。

王晶的人生,一面鬼才,一面爛片王。

鬼才導演:明星製造千面手

無厘頭的精神,是要窮盡人類想像。

90年代香港喜劇電影有六大類型,無厘頭喜劇是其中一種。這類電影擁有西式電影的濃烈自我色彩、快節奏的畫面,又結合本土大眾文化的生活笑料,改變嚴肅刻板,一反常態的調侃正統,成為來勢洶洶的電影主流。王晶沿用了無厘頭喜劇的創作手法,仍保持明顯的個人色彩:帥哥美女的反差。

這個特色靈感的培養來源於父親。王晶出身電影世家,父親王天林是香港影壇殿堂級導演,將汪明荃鄭少秋推上巨星寶座,愛啟用翁美玲黃日華等大腕,既有60年代爛拍商業導演之稱,又有多產娛樂家之名,王晶是兒子亦是徒弟,深受父親影響。

王晶五年的無線電視台編劇生涯,賦予了濃厚的創作功底。26歲操刀《千王斗千霸》奠定賭片基調,成為全能導演開始了喜劇人生。演員是影片的核心,而王晶挖掘演員的眼光毒辣老道,他啟用人生低谷的劉德華成男主角,開始二人《龍在江湖》的天王之路;挖掘配角周潤發共創《賭神》系列經典;攜手初露頭角的周星馳,奠定狂歡意味的《整蠱專家》的無厘頭電影風格。

時勢造英雄,賭神系列、追靚仔系列打造了人氣小生,也帶紅了名不見經傳的張曼玉、邱淑貞等人,締造了「張敏之後再無趙敏」的晶女郎傳奇。帥氣男星化身喜劇擔當,美麗女星盡展驚艷本色,成為無厘頭電影風格下王晶獨有特色。

有人說王晶雖然挖掘了一批實力派,但也擦亮了王晶的金字招牌,這是雙贏的商業眼光,他骨子裡不過還是個商人本色。

慧眼識珠,推陳出新

與其說王晶富有毒辣的商業投資眼光,不如說他拓展演員千面的明星製造。在看人方面,不可否認王晶確實有與眾不同的眼光,能夠在無名之輩時期扶持他們成為巨星與傳奇,並非人人都能有,用他的話來說「這麼多年我走眼的只有張國榮一個」;在角色方面,王晶更傾向用截然反差製造喜劇效果挖掘明星的不同方面,仿佛印證了吐槽大會上的槽點:黃渤演晶女郎角色不單一。

窮盡人類所有想像,製造出其不意的喜劇笑料,這只是帥氣男星當諧星、漂亮女星愛草根的反差表象,是經常慣用的喜劇效果手法,也是無厘頭喜劇的精神內核。可塑造性才是反差笑料下要表達的深刻內在,這一直是影視圈演員最重要的衡量指標。

放下自我,成就角色,才能拓寬戲路塑造窮盡人類想像的經典。肖央三次出演《唐人街探案》系列,一人分飾多角將小人物的市井發揮得淋漓盡致,讓人看完只對角色印象深刻,對其人說不上來名兒,但在導演陳思城眼中肖央這個配角反而更出彩:

他是一個多元化的人,把自己的天性保護得很好,作為演員一定要多元化,這個是演不出來的,用放大鏡學來說就是將身上某種特質放大到角色上,這個特質是與生俱來的。

人本身就是多面,王晶只不過用擅長的無厘喜劇方式,去接近人原始的本能,喚醒與生俱來的人格多面,運用到角色中製造反差化的衝突,才能締造極致笑料的喜劇,這個過程並不容易。他在吐槽大會上感慨「那個年代大帥哥拍喜劇是很難的」,所幸創造了周潤發《賭神》的先河看到反響的成績,才被世人接受推動反差極致的喜劇發展。

這就是為什麼王晶成就的明星能占據港圈半壁江山的原因,作為導演的王晶鼓勵演員釋放天性找到從未發現的面,如同邱淑貞發現可愛性感的女性美,周潤發丟掉偶像包袱演諧星,與他的價值觀不謀而合:

「看演員我是有一套的,除了英俊漂亮,他身上要有別人沒有的氣質,這樣就會成為明星。所以,我一直覺得沒有不好的演員,只有不好的導演。」

王晶慧眼識珠的明星製造,是成為鬼才導演時期的特色。

爛片之王:藝術源於生活

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效果,喜劇裡面有人情味才是與觀眾產生共振的作品。——王晶

