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的反拿法 與中國擒拿有何不同

中國教育服務網 發佈 2020-01-23T03:33:17+00:00

它不是自以為是地說明自己的技木,滿足於甲來這招,我這招就可以制服對方, 完全不顧及搏擊是矛盾, 是人的行為矛盾。


截然不同於中國擒拿的跆拳道反拿法

哲學是什麼?武術哲學又是什麼?

哲學是研究世界觀的學問。哲學是研究人對自己所生存的世界(歷史、現在、未來) ,表示自己的觀點的學問。在這樣大的哲學範疇之內,武術作為一種觀念,也同樣屬於哲學的範疇。人們在這裡所表現的觀點,我們以為應是武術的哲學。

始拳道則是異民族的搏擊哲學。

搏擊,作為人的行為,它必然要反應人的觀念,無論它是唯心的,還是唯物的。在這一組反拿法的技術中,我們可以只注意技術的結果,但對技術結構形成,我們不妨略略分析一下技術形成的主導思想。


實例:

設左甲、右乙,中為反拿者。

反拿者被甲從身後用雙手臂抱住,同時,乙又在前面抓住反拿者的衣領(圖①) 。

當反拿者在被攻擊的二人前後相夾時(參閱圖②), 我們有必要分析一下圖①的局勢 。因圖③的反拿技術,也只有在準確地把握了圖①的實際情況的前提條件,圖②反拿者的技術運用,才能說有實施的前提。如果我們不冷靜地判斷雙方的優劣,盲目地使用我們自以為平時較熟練的技術,技術就可能失去效益,起碼是有點主觀。問題就在於沒有及時判斷自己所處的情況。當然,所謂判斷自然是在短時間內很快地做出的。

首先,對反拿者來說,身後的甲是一個很難解決的矛盾,問題在於對手是在自己的身後,而且自已前面還有一個對手。但是,任何問題不可能是絕對的。

甲雖然從身後抱住了反拿者。但這時甲犯了一個錯誤,也可以說是一個失誤,就是他應該從反拿者的雙臂以外將其抱住,這樣就完全控制了反拿者的下一個企圖,請參閱圖② 。就此技術而言,排除前面的設想,由於甲只是從反拿者的雙臂內穿出去,抱住了他的身體,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反拿者攻擊的靈活性。此時,只要反拿者處事冷靜,就能發現和利用攻擊者的失誤,這種狀態就不可能限制了他的一切行動。

在圖①、圖②中,我們不難看出,由於反拿者搶在了乙未發動進攻之前, 而他身後的攻擊者只是抱住了他 (從圖①可以看出,甲貼在反拿者身上, 由於在雙方之間的距離等於零,在一定程度上,他自己失去了再攻擊條件) 。

在圖②的譯文是這樣的: 在以雙腳為軸向左轉體的同時, 用右臂攔截前面乙的肘部, 同時盡力用左肘打擊後面甲的下顎。這是指圖②中反拿者的反拿技術。

在圖①至圖②的技術變化中, 如果我們直譯原文, 它要求在立足雙腳的基礎上, 也具有強調身體軀幹中軸的扭轉,這一說法和我們「機關在腰」相類似。不同的是,它強調的中軸不只局限腰的中盤, 而是自上貫穿的上、中、下三盤。 在身體中軸旋轉的同時, 攻擊部位,是肘與前臂。

見圖②, 身體向左扭轉, 反拿者用右前臂豎起橫擊前面抓住自己前胸的手臂,同時,借右臂動作的旋轉之勢, 左肘端起過肩高橫擊自己身後對手的左頰或頸部。

就技術結構而言,其特點在於幹練、沒有多餘的附加環節,不是以拿克拿,這一點,不能不承認其技術的獨到之處。

我們在肯定技術可行性的同時,還可以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旋轉的方向。在這一技術變化中, 原來的旋轉方向是向左轉,這一轉向的問題,對於身後的攻擊不存在左肘或右肘的問題,因身後的人沒有及時的保護技術。但對前面的對手, 扭轉方向似乎就應該注意了 。對方用右手抓住反拿者的前襟, 原圖的動作卻是反拿者向左轉, 雖然採用右前臂擊, 但不能造成對方反關節挫傷, 而且乙卻可以順勢抱住或鎖住反拿者的頸部。從中國擒拿的觀念來說, 在這一動作中, 經常採用右轉以圖反關節者為多。

向左轉從對方反擊的角度來看, 不能避開對方左手的繼續攻擊。反之,向右轉不但可以橫擊對方反關節,這樣, 借對方右臂封住對方左手的攻擊,即使對方發起攻擊,反拿者的右手也同樣可以予以阻止。

