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巔峰之作《霸王別姬》,在金像獎、金馬獎上為何顆粒無收

平凡人生走出坎坷路 發佈 2020-01-22T09:28:12+00:00

1993年的金像獎,給華語電影一個大大的尷尬,大家形成了一個共識:最該拿獎的那部電影連入圍的資格都沒有,然而它卻給華人電影捧回了第一個金棕櫚大獎。這部電影就是張國榮的《霸王別姬》,金像獎說它不是香港電影,而當時的金馬獎又說它是大陸電影,甚至還臨時修改了評選規則。

1993年的金像獎,給華語電影一個大大的尷尬,大家形成了一個共識:最該拿獎的那部電影連入圍的資格都沒有,然而它卻給華人電影捧回了第一個金棕櫚大獎。這部電影就是張國榮的《霸王別姬》,金像獎說它不是香港電影,而當時的金馬獎又說它是大陸電影,甚至還臨時修改了評選規則。


這一年獲獎的都應該感謝《霸王別姬》,如果這部影片能夠參選,那麼就沒有其他影片什麼事了。尤其是最佳男主角這個獎項上,當時所有人都認為這個獎項被張國榮給提前預定了,最後的結果是連入圍資格都沒有。

其實說《霸王別姬》不是香港電影,十分的違心,電影投資方是香港的湯臣電影公司,整部電影靈魂人物程蝶衣扮演者張國榮,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但是如果說這部電影是香港的,又有點虧心,因為除了張國榮以外,整個班底都是來自大陸。


當時有人建議把《霸王別姬》列為最佳外語片,但是當時金像獎沒有這個獎項,可是這部電影卻在國外贏得了無數的最佳外語片獎,美國金球獎,法國凱撒獎,英國電影學院獎……

當年金像獎頒布最佳男主角的時候,頒獎嘉賓梅艷芳、張曼玉都驚掉了下巴,居然是黃秋生,獲獎影片是《人肉叉燒包》,這也是很少見依靠三級片獲得影帝的演員,當時黃秋生上台說一句,一個影帝衰三年。


這幾乎是香港電影的一個定律,每個拿到影帝之後,會慎重選戲,所以很多戲就會推掉,同時身價也會水漲船高。等到第二年準備開始拍戲掙錢的時候,其他人也要適應過來,如此到了第三年才慢慢有戲拍,第四年會好一些,從這個角度看,張國榮還要感謝黃秋生。

《霸王別姬》編劇李碧華是非常痴迷張國榮的一個人,幾乎每一部她的作品都希望讓張國榮來演,在《霸王別姬》之後推出的《誘僧》、《青蛇》都首先問「哥哥」意見,可是「哥哥」不願意去演,他看不上許仙的人品,覺得他太弱了,被白蛇吸引得無法自拔,對青色又壓制不住,更扛不起法海的壓力,當男人有什麼用?


李碧華認為張國榮,眉目如畫,可愛溫柔,絮絮叨叨,溫情脈脈得讓人難以想像。因此認為那個「不瘋魔不成活」的程蝶衣非張國榮莫屬,從當年合作《胭脂扣》後開始,張國榮就等著這樣一部戲,不用再顧及偶像形象,因為他準備退出歌壇了。

可是當《霸王別姬》簽約的時候卻出了問題,張國榮在合同上寫著,檔期只有4個月,因為還有別的戲等著他開工。但是作為導演的陳凱歌卻非常不樂意,他不想在時間上,受到演員的鉗制。


正當這個時候,殺出來一位演員尊龍,他曾經是《末代皇帝》的主演,而且為了拍《霸王別姬》,他願意推掉所有的戲,為這部戲他表達了所有的誠意。當時的製作人徐楓被尊龍的真誠所感動,於是張國榮就退出了這部戲。

在隨後的亞太影展上,徐楓第一次看見了尊龍,她心裡暗暗叫苦,尊龍確實非常英俊,可不同於張國榮的臉,尊龍的線條太過於分明了,如果演反串美女程蝶衣,如何也不像。但是說過的話不能不算數,徐楓整日為這件事情懊惱。


可是隨後事情有了轉機,尊龍在簽約的時候,其中一條讓徐楓看著快瘋掉,他要求他的狗一定要跟他同時出關,而按檢疫規定,動物出關一般要三天時間。而且是去大陸拍戲,誰能給他這樣的特權,於是徐楓毫不猶豫決定換掉尊龍。

按道理說,徐楓應該不好意思再找張國榮了,但是陳凱歌卻神秘地到訪香港,並且和張國榮促膝長談很久,兩個人就像失去多年的朋友,彼此的想法與價值觀居然驚人的一致。另一方面,檔期的問題也解決了,當張國榮的老闆黃百鳴看到這個劇本之後,非常開心,認為這有可能是張國榮一生的代表作,把張國榮所有的片約都往後順延。


當張國榮《霸王別姬》亮相坎城電影節的時候,驚艷了世人,但是在評選男主角的時候,他與影帝頭銜的一票之遙在當時引發了無數話題,比如有媒體稱他之所以只差那一票,是因為有評審被他在《霸王別姬》中絕美的京劇旦角形象迷了心竅,把給他的那一票誤投到了最佳女主角一欄。甚至到第二年葛優憑《活著》成為第一位華人坎城影帝時候,還有小道消息說這是心有歉疚的評審委員會對頭一年欠華人一個影帝頭銜的補償。

2003年4月6日,愚人節後的第五天,張國榮從香港文華酒店二十四樓陽台一躍而下,只留下了一張寫著「Depression(抑鬱)」等詞句的便條。人們無法相信,他就這樣的離去了。這一屆金像獎組委會成員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達了無比震驚與遺憾,因為大家都措手不及。


我們內地的觀眾熟悉張國榮可能從《霸王別姬》開始的,以為他就是如程蝶衣一般的人物,敏感脆弱。可是香港人認識的張國榮卻是,二十多歲他還在默默向上游,唱歌被人噓,演戲被賣豬仔,一步步艱辛走來,三十多歲才終成不羈的「哥哥」。他和脆弱沒有半點關係,他是當時香港人勵志的代表,人們無法接受他跳樓的事實。而且當時香港籠罩在「非典」陰影之下,幾乎成為一座孤城,沒有人知道要和病魔抗爭到多久。

張國榮去世2年後,中國電影誕生一百周年的時候,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評選「最佳華語片一百部」,其中「哥哥」的電影占了8部,高居榜首。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張國榮在二十多年時間裡,一共獲得8次提名,卻只憑藉《阿飛正傳》獲獎一次,偏偏那一次他跑去加拿大,準備息影了。


曾經有人說,金像獎評選規則是,當你不玩的時候,趕緊送你一座小金人把你哄回來,當你真的回來的時候,又不用拿小金人去哄了。這話不是沒有道理,張國榮每次入選都是大熱門,但是每次都說他是本色出演,《胭脂扣》里本色出演,《金枝玉葉》里本色出演,《春光乍泄》里還是本色出演,可是在《紅色戀人》里,他依然能夠把地下黨人演好,這如何體現本色演出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