王晶手持賭神系列和追女仔系列的兩大王牌成為90年代初家喻戶曉的港片電影,其中《精裝追女仔》系列更是讓他成為當時香港喜劇電影的領軍人物。俗話說物極必反,王晶成功打造的兩大王牌反而讓他扣上了「爛片之王」的帽子:

影評人責難:拼接、模仿、炒冷飯

文藝片責難:高產、無質、粗製濫造

王晶並沒有爭辯反而用繼續作品,《精裝難兄難弟》調侃TVB正劇《難兄難弟》,正劇反說跨時代改編,充滿不少暗寓、八卦、惡搞和揶揄;借鑑好萊塢電影《虎膽龍威》,改編成惡搞版《鼠膽龍威》,與周星馳攜手的《整蠱專家》系列開創整蠱惡搞的巔峰之作……專家們叫苦不迭,觀眾們樂此不疲,成了90年代香港影視界最啼笑皆非的奇觀。

王晶身體力行開啟整蠱惡搞的先河,比如今流行的混剪鬼畜等惡搞創意早了幾十年,王導真是惡搞影片的鼻祖,他用行動證明娛人為己任義不容辭。

至此,後二十年的導演生涯里,王晶坐實了爛片之王的稱號。但他並沒有一改風格,反倒高產400多部電影,其中300多部成了時代回憶的經典,涉獵喜劇、武俠、現代等多種影視領域,成為覆蓋面極廣、輻射觀眾生活方方面面,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

很多專業人士想不明白,被同行嗤之以鼻的王晶影片,為什麼能被老百姓收入囊中?

大俗即大雅,人性共鳴

用辯證的眼光來看,王晶的成就正得益於「爛片之王」的標籤,這個標籤的潛台詞正是專業人士瞧不起的利益驅動,而標籤的另一面折射的是鬼才導演的商業天賦。

從時代背景來看,並非所有靠「利益驅動」的商業片導演都能夠贏得市場認同感,也並非所有人能夠成為高產量的「勞模」,即使兩者具備也沒辦法成為推動一個時代發展的領軍人物之一,王晶一半的成功歸功於什麼?時代!時代造英雄並非空穴來風,上世紀的香港影視圈最大特點是「大眾文化」。

80年代到90年代的香港電影是百花齊放的繁榮鼎盛期,李小龍電影滿譽全球時誇張武打的單一功夫片退出歷史舞台,留洋派或電視人出身的新一代導演開始登場,逆轉年輕人的功夫路線,大改多樣類型影片:徐克《最佳拍檔》的動作喜劇片初露頭角,陳可辛的動作警匪片《威龍猛探》獨占鰲頭,王晶與周潤發的英雄賭片《賭神》橫空出世。注入新鮮血液的香港電影重塑了後現代本土大眾文化,成為那個時代獨具一格的標籤。

王晶正是電視人隊伍中的改革者之一,所創造強烈個人色彩的無厘頭喜劇電影在新舊交替的時代里成為香港最有建樹的導演之一。大眾文化下的創作就要符合大眾化口味,無需迂迴曲折販賣情懷,追求的是過癮爽快,極富動作感染力,講故事是觀眾觀影的樂趣之一。

「畫面動作講故事比語言好上千百倍,《功夫》里的包租婆話說得少所有人都記住了她,其實就是記住了她打人的動作。」


王晶在圓桌派的暢所欲言中也折射了那個時代的影視製作特色,也印證了導演林嶺東道出的同行現象:「我愛畫面和簡單的故事,寧拍少對白的戲。」

不僅動作對白,王晶執導的作品細節里都有時代的烙印。《澳門風雲》、《破壞之王》等電影中都有來自百姓生活的橋段,也有草根逆襲成賭王叱吒風雲的寄託,更有喜聞樂見的生活故事,而他所運用的帥哥出糗、晶女郎看上草根的差異化笑料,都是來源於生活的藝術。

源於生活的藝術,王晶骨子裡仍舊是那個鬼才導演。

從人性分析來看,確實折射出他的商業天賦,比起情懷取勝他更傾向於觀眾認可市場認同,和他不喜歡自命清高的性格相同,他的創作更傾向「娛人娛樂」,放下身段說百姓喜聞樂見的事,滿足普通人成為英雄的白日夢,煩惱的時候笑笑呵呵一解千愁。

儘管眾口難調,但不得不承認「大俗即大雅,人性共鳴」確實能獲得人心,這是作品與人對話的一種方式,也符合當年時代大眾文化的發展——這是給普羅大眾看的作品,不是給權貴欣賞的藝術品。

「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效果,喜劇裡面有人情味才是與觀眾產生共振的作品。」這句話出自王晶之口,他的嘴裡也有很多引發深思的金玉良言:我在商業電影是專業的,那就把商業電影做到極致;你在文藝電影很專業,那就把文藝電影做到極致。提到爛片之王的名號,很多人容易落下「不懂裝懂只有資本的暴發戶」的刻板形象,實際上並非如此。

能從大時代下抓住機會,擁有底線的創造小時代,這是王晶另一半成功的原因。

從個人創作上來看,無論是反差化的喜劇手法還是放大生活笑料的衝擊,王晶懂得創造別具一格的藝術手法讓觀眾快速消化,這也是創造300多部經典的商業天賦。很多人最愛拿惡搞、低俗、無新意來擠兌他,實際上這何嘗不是他爐火純青的運用手法,推動惡搞創意的示範?

