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2020年農業農村工作將打贏「八大攻堅戰」

濱州網 發佈 2020-01-22T01:57:30+00:00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1月19日,記者在全市農業農村局長會議上獲悉,2020年,全市農業農村工作將堅持提質量、樹品牌,推改革、搞創新,補短板、促全面三項原則,堅決打贏產業優化升級、三產融合發展、農業質量提升、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齊魯樣板示範、農業科技創新、農村改革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1月19日,記者在全市農業農村局長會議上獲悉,2020年,全市農業農村工作將堅持提質量、樹品牌,推改革、搞創新,補短板、促全面三項原則,堅決打贏產業優化升級、三產融合發展、農業質量提升、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齊魯樣板示範、農業科技創新、農村改革深化八大攻堅戰,推動全市農業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衝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打贏產業優化升級攻堅戰

糧食產業調「優」。適當調減籽粒玉米面積,增加大豆、雜糧、飼草面積,加強農牧結合;調優品種結構,擴大優質糧食特別是優質強筋小麥的種植面積,以打造300萬畝綠色優質小麥生產基地為平台,帶動全市糧食生產提質增效。

棉花產業調「良」。繼續推廣國際良好棉花種植模式,全面打造國際良好棉花示範市,年內推廣良好棉花30萬畝;在濱城區楊柳雪建立全國最大的短季棉良種研發中心和棉種育繁推試驗站,推廣短季棉飼草輪作模式。

蔬菜產業調「精」。搶抓我市成功簽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合作平台機遇,以博華農業為基地,加強高效優質蔬菜產品的生產,大力發展標準化、智能化、精細化種植模式,改善設施生產條件,打造精品蔬菜生產基地。

水果產業調「特」。不斷擴大特色果樹栽培規模,圍繞霑化冬棗、陽信鴨梨、鄒平水杏、惠民蜜桃等名、優、特優勢產業,在品種更新、栽培模式、倉儲保鮮等方面開展科研攻關,高標準建設一批現代果品生產基地和示範園。注重果業與文化產業、旅遊業的融合發展,立足現有果業展會、節慶活動等資源,推出特色文旅產品,推動果業轉型升級。

畜牧產業調「強」。進一步優化養殖布局,提升規模化、智能化水平,在無疫區創建、「雙招雙引」、打造優質畜產品區域品牌等工作上實現突破,加快形成400萬頭生豬全產業鏈規模養殖,繼續實施「千牛萬羊進濱州」和「濱州牛企連內蒙」行動,真正實現「買全國賣全國」。

打贏三產融合發展攻堅戰

培育經營主體。大力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將種糧大戶、返鄉農民、回村大學生等作為培育的重點對象納入農民培育資料庫,年內完成經營主體帶頭人和新型農民創業培訓2000人以上;持續壯大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年內分別達到390家、9000家和1850家,積極促進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戶之間建立更加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

打造融合載體。全力推動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年內新創建1-2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推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創建,年內新認定20家;培育農業產業強鎮、特色產業村,年內培育10個市級農業產業強鎮,100個特色產業村,形成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布局。

壯大新型業態。大力推動「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精心打造「惠民菌菇」、「博興草柳編」等農村電商品牌,年內實現農村網絡零售額70億元;將發展鄉村旅遊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通過整合資源、完善設施、規範管理、強化服務,並融入文化、教育等要素,加快發展農家樂、採摘園、森林旅遊、濕地觀光、健康養生等旅遊業態,創建一批特色旅遊村和精品路線,2020年消費總額達到130億元,將我市發展成為京津冀地區鄉村旅遊的理想目的地。

打贏農業質量提升攻堅戰

堅持質量興農。啟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推進基層監管機構標準化建設,試點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進一步完善農業標準體系,推進「三品一標」示範縣、鎮、村創建,年內「三品一標」達到500個,產地認證面積占主要農產品產地比率達到60%以上。

做大做強「食域濱州」區域品牌。開展「食域濱州」區域公用品牌宣傳推介,依託京東、淘寶等電商平台,開設「食域濱州」特色館,推出一批品牌農產品,進一步拓展銷售渠道。各縣市區結合自身資源稟賦,量身打造優質農產品品牌。年內創建3個省級知名農產品企業產品品牌。

