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玩世不恭的黃子韜,實際上簡單、直接且執著

影視圈magazine 發佈 2020-01-22T06:24:48+00:00

早在兩年前,業界就有「漫改劇將成為IP劇的一片新藍海」這一預測,但由於無法忽視的「次元壁」,一直以來漫改劇的道路並不好走,一不小心就會淪為一小群人的狂歡,不被主流重視。


早在兩年前,業界就有「漫改劇將成為IP劇的一片新藍海」這一預測,但由於無法忽視的「次元壁」,一直以來漫改劇的道路並不好走,一不小心就會淪為一小群人的狂歡,不被主流重視。

但昨日首播的《熱血同行》來勢洶洶,很可能將引領漫改劇的新風口。


其中,黃子韜飾演的崇利明雖是滿清貝勒,卻擁有進步思想。帶領著一眾擁有新思想萌芽的青年,在「艷勢番」這一組織中,衝破禁制、與腐朽動盪的舊時代鬥爭,歷經重重磨難。最終,既收穫了友誼,又完成了保家衛國的目標,實現人生雙贏。

作為電視劇的男主角,黃子韜在接受《影視圈》記者專訪,談到崇利明這個人物時,毫不掩飾對其的喜愛,並表示他與崇利明這個人物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都是一個與眾不同的青年。



「崇利明是我演過最慘的角色」


什麼是新青年?

在1916年的陳獨秀看來,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那時的新青年當是「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科學的而非想像的」。

而在講述那個時代熱血故事的《熱血同行》的主創看來,「有青年之氣血、敢於打破陳腐朽敗者,是為新青年;有青年之韌性,不卑不屈百折不撓者,是為新青年;有青年之朝氣,謀天下事為己任者,是為新青年。」


二者不謀而合,崇利明便是這樣的新青年。

很多時候,這樣的新青年在外人看來是光鮮亮麗、勇往直前的,可當自己成了他之後,才知道個中艱難辛酸,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真正進了片場,入戲後,黃子韜不由感慨「崇利明是我演過最慘的角色」。崇利明生於貴族,看似坐擁一切,實則在命運和理想的漩渦中不斷掙扎。劇里有一句話用來形容崇利明,再合適不過,叫「篤前行而無顧後,背黑暗而向光明」。


崇利明作為艷勢番的番主,背負著拯救國家的使命。他知道自己已經身處於黑暗的帝國,卻因為出身沒辦法決絕地推翻,他知道阿易說的一切都是對的,人民需要共和,但卻無人知曉他從皇權頂端掉下來時的絕望和迷茫,無人知道他的心裡其實也尤為希望共和。

人們總是更容易記住崇利明的桀驁不馴、自信滿滿,記得他的功成名就,但黃子韜更在意這個人物在走向成功的過程中,獨自面臨的那些黑暗。


哪怕殺青後,他也坦然道,自己對這個人物無法割捨的感情:「其實崇利明這個角色,我覺得不是我把他演活了,而是他教會了我很多東西。


最初,他的世界離我那麼遙遠,我無法了解他的心思,洞察他的軌跡。但演完後,我才不知不覺發現,他使我變得更沉穩、更成熟、更有男人的擔當。遇到事情變得特別的淡定,脾氣也變好了。」



5歲習武,一遍過的打戲水到渠成


《熱血同行》的原作是漫畫,如何從視覺上打破次元壁,對電視劇來講相當重要。在這點上,選角在很大程度上,就註定了得失。

黃子韜進組時的路透照和定妝照一出,便被原著粉點讚「還原度高」,甚至得到了日本網友的盛讚「不是停留在三次元程度的美麗」。


可是,當你拋開平面照,真正看過《熱血同行》的動態視頻預告片段,才不得不驚嘆,黃子韜真正吸引人的並不僅僅是角色的還原度高,崇利明在其中紛繁複雜的打戲,也完成的行雲流水。

因為5歲便接觸武術,黃子韜比起他人,面對打戲更得心應手,即使遇到一些高難度動作且不需要臉入鏡,也堅決拒絕用替身,在他看來「作為演員,只要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親自上陣是理所應當的,跟是否敬業無關,更無需他人讚賞。」


據同組飾演可顏辛的演員劉源透露,在《熱血同行》的片場,黃子韜的打戲基本上都是一遍過,有些時候還可能是因為攝像師沒有跟上他的步伐,而要再來一條。

有些人的優秀並不是天生的,黃子韜的打戲拍得好也不單單得益於小時候的基本功,而是不斷的自我要求。



據黃子韜介紹,在《熱血同行》開機前半個多月,他便和其他演員一起集中體能和武術訓練,包括拳擊、套招和吊威亞等。因為底子比較好,他的訓練效果還尤為突出。

在開拍之時,他也絲毫不放寬要求,即使一條過,哪怕眼神有一些不夠到位,他也會立刻和現場的武術指導商量,進行修改。他從未停止思考,一直試圖讓自己呈現的東西更加完美。



5年,從歌手到演員他學會自我和解


做演員,黃子韜的壓力一直很大,因為他一直演主角,卻一直不溫不火,不被看好。連他自己在採訪中也說:「雖然我一直演主角,但觀眾一直在說我演的不好。」

從電影《遊戲規則》、《夏天19歲的肖像》到電視劇《大話西遊之愛你一萬年》、《夜空中最閃亮的星》,無論是口碑還是票房、收視率,都不能稱為成功,甚至是與楊冪合作的《談判官》也是空有收視沒有口碑。


外界開始質疑這個從歌手轉行演員的年輕人,不過是在憑藉人氣玩票。

黃子韜雖從不回應質疑,卻一直默默用行動證明自己,他比誰都要重視自己的作品,比誰都渴望成長。「剛開始拍戲的時候,我是一個特別能夠接受失敗的人,因為那時我就是一個新人,我會跟很多像成龍大哥那樣的大前輩學習經驗。」他說。


最開始黃子韜只演電影,不管票房高低,他都並不太過在意,重要的是看到自己的成長。慢慢地,當他更加努力但票房仍不見起色時,他會覺得可能那個時候自己的天分或者能力只能到那兒,所以有那樣的票房也是應該的。


後來拍的絕望了,他開始想嘗試一下拍電視劇,沒想到拍了以後又黃了。「但是我沒放棄,因為我都是演男一號,我不是靠男二、男三蹭熱度。第一部劇的時候,我發自內心說我知道該怎麼樣成為一個更好的演員,雖然大家不認可。是第二部劇給了我很大的自信,於是才陸續拍了《夜空中最閃亮的星》、《租界少年熱血檔案》,以及現在的《熱血同行》,我可以自信地說,自己成長了很多。」


黃子韜始終認為,他每拍一部戲,都會有一定程度地提升。而這次的提升,恰好是為下一部戲做鋪墊。只要一直堅持,就會越來越好。

採訪中,黃子韜展現出的感覺,依然是那個直言不諱的爽快青年,但隨著演員身份的不斷被認同,他的自我要求也更加嚴格。對演戲,對人生的更通透,讓他更加明晰著對自我的堅持。

外界的質疑也好、誇獎也罷,可以聽但不能上心,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行動力,畢竟他說:「我只有27歲,未來還有無限種可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