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散文:泡在水裡的威尼斯

讀寫探秘 發佈 2020-01-23T09:50:21+00:00

只有聖馬可廣場上那個鐘樓在一百年前發生傾斜,重建過後就沒事了,今天一如皇家衛兵那樣筆直地挺立著。其實,威尼斯所有房子並非建在水裡,而是在一片沼澤中間的灘地上。


在威尼斯,我總為那些數百年泡在水裡的老房子擔心,它們底層的磚石早已泡酥了,一層層薄磚粉化得像蘇打餅乾,那麼淹在下邊的房基呢?一定更糟糕,萬一哪天頂不住,不就「嘩啦」一下子坍塌到水裡?

威尼斯人聽了,笑我的擔心多餘。一千多年來,聽說哪所房子泡垮?只有聖馬可廣場上那個鐘樓在一百年前發生傾斜,重建過後就沒事了,今天一如皇家衛兵那樣筆直地挺立著。

其實,威尼斯所有房子並非建在水裡,而是在一片沼澤中間的灘地上。這一次,我乘飛機在威尼斯降落時向下望去,看到了這裡地貌的奇觀。大片的水域中間浮現著一塊塊灘地,此時正值深秋,灘上的草叢變得赤紅。綠水紅灘,景象奇麗奪目。威尼斯瀕臨亞得里亞海,這裡的水卻不是純粹的海水,一部分來自內陸許多河流的淡水,咸澀的海水與清新的淡水交融一起,再給天然的沙壩阻截,漸漸形成一片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潟湖。

古代威尼斯人就在這潟湖中的灘地上砸下密密實實的木樁,中間填上沙礫,上邊鋪一種又厚又大的石板。這些石板是經亞得里亞海從斯洛維尼亞那邊的伊斯特拉運來的,這種石頭的防水性能極好,幾層石塊鋪好後,再在上邊疊磚架屋,當然堅實可靠。不知這主意最初是哪個聰明的人發明的。歷史總是把偉大的普通人忘記,威尼斯卻受益於這個水中建房的高招,直到今天。

潟湖受大海潮汐的影響,每天都會漲潮落潮。漲潮時所有房子像站在水裡。威尼斯有一百多個建滿房屋的島嶼,四百多座連接島嶼的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橋樑。絕大多數房子的正門開在島上陸地的一邊,後邊是臨水的私家小碼頭。在威尼斯如果想走近道,就得上橋下橋,穿街入巷,很吃力;如果想省腿腳,便乘船渡水過河。河道大多很狹,像水上的胡同,船身必須細長才好穿行。橋洞又低,不能有船篷。所以,這裡獨特的風光是那種月牙式兩頭翹起的優美的小舟,蜿蜒幽深的水道,插在老屋前各色各樣的拴船的杆子,這一切都五光十色地倒映在波光瀲灩之中,水光搖曳,影如夢幻,變化無窮,入夜後燈光再加入其中,無處不叫你感到新奇。

如今的威尼斯不再是義大利的商貿樞紐,但它的文化留了下來。威尼斯曾被我們稱作「西方的蘇州」。威尼斯整座城市於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蘇州卻因為我們自己的破壞而名落孫山。

在旅遊已成為當代主要消費方式而日益「猖獗」的今天,威尼斯人很清醒,沒有把自己主要力氣花在旅遊上,而用在保持自己城市的品位和歷史的原真性上。城市所有建築不能隨意改建,不能改變原貌,甚至不能破壞「百孔千瘡」的外牆蒼老的歷史感,如果必須修繕也要經過專家認定。凡專家確認的,政府出資百分之七十。保護不是做做樣子,而是做好每一個細節。比如他們給住房安裝的電子門鈴,在設計風格上與斑駁的老牆很協調,高雅又現代。這使我想起德國一個民間的歷史建築保護組織曾經請我去演講。這個組織的名字叫作「小心翼翼地修改城市」。「小心」二字中包含著對城市的歷史文明多麼虔敬!不像我們經常喊的那個詞兒「保護性開發」——說到底還是要開發,保護不過是個擋箭牌。反正我們現在挺有錢,想開發還不是手到擒來?

威尼斯雖然不擔心房子泡垮,卻擔心整座城市下陷。城市的下陷是由地球變暖、海平面上漲造成的。現在每年平均下陷一厘米多。一百年就是一米多。有一天它會不會陷到地平線以下,成為一座水下的城市?這可怕的事情雖然不會在我們這個時代發生,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卻要為此擔憂,設法阻止。歷史要延續,遺產要留給後人。這是文明的思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