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之殤:經濟崩潰、失業與惡性通脹

歷史的無盡之森 發佈 2020-01-23T08:49:52+00:00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the Reforging of Europe從戰爭到戰爭:論一戰對二戰的影響德國魏瑪共和國早期的通貨膨脹和應急貨幣的發行

這不叫和平,這叫 20年停戰。

——斐迪南·福煦元帥

崩潰的國家經濟與嚴重的失業問題。

戰後形勢算是某種和平,但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和平。正如地震後會發生海嘯一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無論戰勝國還是戰敗國在外交、內政經濟等各方面都出現了動亂甚至崩潰的情況。這說白了就是戰後震盪期,一戰後的戰後震盪期整整在歐洲持續了5年之久。

解甲歸田的士兵們發現,國家的政治、社會甚至文化都發生了巨變。戰爭破壞了政府職能,毀掉了經濟,某些國家甚至開始社會分裂。

第一次世界大戰被稱為"止戰之戰"。那麼,它為什麼反而為另一場更具毀滅性的浩劫鋪平了道路呢?歐洲幾百萬人眼巴巴的希望保持和平,並在此基礎上建立美好社會。但現實的情況是,這種訴求根本無法實現,一切都是空洞虛假的。

1918年英國大選中,被許多人譽為"贏得戰爭者"的戴維.勞合.喬治首曾公開宣稱:"要建立一個適合英雄生活的國家。"儘管英國戰前是歐洲首富,不過對於那些離開戰壕回到老家的士兵來說,這句話就是對他們最大的羞辱和諷刺。

在戰爭剛剛結束後,英國軍隊就開始進行迅速的復原(畢竟和平時期養不起那麼多軍人)1918年停戰時英國有350萬在編軍人到1920年只剩下37萬。戰後初期,英國的經濟在1919年曾經有過一段繁榮,這讓當年退役的45的復員軍人幾乎都找到了工作(但實質上他們只不過是代替了戰時雇用的女工的位子而已)。可經濟繁榮僅是曇花一現,短暫的繁榮期到1920年秋即告完結。

英國政府為保護英鎊不貶值,以利於進口原材料和保持金融地位。採取了異常極端的通貨緊縮的政策。民眾的生活水平因之大受影響。最開始的時候,一般市民的工資還跟得上物價,但到了後來就直接控制不住了。整個1919年,僅僅因為勞資糾紛所引起的罷工就造成了3500萬個工作日的損失;到1921年,這個數字飆升到8600萬。大規模的罷工、加上戰後英國政府又死綁著錯誤的通貨緊縮政策不放,就直接導致了一個十分嚴重的惡性循環,工廠因罷工和資金短缺而倒閉,隨之而來的又是大規模失業和更大規模的罷工。

從1920年12月到1921年3月的短短3個月內,英國的失業率直接翻了一翻,到1921年夏,英國失業人直接飆到了口200多萬人(這裡面幾乎全部是退役軍人)。大多數失業復員兵的住處都骯髒不堪且十分擁擠,這種情況是十分危險的,會導致傳染病的爆發。1918年,英政府曾許諾為退役士兵建造"英雄住房",但實際情況是:僅1923年光是解決越發嚴重的基本住房短缺就需要建造2萬所新房,而且還要重建整修老舊民宅中的幾百萬處陋居(這些民宅大部分都建與18-19世紀一直都是靠小修小補維持)。

到1921年,無數復員軍人(許多因傷嚴重致殘)迫於極端貧困或在街上乞討、或靠賣火柴和和他們自己的勳章來勉強度日。他們從濟貧食堂領取免費食物,這些殘疾軍人只能睡在門道里或公園的長椅上。一位復員軍官曾直接對報社的記者說:"我們不再是英雄,只是失業者。"

羅伯特·格需夫斯(Robert Graves)是詩人、作家,也曾作為基層軍官參加過前線作戰,他回憶說:"不斷有復員的老買上門售賣靴帶,討要我準備丟棄的舊襯衫和舊襪子。"自願離開上層中產階級的舒適環境去前線照顧傷員的維拉·布里( Veru. Brittain)說:"愛國者,特別是女性愛國者,在1914年的英國享盡榮譽。而到了1919年卻備受正毀。"她看到的是"一個沒有前途,沒有生機,沒有意義的世界."