圖③至圖④的技術變化,僅就反拿者實施的攻擊前面對手的技術, 和中國武術擒拿的技術有共同之處。已往, 這種技術適用於兩人之問, 如果一人對二人, 技術本身可以說沒有問題,問題在身後的這個人身上。再一點,是因圖②向圖③的技術動作變化現狀,右手抓住對方右手, 左手托住其右肘, 關鍵在時間上會有緊迫感, 時間上稍一疏忽,反拿者的反擊則會失效。況且,這段時間內,對手處於被動的情況,, 他的反擊自然也會是強烈的。

因此, 任何技術的變化不能是脫離技術存在的客觀壞境,任何技術的變化,也不能不考慮對手的攻擊。

圖⑤至圖⑧的技術結構, 其最為精到的是圖⑥這一技術環節 。

擒拿與反拿的技術變化, 並不象我們有些人所說的那樣, 往往取決於技術的果斷變化, 而不在於玩出什麼漂亮活來。

如圖⑤所示,反拿者(即中間者)被左、右二人扭住,這種形式較為常見。從反拿者自己來說,要想上肢得到衝破口, 可以說是很難的。它不同圖①的條件, 因他的上肢被對方完全控制了。

圖⑥的反拿者只是利用左腳對準乙的左膝關節內側向左外側斜外下端,不能不承認反拿者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準確地抓住了這唯一的, 但又是非常具有攻擊力的機會,實施反擊技術,獲得了最大效益。

一、作為對手人數上的優勢,從心理上就會放鬆對下面的危險的預料。再則,按一般規律,反拿者處於極劣勢,也不易採取反擊。這一點, 不只是對手容易有這樣的想法,反拿者同樣會有這樣的心理狀態。這說明了一個問題,搏擊本身就是拼意志與決心的過程 。

二、反拿者在攻擊點上選擇了一個容易擊破的點,而且, 從生理角度來講, 膝關節的內側與外側的關節活動的極限非常小,稍一施力,其結果是嚴重的。

問題均是兩方面的, 雖然說這種擊法具有很強破壞力,但它也同時具有可防護的一面。一旦反拿者使用這一技法,如果被攻擊者對攻擊有一定的洞察力,而且能迅速反應出保護性的緩衝技術, 順勢向正關節方向屈膝 (也就是通常說的跪膝,快速構成大、小腿摺疊) ,就可以增加受力面積緩衝衝擊力。

三、這一技術是不是擒拿術,從技術結構特點,我們認為它不應算擒拿術, 而是搏擊與擒拿術的綜合使用, 這也向搏擊者提出搏擊的應變能力 。

以上敘述,雖然是在技術結構上的分析,但是我們從這樣大起伏的技術變化中, 就可以從主觀上對技術有個全方位觀念。這樣, 在實際搏擊中,技術的廣延性與應變性,都會成為我們可利用的有利因素。

任何技術的組合,都存在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這就是說在技術的組合過程中,除了合理的部分外,其餘的自然是欠妥的,甚至也可以說是錯誤的。對於這一點,我們不是指責技術表現的人, 而是對技術結構做自己的分析。

餘下,我們在圖⑦和圖⑧的技術環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在已完全消除了乙的威脅的同時, 開始與對手甲較量,反擊者突然抓住甲的手臂。這裡存在著一個疑點,因為在圖⑧中,雖然,反擊者突然、果斷地使用技術,使乙喪失了攻擊能力, 但在這一動作的使用過程中,我們暫不說甲的伺機反擊,實際上,他控制了反拿者的右手臂。在這樣的條件下, 反拿者托對手右肘的做法顯然有一定的難度。因為,按一般規律,乙遭到攻擊,左甲會本能地抓得更緊。但不排除,因乙遭到攻擊,甲會產生恐懼心理。

為了保證反拿者的意圖出現,反拿者的目的是發起對二者的攻擊, 從指導思想應快速地做出踹乙膝和掙脫右手的兩個動作。

端倒乙的目的是較易達到, 它還可以吸引甲注意力。左甲一般會先探清乙發生了什麼事, 然後本能地產生抓緊或恐懼的心理。這種心理上的顧盼,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放鬆白己對抓住對手的注意力。但是,這種心理顧盼只是一瞬, 就相當於我們提出了同時的概念。

