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文化遇上青春年華

中國青年報 發佈 2020-01-22T21:29:11+00:00

今天,一場別開生面的校園春晚,即由教育部主辦、中國青年報社承辦的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春節篇暨第二屆校園春晚正式播出亮相。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慶玲

臨近春節,年味兒也越來越濃。今天,一場別開生面的校園春晚,即由教育部主辦、中國青年報社承辦的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春節篇暨第二屆校園春晚(以下簡稱「第三屆《傳承的力量》春節篇」)正式播出亮相。

不僅有鳳陽花鼓、黃梅戲、豫劇等曲藝報新春,此次《傳承的力量》春節篇還帶來了讓人耳目一新的歌舞表演,如舞龍舞獅、戲曲廣播操等,多項傳統手工藝也爭相亮相,包括葫蘆藥囊製作、葫蘆烙畫等。可以說,95後、00後為大家呈現了一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視聽盛宴,讓這個「年」多出了幾分傳統文化的韻味。

值得注意的是,各個節目的表演者均為不同教育階段的在校學生,並且多為非科班出身。比如開篇表演《鳳陽花鼓的青春之歌》,鼓聲咚咚,載歌載舞,將鳳陽花鼓演繹得趣味橫生。很難想像,很多表演者之前從未接觸過舞蹈。

「她們大多數之前沒有專業知識儲備,也沒經過舞蹈、表演等相關專業系統的學習。」安徽科技學院團委書記黃立義介紹,學校於2005年開始探索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鳳陽花鼓的創作與創新,並成立大學生花鼓隊,學生根據興趣自願加入,「從學習打鼓開始,一個節拍一個節拍跟練,慢慢擴展到動作,最後凝練隊形,形成一支完整的舞蹈」。

安徽科技學院不是個例,如今越來越多的學校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傳播。比如,安慶師範大學在本世紀初就確定了以黃梅戲為龍頭,進行戲曲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以及文化傳承,並形成了以黃梅戲表演專業為主體,以黃梅戲演出傳播機構和黃梅戲教科研機構為兩翼的黃梅戲人才培養和研發格局。2018年,教育部認定安慶師範大學為首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之一,它的傳承項目就是黃梅戲。

針對年輕群體對戲曲藝術普遍缺乏興趣的現狀,安慶師範大學團委書記陳東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學校主要是通過實踐體驗+展演、賽事激勵的方式帶動他們關注並熱愛這門藝術。其中,針對非專業學生主要以公共課程、社團建設、學科競賽、社會實踐為載體來進行推進,比如《黃梅戲藝術欣賞與演唱》這一公共選修課一改傳統的理論教學,而是以實踐教學帶動年輕人體驗聲樂、唱腔、身段、化妝等,近距離感悟黃梅戲藝術,同時以匯報展演的形式進行考核,給予了學生展示的舞台。

此次,由安慶師範大學師生帶來的黃梅戲表演《鬧花燈》也走上了第三屆《傳承的力量》春節篇的舞台,在「鬧」中見「戲」,將黃梅戲清新自然、靈動活潑的藝術風格與戲曲的「四功五法」融合為一體。

除此之外,由江南大學學生帶來的《江南大學戲曲廣播操》也讓人印象深刻。當戲曲遇上廣播操,「單拉山膀」「涮腰」「腕花小雲手」「飛天十三響」等動作也「應運而生」,時而剛勁有力,時而婉約柔美,別有一番趣味。

「戲曲廣播操這種形式可以讓學生在強健體魄的同時,又能感受傳統文化,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可以讓更多的同學走下網絡,參與到我們的實體活動中來。」江南大學團委宣傳部部長劉凡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自2017年起,江南大學便著力於將體育和美育進行了融合,並舉辦了首屆戲曲廣播操大賽。如今,參加戲曲廣播操大賽的學生越來越多。

江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施乃馨以前總覺得像街舞,滑板才是年輕的、時尚的、最能彰顯青春的,至於戲曲,總覺得那是老人家喜歡的東西。但在練了一段時間的戲曲廣播操後,她發現戲曲廣播操也可以很酷,「它既厚重又青春,我們大學生之所以喜歡戲曲廣播操,是因為它的魅力來源於戲曲百年的積澱,它所具有的時尚是超越時代的」。

當年輕人愛上傳統文化,可以說讓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又萌生出了新芽。在第三屆《傳承的力量》春節篇的舞台上,呈現「滑冰+武術」跨界融合——英姿颯颯的武術和扣人心弦的滑冰表演帶來了一場「冰與火之歌」;江蘇省蘇州市北橋中心小學和北橋中心幼兒園學生自彈自唱的《蘇州評彈少兒版》,讓蘇州評彈這一古老的曲藝有了更多新鮮的元素。

儘管第三屆《傳承的力量》春節篇落幕了,但是,如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中得到進一步的傳承與傳播,則是一個永久的話題。安慶師範大學團委書記陳東認為,這需要社會、地方及學校共同努力,加大對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研究、保護力度,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開展特色傳承活動。

在劉凡看來,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推廣上,要注意進行形式創新,「要將傳統文化中那種深層次的美和年輕人所喜歡的輕鬆有趣的形式做一個有機的結合。讓傳統文化變得不古板,更貼近現當代年輕人的接受方式。」

黃立義也強調,要打造傳統文化有形的傳承載體。增進傳統文化的親和力,構建符合青年學生欣賞習慣、符合國家主流價值需要的傳統文化傳承話語體系,打造「可觸摸」的文化形態,鼓勵更多專業人才接近、接納傳統文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22日電

本文源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閱讀更多精彩資訊,請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http://app.cyol.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