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籤定官職:中世紀威尼斯城邦制度中的抽籤機制

歷史心發現 發佈 2020-01-23T05:03:36+00:00

古羅馬的正義女神朱思提提那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在古代世界的民主實踐中,真正起到平衡閥作用、防止權力壟斷的,是抽籤機制,而非票選機制。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在古代世界的民主實踐中,真正起到平衡閥作用、防止權力壟斷的,是抽籤機制,而非票選機制。這一點從古希臘、古羅馬時代就是如此,而到了中世紀的義大利城邦,抽籤制度對於維持公平的作用,在無數次內政外戰的過程中被放大,這一過程足以一次次證明 ,在維持人才選拔的公平方面,其實抽籤不比選舉、考試的作用小。這也應徵了一句古話:凡事勿過度。

一、從一片混沌到貴族制:義大利城邦誕生的歷史背景



在古代羅馬帝國滅亡之後,義大利的政治版圖十分分裂,拜占庭帝國、神聖羅馬帝國、教廷與阿拉伯人等入侵者展開了激烈的鬥爭角逐。亂世中,很多古代義大利城鎮遭到打擊或者衰敗,只剩下一些由主教統治的主教城市,或者由古代羅馬遺民居住的遺民城市,比如威尼斯。到了11世紀中葉,義大利城邦的政治版圖已經基本穩定下來,南部是由諾曼人統治希臘人和阿拉伯人的西西里諾曼王國,在政體上相對集權,在中部是教皇國,在北部是神聖羅馬帝國、羅馬教廷和地方勢力爭奪生存空間。



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義大利北部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自治公社,其中的大公社最後發展成為了實際上的城鎮,到了1300年左右,超過了2萬人的城鎮一共在26個,而到了15世紀,經過一番兼并和擴張之後,只剩下了米蘭、威尼斯、佛羅倫斯等城實體城邦。



在早期城邦形成的過程中,內鬥外戰十分激烈:僅在1190-1250年間,各城邦就發生了大大小小1465場內戰。類似於古希臘的小城邦,這些城邦大都以城市為中心,然後由有一定任期的執政官統治。也是類似於古希臘的政體演變,早期的執政官是公民民選直接產生的,到了後來,執政官不再由民眾直接開大會推舉,而是靠前任的執政委員會來推舉。因為世襲和執政經驗的因素破壞了選舉的公正性,所以一些世襲的執政家族開始大量出現,家族因素開始影響城邦內政。



而且階級分化導致的是持續的城市內戰:很多義大利城市裡都有高塔,這些建築物最早就是為了方便貴族家族們監視敵對家族建立的。

二、民治還是貴族統治:公民和貴族的權利之爭



因為貴族家庭內鬥的頻繁出現,所以到了12-13世紀,很多義大利城邦出現了督政官公社,即各大家族引進一個出身外邦貴族的督政官,凌駕於各大家族之上進行任期制的統治,而相應的,傳統的全體公民大會則遭到了廢除,城邦出現了主要由貴族構成的大議會。但是督政官很快也參與到了各種內戰之中,反而加劇了城邦內部的大小矛盾,他們經常成為城邦大貴族的傀儡,可謂使得其反。



在督政官政體過後,行會公民階層開始崛起。在13世紀,由於各大城邦借力於十字軍東征和亞非歐三洲洲際貿易,各邦經濟發達,人民生活富足,文化教育水平紀在整個西歐都是很高的,所以在工商業發達的義大利城邦國家,熟練工匠、師傅、醫生、教師、銀行家、航運商等有產平民開始崛起,他們開始要求平民獲得更多的議會席位,在政治活動中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到了後來,每個城把都有十幾個乃至幾十個行會工坊,每個行會都有自己的小頭目,決策機構以及相關的領袖,儼然如同一個個微型的共和國。



由於行會組織無法通過合法的法律或者政治手段在內鬥中取勝,於是缺乏對應政治權利的有產公民開始組織起武裝自衛的武裝名團,各個城邦十幾個民團的隊長是民兵隊長,與貴族的督政官類似,民兵隊長也必須出身外邦,以免和本地勢力產生瓜葛,並能在貴族和平民勢力發生衝突後,公正地協調二者的關係。