上世紀喜劇電影通常是創造笑料或引用生活橋段,讓藝術來源生活而高於生活,比如卓別林的小丑。王晶所謂的「拿來主義」就是提取正統影片里的創意點進行再創造,注入惡搞、衝突、隱射、戲劇化等手法,或調侃或暗諷或搞笑,讓觀眾看到熟悉的橋段又能從中發覺另外的創意,就是如今的惡搞鬼畜等創意的雛形,也是能夠被大眾接受的原因。

從時代、人性、個人的三個維度,這就很容易說得通他的作品能夠被觀眾接受的原因。

你說他是銅臭味的爛片王,他確實是毫不掩飾又有鬼馬之才的成功商人。評價事物與人物,辯證思想和發展眼光是變得客觀的法寶,我們不接受抄襲之風,但不能全盤否定王晶的功與才。

為什麼他容易得到「爛片之王」的稱號?這就是要說到的第三個故事「藝術與商業的悖論」。

商業帝國:藝術與商業的悖論

什麼才是好的定義?最多的人喜歡還是某些高檔的人認為好呢?笑就是推翻規範——王晶

王晶是商業片導演,並不阻礙他投資文藝片,因為他年輕時候就是拍寫文藝片出身。王晶在無限電視台的五年時間裡,寫過《心有千千結》此等瓊瑤式的劇本,也寫過小清新《京華春夢》,甚至拍過斬獲金馬獎卻收視慘澹的《笨小孩》,那個將歌后葉德嫻捧上影后的爛片王,最終止步文藝片轉戰商業片。

一面來自叫好不賣座的壓力,一面來自時代風向的改變。大眾文化的來襲,註定了90年代影視圈的大洗禮,除了追求直接衝擊之外,「做到極致」是大眾文化的第二個特色。

場景極致。徐克導演的《笑傲江湖》任我行與令狐沖門徒打鬥,一打就是十幾分鐘,周星馳的《月光寶盒》至尊寶說段子嘮叨半個小時,不需要非得融入闡述推理,仍然看得津津樂道成為經典,這就是單純的場景用到極致,要麼稍縱即逝快速帶過,要麼延長無限放大。

數量極致。無論是在亞洲還是好萊塢,港片無處不在,這得益於批量製作。其中不乏市場需求、生產需求等多方面,但數量極致確實成了大眾文化的特色,無形中改變了影視製作的模式。這就有了《圓桌派》探討「執生」的話題:臨場應變,到了哪裡就臨時演,演員說完前一句不知道下一句,台詞臨時寫臨時塞,這有了飛紙仔的笑稱。

影視雖然追求極致,但也要契合觀眾口味,這就成了那個時代的矛盾,也是王晶身上的矛盾。產量與質量,娛樂與大眾,王晶身上背負的爛片之王標籤,不過是時代下的縮影。在這樣的創作模式下,便有了《紐約時報》的差評:盡皆過火,盡皆癲狂。同樣,這是90年代香港電影最好的詮釋,要麼像陳嘉上《逃學威龍》里吐口水挖鼻孔為喜,要麼像王晶《整蠱專家》里不低俗整人為樂。大眾化與低俗法本就是度的問題。

學院派大衛·波德維爾在《香港電影美學》里寫道:香港電影也許煽情與縱樂,吵鬧與愚昧,但敢於破格,技巧純熟,訴說情感坦率直接,贏得全球觀眾的歡心。

反觀港片時代的特點,說盡矛盾之事:既要產量又要觀眾喜愛,既要大眾又要限制,簡單量產與粗製濫造往往一線之隔。

再看王晶影視特點與價值觀:既要惡搞又要有底線,既要量產又要大眾認可,既要賣座又要推陳出新,藝術與商業本就一步之遙。

所以,什麼才是好的標準呢?我們總說要用發展的眼觀評價是與非,這個發展就有兩種:你是按照現代的標準衡量過去,還是放在匹配的年代裡思考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