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滿清入主中原後,日本、朝鮮為何自稱"華夏"?

講經說史 發佈 2020-01-23T10:10:44+00:00

一、東亞文化共同體日本學術界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東亞文化共同體"這樣一個概念。宋 玉 波、彭 衛 民:《朝鮮燕行使節中華認同觀的遞嬗》,西南大學學報,2014年9月。

引言:

在蒙古滅宋、滿清入關之後,中國的"華夏"已亡,那麼"華夏"還存在嗎?又是否轉移到別的國家去了?請各位看官一起來看看日本和朝鮮的反應吧!

一、東亞文化共同體

日本學術界在20世紀 60年代提出"東亞文化共同體"這樣一個概念。他們認為東亞存在固有的文化圈。這個文化圈以中國文化為中心,輻射到東亞的許多國家。包括現在的中國、日本、韓國、朝鮮和越南等國地域上的古代國家。這些國家都使用漢字、都推崇儒家、都信仰佛教、國家日常維持以律令作為支撐。這個東亞文化圈既是周邊國家通過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而形成的。同時,中國的皇帝賜予周邊各國、各民族首領統治該地域的權利,該國奉中國皇帝為天子。藉助這種以"冊封——服從"模式的政治媒介,中國的文化傳播到整個東亞,而這些國家也是打心底里認同"華夏"文化。

"東亞文化共同體"中的國家在文化建設上是十分希望達到"華夏"的標準的。在早期中國社會中,華夏文化共同體的成員對於華夏文化是十分敬仰。他們派遣使者向中國王朝納貢、請求賞賜,並希望中國皇帝可以賜予他們封號,以證明他們對自己領土上的臣民有合法的統治權。


二、日本的華夷思想

日本在歷史上就多次派遣使者來華,據《後漢書·東夷傳》記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緩。"這枚金印後來不知所蹤,到1784年,在九州的福岡,由名叫秀治和喜平的兩位佃農,在耕作時偶然發現。金印印面正方形,邊長2.3厘米,印台高約0.9厘米,台上附蛇形鈕,通體高約2.2厘米,上面刻有"漢倭奴國王"字樣。可以證明自漢代開始,日本就開始向中國朝貢,請求得到冊封。


唐代遣唐使頻頻來華,回國後根據大唐的制度修改本國制度,力求在文化上能達到"華夏"的高度。到了宋朝,中日之間沒有締結正式的朝貢關係,只是停留於民間貿易,但宋儒的思想傳入了日本。因此日本接觸到了以易姓革命為內涵的華夷思想。在宋學思想的影響下,日本的統治階級和思想家們更加重視其中的華夷觀念。

南宋王朝被來自草原的蒙古人滅國。忽必烈即位後,曾多次向日本派遣使節,要求日本進貢,日本不是"拒而不納"就是"不報"。於是蒙古軍隊進一步向日本進軍,可蒙古軍隊不擅長海戰,均遭失敗。日本對於草原來的蒙古人統治中國是不認可的。其認為在中國大陸的"華夏"已經覆滅。自己就是華夏的代言人。在宋儒的華夷思想影響下,宋儒將元朝看做蠻夷之朝,而自視為"華夏",這是日本觀念上的一次華夷易位。自此以後,日本失去對中華文化的敬仰,認為自己才是"華夏",與中國的交往只是出於現實的經濟利益。


三、"小中華"朝鮮?