打贏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攻堅戰

高標準推進林水會戰。發揮好市農業農村局牽頭抓總作用,年初抓規劃,年中抓調度,年終抓考核,確保任務完成。

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持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建設,集中連片打造,充分發揮土地潛能,上半年建成高標準農田32萬畝,下半年啟動新一輪48萬畝建設任務,積極打造10個高標準農田建設示範鄉鎮。

利用好黃河水源。堅持節水、供水兩手抓,在有條件的地區,大力推廣灌溉用水計量、噴灌、滴灌、水肥一體化等節水灌溉技術,保證水資源高效利用。

打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

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重點開展以「三清一改」「三整一拆」為主要內容的村莊清潔行動,年內實現全覆蓋,特別是要做好對殘垣斷壁房屋的拆除工作。

繼續實施美麗鄉村「十百千」工程。將美麗鄉村建設與美麗村居、美麗庭院建設緊密結合、統籌推進,年內創建10個示範鄉鎮、100個省市示範村、1000個提升完善村;做好對2019年度35個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的檢查驗收。

堅持綠色發展。年內推廣測土配方施肥900萬畝、水肥一體化15萬畝,鞏固化肥減量增效成果,保持化肥零增長態勢,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3%;開展耕地土壤質量類別劃分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確保九月底前完成類別劃分任務;全面推進「土壤保育院」建設,加大不同檢測點位數據採集,提升完善信息平台系統性能,充分發揮效能。

打贏齊魯樣板示範攻堅戰

強化規劃引領。加快村級鄉村振興規劃編制,重點做好搬遷撤併型村莊的規劃,充分利用土地增減掛鈎政策,推動合村並居加快開展;2020年確保濱城楊柳雪、惠民麻店、博興呂藝三個省級示範區創建成功;新爭取2-3個省級示範區,著力打造一批市、縣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

強化地域特色。高標準科學規劃黃河風情帶,沿黃各縣市區整合農業、文化、旅遊等資源,策劃包裝建設項目,全力打造體現黃河特色、濱州形象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強化要素集聚。將美麗鄉村建設、農村污水治理、高標準農田建設等相關項目安排在示範區內實施,實現一次投入、多重效益。

打贏農業科技創新攻堅戰

抓好農業科技隊伍建設。充分發揮現代農業智庫和農業科技創新團隊作用,上聯國家、省創新團隊和高層次農業專家,下接縣農技推廣聯盟和農業經營主體,針對制約濱州農業發展的瓶頸開展科研攻關,2020年建成由45個省級以上知名專家、學者組成的智庫團隊。

搞好農業科技服務。繼續開展千名農技人員下鄉服務活動,構建農技人員簽約服務基層長效機制,突出重點人員、重點區域、重點經營主體,不斷提升農技服務時效與質量。

深入推動農業信息化。進一步完善農業大數據平台,積極開展農業全產業鏈大數據共建共享應用試點,提升分析、預測、指導能力;加快推進益農信息社建設,2020年實現所有農業村益農信息社全覆蓋,重點建好7個縣級中心社、500個高標準示範社。

全面推進農機化發展。按照三年創建「三個市」的目標,全力抓好8個方面的農機農藝融合示範基地建設,積極開展全國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示範市創建,力爭今年創建成功;濱城區、惠民縣接續創建「兩高兩全」示範縣,為明年創建全省農業機械化「兩高兩全」示範市打下基礎;全方位、多層次抓好「平安農機」建設,力爭2022年全國「平安農機」示範市創建成功。

打贏農村改革深化攻堅戰

加快盤活農村土地資源。發揮好農村產權交易中心作用,推進承包土地規範、有序流轉,年內承包土地流轉率達到55%;積極探索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開展宅基地使用權抵押貸款,探索盤活利用閒置宅基地和農房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的辦法,加快形成可推廣可複製的模式。

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在基本完成改革任務基礎上,2020年重點進行掃尾,並組織開展「回頭看」活動,鞏固改革成果,確保經得起國家、省檢查驗收;總結探索惠民縣集體資產股權質押試點做法,激活農村「沉睡」資產。

構建切實管用的農業發展保障機制。落實好耕地地力保護等惠農政策;大力推廣政策性農業保險,擴大主要農作物參保率;用好各金融單位服務鄉村振興意向授信額度,發揮好魯擔惠農貸作用,切實解決小農戶發展的資金問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