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襲性真菌病增加T2DM死亡風險,三項危險因素務必關注 | 臨床實戰

醫脈通內分泌科 發佈 2020-01-23T06:10:41+00:00

醫脈通編譯整理自:MinxiLao,Chen Li,Jin Li,et al.Opportunistic invasive fungal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from Southern China: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導讀:侵襲性真菌病(IFD)可威脅糖尿病患者生命,本項涉及我國南方人群的回顧性研究,調查了2型糖尿病(T2DM)IFD的臨床特徵並發現了與IDF發病顯著相關的三項因素。

在發展中國家中,感染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之一(風險較一般人群增加四倍)。侵襲性真菌病(真菌侵入人體組織、血液,並生長繁殖導致組織損害、器官功能障礙和炎症反應)危及生命並且死亡率很高,在糖尿病人群中可表現出不同特徵。

中國是糖尿病負擔最重的國家,也是IFD的流行地區,了解中國糖尿病患者IFD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點,對於IFD的早期識別和治療意義重大。本項研究旨在我國南方人群中調查,T2DM患者IFD的臨床特點及與IFD發生關係密切的因素。

研究設計

參與者為來自我國廣州市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住院T2DM患者(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研究人員利用國際疾病分類標準編碼(ICD-10),對糖尿病和IFD進行識別。伴有IFD感染的T2DM患者依據不同共病進行分類研究,將在同一時期住院但未發生IFD感染的T2DM患者作為對照(同樣依據不同共病分類)。在每個亞組中,病例組和對照組參與者年齡差異≤5歲,糖尿病病程差異≤1年,人數方面對照組為病例組的兩倍。

註:a 病例組,b 對照組

圖1 篩選流程

IFD感染特徵

經過篩選,病例組共納入120名參與者,對照組人數為240人。T2DM患者IFD患病率為0.4%(120/30984),而在同一醫療機構的非糖尿病患者中,IFD的感染率為0.2%(249/119255)。病例組HbA1c平均水平為8.0(±2.2)%。

酵母菌感染的特徵:IFD中最常見的是酵母菌感染(56/120,46.7%),其中念珠菌感染占比55.4%(31/56),隱球菌感染占比44.6%(25/56)。

感染部位:尿路是最常見的念珠菌感染受累部位(12/31,38.7%),其次是腹腔(10/31,32.3%)。所有發生腹腔念珠菌感染(IAC)的患者,在IFD前均接受了胃腸道手術。β-D-葡聚糖在念珠菌感染中的陽性率為47.4%(9/19)。超過一半以上的隱球菌感染表現為肺炎(16/25,64%)。

註:a 念珠菌感染,b 隱球菌感染, c 黴菌感染,d混合真菌感染

圖2 T2DM患者IFD發生部位

黴菌感染特徵:黴菌感染占40.8%(49/120),其中煙麴黴菌為主要致病黴菌。最常見累及部位為肺部(34/49,69.4%),其次是鼻竇(13/49,26.5%)。在這49名患者中,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檢測陽性率為41.2%(14/34),支氣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檢測陽性率為73.3%(11/15)。

混合真菌感染特徵:混合真菌感染占比12.5%,在這部分人群中伴有結締組織病(3/15,20%)和接受過器官移植(2/15,13.3%)的比例最高。從合併用藥方面,此類患者中接受糖皮質激素(4/15,26.7%)或免疫抑制劑(5/15,33.3%)的占比較大。混合真菌感染部位以肺部(8/15,53.3%)為最常見,其次是腹腔(2/15,13.3%)。

IFD的治療和轉歸

120名中的108名接受了抗真菌治療,其中有90例接受抗真菌藥物,12例僅接受手術治療,6例接受了手術治療並且隨後使用抗真菌藥物。在中位隨訪期0.9個月(0.5-2.7個月)期間內,大多數經過治療的患者病情得到好轉。

IFD的住院死亡率為23.3%(28/120),感染休克是死亡的主要原因(78.6%),其次是急性腦卒中(2/28,7.1%),心力衰竭(2/28,7.1%),胸膜出血(1/28,3.6%)和窒息(1/28,3.6%),混合型真菌感染死亡率最高(8/15,53.3%),其次為黴菌感染(10/49,20.4%)和酵母菌感染(10/56,17.9%)。

血糖水平控制不佳或導致IFD預後差

研究發現,IFD患者中死亡人群HbA1c水平顯著高於未亡者(8.8±2.5% vs. 7.7±2.1%,P=0.02),並且更有可能合併糖尿病腎病(50.0% vs. 23.9%,P=0.01)、混合真菌感染(28.6% vs. 7.6%的,P=0.01)以及合併感染(92.9% vs. 34.8%)。

三項因素增加IFD風險

多元回歸分析顯示,貧血(aOR=3.50,95%CI 1.95-6.27,P<0.001)、低蛋白血症(aOR=5.42,95%CI 3.14-9.36,P<0.001)和血清肌酐升高(aOR=2.08,95%CI 1.07-4.04,P=0.03)與T2DM患者發生IFD感染相關。

表1 T2DM患者IFD相關因素分析

本文小結

這是一項是針對中國南方人群的回顧性研究。調查結果顯示,IFD是一種可危及T2DM患者生命安全的疾病,白色念珠菌、新型隱球菌和煙麴黴菌是主要的IFD病原體。

此外,研究發現貧血、低白蛋白血症和血清肌酐升高與T2DM患者發生IFD具有顯著相關性,對上述三項指標的改善有助於降低IFD風險。並且,長時間的高血糖症會導致IFD的不良預後,因此嚴格的血糖控制非常重要。

醫脈通編譯整理自:Minxi Lao,Chen Li,Jin Li,et al.Opportunistic invasive fungal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from Southern China: Clinical features and associated factors[J].Journal of Diabetes Investigation.2019 Nov.https://doi.org/10.1111/jdi.13183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