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劉邦攻打陳倉取得成功,而諸葛亮卻失敗了呢?一個關鍵因素

圍爐談史 發佈 2020-01-23T09:44:43+00:00

劉邦奇襲出陳倉其實劉邦之所以會成功,而諸葛亮會失敗,一個最關鍵的因素就就表現在「襲」這個字眼上。秦國滅亡以後,項羽成為天下實質上的領導人,當時為了針對劉邦,故意把他分封到地理閉塞的巴蜀之地,劉邦雖然不甘心,但是奈何沒有實力和項羽叫板。四月,劉邦離開咸陽前往封地,當時劉邦的謀臣張良

同樣是從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這個地方出兵,為什麼劉邦獲得了成功,換到三國諸葛亮時這一招就不適用了呢?其實只要分析一下劉邦和諸葛亮面臨的不同局勢就能得出一個明朗化的結果,同樣一件事,同樣的手段,為什麼卻會有不同的結果呢?

  • 劉邦奇襲出陳倉

其實劉邦之所以會成功,而諸葛亮會失敗,一個最關鍵的因素就就表現在「襲」這個字眼上。秦國滅亡以後,項羽成為天下實質上的領導人,當時為了針對劉邦,故意把他分封到地理閉塞的巴蜀之地,劉邦雖然不甘心,但是奈何沒有實力和項羽叫板。

四月,劉邦離開咸陽前往封地,當時劉邦的謀臣張良向他建議燒掉出蜀的棧道,以便向項羽表明沒有東出巴蜀的意願,其實這是張良提前的布局。

良因說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乃使良還。行,燒絕棧道——《史記·留侯世家》

這因此為劉邦以後奇襲關中打下了基礎,因為天下諸侯看到劉邦來歸路都給燒的一乾二淨,便誤以為劉邦從此會老老實實的待在巴蜀之地。劉邦可能是這樣想的,但是他那一群謀臣可不是這樣想,僅僅過了四個月,韓信便向劉邦獻策出陳倉攻打關中。

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還走——《史記·高祖本紀》

為什麼會這麼快呢?當時發生了一件事情,就是齊國貴族後裔田榮殺死了膠東王,並且趕走齊王田都,自封為齊王。項羽作為聯盟首領,自然要去穩定局勢,在這種契機下,韓信看到項羽無暇西顧,因此向劉邦獻策走陳倉襲擊雍王章邯。

然而陳倉這個地方在地理位置處於秦嶺山脈,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當時雖然是奇襲章邯,但實際上章邯憑藉陳倉險要也能把劉邦擋在關隘之外,儘管一直以外我們都說韓信提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但實際上當時決定這場奇襲陳倉勝利的是另一個關鍵人物——趙衍。

據《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雍軍塞陳,謁上,上計欲還,衍言從他道,道通;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也記載得有說:雍軍塞渭上,上計欲還,衍言從它道,道通。

也就是說當時章邯已經知道劉邦將要來攻打陳倉,所以提前布置軍隊在陳倉附近準備阻擊劉邦,當劉邦得知章邯已經獲知消息以後,便打算引軍撤退。這時,一個叫趙衍的人向劉邦指出一條前往陳倉的小道,最終讓劉邦順利擊敗章邯進入關中。

從另一方面來說,當時的章邯恐怕也面臨著兵力嚴重不足的尷尬處境,項羽當時為了遏制關中的發展,將關中一分為三分封給了三個人: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塞王司馬欣;這就是「三秦」的來歷,關中儘管是富庶之地。

但是被一分為三之後,其力量就被嚴重削弱,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章邯的封地是在咸陽以西的地區,即今天寶雞市地區。不管他被分封在哪裡,一分為三的關中顯然不具備威脅,章邯手中掌握的人口和兵源都是極其稀少的。

而且章邯他們三個人作為秦將,項羽對他們一直有所限制,劉備進入巴蜀時,儘管項羽將他的兵力一度削減至三萬人,但這對章邯他們來說依然是壓倒性的優勢。

漢王之國,項王使卒三萬人從,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萬人——《史記·高祖本紀》

因此這就不難怪劉邦進入關中以後為什麼會非常順利的就平定了三秦,占據關中,而章邯作為一代名將敗的如此徹底也著實讓人吃驚,恐怕這其中並非是能力問題,而是兵力不足,難以和劉邦進行對抗。