另一個認為自己為"華夏"的國家是朝鮮。朝鮮半島的國家自古以來受中國文化影響,接受中國君主冊封,甚至在一定歷史時期直接納入中國版圖。且雙方有一共同的慘痛記憶,即被蒙古征服。正如南開大學李治安教授所講"雖然蒙元統治者並未長期推行強制蒙古化政策,但在族群混融的背景下,蒙古風俗作為一種優勢族群的文化,開始在東亞大陸彌散。中國南北方,經歷了蒙元一個到一個半世紀的直接統治,漢族民眾的服飾、語言還是婚喪習尚等,都可以看到蒙古風俗的影響。"明朝建立之初,便以"用夏變夷""復中國之舊"為口號,清理社會生活中的各類胡俗。洪武元年二月,明太祖下詔"復衣冠如唐制","胡服、胡語、胡姓一切禁止"。朝鮮恭愍王也向大明遣使"請賜本國朝賀儀注" "請祭服制度"。對這些要求,明朝一概應允。自此,朝鮮一直奉大明為正朔。

朝鮮從未懷疑明朝的正統地位。朝鮮君臣言辭之間,總是稱明朝為"大明"、"中國"、"中華"、"天朝"。在萬曆年間明朝援助朝鮮擊敗日本侵略之後,朝鮮李朝對大明更是感恩戴德。但隨著遼東地區女真勢力的崛起,大明自顧不暇,更別說保護自己的小弟朝鮮。

1637年,女真人逼迫李朝在南漢山城簽訂屈辱的盟約,改奉大清為宗主國。朝鮮李朝對滿清軍事上屈服,政治上臣服。外交上,與清朝建立了以朝貢體系為主的宗藩關係,但在文化心態上,長期有反清意識。而且在滿清推行剪髮易服的政策之後,朝鮮仍堅持當初大明賜給他們的衣冠。此時,朝鮮便產生一種自己為"華夏",而清國為蠻夷的心態。

朝鮮士人對於滿清服飾的批判就是最好的例證。明清易代後,清人入主中國,限漢人剃頭改服,朝鮮則依舊保留明代冠服。這種做法的用意,一則表示朝鮮願固守先王法服,承續華夏正統,一則是對新宗主國—清國在文化與習俗上的不相妥協。由於服制的差異,使得朝鮮使節每次來到中國後,總被滿人嘲笑他們的穿著如"戲子"一般,對於滿人的無知與輕視,使節們則認為"性甚頑愚",不無鄙夷之意,而對於那些受滿人統治欺辱的漢人,使節總會有意無意地在交談中揭開他們內心深處國破禮失,苟全性命,臣服清鞋的傷疤。

在中國訪問期間,多數使節會主動找到漢人,故意問他們"我們衣冠見得可駭不駭"之類的問題。而當有漢人主動上前圍觀並發出"老爺們衣冠甚可愛,我明朝衣冠是這樣"這般讚嘆時,使節們不僅會洋洋得意,更會反問漢人"你們所著衣冠非舊制否?"得到的答覆幾乎千遍一律的是"此是鞋子打扮"、"吾之祖先亦曾著如此衣冠矣!"給出這般答案的漢人,幾乎都是在清國高壓的政治之下不敢稍有反抗者,而那些敢於在朝鮮使者面前說真話的漢人,也無不表現出對明亡清替的無奈與痛惜。

朝鮮使者金昌業在燕行途中與一位十五歲的漢人童子張奇漠的對話,似乎更能體現出朝鮮對自身尊奉正統的優越感以及對中國淪為左衽"的哀痛之情:"你少能知夷狄、中國有別,可貴,可悲,高麗雖曰東夷,衣冠文物皆仿中國,故少有中華之稱矣。"


讀史淺說:

在東亞,存在著一個文化共同體,這個文化共同體以中國為核心,吸引著周邊的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周邊國家仰慕中華文化,以"朝貢—冊封"體制相維持。但歷史上外族兩次入侵中華建立政權,因變更中華傳統文化認同的內容,導致中國外部的國家對中國地域上的新政權產生質疑,甚至是文化上的的輕視,認為這個國家已經不能代表"華夏",而他們才是真正繼承了華夏的傳統,是"華夏"的代言人!


參考文獻:

葛兆光:《大明衣冠今何在》,史學月刊,2005年10月。

唐永亮:《試析日本的東亞文化共同體思想》,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2 月。

宋 玉 波、彭 衛 民:《朝鮮燕行使節中華認同觀的遞嬗》,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9月。

關鍵字: