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最容易「脾虛」?原來有這三大根源

健康舒適圈 發佈 2020-01-22T05:10:35+00:00

中國人最容易「脾虛」了,即便沒有明確的疾病, 但「脾虛」仍舊是很多國人的生命狀態。之所以如此,首先,中國人用心多於用身;其二,中國人有從「溫飽不足」到「小康」的巨變;其三,中國人肌肉力量相對弱。想改變這種「脾虛」的宿命,必須選擇適宜的飲食和鍛鍊。

中國人最容易「脾虛」了,即便沒有明確的疾病, 但「脾虛」仍舊是很多國人的生命狀態。

之所以如此,首先,中國人用心多於用身;其二,中國人有從「溫飽不足」到「小康」的巨變;其三,中國人肌肉力量相對弱。

想改變這種「脾虛」的宿命,必須選擇適宜的飲食和鍛鍊。中醫說的「脾」,不是腹腔中那個長條的器官,不是西醫的脾臟。

一、中醫的脾

中醫的「脾」指的是身體器官的功能。所以,「脾虛」的時候,多個系統都會出問題,其中包括消化系統,造血系統,甚至生殖系統,以及身體的運動機能。

「脾虛」的時候, 就是這些系統的功能可以分別甚至整體不足,而器官功能的變化,往往是疾病開始的前期,甚至是從亞健康向疾病過度時期。

中醫講,「思慮傷脾」,思慮是中醫「心」所管的,屬於火,而脾屬於土。按照五行學說,火生土,火是土之母,心思過重的人自然胃口不好,容易生病。

如果從現代醫學角度分析,是精神壓力所致,大腦皮層對下層的指揮失靈了或者出昏招了,中國人更擅長用腦子,甚至用心術,這就增加了「脾氣」受損的幾率。

中醫說的脾,是主肌肉的,「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多是脾虛,肌肉的過勞和過逸都會影響到脾。

過去,中國人靠勞作為生,過勞是常事,自然消耗脾氣;現在,中國從溫飽不足變成小康了,體力活動銳減,結果又從過去的肌肉過勞,變成了現在的過逸,過逸就要用進廢退,同樣是對脾氣的削弱。

另一點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體質特點。中國男人少有肌肉壯碩者,白面書生,弱不禁風曾經是既往國民的常態,甚至符合傳統審美,所以才有「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褒貶。

中國女人高發的疾病之一是漏尿,一般在五十歲之後,因為咳嗽,大笑甚至奔跑而出現小便控制不住,這和生育多少沒直接關係。

非洲的生育率比我們高很多,但那裡的女性無此尷尬,就是因為我們不是肌肉有力的體質類型,這也是中國女性更容易出現垂臀平胸,更容易有「黃臉婆」的問題,而黃色,是脾氣不足時必然顯現的顏色。

不獨運動用到的肌肉,胃腸道的肌肉也同樣,所以大便不成形,吃了硬質的食物消化不良等也是我們常見的問題。

因此,喝粥是中國的民族習慣,而歐洲人卻吃意大利麵,後者的堅硬顯然是被我們脾虛的體質本能就會拒絕的。

鑒於此,讓中國人民「全民補脾」也不為過。

具體說,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適度地鍛鍊肌肉,放鬆心情,這三點應該是中國人的養生方法。

《黃帝內經》講的「五穀為養"已經為國人選擇了谷薯類,糧食類這種最清潔的生命能源,更能使人「靈肉合一」。修身養性的太極拳,也向來是養生大家乃至長壽者的多選。

二、脾虛的表現和調理方法

脾氣受傷後有兩種表現, 越來越胖或者越來越瘦。

如果是思勞傷的脾, 脾氣虛可能表現為越來越瘦; 如果不是因為心情, 而是因為懶, 因為久坐、不運動導致的傷脾, 體內垃圾毒素逐漸堆積, 人也就越來越胖, 而且是虛胖。

方法不靠譜, 當然越減越肥。

1

過勞肥型

我們總能聽到 「過勞死」 的新聞報導, 事實上, 「過勞死」在生活中還是比較少見的。

過勞引起的更多問題是「過勞肥」

就是越累越胖、越忙越肥,這是很多人的經驗。為什麼會如此?

就是因為過勞傷的首先是脾, 脾氣虛了,代謝能力下降, 能量過多地存留在體內,人就變肥胖了。這種胖子肯定是脂肪多、肌肉少的。「十個胖子九個虛」,這裡的「虛」指的就是脾虛。

對此, 金元時期的名醫李東垣在他的《脾胃論》中早就清楚地提到了:「胃中元氣盛,則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脾胃俱旺, 能食而肥;脾胃俱虛,則不能食而瘦。

或少食而肥,雖肥而四肢不舉,蓋脾實而邪氣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於氣分,則能食, 脾虛則肌肉削, 即食亦也。叔和云:多食亦肌虛,此之謂也。」

這段文字里包含了幾種狀態和體形:

首先是「能吃且胖型」。這種胖很明顯是吃出來的, 是胖而不是肥, 而且常見於年紀輕、正處於發育期、胃口特好的人。

他們的胖是比較結實的,主因就是飲食過量。這應該不能算病,只需要控制食慾、加強運動就可以了。

其次是能吃且瘦型, 或者是雖然吃得少, 人卻很胖。這兩種情況顯然都是病態。

先說「能吃卻瘦型」。很多人怎麼吃都不胖, 通俗地講, 就是吸收功能不好,「酒肉穿腸過」了,這就是脾氣虛的問題。

我見過一個很秀氣的女孩子,特別能吃,而且特別喜歡吃肉, 但是,到了晚上肯定一次腹瀉光,所以她放開了吃也不會有長胖的風險。她身邊的女孩子都羨慕她的這個「優點」。

其實,這種「優點」早晚要變成缺點的, 因為脾氣虛不可能僅僅是因為身體不吸收,肯定還有不能代謝或者代謝能力減弱的問題。

只不過前面提到的這個女孩年紀輕,代謝問題因為年輕、生命力旺盛而暫時不明顯。

到40歲以後,整體的代謝能力下降, 脾氣虛導致的代謝無能的問題就會加重, 那個時候的她,很可能就成了一個大胖子。即便到了那時,她仍舊還會有腹瀉的問題。

2

少食而肥型

另外,還有一種是李東垣說的 "少食而肥型" ,就是我們說的「喝涼水都長肉」的那種人。這是典型的脾氣虛, 也很可能是那個吃牛排而不胖的女孩子的未來。

這種人除了「少食而肥」之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肌肉無力。所謂「肥而四肢不舉」,就是雖然胖,但不是肌肉多, 而是脂肪多, 所以運動起來仍舊無力,他們的脾虛和肥胖都是過勞所致。

這種過勞主要是因為心力交瘁, 是思慮過勞。中醫五行中, 火生土, 而火對應的是心, 土對應的是脾。心被消耗太過,自然無力生土,脾氣隨之虛弱。

這也是為什麼過去的文人、現在的知識分子多給人「手無縛雞之力」的脾虛印象,他們的脾虛就是因為用腦過度、心思太重導致的勞心所致。

脾氣虛、代謝能力弱,脂肪之類應該消耗出去的「髒東西」就要停在身體里,李東垣稱其為「邪氣盛」。

這種停留在人體內的「髒東西」,中醫叫「痰濕」,所以吃得少但也胖的人, 一般體內都有痰濕,需要通過補脾祛除痰濕的辦法來減肥。

這種脾氣虛導致的「過勞肥」,是當今最常見的。在忙碌的情況下,一般人是無暇管住自己的嘴的,抓到什麼吃什麼,湊合填飽肚子而已,自然不能斟酌飲食的熱量, 也顧不上節制, 這就加重了肥胖的程度。

有的人雖然不胖,但體檢時卻發現得了脂肪肝, 大家開玩笑說他僅有的脂肪還長在了肝上。

這種情況在經常熬夜、值夜班的人身上更多見,即便他們沒有吃夜宵的習慣,即便吃的夜宵的熱量很低,但仍舊難免會發胖或者得脂肪肝。

按照中醫「子午流注」的理論, 是因為他們在肝經值守的「丑時」,也就是夜裡的1~3點,沒有讓肝臟休息,導致了這種代謝紊亂。

事實上,這種違背正常作息的生活方式,更是對脾氣的消耗。

「過勞肥」的人,減肥總是不成功, 因為「脾氣虛」這個問題根本不可能通過單純的節食、腹瀉來改善。

節食和腹瀉甚至還會加重脾氣虛的症狀,所以他們的減肥總是剛開始有效,很快效果就不明顯了,或者體重很容易又反彈回來。

畢竟我們要消除脾氣虛這一導致過勞肥的根本原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

還有一種與前面那個可以大吃肉,但仍舊很瘦的女孩子不同的人是「能吃且瘦型」,類似於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簡稱「甲亢」),是虛性亢奮的結果,對此,中醫歸結為「胃火盛」。

這種人不僅總是餓, 還很容易渴, 他們的瘦比起大吃牛排的女孩子來說,要明顯地呈現出病態,人會顯得很憔悴,皮膚也缺少水分,是需要馬上治療的。

只要你弄清了肥胖最終是不是因為脾氣虛引起的, 你在減肥的時候, 還是可以求助於很多藥物的。

只是這些藥物的說明書上都沒有標明「減肥」這個功效,但是它們能從根本上改善脾氣虛的症狀,減肥就成了這些經典方劑的意外收穫了。

比如「補中益氣丸」, 它是寫《脾胃論》的李東垣創製的。這是一種可以長期吃的補脾藥, 它的減肥效果是隨著脾氣的強健而實現的, 表面上是在減肥,實際上是在修補過勞給身體造成的影響。

所以你用「補中益氣丸」來減肥的話,肯定不是速效,但一旦起效,就不用擔心反彈問題。

對於能吃但是很瘦型,以及食少而胖者,皆屬於「脾氣虛」,可服中成藥:補中益氣丸、參苓白朮丸、五苓散。具體需要服用哪種中藥,需諮詢當地醫師。

乏力明顯者可以服用補中益氣丸,因氣短,心慌為主者可用歸脾丸。腹脹,便溏者可以參苓白朮散等。

三、少吃消炎藥,慢性病一般脾氣虛

即便你確實有炎症,有慢性感染,比如你的泌尿系統感染、盆腔炎,甚至慢性咽炎、慢性闌尾炎總是復發,你也不要僅僅盯著消炎藥了,不妨增加一點兒補脾的中藥,比如黃芪。

至少在服用消炎藥的時候配合點兒,如黃芪15克、大棗5枚、甘草5克,每天煎1劑,早晚各吃1次,你肯定能感到很舒服,炎症也能快一點兒消退,因為黃芪這類補脾氣的藥是在幫你提高白細胞的戰鬥力。

既怕冷,也怕熱,也是脾虛。

久坐傷脾,要適量運動。因為中醫的脾是主肌肉的,久坐,就是缺乏運動,肌肉無力自然會反過來累及脾。

脾氣受傷後有兩種表現,越來越胖或者越來越瘦。如果這個人因為思慮過度,起因在於心情,他的脾氣虛可能表現為越來越瘦。

如果不是因為心情,而是因為懶,因為久坐、不運動導致的傷脾,體內的垃圾、毒素逐漸堆積,人也就越來越胖,而且是虛胖。

後者在現在更多見,它的直接後患就是催生糖尿病等富貴病。

如果你遇到了脾胃被油膩、寒涼所傷的狀況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脾胃休息。

而讓脾胃休息的最好食物就是熱粥,大米、小米熬的粥都可以,嚴重虛弱的甚至可以從喝米湯開始。

醫史上記載過很多被判不治的危重病例,嚴重到連藥都吃不進去,後來遇到名醫,就是從米湯開始餵起,一點點地扶養脾氣,等待脾氣的慢慢恢復,從而最終康復。#清風計劃# #我要上頭條# #我的冬日門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