英國的戰後狀況實際上已經很慘了,但作為一戰主戰場的歐洲大陸在戰後的情況比英國更慘。與其他直接參戰的國家相比。英國軍隊的傷亡雖然可怕,但不算最多。"一戰"中英國軍隊的陣亡人數為75萬、英帝國各殖民地18萬、義大利50萬、法國130萬、奧匈帝國150萬俄國180萬,德國300萬出頭。然,如果按照人口比例來算,一些小國的損失最為慘重。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派往前線作戰的部隊有百分之十三的人員陣亡或死於傷病。

交戰大國的軍隊在作戰中的死亡比例從11%-12%(俄國,義大利和英國)到15%-16%(法國,德國和奧匈帝國)不等。而且,在所有國家的軍隊中,受傷的、致殘的和完全喪失生活能力的人數遠遠超過死亡的人數。1918-1919年間的流感在全世界致死的人數又是"一戰"期間因為戰爭而死在歐洲戰場上人數的兩倍。在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上,還要加上戰後暴力及邊界衝突導致的死亡。——這就導致了一個十分可怕的問題,對於歐洲大陸上的國家來說,青壯年勞動力幾乎全部喪命於戰場(尤其是小國家),這使得連最基本的戰後恢復都沒有辦法正常進行。

惡性的通貨膨脹

戰爭的經濟代價是巨大的,一戰的直接開銷是自18世紀末到1914年歐洲發動的所有戰爭的戰費的6倍以上(這裡僅僅計算的是戰費,還沒有將戰爭所帶來的連帶損失算上)。最直接受戰爭影響國家的戰後產值遠遠低於1913年。相比之下,英國的情況真的算是好的了。但即使如此,英國的國債在1918年也比1914年高了幾乎12倍。所有協約國中,英國對美國的凈負債最高1922年達到近45億美金。這意味著它和其他歐洲國家一樣,要長久依賴美國的信貸才能維持經濟。中立國也難逃戰爭對經濟的打擊。它們大多數使用擴工業產能的方式來生產軍火,裝備軍隊、外銷和保護自身的中立,瑞典就是這樣做的。然而,隨著戰爭結束,工場沒有了訂單,工人失業,再加上全歐洲的經濟不振,瑞典也因此遭受了極大的損失。在比利時和法國東北部,這些地區是作戰的戰場,它們受到的破壞慘不忍睹。幾十萬所房屋被毀,大片農田拋荒,大部分牲畜被殺。和一戰東線有牽連的國家遭受的破壞實際上是最為嚴重的,因為東線的戰鬥流動性更大,情況完全不同。塞爾維亞、波蘭、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地區處於交戰雙方的拉鋸區,受到的壞極為慘重。

勝利班師,在倫敦受到英雄式歡迎的英軍士兵至少看到祖國和他們離開時相差不大。相比之下,當歐洲大陸的士兵們返回家鄉時,幾乎等於直接一腳踏進了社會動盪和經濟混亂之中。

奇怪的是,在管理戰後勞工市場、控制失業率方面,戰敗的德國比戰勝的英國(和中立的荷蘭)做得更好。德國採取的方法包括強制婦女放棄她們在戰時擔負的工作,用男人取而代之。不對通貨膨進行控制(直接刺激國內外工廠投資興建),因為如果在這個時候若是推行通貨緊縮政策會進一步打擊德經濟,使之無法為大批覆員軍人提供就業,而且對於德國來說大量的青壯年都死在戰場上了,只能採取極端手法加以利用,讓他們去不停地工作才能恢復經濟。可是,惡性的通脹政策是飲鴆止渴,德國很快就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一戰之後,德國的國家負債幾乎增加了30倍,投入流通的紙質貨幣增加了20多倍。1918年的物價比戰前上漲了5倍,貨幣貶值了大約50%。德國並非唯一受困於此的國家。奧匈帝國的戰時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更加嚴重。1919年,法國、荷蘭、義大利和斯堪的納維亞各國的物價比1913年高了3倍。英國在這方面因為其通貨緊縮政策物價還是基本穩定的,不過工人的工資卻少到連飯都吃不起了。在戰後的中歐和東歐,通貨膨脹如野馬般完全失控。波蘭、奧地利和俄國的貨幣由於極度通貨膨脹成了廢紙。