如果,在踹擊目的達到的同時,又能掙脫右手,圖⑦至圖⑧技術變化和中國擒拿的「金絲纏腕」 大同小異。 要說明的是在圖⑦的原文中, 強調了在踹完後向前下落的同時,以右腳為軸向右擰身。

強調身體中軸的扭轉, 是這一動作的長處。已往我們在擒拿中, 多迷信於手法, 約定俗成地形成了追求手法的意識, 而放鬆了對自己可能遇到環境, 以及最基本的條件的重視。很好地運用身體的整體性爆發動作,能較好地克服對方雙手的制約,因而在體積、力量上獲得優勢。

圖⑨至圖⑫,.除了圖⑫的技術結構,已經明確的表現反拿者在拿住甲的瞬間,他亦右腳橫踹擊乙的腹部。

是不是因為有了圖⑫的結局, 我們就可以不去研究一下圖⑨至圖⑫技術變化的各環節了呢? 實際上, 該技術的環節較多,環節多,自然會在各環節中存在一些不合理或不甚嚴選的技術細節。

反拿者的雙手分別被對手二人抓住, 並向二人的方向拉,圖⑨示。反拿者借勢,向前搶上左步,反拿者這一搶步,原來雙方相峙的情況,因搶步而突然松馳,反拿者不放此機會,雙手向前推的同時扭轉雙臂,以求解脫,圖⑩。

我們分析一下圖⑨、圖⑩的技術變化。反拿者如果向前推扭雙臂的同時,對手二人有一人向外一偏, 這種突然的變化,加上反拿者的衝力, 很容易使反拿者的手臂被扭向自已的身後,這樣就更加增大了再反攻的難度。要防止這一點。是否可以這樣設想,反拿者應有意識地向內,就是在推扭雙手臂的同時有一種合力, 而不能因對手的外拉而放鬆。

對技術的結構不能說完全錯了,因它畢競是經過實踐的技術。要說明的是, 任何技術不一定具有廣泛的適應性 。適應性的是與否, 主要針對掌握技術和使用技術對手。這一技術環節,除技術的熱練是必須的外, 對使用技術者的素質要求也是很高的 。有了熟練的技術, 但是力量上的薄弱顯然也是不能達到推扭的意圖的 。再有一點, 就是對時機的把握,這不但需要自我的心理判斷,同時,也需對搏擊的客觀環境的果斷處理。

圖⑫的技木使用, 就局限在這一瞬問, 可以說是非常精到的 。但在圖⑪的技術環節中,作為欲求掌握技術的人, 不能不對這一技術環節,予以足夠的重視。因為,這一動是下一動圖⑫的中堅。可以說, 這一環節的可行性如何,也就意味著圖⑫的技本結果能否實現。

首先,自⑩脫離對手的制約後, 必須是完全脫離。反拿者解脫對手的控制, 右手翻腕刁住甲的手腕, 左手抓住對手的右臂肘部; 向前搶上左步及扭轉軀幹, 借其扭轉力將甲制服。就在反拿者扭臂、搶步的同時, 右腳橫踹乙的肋部。

從技術圖解上直觀地看, 這可以說是一個順理成章的技術。但我們也不能不來分析圖⑪的技術特點。 這是一個較難處理的矛盾。對這一時機, 反拿者的意識不能只局限在二者之間, 而應是自己和另外兩人的三角性的關係, 我們不妨用一個新的概念,這就是立體性意識。

因此說, 反拿者在擒住甲的同時, 借轉身便可以用右腳攻擊對手, 這就同時提出一個關鍵技木——轉身, 而且是完整的突發性的轉身。

轉身既是扭轉甲的手臂的力量所在, 也可騰出右腳橫擊對手。還有一點, 則是反拿者搶上左步的根基條件。

好的技術雖然可以展現出技術的結果, 更耐人思考的是技術的真諦是促成良性發展的技術環節。 這同時也說明另一面, 對技術的解釋滿足於技術的結局, 而不是去客觀地分析技術是不行的 。

對於實用技術, 大家均可以練習。但在練習的同時,不是每個人都能對技術做出水平較高的分析。水平較高的分析, 指的是什麼呢?它不是自以為是地說明自己的技木, 滿足於甲來這招,我這招就可以制服對方, 完全不顧及搏擊是矛盾, 是人的行為矛盾。雙方都會極力地運用自己的思維意識,合理地提高自己的素質, 並切合實際地使用它。

為什麼在此文的開篇提出哲學的問題呢? 這就要求我們對技術的分析, 擺脫那種簡單地機械敘述, 而不去做較全面的思辨性的分析。

(注:始拳道原著由楊立動譯文,本文由劉鄂撰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