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情侶3年獲近9萬獎學金:媽,你看早戀還能賺錢

邦邦媽教子筆記 發佈 2020-01-22T07:35:31+00:00

盛達和劉樾這對情侶,大學期間他們兩人三年成績專業第一,三年共獲120餘項個人榮譽,獲35項獎學金,累計近9萬元。


前幾天,保研結果逐步公布之後,大連理工大學的一對學霸情侶霸屏了。

盛達和劉樾這對情侶,大學期間他們兩人三年成績專業第一,三年共獲120餘項個人榮譽,獲35項獎學金,累計近9萬元。

最終雙雙保研至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智商」和「感情」雙贏。

眾多網友表示酸了。

對比12月初的一個熱搜:


長春市一個小區的網友拍下了一張照片,照片中的女孩因為早戀被家長發現,家長不她進樓門,並讓她在雪中跪著。

白雪覆蓋的地面,積雪幾尺厚,而當時女孩已經在雪中跪了3個多小時。

網友擔心女孩凍壞便報了警,最後家長在警察的勸導下讓其把孩子帶回了家。


一邊是感情發芽就被無情扼殺,心理生理遭受懲罰;一邊是大家都樂看其成的學霸情侶。

在對待感情逐漸開放的今天,對於早戀,父母們的心還是緊繃著,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

趁孩子不注意的時候查手機的簡訊記錄,交友軟體聊天記錄;

控制孩子的出行時間,翻看孩子的日記本等。

這些行為最終的結果,往往是兩敗俱傷,沒有起到防止早戀的同時,與孩子的關係反而變得緊張。

心理學家阿特曼在《社會滲透理論》提到:

喜歡這種感情會讓人有更多的「自我展露」,自我展露強調的是在溝通過程中將更多個人化的信息流露出來,而根據「戀人參照效應」,這會使雙方變得更優秀。

戀愛本身並不會耽誤孩子的前程,堵不如疏。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戀愛是不能禁止的。」

成年人的感情我們津津樂道,缺不理解孩子為什麼會早戀。

1. 高中時期孩子生理髮育趨於成熟,心理處於青少年到成年過渡期。

生理研究證明:高中時期的青少年的第二性徵發育,性激素分泌增多,容易對異性產生好奇、慾望。

下課後操場上的活力飛揚的男生,圖書館的英俊少年,

校道上的女生亭亭玉立,他們相互吸引靠近。

忐忑不安,憧憬嚮往,是我們家長都經歷過的青春。



2. 一些特殊家庭的學生,由於感情饑渴,他們希望從早戀中得到異性的溫暖。

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家庭性別化的缺失是早戀最重要的原因,

如果女孩在家裡缺少父愛,男孩缺少母愛,會很容易早戀。

一位教育心理諮詢師朋友提到過:

因為情感問題來向她諮詢的學生,分析得出的結果,早戀大部分是因為在家裡感受不到重視和父母的愛,得不到支持和理解,遇到對自己好、理解自己的同齡人,就容易陷入懵懂的感情中。

家庭關係和諧的家庭,孩子是很難早戀的,不會因為缺少感情而去尋求替補。

3. 環境作用,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去嘗試。


小歡喜中的方一凡和英子在學校組織的心理輔導講座之後回家。

英子因為想起爸媽離婚而感到傷感,方一凡便用擁抱療法安慰了英子,而這剛好被兩人的媽媽撞見。

沒有相信孩子的解釋,逼得他們乾脆就抱在一起,坐實父母的揣測算了。


心理學上有種現象叫「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凡是受到家長反對的戀人,關係比原來更加密切。而沒有收到家長反對的戀人,倒是有一部分逐漸疏遠了。

越是不信任孩子,各方阻攔,反而起到推波助瀾的效果。

千防萬防,孩子仍是早戀了。

而因為對家長和學校權威的恐懼,他們更是不敢主動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此時作為家長,怎麼與孩子溝通呢?

1. 與孩子敞開心扉,講述自己當初高中時候的懵懂感情。

朋友對孩子早戀的處理方法,是備受讚譽的。

她兒子高三時成績不錯,同班一個女生經常向他兒子請教數學問題,一來二去之下,有些風言風語就在同學之間傳開。

班主任當時請朋友到學校談話反饋說,女生是單親家庭,有同學說的是女生勾引朋友兒子,當時朋友就皺了眉頭。

面對眼神都不敢直視朋友的女生,朋友給了她微笑和一個擁抱。

告訴她:「感謝你陪我兒子度過這一段時光,我曾經也一樣,高中的時候喜歡一個男生,你沒有做錯什麼,只不過,現在你們有更重要的事情。」

這讓那個女生受寵若驚。



事後兒子也主動跟朋友說,其實兩個人都是功課互補學習,有好感但是也知道分寸。

開明的處理方式,她兒子之後也更加主動分享學習生活中的事情。

朋友說,勾引這個兩個詞,出現在花季高中的男女生身上,是件殘忍的事。並不能將責任推到別人家的孩子身上。

美國資深教育學家簡尼爾森建議家長持有「溫和而堅定」的態度。尊重孩子,溫而堅定的處理方式比粗暴指責更有效,也呵護了孩子敏感的心靈。

孩子早戀與否,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知道家長是一直愛著他們的。

2. 肯定孩子的感受,在合適的年齡做合適的事情。

李汶翰媽媽在一次節目中提到,兒子中學時期和一個女生互相有好感,但是他不知道這件事到底是對還是錯,於是就在網上提問,這不小心讓她看到了。

李媽媽當時並沒有直接拆穿兒子,而是註冊了一個小號,假裝自己是老師,回答了那個問題:

她說這個年紀的孩子很懵懂,正值青春期的年紀有這樣的想法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且這一定不是一件壞事,但是如果要是因為這件事影響到自己學習,可能就會有點得不償失。


李媽媽的處理方式非常妙。

既保存了孩子的自尊,給他認同感,又肯定了孩子的感受。再引導他合適的在年齡做合適的事。

孩子的反應也十分有趣,李汶翰回復了謝謝老師的言論。

心理專家武志紅說,為人父母,需要給孩子一種感覺:

我們深信是你好的,我們相信你自然而然的發展,會綻放出人性的光輝與力量,所以你做好時,我們肯定你;你受挫時,我們支持你。

3. 教授孩子一些關於兩性之間的知識,教導孩子感受什麼是責任和擔當。

有期Ted演講《我們給孩子的性教育中缺了什麼?》中提到:

我們可以教會兒女們什麼是歡愉和慾望,什麼是同意和界限,以及身體的感受,並分清是與否。

我們可以通過模擬觸碰,玩耍,做眼神交流,等等所有可以調動他們感覺的方式來教育他們。

我們不僅能教孩子們性,還能教他們感受。



在簡單粗暴的性教育中,很多父母忽視了教導孩子,什麼是彼此尊重,以及如何區分界限,如何拒絕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正確對待自己的生理變化,接受自身的變化,感受到這是一種正向成長,並不是值得羞恥的事情。

作為父母,我們應當作為指路燈,教孩子們性知識同時,更要教他們處理與自己,與他人的感受。

正如心理學家朱鉑如說:只要父母的引導正確,態度開明,戀愛本身並不會構成問題。


請記住,毀掉孩子未來的從來都不是早戀,而是家長的態度。


原創作者:二丫熊,父母城邦作者,讀書寫作,育兒放羊,同心者同路同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