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主要參戰國輕武器:蘇聯軍工有多強?看看這些步槍就知道

利刃巨透社 發佈 2020-01-22T10:05:48+00:00

M1891莫辛納甘步槍是蘇聯二戰主力步槍,該槍發展出多個改進型號前蘇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重要參與者之一,在歐洲地面戰場,前蘇聯也是對抗軸心國的主力。


前蘇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重要參與者之一,在歐洲地面戰場,前蘇聯也是對抗軸心國的主力。同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前蘇聯軍事工業發展和國家地位的分水嶺,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標誌,前蘇聯軍事工業迅速崛起,到了二戰末期,前蘇聯已經成為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在二戰後沒多久,憑藉二戰期間崛起的強大軍事工業基礎和裝備基礎,前蘇聯也迅速成為世界一極,美蘇長達幾十年的冷戰也就此拉開序幕。

眾所周知,蘇俄雖然也是近現代史上有名的列強,在歐洲國家崛起並對全世界落後國家進行瓜分掠奪的過程中,蘇俄也是最積極的參與者。但是,和當時的英法相比,蘇俄從來都是最弱小的列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蘇俄的弱小列強地位就表現的非常明顯。實際上,蘇俄在歷史上對他國的掠奪更重視周邊就是蘇俄國力的反映,而且,蘇俄人也似乎打心底里就對向周邊擴張更感興趣。

在這樣的背景下,在二戰之前,雖然藉助新生的蘇聯政府的重視,前蘇聯軍事工業也得到較快發展,但是在此時期前蘇聯的軍事工業能力並不突出,二戰初期的前蘇聯輕武器也同樣如此。

特殊背景下的特殊世界名槍莫辛納甘M1891

在1886年,在法國率先研發成功並列裝世界第一種採用無煙火藥的8毫米小口徑槍彈【當時的小口徑和二戰後的小口徑不是一個概念】步槍之後,世界步槍發展開始了一場新的變革,無煙火藥和小口徑彈藥迅速崛起。在此後的1887-1889短短十多年時間裡,當時的歐洲強國也迅速研發成功、並相繼列裝這種新的步槍。而在當時,整體國力非常有限的蘇俄仍在使用老舊的黑火藥槍彈單發後裝槍,這種步槍明顯落後於歐洲最新的無煙火藥步槍很多。而為了改變這種局面,當時的沙俄政府就組織了一個委員會,並開始從歐洲強國已經應用的新步槍中選擇參考。此後,蘇俄輕武器設計師莫辛和比利時輕武器設計師李昂·納甘分別拿出自己的方案參與競標。

莫辛的設計是一種5發單排彈倉的7.62口徑步槍方案,比利時武器設計師李昂·納甘則向當時的沙俄軍隊提供了一種3.5線口徑(8.89毫米)步槍和500發槍彈進行測試。而在1890-1891年的軍方測試中,沙俄軍方似乎更偏向比利時武器設計師李昂·納甘的方案。但出於國家尊嚴考慮,沙俄政府似乎更偏向於莫辛的方案,雙方一度爭執不休。

為了平息政府和軍方的分歧,沙俄最終選擇了一個折中的方案,就是"把這兩種設計合併在一種步槍上,結果是把納甘兄弟設計的供彈系統裝在莫辛設計的步槍上",在這樣的背景下,蘇俄歷史上最出名的步槍之一莫辛納甘M1891步槍誕生。隨後,莫辛納甘步槍開始生產,定型的莫辛納甘採用3線口徑,也就是7.62*54MMR彈藥。由於當時的沙俄輕武器企業還沒有做好準備的原因,莫辛納甘的第一批次在法國完成生產。該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就是沙俄軍隊的主要裝備。

到了前蘇聯時期,已經得到發展的蘇聯軍事工業也對莫辛納甘步槍進行了一次較大幅度的改進,這次改進完成於1930年,這型改進後的莫辛納甘也被稱為M1891/30型莫辛納甘步槍,M1891/30型又改進發展了兩個型號,分別是1型和2型。在1930年,M1891/30型莫辛納甘也正式成為蘇軍制式步槍,該槍也是二戰前期蘇聯軍隊主力步槍。M1891/30型莫辛納甘步槍使用機械瞄準具時的有效戰鬥距離為400米,使用瞄準鏡時可達800米。