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還走;止戰好畤,又復敗,走廢丘。漢王遂定雍地。東至咸陽,引兵圍雍王廢丘,而遣諸將略定隴西、北地、上郡——《史記·高祖本紀》

綜上所述,正因為這些因素,最終決定了劉邦的勝利,這其中既有時機上的出奇制勝,也有兵源上的壓倒性優勢。倘若把章邯換成項羽,恐怕劉邦想要取得陳倉之勝絕非易事,只可惜當年項羽沒有聽從建議把關中占為己有,進而再次錯失一次遏制劉邦的機會。

  • 諸葛亮受阻陳倉口

諸葛亮攻打陳倉是在第二次北伐,不同劉邦奇襲陳倉,實際上當時諸葛亮攻打陳倉時曹魏方面已經早有準備,簡單來說,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以後就打草驚蛇了,讓曹魏將注意力放在了隴右地區的對蜀國的防備上。

其實我們可以參照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的形勢就可以發現這一點,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打了曹魏方面一個措手不及,當時由於蜀國在經過失去荊州以後一系列的打擊,實力遭受巨大損失,所以曹魏方面對於蜀國沒有過於關注。

當諸葛亮第一北伐隴右時,毫無準備的曹魏方面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毫無有效的應對措施,隴右三郡立刻就投降了蜀國,可以說開了一個好頭,當時曹魏方面「朝野震動」,魏明帝曹叡親自帶著大軍跑到長安來準備支援。

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長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魏明帝西鎮長安——《三國志·諸葛亮傳》

可見當時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取得了和當年劉邦一樣的效果,都是通過「奇襲」的方式獲得意想不到的好處。但隨著第一次北伐失敗,蜀國所擁有的大好形勢蕩然無存,曹魏方面加強了在隴右地區的防備。

真以亮懲於祁山,後出必從陳倉,乃使將軍郝昭、王生守陳倉,治其城——《三國志·諸夏侯曹傳》

因此當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時,面對的是一座早已高度戒備,糧草充足的關隘。當時陳倉守將是郝昭,而且陳倉駐兵多少呢?不多,也就數千人,而諸葛亮則有數萬人。

亮自以有眾數萬,而昭兵纔千餘人——《魏略》

但是沒有辦法,陳倉這個地方易守難攻,只要有充足的糧草,輕輕鬆鬆把數萬人擋在關隘外面不是難題,所以當時諸葛亮連攻陳倉二十幾天,硬是沒有打下來,勸降也沒用,郝昭這個人對曹魏方面很是忠心。最後直接把諸葛亮耗到糧草不濟,無可奈何之下只好退兵,「晝夜相攻拒二十餘日,亮無計,救至,引退。」(心疼諸葛亮三秒)。

從劉邦和諸葛亮攻打陳倉的結果來看,當時劉邦大機率並不是從陳倉正面發起進攻,而且當時章邯也極有可能並沒有駐紮在陳倉城內,因為《漢書》和《史記》的記載出現了一定的偏差,《漢書》記載章邯當時駐紮在陳倉附近的渭水邊,而《史記》記載章邯駐紮在陳倉。

種種跡象表明,當時的劉邦並沒有從陳倉隘口正面發起攻擊,不然章邯即便兵源不足,也能憑藉天險阻擊他們。所以當時趙衍所指的小道應該是成為勝利的關鍵因素。

而到了諸葛亮這裡就不同了,他是從正面包圍陳倉隘口,並發起正面攻擊,但是奈何陳倉隘口易守難攻,諸葛亮不管是架雲梯,還是用戰車衝擊,射箭、乃至用土塊直接填起一條通往城牆的坡道,以及挖地道,結果硬是被郝昭一一化解。

起雲梯衝車以臨城。昭於是以火箭逆射其雲梯,梯然,梯上人皆燒死。昭又以繩連石磨壓其衝車,衝車折。亮乃更為井闌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塹,欲直攀城,昭又於內築重牆。亮又為地突,欲踴出於城裡,昭又於城內穿地橫截之——《魏略》

這也說明郝昭這個人能力過硬,也是導致諸葛亮失敗的原因之一,總體來看,還是由於陳倉事先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這才導致沒有被攻打下來,從這個角度去看,恐怕也是當時章邯倉促應戰,導致失敗的一個原因。

親,如果對這篇文章滿意的話,點讚收藏以便查閱資料所需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