除了組建民團,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人民開始組織與貴族全套相仿的政治制度:人民委員會,對應貴族的立法機構。除了這些,財政官、傳令官、外交官乃至法庭官員,都出現了與貴族機構相仿的影子機構,通過暴力鬥爭,有的城市平民得到了城市主導權,比如博洛尼亞,或者有的城市被迫承認了平民的部分權威,出現了貴族和平民共治的局面。



當然,類似於古代雅典公民權,公民們在對貴族鬥爭的時候,一面向貴族要權利,一面限制窮人進入政壇,具體的方法也很類似,就是限制對公民身份進行財產、年限、居住時間、納稅時間的限制,從而將可以參政的公民數量維持在一定的小比例內。


但是到了14世紀,依託於小城邦制度的公民政治開始衰敗,原因是當時幾個主要的大城邦開始崛起,兼并了相對小的工商業城市,而且在城邦內部,由於空間和實際物質自由都十分有限,所以不同城市的平民實力差異較大,最後在那些偏內陸的城市裡,領主們率先崛起並反攻。而且平民的執政機構也是內鬥不斷,沒有從根本上斷絕腐敗和內戰,所以在厭倦了內鬥之後,能夠結束內戰的強大領主如同古希臘時代的僭主一樣,獲得了在一定時間內的絕對領導權,而在他去世之後,一般會有他的兒子、孫子即位,最後還有很多領主得到了教皇的認可,成為了當地真正的領主。就此,在14-15世紀之後,共和制度在義大利境內幾乎消失匿跡。



綜合起來看,雖然中世紀義大利城邦政府都設置了權利的輪流機制,但是從後世的總結來看,當時所有的城邦,都是僅有1%的人口在反覆統治。正是他們構成了執政官、執行委員會,還有執行委員會的顧問委員會,在規模上他們的總人口僅有200-600人左右,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官職。所以在當時,這種共和體制依舊是寡頭制的共和國。而且這種寡頭制度是被高度制度化的,而且比古代雅典和希臘城邦的城邦公民制度更加缺乏流動性。但是在貴族集團內部,官職的流通卻比較普遍,比如威尼斯共有約2000-3000人的貴族人口,而他們是大部分公務員的候選人,國家所需要的公務員只有800多人,而且公務員是在不斷輪換的,所以貴族們有很大的機會參與到國家管理中,因此貴族們是有很大的機會從政的。

三、抽籤+票選:威尼斯共和國的制度創新



對於這些小國而言,在統治權力已經集中於一小群統治家族的情況下,已經非常危險了,那麼應當如何向人民證明,自己的選官制度是可行的、能代表人民利益的呢?

為了避免統治權徹底落入一個人手中,當時16個義大利城邦共和國的選官制度中,大致有29中選官方式,其中有推選、票選與抽選。推舉和提名很容易玩弄貓膩,但是抽選卻是尊重機率的隨機性,所有人在隨機的機率面前,這樣才是最平等的,也許有的大家族可以多次中選,但是也存在弱小家族中籤的機率性,同時也會考慮到政權的流動性和權利的公平性、機會的均等性。


比如在抽選年輕的貴族進入大議會的時候,威尼斯人採用的辦法是一次只從20-25歲的年輕貴族中抽選30人左右,然後抽籤的金球和白球放在一個瓮里,所有參與抽籤者的名片卡放在另一個瓮里,由大公抽名片卡,然後請抽籤人隨機抽球,只有當抽籤人抽到金球的時候,他就有機會成為新的大議會成員,一般進入了大議會,就等於是半個官員了。

為了避免長期任職導致的壟斷官職,於是當時的選官制度是抽選+票選結合的辦法:先用抽票抽出候選人,然後再用投票的方式選出官員名單,兼顧了民心和隨機性原則。



其實在這一步中,對比現代西方國家政權選舉的票選原則,其實純粹的票選原則中,多數人都成為了少數精英的陪襯,多數人參與選舉,只是純粹的走了一個過場,迫於人際、人情和關係因素,票選會淪為假的票選、實際上的人為操作。但是如果將抽籤和票選結合起來,先用票選抽出候選人,然後再用票選的方式推舉最後的官職。