莫辛納甘步槍是蘇聯最出名的輕武器之一,整體性能勉強還算可以,也非常適合大批量生產,且使用簡單可靠。只是,該槍的槍機設計顯得較為複雜,它的設計粗糙而且過時,整體的操作感覺也比較笨拙,和同期的英國李恩菲爾德步槍、德國98K步槍相比,莫辛納甘要遜色很多,該槍也明顯不能幫助蘇聯贏得大戰的勝利。在這樣的背景下,在二戰中,蘇聯就開始研發一款新的步槍,也就是後來的SKS半自動步槍。

SKS半自動步槍開創性的採用了7.62*39毫米 M43中間型威力槍彈,該槍"是一種自動裝填子彈步槍,採用普通結構的導氣式武器,配有劍形刺刀。它具有結構簡單,剛度好等優點,是一支性能良好的武器"。SKS半自動步槍彈藥初速達到735米/秒,彈倉容彈量10發,戰鬥射速每分鐘35-40發,有效射程400米,表尺射程1000米,最大射程1500米,整體性能非常不錯。但是,該槍並未趕上二戰,SKS半自動步槍1946年定型,當時德國已經投降二戰已經結束。

只不過,作為前蘇聯發展的性能較為完善的一款步槍,在二戰後,SKS半自動步槍迅速走向全世界,中國的56式半自動步槍原型就是該槍。

名揚四海的波波沙衝鋒鎗

以莫辛納甘步槍的性能,蘇聯想要憑藉該槍打贏戰爭是不太可能的,實際上,從蘇聯轉入反攻開始,蘇制的另一款武器就開始崛起,並迅速取代莫辛納甘步槍成為二戰蘇軍的新標誌性裝備。這款新的武器就是名揚四海的波波沙衝鋒鎗,該槍總計生產了超過600萬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產量最大的衝鋒鎗。

早在1925年之前,蘇聯就認識到衝鋒鎗對中下層軍官的重要性,在同年,蘇聯提出了衝鋒鎗的發展設想。到了1930年前後,以德國MP28II型衝鋒鎗為基礎,蘇聯武器專家研發成功PPD系列衝鋒鎗。該槍運用了德國MP28II類似的自由槍機原理,採用蘇系7.62毫米衝鋒鎗彈藥,彈鼓供彈,彈鼓容量71發,還有一種弧形直列式彈夾,並不常見。該槍整體性能還算可以,但是也有很大缺陷,比如製造工藝太過複雜。

而且,德國當時之所以沒有大批量列裝MP28系列衝鋒鎗、而是發展了MP40系列衝鋒鎗,就是因為德國專家認為該槍的設計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水平,性能一般。受此影響,MP28II基礎上的PPD衝鋒鎗據稱就從未受到重視,1935年,PPD系列衝鋒鎗就已經退役。


與此同時,蘇芬戰爭也讓蘇聯充分意識到新的衝鋒鎗的價值。1939年,蘇聯領導人指示加快新的衝鋒鎗的研製,要求新的衝鋒鎗既要在性能上接近蘇芬戰爭中發揮巨大作用的芬蘭M1931索米衝鋒鎗,又要便於生產。1940年12月,波波沙衝鋒鎗誕生,被命名為PPSH41衝鋒鎗,半年後蘇德開戰。

波波沙衝鋒鎗採用71發彈鼓供彈,射速高達900發/分鐘,整體性能非常出色,可靠性也非常了得。在二戰中,蘇聯為了節省材料,再次對該槍進行改進,並最終發展出性能更完善、更加方便生產的PPSH43型,該型號的鋼材使用量減少幅度、零部件數量減少幅度都非常明顯。波波沙衝鋒鎗採用7.62*25手槍彈,有效射程100-200米,是一款非常出色的衝鋒鎗。

而且,非常要緊的是,在波波沙衝鋒鎗成熟的同時,蘇聯的坦克裝甲快速突擊部隊、大縱深快速突擊戰術也相繼崛起。這樣的軍事能力和戰術也加速了波波沙衝鋒鎗的應用。在蘇軍機械化水平大幅提高之後,原本處於次要地位的波波沙衝鋒鎗開始展露出價值,伴隨裝甲部隊快速突擊的部隊非常適合使用這種衝鋒鎗。到了二戰後期,蘇軍甚至開始整團整師的配發波波沙衝鋒鎗。

在最終,手握波波沙衝鋒鎗和裝甲部隊一起突擊作戰的蘇軍士兵也成為二戰蘇軍的新形象,波波沙衝鋒鎗也為蘇聯贏得戰爭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