1920年波蘭紙幣馬克取代奧地利克朗後,發生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影響甚大。多年擔任波蘭東南部傑科村村長的揚·斯洛姆卡曾經在日記寫道:

「賣了東西如果不馬上用得來的錢買東西的話,就會吃大虧。很多人賣了房子或田地,或一部分牲畜,把錢藏在家裡或存入銀行。這樣的人失去了一切,成了乞丐。另一方面,那些通過借錢囤積商品的人發了大財。鈔票是一堆一堆的疊成的,得用皮箱或籃子來盛。錢包那類東西不管用。日常用品的價錢先是幾千塊錢,然後成了幾百萬塊,最後是幾十億塊。」

直到1924年,波蘭發行了新貨幣茲羅提,才實現了物價的穩定。法國之所以出兵魯爾(Ruhr),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報復德國,因為後者竟然用已經大幅貶的馬克來支付戰爭賠款。

普魯士當初發動戰爭,就是把寶壓在了己方打贏大戰,靠戰敗國的賠款來收回成本。而從戰後歐洲的惡性通脹程度來看,就算是同盟戰勝,這個成本也根本沒法收回。

更現實的是,德國政府要承擔戰敗的經濟後果,而且它還不願意阻止通貨膨脹。戰爭剛結束時,德國政府其實是採取了遏制物價上漲的措施的,但當1921年宣布了戰爭賠款的具體要求後,面對天價賠款,魏瑪德國乾脆破罐子破摔,直接對高通脹坐視不管。

通貨膨脹使德國付清了內債,防止了在英國發生的那種因通縮措施引發的嚴重勞工騷亂。此外,它還幫助德國工業在戰後迅速復甦,強力推動了出口。工業企業家可以貸款進行必要的投資,然後用貶了值的貨幣償債。貨幣貶值使德國能以具有高度競爭力的價格出口貨物。

這讓德國在1920年到1922年之間工業生產增長巨大,失業率不斷降低,與此同時,美國、英國和法國的通貨緊縮政策產生了恰好相反的效果—生產率下降,失業率上升。

德國的工會勢力素來強大,它們在最初高通脹的時期通過威脅僱主的方式讓僱傭者按照通脹比率來發放工資,甚至還爭取到了更多的工資和更少的工作時間。

但是,通貨膨脹使非技術工人和靠固定收入或養老金生活者的日子越來越難過。1923年的魯爾危機期間,魏瑪德國的通貨膨脹完全失控,成為不折不扣的災難,工會和工廠主統統沒法做了,整個國家陷入崩潰狀態。1914年,美元與馬克的兌換率是1:4.2;戰爭結束時,美元成了德國最重要的硬通貨,對馬克的兌換率是1:14,1920年末上升到1:65,1922年1月又升至1:17972,到1923年11月,更是飆升到令人暈眩的1:44億。這種簡直令人無法理解的天文數字對德國戰後的經濟一度造成了毀滅性打擊,如果沒有美國持續輸血和魏瑪德國及時的改變了通脹政策,那二戰恐怕是得提前10年爆發。

結語

當時銷量最高的《柏林晨郵報》中曾報導了這樣一件事:

柏林一位受過良好教育的老人儲蓄了10萬馬克,換個時代,他也許能靠這筆錢過上比較舒適的退體生活,但是通貨膨脹使他的存款變得一文不值,只夠買一張地鐵票。他乘地鐵在柏林城繞了一圈,回家後把自己關在公寓里活活餓死了。

參考文獻

Breaking Empires, Making Nations?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the Reforging of Europe

從戰爭到戰爭:論一戰對二戰的影響

德國魏瑪共和國早期的通貨膨脹和應急貨幣的發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