在具體的操作上,威尼斯人的做法是在所有監視官員的監視之下,在大廳中央立3個瓮,然後從左右兩個瓮中各抽120人、總共抽60個人參與選舉,然後再從60人中選出合適人選選官。在第一個環節開始前,先由抽籤童子將30個白球和30個金球倒入左側的罐子中,右側的罐子也是如法操作,在倒入罐子的時候,需要各自和罐子差不多高的小童將球倒入罐子,防止抽籤童子在其中玩巧,小童的身高需要和罐子一樣高,這樣中籤球在機率的分布上,就是隨機的正態分布;而且在抽籤時,他們還會在抽籤箱上蒙上一層隔板,這樣抽籤人就不會偷窺作弊了。而在第一輪抽到金球的60個幸運兒,就有機會進入第二輪,並以此類推,抽出最後確定當選的36人。在第一輪的兩個抽籤組中,如果發現兩個組中有來自同一家族的候選人,那麼也是需要錯開的。



而且,在現在的選舉中,會有一個明顯的拉票和選舉大戰的環節,這個額環節中的變量非常大;但是在威尼斯的制度中,從抽籤確定候選人,到投票確定最終上榜者,時間間隔非常短,這意味著被天意(隨機機率)選出的候選人無法進行拉票、賄選等操作。這樣,大議會考慮的就是選舉人的真才實學和實際技能,而不是受外界影響的人情因素了。



由此可見,在選舉中,其實最重要的不是投票或者演講,而是隨機的抽籤,因為抽籤是將選舉結果交給上天和無可預測的機率,在這樣的情況下,才有真正的相對公平。


雖然這套機制有很大的科學性和牽制機制,但是實際上,很多貴族就找到了作弊的辦法:比如攜帶自己偷偷製作中籤的金球,在自己抽籤的時候假裝自己抽到了金球,但是在政府發現之後,就開始製作特定的金球,在球體上有暗紋,只有政府才能發現,以防止有人用自己帶的球作弊,而且在抽籤之後會檢查箱子中的球數。



在自己帶球的操作失敗之後,貴族們開始找機會集體作弊,比如在16世紀有的貴族只剩下了身份和投票權,家產窮的叮噹響,所以他們會在果園裡、酒會、周末團契、彌撒、命名日慶祝等場合上,彼此承諾互相投票,他們發明了一整套發信息和對接的暗號,用來暗示其他貴族為自己投票。比如起身、交換座位、上廁所都成為了作弊的信號,到了16世紀末期,威尼斯共和國的官位選舉幾乎成為了腐敗的代名詞。雖然所有的大議會成員都會在選舉前發誓:"我要按照公正的原則為大家選舉官員,推舉真正的人才",但是到了操作環節,所有人都會優先推薦自己的家人父兄,可見高度理性、重視將選舉性和隨機性結合的威尼斯選官制度,因為高度重視理性原則,而低估了人性的逐利原則,最後淪為了寡頭統治的工具。

四、抽籤和票選:絕對公平和精英制度間的張力



從威尼斯的選官體制,我們可以看到,其實相比於容易被認為操作的、受到人情因素、家族因素、賄賂性因素影響的投票選舉而言,抽籤的公平性最強。因為這種制度,是默認所有候選人水平相近、才能皆能承擔大任的前提下,讓任官機會在完全隨機的狀態下,落到不同人的頭上,從而克服人情因素對於絕對公平的破壞。


但是從另一面看,絕對公平的抽籤會導致行政效率的低下與政非其人:比如圭恰迪尼在他的作品《佛羅倫斯史》中,就認為左右了佛羅倫斯絕對選官制度的,不是票選而是選舉,而且國家的重要職位通過抽籤選舉,導致政非其人,容易導致政局動盪、國運起伏,所以純粹的、反精英政治的抽籤制,也會導致行政效率低下的另一個極端問題。



所以,將抽籤和選舉結合起來的威尼斯選官制度,類似於古代中國人所認為的"人人皆可為堯舜",抽籤制度,可以增加執政團體對於制度的認可度,因為作弊、賄選等因素都被排除在制度之外,而且抽籤從制度層面,其實是希望貴族團體能提升自身的素質,從而更好地為公民服務。但是和很多古代城邦共和國的制度類似,美好的願景和簡單的出發點,未必會引向一個良好的結果。所以一味依賴制度,本身無法規避工具理性的漏洞。只有綜合考量多種因素,古代政府才能選拔出合適的人才,為國效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