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的創作模式採用了人物驅動的方式,情節跌宕起伏

樂在線 發佈 2020-01-22T22:42:23+00:00

其次,故事背景哥譚市是個神奇的地方,「民風淳樸哥譚市,人才輩出阿卡姆」,在這個虛構的80年代西方大型城市,說一聲禮樂崩壞都是在恭維它。

首先,這部電影的創作模式採用了人物驅動的方式,整部電影的情節完全由男主亞瑟這個角色向小丑轉變的過程推動。聚焦於單個人物的成長變化,缺點是整部電影多了不少需要人留心的細節之處,因此片子節奏看起來不是那麼的爽快。前百分之九十五的劇情是一個完整的人物轉變。


其次,故事背景哥譚市是個神奇的地方,「民風淳樸哥譚市,人才輩出阿卡姆」,在這個虛構的80年代西方大型城市,說一聲禮樂崩壞都是在恭維它。財富匯集加劇,社會底層和富人階級嚴重不平衡,中產階級消失,窮人失去了上升渠道後這個世界只有富人和為富人工作的無產者,鼠災泛濫,垃圾如山。亞瑟為什麼殺人,以及殺的人是否罪該萬死的問題,如果沒有對這個人物進行深刻的剖析是很難理解的。


三個醉漢:逼不得已這三個醉漢是托馬斯-韋恩旗下公司的員工,「心地善良」的好員工在調戲一個弱女子,當時亞瑟剛被老闆辭退,內心負面情緒高漲急切需要找一個垃圾桶來踢,矛盾的是引起亞瑟舊病復發大笑的源頭,不是來自三個醉漢的調戲行為,而是被調戲女孩求助的眼神。亞瑟之所以會感到有壓力,是因為內心的正義感,以及隨之而來無能為力的內疚感,驅趕了之前的負面情緒。


更現實的是被吸引注意力,逃走的女孩沒有表達一絲感謝的目光,當然幫助人的時候不能奢求受害者的感恩,但是如果這個女孩逃走後能找人來幫忙,事情會不會變得不一樣呢?亞瑟被打,心裡的負面情緒再次占據上風,與上次被孩子打不同的是這次他有了危險武器,有了反抗的能力。這三個人卻是被認為的商業精英。這是他第一次殺人,嘗到了暴力帶給他的喜悅。但在犯罪時,他感到了慌張和逃避。平復之後他開始顛覆自己之前的世界觀,不要笑。


他和他的母親,他是一個棄嬰,母親有臆想症。他和喜歡的女子,他幻想的,不存在。他和他的偶像,偶像取笑他的夢想。最後他毀滅了這些人,也毀滅了有良知的自己,因為這世界不允許那樣的想逗笑所有人的人存在。所以他希望他的死會比他活著有意義。另外,小丑其實是一個亂世中的特有產物。前期的亞瑟,雖然家境貧苦,自己也患有心疾,但他仍對自己的未來抱有期待和憧憬。


他按時去做心理輔導、吃藥,隨身帶著寫明自己會不自覺大笑的病因的卡片,喜歡去兒童醫院逗孩子們開心,認真地照顧不能自理的母親,暗戀電梯裡偶遇的女鄰居。終於亞瑟掙脫了自己的牢籠,他發現第一次殺人殺掉的三個華爾街男使他變成全民稱讚的榜樣。哥譚市開始出現大量小丑面具的暴力事件。他不再接受治療,以屠殺完成小丑的轉變。殺掉養母,開危險武器殺掉拿危險武器栽贓自己的同事。

在節目中開危險武器殺掉曾經的偶像莫里,發出反抗的宣言,正式變成混亂的領導者。在暗戀的女人面前,他也以一危險武器殺掉了過去的亞瑟。小丑誕生。整個電影的色調突然變得明亮,混亂的哥譚市。亞瑟已死,小丑當立。在眾人的歡呼聲中,在混亂城市打砸燒殺的餘燼之中,小丑以最後一支舞和鮮血勾勒的笑容踏上混亂之王的神位,小丑就是混亂失序的本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